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街道宽阔,全新的楼房规整,因木而建的广场上,横幅上的字迹,场景醒目地告诉人们,这里曾多次举行过玩木斗艺,木艺木趣之类的会议及活动。那街道两边一间间的铺面,陈列摆放的,全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全是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木质制品。包括生产类,生活类,玩具类,艺术类。鲁班锁,木凳,木椅,木桌,木床,木柜,木槌,木痒痒挠,木梳,木篦,木马,木牛,木桥,木撑架,木门,木窗棂,木妆台……,简直就是一个集木艺制品之大成的大观园。世间一切物件,浩繁璀璨,应有尽有,只有你想像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这就是我的不期而遇。我就是在有些贸贸然的情形之下走进的兴义市坪东街道办锅底河琢木村的。
眼前的呈现使我十分意外!因为我压根儿没想到在兴义市辖区内的近郊居然会有这么一个能够琢木成玉成林,木制品类型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湛直接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叹为观止的啄木村子存在。几乎到了叹服、仰视木斗墨线,穿斗榫卯无尽功用的忘我境界!
2023年4月28日,在黔西南州作家微信群里,州作家协会在主席戴时昌的牵头之下,发起了一次前往琢木村采风的接龙活动。次日的29日上午八点半以后,不瞒大家说,整个的活动过程,我们都是在持续不断的惊呼与赞叹声中激动不已的走过来的。
回到市内的一段时间里,对于这次的采风活动,总有一阵阵的创作冲动袭来。但因手中各种丝毫不可延迟的必办事务,只得按捺住跳动的心,遗憾地把时间朝后延。终于,拨冗的日子到了!我摊开桌上这本宽大厚重、纸质上乘的精美画册,首先就被它使用的八个艺术字体写成的名字吸引住了。这本画册的名字“千年木艺,小村传承”,也正是它的精髓所在。谈及木艺,少不了要提及鲁班这个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不仅开启并创立了神奇诡秘,千万机巧的中国木艺,还传世了一本满载各种玄幻,灵异的道家法术及解法、医疗手法的鲁班书。
木艺之高深已不可测。几千年至今,集大成者,纵观时空长廊,可以说是寥若星辰;能与祖师爷比肩者,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鲁班书,则一自问世,便超能和险异同存,欲学其艺,必鳏寡孤独四者中缺一门。古往今来,由此而演绎出来的故事精彩绝伦,悬疑纷呈。
然则,木艺却因鲁班而就此传承下来,并传承开去。
中国木艺逐渐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涉及木艺领域。到从精巧的劳动用具到琳琅的家居用具;从绝妙的生活用品到迷魂的艺术作品;从不二的墨斗斧凿到雄浑巍峨的宫殿楼阁……,木艺非凡,它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繁盛密不可分,功不可没!于是,与木艺木匠有关的成语便诞生了。方枘圆凿,匠石挥斤,木直中绳,班门弄斧,输攻墨守……。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凡是有炎黄子孙的地方,木艺就会得到传播且得到很好的传承!
——锅底河村,就是这么一个南国群山之中千年木艺传承久远而普遍的村落!
兴西湖水库建于1956年,原名锅底河水库。由于它位于兴义市西部方向,故得名兴西湖。以往年代,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为辅。近年来,随着兴义城区的拓展,扩大,其主要功能已逐步演化为城市饮用水源点,被誉为“兴义人民的大水缸”。它平均年库蓄水量2200万立方米,总库容27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2000亩。锅底河村,原来就是世代居住在水库周边的村寨所建立起来的这么一个行政村。为了高度保护水源地,兴义市人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其中,兴西湖一级保护区402户1894人的库区移民与搬迁,便成就了该村今天的华丽转身。琢木村,即是通过政府引导打造,嬗变之后的锅底河村。
贵州偏居一隅。木艺初始传入,仅仅是为了啄木成舟,达到人畜粮渡河以达彼岸的目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慢慢地,木艺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锅底河村的许多人家,都有木艺傍身且技艺非同凡响。于是,匠人的身影便随处可见了。安龙的永历皇宫,兴义的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南龙古寨,天下布依景区等建筑远近闻名,均留下了他们卓杰的技艺。当然,他们精心打造的精巧木工制品,远销省内外,很是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这些过往,虽然辉煌光彩,却不具有普遍性。整体移民搬迁后,原有的田地不能再耕种,生存与就业的转型,政府目光一下子就聚焦到了木匠产业上来了——规模化集约化之后,这条产业链将生机无限,大有可为!村里有一部分木匠不仅仅是传统技艺了得,根本的是已然学习并掌握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全自动电脑控制的各种木工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现代木工电脑器具,远比人工更精确到位,关键的是其效力更是人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计有电脑纵横锯、数控开榫机、数控榫操机、数控裁板机、数控开料机、数控带锯机等等。这类匠人在外做得风生水起,自身的生存和富裕自不会存在问题。如何做到全覆盖呢?请回以上这些能人是一个方面;成立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带动与促进,这才有了啄木产业今天的蔚然成风,浩瀚蓬勃!
参观走访完木艺制品店,欣赏了木艺广场。在州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坪东街道办主任李静的带领下,我们大家沿着曲曲弯弯的石级,去往兴西湖观景台攀爬。半山腰上,一块著有“引马入兴”字样的木牌映入我的眼帘。这个工程说的是将江底河上游七舍镇马格闹村的山泉水通过筑坝,修渠,挖道等工程,引入兴西湖,提升饮用水储量的这么一个民生工程。看完简介,心中幸福与希冀同时油然伴生。
当爬到第一个观光点的玻璃观景台,兴西湖、琢木村及其周边风光清晰细腻,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抵达第二个玻璃观景台,则兴西湖、琢木村及周边便逐渐融合模糊,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及至登临最高峰的类似于雁塔的亭阁,真是八面来风,无遮无拦。身前身后,东西南北的山川村落尽收眼底。却在视野里完全变成了一幅幅发人幽意的写意山水画,徐徐在眼前展开!曲阑石阶渐升高,山风清凉可劲飘。
随即,以“以众文友登临兴西湖观光道”为题,吟成古风一首。
初台观湖近可触,碧树深幽拊掌招;
次台环视岭壑翠,青秀风色媚且娇;
后亭巍巍凌绝顶,千里完图景尽瞄。
于是,归来的第三日,于仓促中草成一联,以载以赞琢木村非凡木艺。
横批:羡木(慕)不已。
上联:此处聚巧匠,一木琢成万般通灵,放眼街市联类纷呈,琳琅满目大展异彩全凭精湛技艺超群智慧。
下联:该方凝能工,多人凿就千种嬗变,闲情室场粹华浩列,翠玉辉天齐呆惊容尽赖纵深功夫出众才思。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陈松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崭新的街道宽阔,全新的楼房规整,因木而建的广场上,横幅上的字迹,场景醒目地告诉人们,这里曾多次举行过玩木斗艺,木艺木趣之类的会议及活动。那街道两边一间间的铺面,陈列摆放的,全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的全是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木质制品。包括生产类,生活类,玩具类,艺术类。鲁班锁,木凳,木椅,木桌,木床,木柜,木槌,木痒痒挠,木梳,木篦,木马,木牛,木桥,木撑架,木门,木窗棂,木妆台……,简直就是一个集木艺制品之大成的大观园。世间一切物件,浩繁璀璨,应有尽有,只有你想像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这就是我的不期而遇。我就是在有些贸贸然的情形之下走进的兴义市坪东街道办锅底河琢木村的。
眼前的呈现使我十分意外!因为我压根儿没想到在兴义市辖区内的近郊居然会有这么一个能够琢木成玉成林,木制品类型数量之多技艺之精湛直接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叹为观止的啄木村子存在。几乎到了叹服、仰视木斗墨线,穿斗榫卯无尽功用的忘我境界!
2023年4月28日,在黔西南州作家微信群里,州作家协会在主席戴时昌的牵头之下,发起了一次前往琢木村采风的接龙活动。次日的29日上午八点半以后,不瞒大家说,整个的活动过程,我们都是在持续不断的惊呼与赞叹声中激动不已的走过来的。
回到市内的一段时间里,对于这次的采风活动,总有一阵阵的创作冲动袭来。但因手中各种丝毫不可延迟的必办事务,只得按捺住跳动的心,遗憾地把时间朝后延。终于,拨冗的日子到了!我摊开桌上这本宽大厚重、纸质上乘的精美画册,首先就被它使用的八个艺术字体写成的名字吸引住了。这本画册的名字“千年木艺,小村传承”,也正是它的精髓所在。谈及木艺,少不了要提及鲁班这个充满传奇、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不仅开启并创立了神奇诡秘,千万机巧的中国木艺,还传世了一本满载各种玄幻,灵异的道家法术及解法、医疗手法的鲁班书。
木艺之高深已不可测。几千年至今,集大成者,纵观时空长廊,可以说是寥若星辰;能与祖师爷比肩者,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鲁班书,则一自问世,便超能和险异同存,欲学其艺,必鳏寡孤独四者中缺一门。古往今来,由此而演绎出来的故事精彩绝伦,悬疑纷呈。
然则,木艺却因鲁班而就此传承下来,并传承开去。
中国木艺逐渐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涉及木艺领域。到从精巧的劳动用具到琳琅的家居用具;从绝妙的生活用品到迷魂的艺术作品;从不二的墨斗斧凿到雄浑巍峨的宫殿楼阁……,木艺非凡,它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繁盛密不可分,功不可没!于是,与木艺木匠有关的成语便诞生了。方枘圆凿,匠石挥斤,木直中绳,班门弄斧,输攻墨守……。
可以毫无夸张地说,凡是有炎黄子孙的地方,木艺就会得到传播且得到很好的传承!
——锅底河村,就是这么一个南国群山之中千年木艺传承久远而普遍的村落!
兴西湖水库建于1956年,原名锅底河水库。由于它位于兴义市西部方向,故得名兴西湖。以往年代,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为辅。近年来,随着兴义城区的拓展,扩大,其主要功能已逐步演化为城市饮用水源点,被誉为“兴义人民的大水缸”。它平均年库蓄水量2200万立方米,总库容272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2000亩。锅底河村,原来就是世代居住在水库周边的村寨所建立起来的这么一个行政村。为了高度保护水源地,兴义市人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其中,兴西湖一级保护区402户1894人的库区移民与搬迁,便成就了该村今天的华丽转身。琢木村,即是通过政府引导打造,嬗变之后的锅底河村。
贵州偏居一隅。木艺初始传入,仅仅是为了啄木成舟,达到人畜粮渡河以达彼岸的目的。随着岁月的推移,慢慢地,木艺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锅底河村的许多人家,都有木艺傍身且技艺非同凡响。于是,匠人的身影便随处可见了。安龙的永历皇宫,兴义的何应钦故居,刘氏庄园,南龙古寨,天下布依景区等建筑远近闻名,均留下了他们卓杰的技艺。当然,他们精心打造的精巧木工制品,远销省内外,很是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这些过往,虽然辉煌光彩,却不具有普遍性。整体移民搬迁后,原有的田地不能再耕种,生存与就业的转型,政府目光一下子就聚焦到了木匠产业上来了——规模化集约化之后,这条产业链将生机无限,大有可为!村里有一部分木匠不仅仅是传统技艺了得,根本的是已然学习并掌握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全自动电脑控制的各种木工器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现代木工电脑器具,远比人工更精确到位,关键的是其效力更是人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计有电脑纵横锯、数控开榫机、数控榫操机、数控裁板机、数控开料机、数控带锯机等等。这类匠人在外做得风生水起,自身的生存和富裕自不会存在问题。如何做到全覆盖呢?请回以上这些能人是一个方面;成立公司,以公司加农户的方法带动与促进,这才有了啄木产业今天的蔚然成风,浩瀚蓬勃!
参观走访完木艺制品店,欣赏了木艺广场。在州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坪东街道办主任李静的带领下,我们大家沿着曲曲弯弯的石级,去往兴西湖观景台攀爬。半山腰上,一块著有“引马入兴”字样的木牌映入我的眼帘。这个工程说的是将江底河上游七舍镇马格闹村的山泉水通过筑坝,修渠,挖道等工程,引入兴西湖,提升饮用水储量的这么一个民生工程。看完简介,心中幸福与希冀同时油然伴生。
当爬到第一个观光点的玻璃观景台,兴西湖、琢木村及其周边风光清晰细腻,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抵达第二个玻璃观景台,则兴西湖、琢木村及周边便逐渐融合模糊,有点亦真亦幻的感觉;及至登临最高峰的类似于雁塔的亭阁,真是八面来风,无遮无拦。身前身后,东西南北的山川村落尽收眼底。却在视野里完全变成了一幅幅发人幽意的写意山水画,徐徐在眼前展开!曲阑石阶渐升高,山风清凉可劲飘。
随即,以“以众文友登临兴西湖观光道”为题,吟成古风一首。
初台观湖近可触,碧树深幽拊掌招;
次台环视岭壑翠,青秀风色媚且娇;
后亭巍巍凌绝顶,千里完图景尽瞄。
于是,归来的第三日,于仓促中草成一联,以载以赞琢木村非凡木艺。
横批:羡木(慕)不已。
上联:此处聚巧匠,一木琢成万般通灵,放眼街市联类纷呈,琳琅满目大展异彩全凭精湛技艺超群智慧。
下联:该方凝能工,多人凿就千种嬗变,闲情室场粹华浩列,翠玉辉天齐呆惊容尽赖纵深功夫出众才思。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陈松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