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金门文化广场上,一群彝族少女,欢快地唱起歌、跳起舞。领舞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越跳越激动,越跳越兴奋。她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晴隆阿妹戚托”的省级传承人、《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省人大代表文安梅。
1985年7月,文安梅出生于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那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
她的血液里,流淌着《阿妹戚托》的文化基因,母亲、姨妈、姑姑、堂姐,都是《阿妹戚托》舞蹈的爱好者。
文安梅记事以来,母亲经常拿跳《阿妹戚托》舞蹈的照片给她看,并指着每一张照片,细数每次活动的壮观场面和内心体会。母亲指着一张画面上人山人海的照片,对文安梅说:“这是 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州建州时庆祝活动的照片,有上万人参加活动和巡游。在演出和巡游队伍中,《阿妹戚托》舞蹈,是最突出,最靓丽的,最引人注目的,是获得掌声最多的队伍。”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文安梅虽然年龄小,母亲的神态,点燃了她对舞蹈的热爱,并深深地爱上了《阿妹戚托》这个舞蹈。
文安梅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学会《阿妹戚托》舞蹈!”
于是,就常常缠着母亲:“妈妈,你教我嘛!妈妈,你教我嘛……”
虽说母亲是《阿妹戚托》的民间传习艺人,知道传承《阿妹戚托》的意义和重要性,但也十分清楚,要学会跳《阿妹戚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脚步必快,变化必快,跳起来太累,太难学了,也太辛苦了。
出于疼爱女儿的考虑,母亲一直没有教文安梅跳《阿妹戚托》舞蹈。
要强的文安梅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偷偷跟着表姐,一步步模仿,一次次练习,一天天磨砺。在石板上跳跃,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文安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对《阿妹戚托》的热爱、敬仰与执着。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7月,晴隆县凉水营乡更名为光照镇。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出一个节目,在更名庆典活动上演出。三宝彝族乡政府决定,组建一支舞蹈队跳《阿妹戚托》,参加活动。
舞蹈由《阿妹戚托》民间传习艺人毛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在动员会上,面对由 40 余名队员组成的舞蹈队,她说:“《阿妹戚托》舞蹈,是我们彝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先辈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
接着她用骄傲和自豪的语气说:“1956年,我们的先辈毛文碧、舒文秀等老人,带队到贵阳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汇演,跳《阿妹戚托》获得优胜奖。同年,《阿妹戚托》舞蹈代表贵州省到北京怀仁堂参加工农业余艺术汇报演出,毛文碧、舒文秀、文少卿、毛子才、文银二、车银多等老一辈舞蹈演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并授予舞蹈队 ‘各民族的优秀艺术宝藏 ’奖旗。”
“现在,《阿妹戚托》舞蹈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也要继续把它跳下去,传承下去,你们要好好学。”她的情绪有些激动。“县里面为什么要选这个彝族舞蹈,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这支舞蹈曾经得到过国家领导的高度认可,高度赞扬。我们要通过这个机会,让晴隆的老百姓都知道,三宝彝族乡有《阿妹戚托》,同时要让这支舞蹈走出去,将来让全州人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的《阿妹戚托》。”毛老师越说越兴奋。
文安梅是第一次参加有专业老师指导的训练,听了毛老师的话,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就到坝子跳《阿妹戚托》。
动员会后,毛老师便带着四十余名队员开展练舞。她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说:“《阿妹戚托》的舞蹈动作,都是来源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舞蹈共有十二个基本动作,分别是:起灶普(翻脚板)、哄得(插秧)、嗖笔嗖(跨山步)、白夷道夷不耶(鸭吃水、鸭游水)、骨及打(耍克膝)、起妥窄(搭脚板)、FI 扣 XIE 扣 ( 男左女右 )、考其堵(踢板壁)、胳膊布(背靠背)、起磨楼(扭脚尖)、期朝租(喂狗饭)、哑高堵(踢鸡冠)。
这十二个基本动作,听起来简单,但学的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老师讲的时候似乎都很好理解,但跳起来总是忘记动作,总是跳不会。
第一次学,毛老师只教了四个动作。
虽说山里的孩子,从小就满山跑,不缺少锻炼。可是每天训练下来,脚痛腿疼腰酸,整个人疲惫不堪,不少队友都离开了舞蹈队。
文安梅没有离开,但她的舞蹈动作始终不规范,每一次跳,总是离毛老师的要求差得很远。
一天,毛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文安梅说:“安梅啊,你也已经学了这么多天了,但我看你的动作,总是不标准,动作做不到位,你还是背起书包,上学去吧!”
毛老师看着她眼里噙着泪花,紧接着补充说:“要不然,你舞也跳不会,书也读不好,你爸爸妈妈肯定会埋怨我,这边的舞,没学好,那边又耽搁你读书了!”
毛老师的一席话,让文安梅更着急了,她坚定地说:“不!我一定要跟您学跳舞,我就喜欢跳舞!白天,我学跳舞,晚上,我学习课本,保证不让学习荒废。”
坚毅的文安梅,怀揣梦想,再苦、再累、她都在坚持跳。
2001年7月20日,文安梅参加“光照镇”更名庆典活动,她在心里暗暗地想:“要是我能站在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该多好啊!”可是,并没有如愿!她个子不高,舞也跳得不太熟练,被安排在边上的位置。演出结束,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文安梅倍受鼓舞。
从那时起,她就想:这么好的舞蹈,我一定要把它学好、传承好。
以后的每一天,只要有空,无论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还是寨中小院坝,文安梅都会乐此不疲地跳《阿妹戚托》。
一个人时,就一个人跳,身边有小伙伴时,就与小伙伴一起跳。肖正英、文安珍、王正珍就是和文安梅一起跳舞的小伙伴,是文安梅的精神,感动了她们。
在乡里,无论有什么大小庆祝活动,她都积极报名,组织人员跳这支渗入她骨髓的本民族舞蹈。
她的激情和执着,带动了乡里乡亲一起跳舞,于是,喜欢跳舞、热爱《阿妹戚托》的人越来越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苦心练习,文安梅的舞蹈进步很大。2006 年 2 月,贵州省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时任三宝彝族乡党委书记许荣荣来到文安梅家,对她说:“安梅,我想推荐你去参加贵州省旅游形象大使比赛。”
文安梅听了许书记的话后,感到很吃惊!用满含疑问的眼神望着许荣荣,胆怯地说:“书记,我能行吗?”
“肯定行!”许荣荣说。
“在哪里报名呢?”
“你好好准备,我帮你报名。”
转眼,到了海选的日子。在三宝乡里海选时,文安梅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顺利晋级,参加县里的选拔比赛。
到县里参加比赛时,文安梅纠正在乡里表演时出现的失误,夺得第一名,获得“民族姑娘”称号。
接下来,文安梅又代表晴隆县,参加州里面比赛。
在参加全州的比赛时,文安梅凭着熟练的舞姿,在赛场上得到高度认可,但由于比赛经验不足,只获“新苗奖”。这三次乡级、县级、州级比赛的锻炼,给予了文安梅极大的鼓舞,使她增长了自信心,变得更加成熟,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文安梅认为,跳舞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2007年7月,贵州省举办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乡政府拟组织24人的舞蹈队参加。乡长李胜光找到文安梅说:“你跳舞确实很执着,又热爱,带领民间艺人跳舞,领头羊做得很好。我们想请你来组建舞蹈队,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预赛,你看如何?”
文安梅信心满满,高兴不已,立即说:“可以,可以,感谢领导!我一定好好地组织!”
文安梅立即将心中的喜悦告诉了男朋友,却遭到一盆冷水:“跳哪样舞?疯叉叉的!”
文安梅没有说话,在心里想着怎么来说服男朋友同意。
想去想来,只有请李乡长出面了。
文安梅找到李胜光说:“组织舞蹈队的事,我男朋友不同意,还得麻烦乡长出面说一下。”
李胜光听笑起来:“小伙子还不支持工作啊!”
过了两天,男朋友主动说:“哎呀!你想跳舞就去跳吧!”文安梅笑了笑,在心里说,还是领导出面管用啊!
舞蹈队成员大部分都是在校生。舞蹈没有音乐,单个跳都没有问题,但是要做到整齐划一还是十分困难,只能一遍一遍地刻苦训练。
通过一段时间艰苦排练后,县里的评审组确定参赛队员和领舞,文安梅凭着娴熟的动作和优美的舞姿被选为领舞。
看到文安梅被选为领舞,有些队员不高兴,当面讥讽文安梅:“你长得漂亮很吗?老师为什么要选你领舞?”
“我怎么知道?我只想把舞跳好……”
“你个子还没有我高,凭什么选你不选我?” “他不就是男朋友在乡里工作,有后台嘛。”
“你们也不能这样说,当初组建舞蹈队,李乡长就明确由她牵头,如果不是她,我们都得不到进舞蹈队呢!”一个队员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
“你就是和她一伙的,自己没有被选上,还为她说话!” “平心而论,她的舞姿比我们谁都跳得好,还有她的微笑比我们谁都甜,就凭这两点,如果我是评委,我也要选她。”文安梅感到无比委屈,暗自落泪,回家以后,捂着被子,伤心地大哭。把母亲急坏了,叫她吃饭,不吃;叫她开门,不开。母亲再三逼问后,文安梅才跟母亲说了事情的原委。
母亲就安慰她说:“人这辈子,不知道被别人误会的事,还要有好多,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最关键的是你不要被委屈打败,你要战胜委屈,拿点真本事出来,让她们信你服你。”
听了父母的话后,文安梅慢慢平静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文安梅把队友们对她的误解和委屈装进肚子里,一心一意把舞跳好。
经过几个月刻苦排练,《阿妹戚托》参加多彩贵州黔西南赛区选拔赛,获得了原生态舞蹈“一等奖”,顺利晋级参加省级预赛、决赛。最终捧回了“银瀑奖”,文安梅个人也获得县、州“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之后,晴隆县组织《阿妹戚托》到云南、广东、北京等地参加各种巡演。多次受邀参加省、州春节联欢晚会。
2016 年 1 月,脱贫攻坚“战役”打响,黔西南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当头炮,决定三宝彝族乡进行整乡搬迁。
听到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消息,文安梅感到十分震撼。
翻来覆去地想,三宝彝族乡要考出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出来工作后,在县城买一套房子要几十万。现在,只要老百姓同意搬,上来就得到一套房子,多好的事情啊!再说,老乡们都集中安置,这样传承《阿妹戚托》,不就也有环境了吗?
文安梅回到家,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门槛上,眉头紧锁,抽着烟,吐出的烟圈一团绕着一团,在头上缭绕蔓延,久久不散,也不知父亲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文安梅怯生生地搬来一根小凳子,坐在父亲旁边,小心翼翼地跟父亲聊起了关于整乡搬迁的事。
文安梅对父亲说:“现在政府在动员搬迁,你想不想搬嘛?”
父亲说:“搬迁以后,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不习惯,不搬。”
文安梅说:“弟弟一个当兵,一个上大学,以后肯定是要进城发展的,我觉得还是搬迁好。”
父亲斩钉截铁地说:“打死都不搬!”
文安梅耐心说:“两个弟弟今后都要进城发展,难道您不给他们买房吗?”
父亲转过脸来,眼睛瞪着文安梅,不耐烦地说:“买房子?买哪样房子?那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不管。”
文安梅又说:“以后你们还要去城里面,给他们带娃娃,怎么办?”
父亲提高了嗓门说:“怎么办?我就要在这里,哪都不去。他们需要我们给他们带娃娃,就送回来我们带,不送回来,就算了!”
任凭怎么说,父亲就是一口咬定不搬。
文安梅只能起身走了,来到大叔文德方家,动员大叔搬迁。大叔不同意搬。文安梅又转过来跟大娘说:“我两个堂兄弟,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以后都要到城里面工作,今后就要买两套房子。现在搬上去,可以得到一套房子,以后就少买一套,要节约几十万。”
大叔一直对搬迁的事情十分反感,在旁边气鼓鼓的说:“不搬,你老爹都没有搬,我为哪样要搬,如果你动员你老爹搬了,那我就搬嘛!”
文安梅说:“我爸爸那里,我已经给他讲了,他也不是不搬,还在考虑,现在他虽然没有答应,但最后他肯定还是会搬的。好的政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也有个消化过程,我也不强求您今天就答应我,您也慢慢考虑一下。”
大娘说:“你讲的这个也是对,确实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也考虑考虑。”
回到晴隆后,文安梅一边照顾娃娃,操持着家里的事,一边在想,父亲和大叔的思想她还没有做通,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放心不下。
几天后,她把娃娃托付给姑姑照看,赶回到三宝。
文安梅知道,父亲坚决的态度难以转变。这次,文安梅先跟母亲解说搬迁的政策,分析了利弊,母亲听后,觉得是有道理的。
母亲对父亲说:“国家政策好,还是搬了吧,搬上去离姑娘家也近一点,以后两个儿子毕业回来在县城找个工作也方便。”
父亲点燃了手里的香烟,把打火机放回了上衣口袋,左手夹着烟,用右手按了按口袋,甩出了一句:“管你搬不搬,我是不搬!”站起身,踢倒了凳子!
文安梅母亲说:“你搬不搬我不管,反正我要搬!到晴隆我也能找到事情做,挨姑娘家又近,有哪样不好!”
见两位老人就这样吵了起来。
文安梅忙说:“你们平时不是一直都相处得很好嘛,现在,为搬迁的事吵架,不划算。”
两位老人就此气得谁也不理谁。
文安梅又来到大娘家,说:“大娘,搬家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大娘说:“考虑哪样哦,搬不成,搬上去后庄稼种不了,牲口也喂不了,又没有工作,吃哪样嘛?”
文安梅说:“政策规定,搬上去以后,每户都至少要解决一个人工作,其他的政府都会想办法的。总之,不会让你饿肚子嘛。”
文安梅顿了顿说:“你们想一下,还是搬上去好,现在乡里面同意搬家的人家越来越多,大家都搬走了,你一家人孤零零地在这里,也不闹热嘛。搬上去以后,也是我们村挨村、邻挨邻,搬上去还是邻居,还是这些人家住在一起,你担心哪样哦?”
通过文安梅耐心细致的讲解,文安梅的父母和大叔等亲戚,都先后搬到了阿妹戚托小镇。
《阿妹戚托》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在全国都有了较大的影响。搬出来后怎么传承?
在 2017 年的晴隆县人代会上,文安梅呼吁:“《阿妹戚托》是我们彝族文化的瑰宝。搬迁以后,面临失传的风险。一直以来,我们没有固定的团队,每次参加演出都要临时组建,跳着跳着,那些已经熟练了的队员又外出打工,有的考上大学走了,人员是零散的,传承不下去,很难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为此,我建议把搬来的老乡组建成一支专门的队伍,把这个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安梅在会上的这一发言,让整个会场炸了锅。
“传承舞蹈,能当饭吃吗?组建舞蹈队,日常各种开支,从哪来?”有代表反对说。
“《阿妹戚托》舞蹈是彝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晴隆县一张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名片。现在,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老百姓搬上来了,传统文化阵地也要搬上来,不能因搬迁,而丢失这张靓丽的名片。”
也有代表认为,“一定要传承下去。总书记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要我们做好了,它就会发展成文化产业。我坚决支持组建相对固定的团队。建议由县里面统筹,组建一个文化艺术团或文工团。”
文安梅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更多代表的支持,引起了晴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阿妹戚托》艺术团,由文安梅任队长。
文安梅十分感动,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团队好好带,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人民的重托。”
2017 年 9 月,三宝彝族乡把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又不够的这部分人组织起来,用公益性岗位解决工资。艺术团就这样成立起来了。
到 2019 年 7 月,阿妹戚托小镇金门广场建好以后,县里决定打造文旅融合小镇,艺术团又从三宝搬迁的群众中招收百余名队员,充实了艺术团的队伍力量。
自此,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半,在金门广场跳《阿妹戚托》舞蹈,每个队员每月可以拿到一千元的工资。
如今,《阿妹戚托》小镇已经被打造成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游客都兴奋地加入跳舞的队伍互动起来。舞蹈魅力越来越强,反响越来越好。
2018 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西班牙语频道、香港大公报、贵州卫视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文安梅,以及她带领的阿妹戚托舞蹈队,参与推进晴隆文旅事业发展的事迹。
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有效带动了晴隆县旅游高质量发展。
不曾想,在《阿妹戚托》艺术团顺风顺水,旅游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疫情来了。一夜之间,游客走了,聚集性活
动停了。昔日人山人海,游客爆棚的阿妹戚托小镇,陡然间,万籁俱寂,一切陷入沉默。
《阿妹戚托》艺术团怎么办?舞蹈队里的老乡们的就业怎么办?
文安梅独自一个人,站在金门广场上,一种莫名的恐惧向她“袭来”,心里不停地思考着“怎么办?怎么办?”
文安梅想,虽然暂停演出活动,但艺术团不能解散,一旦解散,恐怕再组建就难了。
文安梅把这一想法,向旅游公司领导报告后,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于是,艺术团所有成员就地转变角色,参加了晴隆县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后,又参加林下菌种植。从搬运菌棒、到种植,艺术团的成员个个生龙活虎。
2023 年春天,疫情过去,游客又纷至沓来。金门广场又飘来那熟悉的旋律和歌声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听起来格外动听,格外悦耳!
文安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目光“透过”对面的感恩塔,凝视着远方,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心:“我要把《阿妹戚托》跳到世界去!”
【作者简介】毛文凤(彝族),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副研究馆员黔西南州彝学会副会长、黔西南州作家协会会员,有文见《贵州教育》《人文之友》《经济日报》《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日报》《高质量发展 代表在行动-黔西南州实践篇》《彝族人网》等报刊媒体丛书。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毛文凤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
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金门文化广场上,一群彝族少女,欢快地唱起歌、跳起舞。领舞者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越跳越激动,越跳越兴奋。她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晴隆阿妹戚托”的省级传承人、《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省人大代表文安梅。
1985年7月,文安梅出生于晴隆县原三宝彝族乡,那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
她的血液里,流淌着《阿妹戚托》的文化基因,母亲、姨妈、姑姑、堂姐,都是《阿妹戚托》舞蹈的爱好者。
文安梅记事以来,母亲经常拿跳《阿妹戚托》舞蹈的照片给她看,并指着每一张照片,细数每次活动的壮观场面和内心体会。母亲指着一张画面上人山人海的照片,对文安梅说:“这是 1982年5月1日,黔西南州建州时庆祝活动的照片,有上万人参加活动和巡游。在演出和巡游队伍中,《阿妹戚托》舞蹈,是最突出,最靓丽的,最引人注目的,是获得掌声最多的队伍。”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骄傲和自豪,文安梅虽然年龄小,母亲的神态,点燃了她对舞蹈的热爱,并深深地爱上了《阿妹戚托》这个舞蹈。
文安梅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学会《阿妹戚托》舞蹈!”
于是,就常常缠着母亲:“妈妈,你教我嘛!妈妈,你教我嘛……”
虽说母亲是《阿妹戚托》的民间传习艺人,知道传承《阿妹戚托》的意义和重要性,但也十分清楚,要学会跳《阿妹戚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脚步必快,变化必快,跳起来太累,太难学了,也太辛苦了。
出于疼爱女儿的考虑,母亲一直没有教文安梅跳《阿妹戚托》舞蹈。
要强的文安梅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偷偷跟着表姐,一步步模仿,一次次练习,一天天磨砺。在石板上跳跃,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文安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对《阿妹戚托》的热爱、敬仰与执着。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7月,晴隆县凉水营乡更名为光照镇。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每个乡镇都要出一个节目,在更名庆典活动上演出。三宝彝族乡政府决定,组建一支舞蹈队跳《阿妹戚托》,参加活动。
舞蹈由《阿妹戚托》民间传习艺人毛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在动员会上,面对由 40 余名队员组成的舞蹈队,她说:“《阿妹戚托》舞蹈,是我们彝族的民间传统舞蹈,是先辈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
接着她用骄傲和自豪的语气说:“1956年,我们的先辈毛文碧、舒文秀等老人,带队到贵阳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汇演,跳《阿妹戚托》获得优胜奖。同年,《阿妹戚托》舞蹈代表贵州省到北京怀仁堂参加工农业余艺术汇报演出,毛文碧、舒文秀、文少卿、毛子才、文银二、车银多等老一辈舞蹈演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并授予舞蹈队 ‘各民族的优秀艺术宝藏 ’奖旗。”
“现在,《阿妹戚托》舞蹈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也要继续把它跳下去,传承下去,你们要好好学。”她的情绪有些激动。“县里面为什么要选这个彝族舞蹈,就是因为它具有极其重要意义,这支舞蹈曾经得到过国家领导的高度认可,高度赞扬。我们要通过这个机会,让晴隆的老百姓都知道,三宝彝族乡有《阿妹戚托》,同时要让这支舞蹈走出去,将来让全州人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们的《阿妹戚托》。”毛老师越说越兴奋。
文安梅是第一次参加有专业老师指导的训练,听了毛老师的话,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就到坝子跳《阿妹戚托》。
动员会后,毛老师便带着四十余名队员开展练舞。她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说:“《阿妹戚托》的舞蹈动作,都是来源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舞蹈共有十二个基本动作,分别是:起灶普(翻脚板)、哄得(插秧)、嗖笔嗖(跨山步)、白夷道夷不耶(鸭吃水、鸭游水)、骨及打(耍克膝)、起妥窄(搭脚板)、FI 扣 XIE 扣 ( 男左女右 )、考其堵(踢板壁)、胳膊布(背靠背)、起磨楼(扭脚尖)、期朝租(喂狗饭)、哑高堵(踢鸡冠)。
这十二个基本动作,听起来简单,但学的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老师讲的时候似乎都很好理解,但跳起来总是忘记动作,总是跳不会。
第一次学,毛老师只教了四个动作。
虽说山里的孩子,从小就满山跑,不缺少锻炼。可是每天训练下来,脚痛腿疼腰酸,整个人疲惫不堪,不少队友都离开了舞蹈队。
文安梅没有离开,但她的舞蹈动作始终不规范,每一次跳,总是离毛老师的要求差得很远。
一天,毛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文安梅说:“安梅啊,你也已经学了这么多天了,但我看你的动作,总是不标准,动作做不到位,你还是背起书包,上学去吧!”
毛老师看着她眼里噙着泪花,紧接着补充说:“要不然,你舞也跳不会,书也读不好,你爸爸妈妈肯定会埋怨我,这边的舞,没学好,那边又耽搁你读书了!”
毛老师的一席话,让文安梅更着急了,她坚定地说:“不!我一定要跟您学跳舞,我就喜欢跳舞!白天,我学跳舞,晚上,我学习课本,保证不让学习荒废。”
坚毅的文安梅,怀揣梦想,再苦、再累、她都在坚持跳。
2001年7月20日,文安梅参加“光照镇”更名庆典活动,她在心里暗暗地想:“要是我能站在中间最显眼的位置,该多好啊!”可是,并没有如愿!她个子不高,舞也跳得不太熟练,被安排在边上的位置。演出结束,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文安梅倍受鼓舞。
从那时起,她就想:这么好的舞蹈,我一定要把它学好、传承好。
以后的每一天,只要有空,无论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还是寨中小院坝,文安梅都会乐此不疲地跳《阿妹戚托》。
一个人时,就一个人跳,身边有小伙伴时,就与小伙伴一起跳。肖正英、文安珍、王正珍就是和文安梅一起跳舞的小伙伴,是文安梅的精神,感动了她们。
在乡里,无论有什么大小庆祝活动,她都积极报名,组织人员跳这支渗入她骨髓的本民族舞蹈。
她的激情和执着,带动了乡里乡亲一起跳舞,于是,喜欢跳舞、热爱《阿妹戚托》的人越来越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苦心练习,文安梅的舞蹈进步很大。2006 年 2 月,贵州省举办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时任三宝彝族乡党委书记许荣荣来到文安梅家,对她说:“安梅,我想推荐你去参加贵州省旅游形象大使比赛。”
文安梅听了许书记的话后,感到很吃惊!用满含疑问的眼神望着许荣荣,胆怯地说:“书记,我能行吗?”
“肯定行!”许荣荣说。
“在哪里报名呢?”
“你好好准备,我帮你报名。”
转眼,到了海选的日子。在三宝乡里海选时,文安梅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顺利晋级,参加县里的选拔比赛。
到县里参加比赛时,文安梅纠正在乡里表演时出现的失误,夺得第一名,获得“民族姑娘”称号。
接下来,文安梅又代表晴隆县,参加州里面比赛。
在参加全州的比赛时,文安梅凭着熟练的舞姿,在赛场上得到高度认可,但由于比赛经验不足,只获“新苗奖”。这三次乡级、县级、州级比赛的锻炼,给予了文安梅极大的鼓舞,使她增长了自信心,变得更加成熟,并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发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文安梅认为,跳舞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2007年7月,贵州省举办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乡政府拟组织24人的舞蹈队参加。乡长李胜光找到文安梅说:“你跳舞确实很执着,又热爱,带领民间艺人跳舞,领头羊做得很好。我们想请你来组建舞蹈队,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预赛,你看如何?”
文安梅信心满满,高兴不已,立即说:“可以,可以,感谢领导!我一定好好地组织!”
文安梅立即将心中的喜悦告诉了男朋友,却遭到一盆冷水:“跳哪样舞?疯叉叉的!”
文安梅没有说话,在心里想着怎么来说服男朋友同意。
想去想来,只有请李乡长出面了。
文安梅找到李胜光说:“组织舞蹈队的事,我男朋友不同意,还得麻烦乡长出面说一下。”
李胜光听笑起来:“小伙子还不支持工作啊!”
过了两天,男朋友主动说:“哎呀!你想跳舞就去跳吧!”文安梅笑了笑,在心里说,还是领导出面管用啊!
舞蹈队成员大部分都是在校生。舞蹈没有音乐,单个跳都没有问题,但是要做到整齐划一还是十分困难,只能一遍一遍地刻苦训练。
通过一段时间艰苦排练后,县里的评审组确定参赛队员和领舞,文安梅凭着娴熟的动作和优美的舞姿被选为领舞。
看到文安梅被选为领舞,有些队员不高兴,当面讥讽文安梅:“你长得漂亮很吗?老师为什么要选你领舞?”
“我怎么知道?我只想把舞跳好……”
“你个子还没有我高,凭什么选你不选我?” “他不就是男朋友在乡里工作,有后台嘛。”
“你们也不能这样说,当初组建舞蹈队,李乡长就明确由她牵头,如果不是她,我们都得不到进舞蹈队呢!”一个队员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
“你就是和她一伙的,自己没有被选上,还为她说话!” “平心而论,她的舞姿比我们谁都跳得好,还有她的微笑比我们谁都甜,就凭这两点,如果我是评委,我也要选她。”文安梅感到无比委屈,暗自落泪,回家以后,捂着被子,伤心地大哭。把母亲急坏了,叫她吃饭,不吃;叫她开门,不开。母亲再三逼问后,文安梅才跟母亲说了事情的原委。
母亲就安慰她说:“人这辈子,不知道被别人误会的事,还要有好多,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最关键的是你不要被委屈打败,你要战胜委屈,拿点真本事出来,让她们信你服你。”
听了父母的话后,文安梅慢慢平静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文安梅把队友们对她的误解和委屈装进肚子里,一心一意把舞跳好。
经过几个月刻苦排练,《阿妹戚托》参加多彩贵州黔西南赛区选拔赛,获得了原生态舞蹈“一等奖”,顺利晋级参加省级预赛、决赛。最终捧回了“银瀑奖”,文安梅个人也获得县、州“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之后,晴隆县组织《阿妹戚托》到云南、广东、北京等地参加各种巡演。多次受邀参加省、州春节联欢晚会。
2016 年 1 月,脱贫攻坚“战役”打响,黔西南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当头炮,决定三宝彝族乡进行整乡搬迁。
听到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消息,文安梅感到十分震撼。
翻来覆去地想,三宝彝族乡要考出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出来工作后,在县城买一套房子要几十万。现在,只要老百姓同意搬,上来就得到一套房子,多好的事情啊!再说,老乡们都集中安置,这样传承《阿妹戚托》,不就也有环境了吗?
文安梅回到家,看到父亲一个人坐在门槛上,眉头紧锁,抽着烟,吐出的烟圈一团绕着一团,在头上缭绕蔓延,久久不散,也不知父亲此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文安梅怯生生地搬来一根小凳子,坐在父亲旁边,小心翼翼地跟父亲聊起了关于整乡搬迁的事。
文安梅对父亲说:“现在政府在动员搬迁,你想不想搬嘛?”
父亲说:“搬迁以后,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不习惯,不搬。”
文安梅说:“弟弟一个当兵,一个上大学,以后肯定是要进城发展的,我觉得还是搬迁好。”
父亲斩钉截铁地说:“打死都不搬!”
文安梅耐心说:“两个弟弟今后都要进城发展,难道您不给他们买房吗?”
父亲转过脸来,眼睛瞪着文安梅,不耐烦地说:“买房子?买哪样房子?那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不管。”
文安梅又说:“以后你们还要去城里面,给他们带娃娃,怎么办?”
父亲提高了嗓门说:“怎么办?我就要在这里,哪都不去。他们需要我们给他们带娃娃,就送回来我们带,不送回来,就算了!”
任凭怎么说,父亲就是一口咬定不搬。
文安梅只能起身走了,来到大叔文德方家,动员大叔搬迁。大叔不同意搬。文安梅又转过来跟大娘说:“我两个堂兄弟,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以后都要到城里面工作,今后就要买两套房子。现在搬上去,可以得到一套房子,以后就少买一套,要节约几十万。”
大叔一直对搬迁的事情十分反感,在旁边气鼓鼓的说:“不搬,你老爹都没有搬,我为哪样要搬,如果你动员你老爹搬了,那我就搬嘛!”
文安梅说:“我爸爸那里,我已经给他讲了,他也不是不搬,还在考虑,现在他虽然没有答应,但最后他肯定还是会搬的。好的政策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也有个消化过程,我也不强求您今天就答应我,您也慢慢考虑一下。”
大娘说:“你讲的这个也是对,确实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也考虑考虑。”
回到晴隆后,文安梅一边照顾娃娃,操持着家里的事,一边在想,父亲和大叔的思想她还没有做通,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放心不下。
几天后,她把娃娃托付给姑姑照看,赶回到三宝。
文安梅知道,父亲坚决的态度难以转变。这次,文安梅先跟母亲解说搬迁的政策,分析了利弊,母亲听后,觉得是有道理的。
母亲对父亲说:“国家政策好,还是搬了吧,搬上去离姑娘家也近一点,以后两个儿子毕业回来在县城找个工作也方便。”
父亲点燃了手里的香烟,把打火机放回了上衣口袋,左手夹着烟,用右手按了按口袋,甩出了一句:“管你搬不搬,我是不搬!”站起身,踢倒了凳子!
文安梅母亲说:“你搬不搬我不管,反正我要搬!到晴隆我也能找到事情做,挨姑娘家又近,有哪样不好!”
见两位老人就这样吵了起来。
文安梅忙说:“你们平时不是一直都相处得很好嘛,现在,为搬迁的事吵架,不划算。”
两位老人就此气得谁也不理谁。
文安梅又来到大娘家,说:“大娘,搬家的事情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大娘说:“考虑哪样哦,搬不成,搬上去后庄稼种不了,牲口也喂不了,又没有工作,吃哪样嘛?”
文安梅说:“政策规定,搬上去以后,每户都至少要解决一个人工作,其他的政府都会想办法的。总之,不会让你饿肚子嘛。”
文安梅顿了顿说:“你们想一下,还是搬上去好,现在乡里面同意搬家的人家越来越多,大家都搬走了,你一家人孤零零地在这里,也不闹热嘛。搬上去以后,也是我们村挨村、邻挨邻,搬上去还是邻居,还是这些人家住在一起,你担心哪样哦?”
通过文安梅耐心细致的讲解,文安梅的父母和大叔等亲戚,都先后搬到了阿妹戚托小镇。
《阿妹戚托》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在全国都有了较大的影响。搬出来后怎么传承?
在 2017 年的晴隆县人代会上,文安梅呼吁:“《阿妹戚托》是我们彝族文化的瑰宝。搬迁以后,面临失传的风险。一直以来,我们没有固定的团队,每次参加演出都要临时组建,跳着跳着,那些已经熟练了的队员又外出打工,有的考上大学走了,人员是零散的,传承不下去,很难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为此,我建议把搬来的老乡组建成一支专门的队伍,把这个舞蹈更好地传承下去。”
文安梅在会上的这一发言,让整个会场炸了锅。
“传承舞蹈,能当饭吃吗?组建舞蹈队,日常各种开支,从哪来?”有代表反对说。
“《阿妹戚托》舞蹈是彝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晴隆县一张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名片。现在,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老百姓搬上来了,传统文化阵地也要搬上来,不能因搬迁,而丢失这张靓丽的名片。”
也有代表认为,“一定要传承下去。总书记曾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要我们做好了,它就会发展成文化产业。我坚决支持组建相对固定的团队。建议由县里面统筹,组建一个文化艺术团或文工团。”
文安梅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更多代表的支持,引起了晴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阿妹戚托》艺术团,由文安梅任队长。
文安梅十分感动,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团队好好带,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人民的重托。”
2017 年 9 月,三宝彝族乡把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又不够的这部分人组织起来,用公益性岗位解决工资。艺术团就这样成立起来了。
到 2019 年 7 月,阿妹戚托小镇金门广场建好以后,县里决定打造文旅融合小镇,艺术团又从三宝搬迁的群众中招收百余名队员,充实了艺术团的队伍力量。
自此,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半,在金门广场跳《阿妹戚托》舞蹈,每个队员每月可以拿到一千元的工资。
如今,《阿妹戚托》小镇已经被打造成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游客都兴奋地加入跳舞的队伍互动起来。舞蹈魅力越来越强,反响越来越好。
2018 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央视西班牙语频道、香港大公报、贵州卫视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文安梅,以及她带领的阿妹戚托舞蹈队,参与推进晴隆文旅事业发展的事迹。
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有效带动了晴隆县旅游高质量发展。
不曾想,在《阿妹戚托》艺术团顺风顺水,旅游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疫情来了。一夜之间,游客走了,聚集性活
动停了。昔日人山人海,游客爆棚的阿妹戚托小镇,陡然间,万籁俱寂,一切陷入沉默。
《阿妹戚托》艺术团怎么办?舞蹈队里的老乡们的就业怎么办?
文安梅独自一个人,站在金门广场上,一种莫名的恐惧向她“袭来”,心里不停地思考着“怎么办?怎么办?”
文安梅想,虽然暂停演出活动,但艺术团不能解散,一旦解散,恐怕再组建就难了。
文安梅把这一想法,向旅游公司领导报告后,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于是,艺术团所有成员就地转变角色,参加了晴隆县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后,又参加林下菌种植。从搬运菌棒、到种植,艺术团的成员个个生龙活虎。
2023 年春天,疫情过去,游客又纷至沓来。金门广场又飘来那熟悉的旋律和歌声 “阿妹戚托嘞,阿妹戚托嘞……”听起来格外动听,格外悦耳!
文安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目光“透过”对面的感恩塔,凝视着远方,心里坚定了一个信心:“我要把《阿妹戚托》跳到世界去!”
【作者简介】毛文凤(彝族),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副研究馆员黔西南州彝学会副会长、黔西南州作家协会会员,有文见《贵州教育》《人文之友》《经济日报》《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日报》《高质量发展 代表在行动-黔西南州实践篇》《彝族人网》等报刊媒体丛书。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毛文凤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