《朱子治家格言》又名 《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号柏庐。朱柏庐从小好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后,其父守城城破,跳河自尽。朱柏庐也因此不再追求功名,返乡奉养母亲,教育弟妹,教授学生,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都被朱柏庐拒绝。后又坚拒地方官多次举荐。真正视功名利禄为浮云,潜心研读,致力教学。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朱子家训》虽然写在清初,但是其中的观点和主张至今仍然令人赞叹不已。这篇家训,仅524字,但句句诤言,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如果切实做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注释】
1、庭除:庭院和台阶。
2、未雨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就先把房子门窗修补好,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绸缪,修补。
3、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小口大肚。
4、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台阶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台阶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关锁好门户。对于每一碗粥或每一顿饭,都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多么的艰难。凡事先要充分准备,打个比方,就如还没下雨的时候,就要先要把房子门窗修补完善,不要事到临头才开始谋划,就如同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那样必然措手不及。生活上必须节约,照待客人切勿流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购买良好的田园。
【感悟】“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
开宗明义,《朱子治家格言》第一段第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突出了“早“、“勤”、“洁”的治家理念,统领全文,至关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国家训中,早起、勤奋、洁俭具有根本意义。清代明臣曾国藩就始终坚持自律人生,从“早起”开始。他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你已经成人结婚,也应该以早起为第一要事,尽力去做到,然后让你的新媳妇也尽力去做到。”把“早起”列为一生重要的功课,在制定的“八本说”中,把早起总结成其中一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他的修身日课十二法中,第三条就是:“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反之,曾国藩视“晏起”为败家之凶德,他对儿子反复强调说:“看一个家庭兴衰,只需看子孙有没有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了,假如子孙们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在曾国藩看来,早起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强身健体。他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还在家书中告诫弟弟:“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他视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在《致澄弟沅弟·起早尤千金妙方》中,就提到了“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二是诚意正气。早起可以振奋精神。“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早上太阳升起,生机升发,顺天应时,可以汲取自然的能量,天人合一,培养心中的浩然正气。三是锻炼意志。早起是曾国藩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头等大事。他在家书中写道:“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而正是“早起”这样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节,却磨练出曾国藩过人的恒劲,最终助其成就一代名臣。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这番道理看似简单,躬行实难,养成更不易,真的值得我们现代人反复深思!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喜明君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 《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号柏庐。朱柏庐从小好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后,其父守城城破,跳河自尽。朱柏庐也因此不再追求功名,返乡奉养母亲,教育弟妹,教授学生,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都被朱柏庐拒绝。后又坚拒地方官多次举荐。真正视功名利禄为浮云,潜心研读,致力教学。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朱子家训》虽然写在清初,但是其中的观点和主张至今仍然令人赞叹不已。这篇家训,仅524字,但句句诤言,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如果切实做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朱子家训》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注释】
1、庭除:庭院和台阶。
2、未雨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就先把房子门窗修补好,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绸缪,修补。
3、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小口大肚。
4、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台阶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台阶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关锁好门户。对于每一碗粥或每一顿饭,都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多么的艰难。凡事先要充分准备,打个比方,就如还没下雨的时候,就要先要把房子门窗修补完善,不要事到临头才开始谋划,就如同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那样必然措手不及。生活上必须节约,照待客人切勿流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购买良好的田园。
【感悟】“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
开宗明义,《朱子治家格言》第一段第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突出了“早“、“勤”、“洁”的治家理念,统领全文,至关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就是这个道理。在我国家训中,早起、勤奋、洁俭具有根本意义。清代明臣曾国藩就始终坚持自律人生,从“早起”开始。他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说:“你已经成人结婚,也应该以早起为第一要事,尽力去做到,然后让你的新媳妇也尽力去做到。”把“早起”列为一生重要的功课,在制定的“八本说”中,把早起总结成其中一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他的修身日课十二法中,第三条就是:“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反之,曾国藩视“晏起”为败家之凶德,他对儿子反复强调说:“看一个家庭兴衰,只需看子孙有没有早起的习惯就可以了,假如子孙们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在曾国藩看来,早起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强身健体。他说:"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还在家书中告诫弟弟:“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他视早起为养生第一秘诀,在《致澄弟沅弟·起早尤千金妙方》中,就提到了“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二是诚意正气。早起可以振奋精神。“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早上太阳升起,生机升发,顺天应时,可以汲取自然的能量,天人合一,培养心中的浩然正气。三是锻炼意志。早起是曾国藩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头等大事。他在家书中写道:“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而正是“早起”这样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节,却磨练出曾国藩过人的恒劲,最终助其成就一代名臣。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这番道理看似简单,躬行实难,养成更不易,真的值得我们现代人反复深思!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喜明君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