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一个名为“纪念茶籽化石发现40周年”的学术研讨现场观摩会,在晴隆召开。来自省内外的八十余名嘉宾,围绕茶籽化石的出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黔西南的茶叶产业,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活动。
作为茶树原产地的实物证据——茶籽化石全球仅发现一枚。这便是收藏于贵州省茶研所、已经退休的晴隆县农业局农艺师卢其明,于1980年7月12日,在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的云头大山上,意外得到的四球茶籽化石。
茶籽化石(资料图片)
这枚化石的出土,将黔西南出产茶叶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一百万年;同时,这枚化石还从地质学、考古学、生物遗传学等方面,证明了黔西南就是茶树原产地中心,或者说就是茶叶的故乡。
卢其明应该算是黔西南第一个茶叶专业人士,也是为数不多一生与茶叶打交道的专家。茶籽化石之所以与他有缘,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为了还原茶籽化石发现的经过、厘清一些相关谬误,我对年逾八旬的卢其明,及其相关见证人,进行了采访。
一
2020年3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拨通了卢其明老人的电话。
“喂!你好,请问你是卢其明老人吗?”我开门见山。
“是啊。你是哪个?”卢其明老人的回答也很直率。
茶籽化石发掘地保护碑
“我是黔西南日报的一位记者,姓陶。想和你聊聊有关茶籽化石的话题,不知你是否在家?”之前我已经了解到,他住在顶效附近。
“我不在家,我在山上采茶。”真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不是一般的爱。
“在山上采茶?在哪个山上啊?”我有些纳闷。
“就在寨子背后,也是顶兴学校背后。这里零星的有一些茶树,无人管理。闲在家里无事,我出来采一些,消磨时间。”
“那你还有多久才回家呢?能不能等一等,我马上从兴义出发,到山上找你。”
“可以,你过来嘛。”
挂断电话,我立即驱车赶往顶效。我想,如果能在现场抓拍到一张他采茶的照片,那就更好。可是当我兴冲冲地,赶到顶兴学校后面的山上,给他打电话时,他却说:“这里树林很深,怕你找不到,我已经快要回到家了。”
果然,山上的树林之间,东一蓬西一蓬地,生长着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的金华小叶,看上去芽头长得正好。
我估摸着他所说的位置,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追上了他和他的老伴。我作了自我介绍,并道明来意后,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的他,将袋子里不多的茶青,拿给我看了一下,说道:“太少了,不成炒。”接着又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我感觉得出,他有点犹豫不决。
“我还是想请你回忆一下,当时发现茶籽化石的过程和情景。那些关键的细节,应该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一辈子都记得。只是——唉!”他欲言又止,顾虑重重。
我连忙承诺:“你放心,我一定会尊重事实。”
说着,已经到了他家门口,他的老伴连忙掏出钥匙开门。然后,我和他坐在他家宽敞的院子里,喝着他手工炒制的绿茶,拉开了话题。
二
卢其明是广西横县人。横县是茉莉花之乡,也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近些年来,黔西南、尤其是普安和晴隆两县,生产的炒青绿茶,大量销往横县或通过横县,被再加工成茉莉花茶,进入国内外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卢其明将他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黔西南的茶叶事业,也算一种缘份。
1958年7月,在遵义农校茶叶专业学习期满,19岁的卢其明,被分配到晴隆县农业局农推站工作。
胸怀抱负的他,急切地希望能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县里同意由他负责技术,在大厂镇的穿洞组,开垦荒山12亩,建设茶场。县里明确卢启华担任场长,管理场务,明确范学正、丁明芬为茶叶辅导员,给他充当助手。
没有茶种,也没有钱外出购买,因为经费太有限了。但他得知,周边的树林里,生长着不少野生茶树,既有大叶种,也有小叶种。他很高兴,便在工人们开垦土地的过程中,在两名助手的陪同下,翻山越岭,去寻找和采摘茶种。效果比预想的都好,他们满载而归。然后经过水选,在开春前及时播了下去。
云头大山远眺及山上的贝壳化石
1959年春天,种子先后出土。那些散落在周边、长期自生自灭的野生茶树,也发出了新芽。他忙里偷闲,亲手设计、请木匠制作的木质畜力揉捻机,以及萎凋房、发酵室、烘笼等制茶工具,也及时完工。在出土的茶苗迎着春风春雨,茁壮成长的同时,他也开始了生命中第一批茶叶的生产。
工人们早出晚归,分头去树林里,采摘野生茶青,交给他进行加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750公斤功夫红茶,顺利交售给晴隆供销社大厂分销店,最高级别的一款,售价达到5.1元/公斤。茶场建设伊始,就有产品问世,简直就是人间奇迹。消息传开,在周边县份,产生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取经学艺。穿洞茶场和卢其明,一时名声在外。
接下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晴隆和普安两县合并,他到了普安县农业局工作,但两年之后,两县重又分设,他又回到了原单位。正是在普安县农业局工作期间,局里在江西坡公社,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他作为主要授课人,为来自基层的一百多位农民,讲授茶叶生产栽培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他听学员们讲,附近的深山老林里,古茶树很多,而且不乏双手合抱的大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卢其明一时来了兴趣,培训班一结束,他便邀请当地一位名叫张大鹏的学员,作为向导,陪他跋山涉水,钻进二十多公里外的云头大山,寻访野生古茶树的踪迹。因为路程遥远,山高林密,较大的古茶树没有找到,却也不虚此行,带回了十多株野生茶苗,栽到刚刚创建的江西坡茶果场里。正是这次探访,为他后来发现茶籽化石,埋下了伏笔。
为了发展茶叶产业,为了摸清野生古茶树家底,卢其明常年在各乡镇奔走,足迹遍布全县的山山水水。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他于1985年底,绘制了一幅“晴隆县野生古茶树分布图。”可惜时间太长,找不到了。
三
机会终于如期而至。不过,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从1980年开始,省茶研所在农业厅“贵州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课题支持下,着重对黔西南地区的茶树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提高课题参与人员的业务能力,1979年10月,在湄潭开展了专题培训,卢其明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培训。课题组主持人林蒙嘉,知道他来自晴隆,便请他将这个课题,放在心上,尽量抽时间到深山老林里,调查寻访。
卢其明知道这次调查的意义。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说法,之前没有争议。但自从1824年,驻在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在阿萨姆省沙地耶发现野生茶树后,国际学术界展开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但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定论。
卢其明觉得,自己离这个争论太远,也就没有往深处想。每次下乡,他都只是希望能交个好运,找到一些野生古茶树,捡一些茶籽带回去,那就谢天谢地了。至于茶籽化石,那可是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但机遇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谁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1980年7月8日,他和茶叶辅导员罗永奉,又要下乡去指导工作、开展茶树资源调查了。他们从县城出发,徒步向西南方向挺进,目的地是当年他和张大鹏一起,到达山脚但没有爬到山顶的云头大山。
他们一路迈动双腿,走走停停,先后经过多年来,他负责技术指导建设的闻风、砚瓦、廖基、西舍、箐口等社队茶场。每到一处,都不顾旅途劳累,要给场里的领导和工人,讲解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茶叶加工,他总是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手把手教人炒制。以致很多时候,和他一起下乡的领导,总是要求他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现场炒茶供大家品尝。
7月11日晚,他们到了箐口,先在茶场了解情况,交流了一些问题,然后才到税务所副所长庭永贵家歇宿。当时的条件非常差,既没有招待所,更没有旅店,下乡的干部,都是到熟人家借宿。
次日一早,即7月12日,在公社食堂里吃过稀饭,准备出发。箐口公社的副书记陈明学,主动充当向导。当时国家尚未强化枪支管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配有武器。陈明学当时配有一支半自动步枪,他将其挎在肩上,走在前面带路。
2020年7月22日,我找到晴隆县沙子镇月亮田组,见到了74岁、已经退休多年,身材瘦小却依然精神饱满的陈明学。
当年陪同卢其明爬上云头大山的陈明学
“当时的山上,是个什么样子?”我问。
陈明学说:“当时的生态,总体上没有现在好,但云头山上,因为人迹罕至,却密布着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还有少量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我当时带枪上山,既为壮胆,也想碰碰运气,结果在山上转了两个小时,什么也没遇到,因此一枪未放。”
“你当时知不知道,卢其明得到茶籽化石的情况?”我问。
“不知道。我们上山以后,分头行动。他们去寻找古茶树,我没有目的,便往山顶上爬。然后他喊走了,我们就下山了。好久以后,听说他在山上,得到一块化石,我都不敢相信,是我陪他上山那次得到的。”陈明学感慨。“当时他没有告诉我,估计他也没有把握,不知道价值究竟有多大。”
“你们之前就认识吗?”
“我们是老熟人。我之前在沙子供销社,就认识他了。后来他到箐口茶场指导工作,我们多次接触。”
罗永奉(罗 毅 摄)
罗永奉是晴隆县光照镇者布村人,布依族。当时,他刚好28岁,从兴义农校(时称“兴义农大”)毕业后,遇到“社来社去”政策,即从哪个公社出来,就回到哪个公社,国家不包分配,因此有些失意。农业局领导考虑到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将其聘为临时工,作为茶叶辅导员,给卢其明当助手。后来,各县通过招考,录用了部分和他同样身份的校友,但他却没有这个运气,考试成绩一直达不到要求,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回到老家当农民。
说到当时的情景,罗永奉说:“我们从云头寨子后面往山上爬,没有明显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里,缠绕着各种藤蔓,非常难走。上山之前,当地一位老人说,过去云头寨子后面的山脚,有一户姓沈的人家,山上的树林,曾经属于他家所有,因此大家都把那个地方,称为沈家箐。虽然后来沈家搬走了,但沈家箐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在此说明一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沈家箐,写成了“笋家箐”,我以为用“沈家箐”才符合实际。
罗永奉停顿了一下,继续回忆:“爬到山顶那个丫口以后,我们坐下来歇气,抽了一支卢其明发的蓝雁牌香烟,然后分头行动。”
“当时山上的古茶树,究竟还有多少?”我插话说。
“太多了。”罗永奉说:“山的东面,即我们上山的一面,是陡峭的悬崖,散布在里面的古茶树,没法知道。但在山的西北面,比较平缓,植被很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两三亩面积的古茶树林,估计不会少于上百株,大的有水桶大小,小的也有饭碗粗细,既有四球古茶品种,也有后来被中山大学的张宏达教授命名的红药红山茶。”
当我把现在的云头山上,已经看不到一株古茶树踪影的情况,告诉罗永奉时,他“唉”了一声,感叹道:“太可惜了!”
几乎垂直的大山,非常陡险,抬起头来,只见高耸入云又连绵不绝的山上,云雾缭绕,轮廓模糊。要想从没有路的地方,趟出一条路来,真是谈何容易!
卢其明的工作,更多是在野外。他也习惯了原野的工作,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经常走村串寨、爬山涉水,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除了肩上的帆布挎包,还会随时找一根木棍,拄在手里,不仅上坡下坎,可以助一臂之力,以防摔倒,还可以用来抵挡随时可能遇到的恶狗和毒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新庄,离沈家原先居住的地方,已经不远。便准备到箐口茶场的职工张仕武家,找午饭吃。结果张家已经吃过,又没有剩饭,现煮的话,时间又不允许。情急之下,张仕武只好临时煮了一锅刚刚挖来的洋芋,卢其明他们一人吃了两个,又装了几个在挎包里,然后继续赶路。
海拔1800多米的云头大山,从北侧绵延而来,在云头寨子后方,一个转折,呈V字形展开,向西南方向逶迤而去。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还是在近处仰望,只见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向,山势险峻,峭壁如削,其上灌木丛生、杂草掩映。卢其明他们直接往悬崖上爬,抵达山顶的时候,已是中午过后。尽管山风很大,但盛夏的骄阳,还是晒得他们汗流浃背、浑身燥热。
主峰与东侧山峰之间的丫口,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台。他们三人分头行动——罗永奉和卢其明,钻进西北侧斜坡上的古茶树林里,两人一前一后,隔着几十米的距离;按照卢其明的交待,罗永奉负责采集红药红山茶标本;看着眼前众多的古茶树,卢其明显得特别兴奋。他拿出尺子,丈量了几株的地径,然后估计了一下数量,记录在本子上。激动之余,他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还应该做些什么呢?镇静了一下,他觉得应该找一些茶种带回去,但抬起头来,茶树上既没有花,也没有果。此时,正是茶籽即将成熟的季节,这些茶树上怎么没有种子,是不是因为成熟较早,已经脱落了?于是,他便两眼死死地盯着脚下的草丛,希望能扒拉出一两粒来,也就不虚此行。
陈明学(邢贵龙 摄)近影
走着走着,一块四五平方米的滑坡体,出现在他面前。他不由怔了一下,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因为那意味着没有抓扯的东西,存在安全隐患。他上下左右打量着,那个因为雨水冲刷浸润形成的滑坡体,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落脚的地方,以便继续走到前面。刹那之间,他突然惊呆了,他看到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块,刚从岩体上脱落下来的石块,掩映在泥土和碎石之间。石块的质量并不好,石化的程度也不深,但却鼓凸起三个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某种植物的种子,凝固在上面,疑似某种植物种子的化石。
有点意外。卢其明环顾了一下左右,罗永奉离他很远,陈明学更是不知所终。他想告诉他们,这里有一块特殊的石头,但他冷静了一下,又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特殊在哪里。他轻轻地弯下身去,小心地将那块石头捡起来,抹去上面的泥土,放到眼前认真地端详了好一会,越看心里越抑制不住兴奋。但他努力按捺着狂跳的心情,然后从挎包里,拿出那条只剩一包的蓝雁牌香烟的外壳,将石块稳稳当当地包好,放进挎包,再从外面轻轻按压了一下,感觉踏实了,这才就地坐下来,摸出烟和火柴。
采访了卢其明后不久,我便在茶友罗明江的陪同下,爬上云头大山。从人们留下的足迹不难看出,在卢其明之后,前往山上探访的脚步不少。在他当年得到化石的地方,已被普安县地瓜镇岗坡村的农民,开垦出来,种上了杉树,有的已经双手合抱粗细,有的则是刚刚栽下的树苗。他们打坑栽树时,挖出不少石质很差的石头,当地人称为羊坎石,极易风化破碎,很像《茶经》里所说的出产“上者”的“烂石”。随便捡起一块,都能看到上面满是贝壳化石。这又证明了云贵高原,曾经深埋海底的事实。
我们没有卢其明的运气,既没有找到梦想中的茶籽化石,也没有看到野生古茶树的踪影。在卢其明得到茶籽化石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附近村寨的村民,暴殄天物,将大量自然生长了亿万年的古茶树,从山上挖回去,栽到房前屋后,企图据为已有,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成活,非常可惜。
卢其明将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觉如释重负般轻松了许多,心情也愉快了许多。他目视远方,只见群山连绵,天高云淡;晴隆县城所在的位置,隐约可见。已经出门五天,应该是回家的时候了。他将烟吸完,看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他习惯性地将烟头插进泥土里涂灭,侧过头去,放开喉咙大声喊道——陈明学,下来,天晚了,我们回家吧!接着又喊罗永奉——你弄好没有,可以走得了?
那天是星期六,陈明学没有回箐口,而是陪着卢其明和罗永奉,往县城方向赶。走到普晴林场场部,然后便抄小路,回了月亮田家里。
尽管感觉很累,但挎包里装着疑似茶籽化石的卢其明,感觉浑身都是力量;罗永奉呢,也带着当时尚未命名的红药红山茶标本,同样显得比较高兴。他们一路小跑,没有停歇,当天夜里,便回到了县城。
四
星期一早上,卢其明便带着茶籽化石,兴冲冲地来到办公室。他将化石放在办公桌上,埋头整理相关材料。
不一会儿,县农业局副局长兼农推站副站长张顺祥,走到他的身旁,一眼看到那块化石,惊得睁大眼睛,兴奋地问:“你从哪里得到这么好的东西?还不赶快送去鉴定!”
卢其明说:“怎么不送?我正在准备呢!”
张顺祥伸手将化石拿起来,认真地端详了一会:“难得难得!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准备送到哪里鉴定?”
卢其明沉吟了一下,说道:“可能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要权威一点。”
张顺祥说:“当然。不过这是我们贵州的东西,我建议送到省茶研所,可能会更妥当。”
卢其明却有些担心:“省茶研所的条件和技术有限,万一鉴定不了怎么办?”
张顺祥满有把握地说:“万一他们不能鉴定,他们有责任送到其它地方去鉴定啊!”
很快,卢其明发现疑似茶籽化石的消息,便在单位传开,同事们都向他表示祝贺。
当天下午,卢其明找到晴隆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的段白隐。段白隐有一台照相机,卢其明要请他拍摄几张照片,作为依据,段白隐欣然应允。这些照片,卢其明至今仍妥善地保存着。
在将手里急需处理的事情忙完后,卢其明这才钉了一个木箱,找来一些棉花,将化石包裹严实,装进木箱,拿去邮寄。
邮政局当班的年轻女营业员,说根据规定,要打开木箱,验明正身,看是何物,是否属于违禁物品?卢其明无奈,只好又将木箱打开。当那位女营业员看到是一块石头时,疑惑地说:“一块烂石头,还要回执和保价?”卢其明说:“你不管它是不是烂石头,你只管收寄就是了。”
尽管心存疑虑,但那位女营业员还是按照卢其明的要求,办理了邮寄手续。与此同时,卢其明通过电话,将“我得到一块化石,需要鉴定,已经寄出,敬请查收”的情况,报告了省茶研所。但他已经记不得,是谁接的电话。
三天以后,省茶研所的刘其志、林蒙嘉、王成仁等专家,收到茶籽化石后,异常惊喜。他们就像把玩古董一样,翻来覆去地,把那块化石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然后小心冀冀地,锁进保险柜。然后,三人不顾手上正在忙活的事情,次日便兴致勃勃地,坐上班车,赶赴晴隆。然后在晴隆县时任科委主任舒藤元的陪同下,不辞辛苦,爬上云头大山,亲临化石出土现场,对野生古茶树生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像卢其明一样,交到好运。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次行动,才在一些报道和论著中,出现了茶籽化石的发现者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罗庆芳,便在《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发表的《贵州高原,茶树主要的起源地》一文里写道:“晴隆县科委舒滕元同志和县农业局的卢其明同志,在该县笋家箐发现的茶籽化石。”湄潭县政协的周开讯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茶的途程》一书,则将茶籽化石的发现者,写成了刘其志,只字未提卢其明。
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对此,卢其明颇有想法,认为这种“照顾情绪”的做法,既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以致在很长的时间里,卢其明都很不信任记者,对媒体抱有成见。
那么为什么卢其明没有陪同刘其志等人上山?对此,卢其明也深感遗憾。原因是他把化石寄出去的当天,便接到了家里的电报,说父亲病重,要他争取回去一趟。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卢其明回家的次数,不到十次。包括后来父亲和母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都未能到达现场,护送生养自己的二老最后一程,每每想起,他都深感愧疚。采访中,我不经意地谈到这个问题时,耄耋之年的卢其明,泪光不停地在镜片后面闪烁。当时,他已经五年多没有回家了,估计年近七旬的父亲,可能挺不过来,便给单位请了假,赶赴横县,错过了与刘其志等人一起上山的机会。
五
经省茶研所的资深专家刘其志初步鉴定,卢其明发现的那块化石,为茶籽化石。“从化石茶籽的形状看,很接近该地野生茶树的种子,有明显的种脐,种脐旁边有三个胚珠的印迹。这块化石茶籽共有三粒种子,其中两粒发育正常,有一粒为发育不全的种子,亦有明显的种脐存在。茶籽化石的出土地点,主要是三叠纪地层,而茶籽化石则是在第三纪规程岩层中发现,和茶种植物的发生时期相一致。”
作为高级农艺师的刘其志,曾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品种组组长、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国茶叶学会茶树品种研究组成员、中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其论文《茶的起源演化及分类问题的商榷》指出:“茶的起源,源于何时,源在何地,孰是比较原始的茶种?各有分歧。从我所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中,根据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演化地位,结合古地理气候环境,茶树有可能起源于第三纪,原产地的中心在云贵高原。”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内业人士的认可。茶籽化石发现后,他又撰写了《再论茶的起源与原产地》一文,进一步用详实可靠的实物证据,论证了茶树起源于云贵高原的论断。
据刘其志和林蒙嘉后来回忆,当年收到卢其明寄去的茶籽化石后,虽感惊喜,却很慎重,征得省里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他们会同省农科院、省地质局、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等单位的专家,联合对化石进行了初步鉴定,一致认为是茶籽化石。
但他们拿出的结论,还需要得到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认可。为了进一步确定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他们专程跑到广州,请教中山大学茶类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张教授的看法,与他们的结论基本一致。
到了1987年冬天,为慎重起见,省茶研所还将普安县普白林场的一颗野生古茶树种子、一颗湄潭茶树的种子、一颗云南大叶茶种子,作为对比材料,连同茶籽化石一起,送到南京,交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权威专家郭双兴。
郭双兴教授经过查找大量资料、反复比对,又千里迢迢,亲临云头大山实地考察,两年后的1990年初,才慎重地给出了鉴定结论:“化石的外形、大小,具种脐,周边突起,种脐旁侧有凹痕,种子顶端扁平,或微有突起等特征,与现代四球茶的种子非常相似,化石可归属于四球茶。化石与四球茶的种子也略有不同,表现在化石的表面较平滑,纹饰不太清晰,化石在埋藏期间地质的作用下受到挤压,种子的高度变矮,基部的种脐变大,种子因搬运表面有碰伤痕迹,这些由于外因造成的化石种子物理形变,不是种子本身的固有特征。因此,化石种子仍可归属于四球茶。”
2010年,郭双兴教授在接受黔西南电视台采访时,仍然明确地说:“此化石可归属四球茶籽化石,推测年代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第四纪上限为4500万年,下限为200万年。”
也就是说,至少在200万年以前,茶树已经普遍生长在黔西南这块土地上。相对来说,印度阿萨姆的古茶树,时间短暂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鉴于卢其明的特殊贡献,他曾被推选为贵州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国家科委等单位,曾授予他“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等荣誉。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黔西南日报记者 陶昌武 )
2020年10月10日,一个名为“纪念茶籽化石发现40周年”的学术研讨现场观摩会,在晴隆召开。来自省内外的八十余名嘉宾,围绕茶籽化石的出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黔西南的茶叶产业,把脉开方、建言献策。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活动。
作为茶树原产地的实物证据——茶籽化石全球仅发现一枚。这便是收藏于贵州省茶研所、已经退休的晴隆县农业局农艺师卢其明,于1980年7月12日,在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的云头大山上,意外得到的四球茶籽化石。
茶籽化石(资料图片)
这枚化石的出土,将黔西南出产茶叶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一百万年;同时,这枚化石还从地质学、考古学、生物遗传学等方面,证明了黔西南就是茶树原产地中心,或者说就是茶叶的故乡。
卢其明应该算是黔西南第一个茶叶专业人士,也是为数不多一生与茶叶打交道的专家。茶籽化石之所以与他有缘,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为了还原茶籽化石发现的经过、厘清一些相关谬误,我对年逾八旬的卢其明,及其相关见证人,进行了采访。
一
2020年3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拨通了卢其明老人的电话。
“喂!你好,请问你是卢其明老人吗?”我开门见山。
“是啊。你是哪个?”卢其明老人的回答也很直率。
茶籽化石发掘地保护碑
“我是黔西南日报的一位记者,姓陶。想和你聊聊有关茶籽化石的话题,不知你是否在家?”之前我已经了解到,他住在顶效附近。
“我不在家,我在山上采茶。”真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不是一般的爱。
“在山上采茶?在哪个山上啊?”我有些纳闷。
“就在寨子背后,也是顶兴学校背后。这里零星的有一些茶树,无人管理。闲在家里无事,我出来采一些,消磨时间。”
“那你还有多久才回家呢?能不能等一等,我马上从兴义出发,到山上找你。”
“可以,你过来嘛。”
挂断电话,我立即驱车赶往顶效。我想,如果能在现场抓拍到一张他采茶的照片,那就更好。可是当我兴冲冲地,赶到顶兴学校后面的山上,给他打电话时,他却说:“这里树林很深,怕你找不到,我已经快要回到家了。”
果然,山上的树林之间,东一蓬西一蓬地,生长着一些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的金华小叶,看上去芽头长得正好。
我估摸着他所说的位置,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追上了他和他的老伴。我作了自我介绍,并道明来意后,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的他,将袋子里不多的茶青,拿给我看了一下,说道:“太少了,不成炒。”接着又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我感觉得出,他有点犹豫不决。
“我还是想请你回忆一下,当时发现茶籽化石的过程和情景。那些关键的细节,应该还记得吧?”
“当然记得!一辈子都记得。只是——唉!”他欲言又止,顾虑重重。
我连忙承诺:“你放心,我一定会尊重事实。”
说着,已经到了他家门口,他的老伴连忙掏出钥匙开门。然后,我和他坐在他家宽敞的院子里,喝着他手工炒制的绿茶,拉开了话题。
二
卢其明是广西横县人。横县是茉莉花之乡,也因此成为全国有名的茉莉花茶加工基地。近些年来,黔西南、尤其是普安和晴隆两县,生产的炒青绿茶,大量销往横县或通过横县,被再加工成茉莉花茶,进入国内外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卢其明将他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黔西南的茶叶事业,也算一种缘份。
1958年7月,在遵义农校茶叶专业学习期满,19岁的卢其明,被分配到晴隆县农业局农推站工作。
胸怀抱负的他,急切地希望能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县里同意由他负责技术,在大厂镇的穿洞组,开垦荒山12亩,建设茶场。县里明确卢启华担任场长,管理场务,明确范学正、丁明芬为茶叶辅导员,给他充当助手。
没有茶种,也没有钱外出购买,因为经费太有限了。但他得知,周边的树林里,生长着不少野生茶树,既有大叶种,也有小叶种。他很高兴,便在工人们开垦土地的过程中,在两名助手的陪同下,翻山越岭,去寻找和采摘茶种。效果比预想的都好,他们满载而归。然后经过水选,在开春前及时播了下去。
云头大山远眺及山上的贝壳化石
1959年春天,种子先后出土。那些散落在周边、长期自生自灭的野生茶树,也发出了新芽。他忙里偷闲,亲手设计、请木匠制作的木质畜力揉捻机,以及萎凋房、发酵室、烘笼等制茶工具,也及时完工。在出土的茶苗迎着春风春雨,茁壮成长的同时,他也开始了生命中第一批茶叶的生产。
工人们早出晚归,分头去树林里,采摘野生茶青,交给他进行加工。经过三个月的努力,750公斤功夫红茶,顺利交售给晴隆供销社大厂分销店,最高级别的一款,售价达到5.1元/公斤。茶场建设伊始,就有产品问世,简直就是人间奇迹。消息传开,在周边县份,产生了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取经学艺。穿洞茶场和卢其明,一时名声在外。
接下来,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晴隆和普安两县合并,他到了普安县农业局工作,但两年之后,两县重又分设,他又回到了原单位。正是在普安县农业局工作期间,局里在江西坡公社,举办茶叶栽培技术培训班,他作为主要授课人,为来自基层的一百多位农民,讲授茶叶生产栽培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他听学员们讲,附近的深山老林里,古茶树很多,而且不乏双手合抱的大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卢其明一时来了兴趣,培训班一结束,他便邀请当地一位名叫张大鹏的学员,作为向导,陪他跋山涉水,钻进二十多公里外的云头大山,寻访野生古茶树的踪迹。因为路程遥远,山高林密,较大的古茶树没有找到,却也不虚此行,带回了十多株野生茶苗,栽到刚刚创建的江西坡茶果场里。正是这次探访,为他后来发现茶籽化石,埋下了伏笔。
为了发展茶叶产业,为了摸清野生古茶树家底,卢其明常年在各乡镇奔走,足迹遍布全县的山山水水。在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他于1985年底,绘制了一幅“晴隆县野生古茶树分布图。”可惜时间太长,找不到了。
三
机会终于如期而至。不过,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从1980年开始,省茶研所在农业厅“贵州野生茶树资源调查研究”课题支持下,着重对黔西南地区的茶树资源分布、现状和利用价值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了提高课题参与人员的业务能力,1979年10月,在湄潭开展了专题培训,卢其明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培训。课题组主持人林蒙嘉,知道他来自晴隆,便请他将这个课题,放在心上,尽量抽时间到深山老林里,调查寻访。
卢其明知道这次调查的意义。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说法,之前没有争议。但自从1824年,驻在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在阿萨姆省沙地耶发现野生茶树后,国际学术界展开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但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定论。
卢其明觉得,自己离这个争论太远,也就没有往深处想。每次下乡,他都只是希望能交个好运,找到一些野生古茶树,捡一些茶籽带回去,那就谢天谢地了。至于茶籽化石,那可是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但机遇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谁也说不清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1980年7月8日,他和茶叶辅导员罗永奉,又要下乡去指导工作、开展茶树资源调查了。他们从县城出发,徒步向西南方向挺进,目的地是当年他和张大鹏一起,到达山脚但没有爬到山顶的云头大山。
他们一路迈动双腿,走走停停,先后经过多年来,他负责技术指导建设的闻风、砚瓦、廖基、西舍、箐口等社队茶场。每到一处,都不顾旅途劳累,要给场里的领导和工人,讲解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茶叶加工,他总是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手把手教人炒制。以致很多时候,和他一起下乡的领导,总是要求他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现场炒茶供大家品尝。
7月11日晚,他们到了箐口,先在茶场了解情况,交流了一些问题,然后才到税务所副所长庭永贵家歇宿。当时的条件非常差,既没有招待所,更没有旅店,下乡的干部,都是到熟人家借宿。
次日一早,即7月12日,在公社食堂里吃过稀饭,准备出发。箐口公社的副书记陈明学,主动充当向导。当时国家尚未强化枪支管理,一些基层领导干部,配有武器。陈明学当时配有一支半自动步枪,他将其挎在肩上,走在前面带路。
2020年7月22日,我找到晴隆县沙子镇月亮田组,见到了74岁、已经退休多年,身材瘦小却依然精神饱满的陈明学。
当年陪同卢其明爬上云头大山的陈明学
“当时的山上,是个什么样子?”我问。
陈明学说:“当时的生态,总体上没有现在好,但云头山上,因为人迹罕至,却密布着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还有少量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我当时带枪上山,既为壮胆,也想碰碰运气,结果在山上转了两个小时,什么也没遇到,因此一枪未放。”
“你当时知不知道,卢其明得到茶籽化石的情况?”我问。
“不知道。我们上山以后,分头行动。他们去寻找古茶树,我没有目的,便往山顶上爬。然后他喊走了,我们就下山了。好久以后,听说他在山上,得到一块化石,我都不敢相信,是我陪他上山那次得到的。”陈明学感慨。“当时他没有告诉我,估计他也没有把握,不知道价值究竟有多大。”
“你们之前就认识吗?”
“我们是老熟人。我之前在沙子供销社,就认识他了。后来他到箐口茶场指导工作,我们多次接触。”
罗永奉(罗 毅 摄)
罗永奉是晴隆县光照镇者布村人,布依族。当时,他刚好28岁,从兴义农校(时称“兴义农大”)毕业后,遇到“社来社去”政策,即从哪个公社出来,就回到哪个公社,国家不包分配,因此有些失意。农业局领导考虑到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将其聘为临时工,作为茶叶辅导员,给卢其明当助手。后来,各县通过招考,录用了部分和他同样身份的校友,但他却没有这个运气,考试成绩一直达不到要求,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回到老家当农民。
说到当时的情景,罗永奉说:“我们从云头寨子后面往山上爬,没有明显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里,缠绕着各种藤蔓,非常难走。上山之前,当地一位老人说,过去云头寨子后面的山脚,有一户姓沈的人家,山上的树林,曾经属于他家所有,因此大家都把那个地方,称为沈家箐。虽然后来沈家搬走了,但沈家箐的名称,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在此说明一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将沈家箐,写成了“笋家箐”,我以为用“沈家箐”才符合实际。
罗永奉停顿了一下,继续回忆:“爬到山顶那个丫口以后,我们坐下来歇气,抽了一支卢其明发的蓝雁牌香烟,然后分头行动。”
“当时山上的古茶树,究竟还有多少?”我插话说。
“太多了。”罗永奉说:“山的东面,即我们上山的一面,是陡峭的悬崖,散布在里面的古茶树,没法知道。但在山的西北面,比较平缓,植被很好。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两三亩面积的古茶树林,估计不会少于上百株,大的有水桶大小,小的也有饭碗粗细,既有四球古茶品种,也有后来被中山大学的张宏达教授命名的红药红山茶。”
当我把现在的云头山上,已经看不到一株古茶树踪影的情况,告诉罗永奉时,他“唉”了一声,感叹道:“太可惜了!”
几乎垂直的大山,非常陡险,抬起头来,只见高耸入云又连绵不绝的山上,云雾缭绕,轮廓模糊。要想从没有路的地方,趟出一条路来,真是谈何容易!
卢其明的工作,更多是在野外。他也习惯了原野的工作,不喜欢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经常走村串寨、爬山涉水,使他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除了肩上的帆布挎包,还会随时找一根木棍,拄在手里,不仅上坡下坎,可以助一臂之力,以防摔倒,还可以用来抵挡随时可能遇到的恶狗和毒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新庄,离沈家原先居住的地方,已经不远。便准备到箐口茶场的职工张仕武家,找午饭吃。结果张家已经吃过,又没有剩饭,现煮的话,时间又不允许。情急之下,张仕武只好临时煮了一锅刚刚挖来的洋芋,卢其明他们一人吃了两个,又装了几个在挎包里,然后继续赶路。
海拔1800多米的云头大山,从北侧绵延而来,在云头寨子后方,一个转折,呈V字形展开,向西南方向逶迤而去。无论是从远处眺望,还是在近处仰望,只见东北、正东、东南三个方向,山势险峻,峭壁如削,其上灌木丛生、杂草掩映。卢其明他们直接往悬崖上爬,抵达山顶的时候,已是中午过后。尽管山风很大,但盛夏的骄阳,还是晒得他们汗流浃背、浑身燥热。
主峰与东侧山峰之间的丫口,是一个不规则的平台。他们三人分头行动——罗永奉和卢其明,钻进西北侧斜坡上的古茶树林里,两人一前一后,隔着几十米的距离;按照卢其明的交待,罗永奉负责采集红药红山茶标本;看着眼前众多的古茶树,卢其明显得特别兴奋。他拿出尺子,丈量了几株的地径,然后估计了一下数量,记录在本子上。激动之余,他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还应该做些什么呢?镇静了一下,他觉得应该找一些茶种带回去,但抬起头来,茶树上既没有花,也没有果。此时,正是茶籽即将成熟的季节,这些茶树上怎么没有种子,是不是因为成熟较早,已经脱落了?于是,他便两眼死死地盯着脚下的草丛,希望能扒拉出一两粒来,也就不虚此行。
陈明学(邢贵龙 摄)近影
走着走着,一块四五平方米的滑坡体,出现在他面前。他不由怔了一下,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因为那意味着没有抓扯的东西,存在安全隐患。他上下左右打量着,那个因为雨水冲刷浸润形成的滑坡体,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落脚的地方,以便继续走到前面。刹那之间,他突然惊呆了,他看到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块,刚从岩体上脱落下来的石块,掩映在泥土和碎石之间。石块的质量并不好,石化的程度也不深,但却鼓凸起三个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某种植物的种子,凝固在上面,疑似某种植物种子的化石。
有点意外。卢其明环顾了一下左右,罗永奉离他很远,陈明学更是不知所终。他想告诉他们,这里有一块特殊的石头,但他冷静了一下,又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特殊在哪里。他轻轻地弯下身去,小心地将那块石头捡起来,抹去上面的泥土,放到眼前认真地端详了好一会,越看心里越抑制不住兴奋。但他努力按捺着狂跳的心情,然后从挎包里,拿出那条只剩一包的蓝雁牌香烟的外壳,将石块稳稳当当地包好,放进挎包,再从外面轻轻按压了一下,感觉踏实了,这才就地坐下来,摸出烟和火柴。
采访了卢其明后不久,我便在茶友罗明江的陪同下,爬上云头大山。从人们留下的足迹不难看出,在卢其明之后,前往山上探访的脚步不少。在他当年得到化石的地方,已被普安县地瓜镇岗坡村的农民,开垦出来,种上了杉树,有的已经双手合抱粗细,有的则是刚刚栽下的树苗。他们打坑栽树时,挖出不少石质很差的石头,当地人称为羊坎石,极易风化破碎,很像《茶经》里所说的出产“上者”的“烂石”。随便捡起一块,都能看到上面满是贝壳化石。这又证明了云贵高原,曾经深埋海底的事实。
我们没有卢其明的运气,既没有找到梦想中的茶籽化石,也没有看到野生古茶树的踪影。在卢其明得到茶籽化石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附近村寨的村民,暴殄天物,将大量自然生长了亿万年的古茶树,从山上挖回去,栽到房前屋后,企图据为已有,但绝大多数,都没有成活,非常可惜。
卢其明将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觉如释重负般轻松了许多,心情也愉快了许多。他目视远方,只见群山连绵,天高云淡;晴隆县城所在的位置,隐约可见。已经出门五天,应该是回家的时候了。他将烟吸完,看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他习惯性地将烟头插进泥土里涂灭,侧过头去,放开喉咙大声喊道——陈明学,下来,天晚了,我们回家吧!接着又喊罗永奉——你弄好没有,可以走得了?
那天是星期六,陈明学没有回箐口,而是陪着卢其明和罗永奉,往县城方向赶。走到普晴林场场部,然后便抄小路,回了月亮田家里。
尽管感觉很累,但挎包里装着疑似茶籽化石的卢其明,感觉浑身都是力量;罗永奉呢,也带着当时尚未命名的红药红山茶标本,同样显得比较高兴。他们一路小跑,没有停歇,当天夜里,便回到了县城。
四
星期一早上,卢其明便带着茶籽化石,兴冲冲地来到办公室。他将化石放在办公桌上,埋头整理相关材料。
不一会儿,县农业局副局长兼农推站副站长张顺祥,走到他的身旁,一眼看到那块化石,惊得睁大眼睛,兴奋地问:“你从哪里得到这么好的东西?还不赶快送去鉴定!”
卢其明说:“怎么不送?我正在准备呢!”
张顺祥伸手将化石拿起来,认真地端详了一会:“难得难得!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你准备送到哪里鉴定?”
卢其明沉吟了一下,说道:“可能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要权威一点。”
张顺祥说:“当然。不过这是我们贵州的东西,我建议送到省茶研所,可能会更妥当。”
卢其明却有些担心:“省茶研所的条件和技术有限,万一鉴定不了怎么办?”
张顺祥满有把握地说:“万一他们不能鉴定,他们有责任送到其它地方去鉴定啊!”
很快,卢其明发现疑似茶籽化石的消息,便在单位传开,同事们都向他表示祝贺。
当天下午,卢其明找到晴隆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的段白隐。段白隐有一台照相机,卢其明要请他拍摄几张照片,作为依据,段白隐欣然应允。这些照片,卢其明至今仍妥善地保存着。
在将手里急需处理的事情忙完后,卢其明这才钉了一个木箱,找来一些棉花,将化石包裹严实,装进木箱,拿去邮寄。
邮政局当班的年轻女营业员,说根据规定,要打开木箱,验明正身,看是何物,是否属于违禁物品?卢其明无奈,只好又将木箱打开。当那位女营业员看到是一块石头时,疑惑地说:“一块烂石头,还要回执和保价?”卢其明说:“你不管它是不是烂石头,你只管收寄就是了。”
尽管心存疑虑,但那位女营业员还是按照卢其明的要求,办理了邮寄手续。与此同时,卢其明通过电话,将“我得到一块化石,需要鉴定,已经寄出,敬请查收”的情况,报告了省茶研所。但他已经记不得,是谁接的电话。
三天以后,省茶研所的刘其志、林蒙嘉、王成仁等专家,收到茶籽化石后,异常惊喜。他们就像把玩古董一样,翻来覆去地,把那块化石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然后小心冀冀地,锁进保险柜。然后,三人不顾手上正在忙活的事情,次日便兴致勃勃地,坐上班车,赶赴晴隆。然后在晴隆县时任科委主任舒藤元的陪同下,不辞辛苦,爬上云头大山,亲临化石出土现场,对野生古茶树生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像卢其明一样,交到好运。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次行动,才在一些报道和论著中,出现了茶籽化石的发现者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罗庆芳,便在《农业考古》2009年第2期发表的《贵州高原,茶树主要的起源地》一文里写道:“晴隆县科委舒滕元同志和县农业局的卢其明同志,在该县笋家箐发现的茶籽化石。”湄潭县政协的周开讯主编、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的《茶的途程》一书,则将茶籽化石的发现者,写成了刘其志,只字未提卢其明。
这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对此,卢其明颇有想法,认为这种“照顾情绪”的做法,既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不负责任的草率行为,以致在很长的时间里,卢其明都很不信任记者,对媒体抱有成见。
那么为什么卢其明没有陪同刘其志等人上山?对此,卢其明也深感遗憾。原因是他把化石寄出去的当天,便接到了家里的电报,说父亲病重,要他争取回去一趟。离开家乡半个多世纪,卢其明回家的次数,不到十次。包括后来父亲和母亲去世,身为长子的他,都未能到达现场,护送生养自己的二老最后一程,每每想起,他都深感愧疚。采访中,我不经意地谈到这个问题时,耄耋之年的卢其明,泪光不停地在镜片后面闪烁。当时,他已经五年多没有回家了,估计年近七旬的父亲,可能挺不过来,便给单位请了假,赶赴横县,错过了与刘其志等人一起上山的机会。
五
经省茶研所的资深专家刘其志初步鉴定,卢其明发现的那块化石,为茶籽化石。“从化石茶籽的形状看,很接近该地野生茶树的种子,有明显的种脐,种脐旁边有三个胚珠的印迹。这块化石茶籽共有三粒种子,其中两粒发育正常,有一粒为发育不全的种子,亦有明显的种脐存在。茶籽化石的出土地点,主要是三叠纪地层,而茶籽化石则是在第三纪规程岩层中发现,和茶种植物的发生时期相一致。”
作为高级农艺师的刘其志,曾任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品种组组长、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国茶叶学会茶树品种研究组成员、中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其论文《茶的起源演化及分类问题的商榷》指出:“茶的起源,源于何时,源在何地,孰是比较原始的茶种?各有分歧。从我所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整理工作中,根据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演化地位,结合古地理气候环境,茶树有可能起源于第三纪,原产地的中心在云贵高原。”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内业人士的认可。茶籽化石发现后,他又撰写了《再论茶的起源与原产地》一文,进一步用详实可靠的实物证据,论证了茶树起源于云贵高原的论断。
据刘其志和林蒙嘉后来回忆,当年收到卢其明寄去的茶籽化石后,虽感惊喜,却很慎重,征得省里有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他们会同省农科院、省地质局、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等单位的专家,联合对化石进行了初步鉴定,一致认为是茶籽化石。
但他们拿出的结论,还需要得到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的认可。为了进一步确定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他们专程跑到广州,请教中山大学茶类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张教授的看法,与他们的结论基本一致。
到了1987年冬天,为慎重起见,省茶研所还将普安县普白林场的一颗野生古茶树种子、一颗湄潭茶树的种子、一颗云南大叶茶种子,作为对比材料,连同茶籽化石一起,送到南京,交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权威专家郭双兴。
郭双兴教授经过查找大量资料、反复比对,又千里迢迢,亲临云头大山实地考察,两年后的1990年初,才慎重地给出了鉴定结论:“化石的外形、大小,具种脐,周边突起,种脐旁侧有凹痕,种子顶端扁平,或微有突起等特征,与现代四球茶的种子非常相似,化石可归属于四球茶。化石与四球茶的种子也略有不同,表现在化石的表面较平滑,纹饰不太清晰,化石在埋藏期间地质的作用下受到挤压,种子的高度变矮,基部的种脐变大,种子因搬运表面有碰伤痕迹,这些由于外因造成的化石种子物理形变,不是种子本身的固有特征。因此,化石种子仍可归属于四球茶。”
2010年,郭双兴教授在接受黔西南电视台采访时,仍然明确地说:“此化石可归属四球茶籽化石,推测年代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第四纪上限为4500万年,下限为200万年。”
也就是说,至少在200万年以前,茶树已经普遍生长在黔西南这块土地上。相对来说,印度阿萨姆的古茶树,时间短暂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鉴于卢其明的特殊贡献,他曾被推选为贵州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国家科委等单位,曾授予他“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等荣誉。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黔西南日报记者 陶昌武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