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
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上个世纪50年代唱红了贵州,世纪之交又唱红了大江南北的贵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其不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何在?她的歌词,显然借鉴了唐人近体七言绝句,但又不受其格律束缚,而是给以大胆突破、创新。一个民族的生活、奋斗史终于造就了一首道地的民族之歌,或曰真正的民族之诗。何谓“诗的本质”?南朝著名文艺批评家钟嵘在其《诗品》中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煇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好花红》的出现正好印证了这一“诗歌本质论”。下面试逐句分析之。
第一句“好花红来好花红”。七个字中,“好花红”这一短语或短句被反复咏唱两次。可见“好花红”这个三字短语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它既是歌名,又是贯穿全诗的艺术意象的载体。诗歌一开口便唱道:“好花红来好花红”,既简洁、明了,又情深意长。通过一个衬字“来”来联缀的“好花红”的反复出现,显然采用了许多民歌或传统文人诗歌中常用的反复咏叹法。从《诗经》第一首歌颂男女爱慕的《关睢》到现代新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是这种技巧的成功运用。“好花红”这一典型艺术意象被一声声地歌唱、一声声地呼唤,或是河这边一声,河那边一声,或是山崖左边一声,山崖右边一声……随便你怎么想象都是合情合理的,自由奔放的,而且,其中的意味似乎还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换句话说,这悠长呼唤的艺术容量毋宁是无法穷尽的。因为它可以随着欣赏者审美角度、情趣的不同而不断获得新的形象,新的生命。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花红》由旧社会唱到新社会,由20世纪50年代唱到90年代,她还要跨世纪而久唱不衰!用《诗品》中的“动天地,感神鬼”来形象,应当不算夸张!
仔细从句法上看,《好花红》明显地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艺术包装或曰修饰。这真是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好花红”,这三字从整体来看是主谓结构,主语是“好花”,而谓语选中了一个色彩耀眼的“红”字。不可小看这一个字,它可奠定了“好花红”这一艺术形象的不可替代的主色调。这不正是一字千金吗?再深入到主语“好花”中去看,又可发现这是一个“修饰语+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好”加在“花”字上,这“花”就不是孤独的、光秃秃的“花”了。在“花”形象之前冠以一个不容置疑的、表示肯定态度的“好”字,这就把布依族劳动人民历来追求理想境界的执着劲儿,艺术地再现出来了。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好、中、差之分,布依人不甘心比别人“差”,不苟且偷生地满足于“中”,而是执着地追求“好”!实在是有点神话中“夸父追日”的境界了!“好花红”意象由于这一前一后的厚重包装,便显得天衣无缝,丰富而饱满了。试调换一下这里的语序,即使说成意思相去不远的“花好红”(花多么红)或“红花好”,意境都不如“好花红”来得刺激过瘾了。众所周知,民歌在多年的无数次演唱中,“好花红”三字,经过千万人反复吟咏或多声部重唱等艺术加工,又在中间加一衬字“来”,就使得旋律无比优美、优长,“好花红”这一艺术典型形象不再是死的三个“字”了,而是虎虎有生气,从而具有震撼心灵和时空的艺术穿透力了!
“好花红来好花红”……这声音喊得情深意长,喊得喉咙嘶哑,喊了一代又一代,喊得天地一片红!这是多么热烈的血红的情怀哦!“红”,本是人体中由心脏跳动而维持的血流的色调,因此,她是一首“心跳”的歌,是表现布依人“血性”的歌,她如火如荼,永远具有星火燎原之势,它有无限的艺术张力!
从整首四句歌词看,她明显地借鉴了兄弟民族汉族格律诗的优长。你看,首句即入平声韵了(句脚为“红”),第二句当然也得押平声韵(“蓬”),第三句为了显示参差美和转折美,句末像绝句一样用了仄脚,最后到结尾句仍回到平声韵“红”字上。因此,通篇回响着激昂而悠长的“东韵”。“东韵”是诗韵中处于首位的常用的宏亮音部,“ong”,是一个靠后的鼻音,这个音,好像是从胸腹中慢慢提升起来的,因而特别沉稳而厚重。此歌得以长期流传,除了意境美而外,除了内容好而外,它在声韵学上下的工夫亦是不可忽视的。顺便应提及,这首布依民歌的歌唱者们,大胆采用了汉民族的“绝句”诗体的优点,表现了很高的汉语文学修养。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布依人不是一群狭隘、保守的人群,而是一个善于吸取兄弟民族的长处(包括语言材料、艺术手段等等)的胸怀宽广的民族,像“夸父追日”一般地不断求新,不断进取,才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这也应是《好花红》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
第二句,“好花生在刺梨蓬”。这一句是明显的生态美的赞语。首先,这一句为听者或观众提供了一幅广大无比的,诱人的美丽背景。这“好花”不是孤独的,不是无根无据的,而是生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海洋一般的,热热闹闹的绿色之中。“刺梨蓬”是本诗中又一个值得玩味的艺术意象。“好花”要有“绿叶”配。在男欢女爱中如此,在大自然中也如此。这成片的绿蓬,其中有多少情?多少意?这是任何人也无法猜透的。这就是近来很时尚的生态产业或生态美学所要深究的课题。绿得多了,深沉了,便显出“青色”乃至“黑色”。贵州省简称“黔”,不是这个色调吗?贵州这块土地上的许多兄弟民族喜用青色、蓝色或黑色装点服饰,似乎不是偶然的。
除了“蓬”字,“刺”字也很有韵味。刺梨花儿香、果实美、然而有“刺”。这在自然界不是奇事。我看到有的同志回到久别的故乡,一旦吃上家乡的刺梨,便狼吞虎咽,把刺尖儿都吞下了。这在外人看来,似乎难于理解。但是“赤子之心”正是从这些细节中流露的。吃刺梨不带“刺”,不过瘾!其实,这当中包含了一个深奥的美学问题。艺术欣赏中往往是不避这种“丑”形象的。正如火锅好吃,但如果不够“麻”、“辣”、“烫”,顾客是遗撼的。因此,勿宁说“好花生在刺梨蓬”是一种“天赐”的幸运。中国老子哲学认为,“反者道之动”。伤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一枝”、“两枝”、之类的“残菊”、“落叶”流泪,而我们布依人的情感却特殊得很、健全得很,满山遍野的“刺梨蓬”和“刺梨花”,不正是那满山淘气的、可爱的“野”姑娘、“野”小子吗?当然,这个含义上的“野”,并非是“野蛮”之“野”。这里的“野”味,“野性”,正是“自在自为”的“人性”,是一种艺术境界。再说,这“刺梨蓬”,这“红花”,也区别于温室的花,区别于盆景中的花。汉族中有“多栽花,少栽刺”之说,而布依人则把“花”与“刺”,这两个相“反”的美学范畴巧妙地艺术地“统一”起来了。这是何等大胆的艺术构思!
《诗经·葛覃》中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宋代大儒朱熹说,这就是“赋”的诗歌技巧:“赋者,敷成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果《好花红》歌词的前联即一、二两句是“赋”,那么,后联即三、四句正好就是“比、兴”手法了。我们的《好花红》,“赋”、“比”、“兴”全用上了!请看:
第三句,“好花生在梨梨树”。从字面上即形式上看,除了末字 “树”为仄声之外,其余六字均与第二句相同,似乎是原地不动的简单重复了。但是,仔细琢磨,这一句并非是多余、累赘的,第一,本诗的前后两部分正是靠它来承转的。重唱的部分正好像做律诗的人要使相邻的两联“相对与粘连”一样。民歌要能唱。在音乐旋律上,第三句起到一种“回环”作用。第二,这里的“回环”,正是为整首诗句的结句,蓄足“势力”。先抑后扬嘛。是的“造物主”已安排“好花”生在“刺梨树”,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第四句:“哪朵向阳哪朵红”。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绝妙无比的诗句啊!这是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生产经验和社会斗争经验的升华啊!同在“一片蓝天”下,并不能保证“每一朵花”都同样“红”。刺梨花以太阳为“自己的对象“,太阳也以刺梨花为“自己的对象”。光是一方“有意”另一方“无情”,是不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有“妃匹之际”的良性互动,才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审美境界出现!朱熹说“孔子论诗,以关睢为始”,是因为“妃匹之际”即男女欢爱、婚姻问题等等从来无小事!(见朱熹《诗经集传》)因此《好花红》固然可以作为少男少女们脸红心跳的“情歌”,也可以被引申为更广义的生产和生活之歌。我们享受同一个太阳,不同的对象的“自我表现”不相同,结局便不同。“天道酬勤”啊。“哪朵向阳哪朵红”啊!怕“太阳”的,躲着“太阳”的,或找不着“太阳”的,怎么能有“向阳”而“红”的机会?!很明显,《好花红》歌词前半部分是写景状杨,是“生态美”,与此对应,后半部分第三句第四句就该是“人文美”了。例如,贵州碰上了“西部大开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它更是“挑战”啊。“哪朵向阳哪朵红”,这里同样有竞争,有选择,并不是随便哪一朵“花”都自然而然地同样“红”!布依人之所以喜欢这首歌,正说明布依人从来不是天生“保守”、“温和”或“阴柔”的。这个民族像她的歌一样,也是阳刚的、开放的。《好花红》有这么好的“口碑”,正说明布依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都像周总理期望的那样,都具有“后来居上”的精神。这“精神”,恰好印证钟嵘《诗品》中所说的“动天地、感鬼神”的“诗之精神!”
让《好花红》成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的不逊色的一朵!
作者简介: 贺登江 布依族,1944年10月生,贵州安龙人,现居兴义市。1968年贵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黔西南州诗词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会刊《黔西南诗联》主编。贵州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贺登江 编辑:印象黔西南)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
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
上个世纪50年代唱红了贵州,世纪之交又唱红了大江南北的贵州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其不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何在?她的歌词,显然借鉴了唐人近体七言绝句,但又不受其格律束缚,而是给以大胆突破、创新。一个民族的生活、奋斗史终于造就了一首道地的民族之歌,或曰真正的民族之诗。何谓“诗的本质”?南朝著名文艺批评家钟嵘在其《诗品》中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煇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饗,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好花红》的出现正好印证了这一“诗歌本质论”。下面试逐句分析之。
第一句“好花红来好花红”。七个字中,“好花红”这一短语或短句被反复咏唱两次。可见“好花红”这个三字短语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它既是歌名,又是贯穿全诗的艺术意象的载体。诗歌一开口便唱道:“好花红来好花红”,既简洁、明了,又情深意长。通过一个衬字“来”来联缀的“好花红”的反复出现,显然采用了许多民歌或传统文人诗歌中常用的反复咏叹法。从《诗经》第一首歌颂男女爱慕的《关睢》到现代新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都是这种技巧的成功运用。“好花红”这一典型艺术意象被一声声地歌唱、一声声地呼唤,或是河这边一声,河那边一声,或是山崖左边一声,山崖右边一声……随便你怎么想象都是合情合理的,自由奔放的,而且,其中的意味似乎还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换句话说,这悠长呼唤的艺术容量毋宁是无法穷尽的。因为它可以随着欣赏者审美角度、情趣的不同而不断获得新的形象,新的生命。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花红》由旧社会唱到新社会,由20世纪50年代唱到90年代,她还要跨世纪而久唱不衰!用《诗品》中的“动天地,感神鬼”来形象,应当不算夸张!
仔细从句法上看,《好花红》明显地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的艺术包装或曰修饰。这真是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好花红”,这三字从整体来看是主谓结构,主语是“好花”,而谓语选中了一个色彩耀眼的“红”字。不可小看这一个字,它可奠定了“好花红”这一艺术形象的不可替代的主色调。这不正是一字千金吗?再深入到主语“好花”中去看,又可发现这是一个“修饰语+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好”加在“花”字上,这“花”就不是孤独的、光秃秃的“花”了。在“花”形象之前冠以一个不容置疑的、表示肯定态度的“好”字,这就把布依族劳动人民历来追求理想境界的执着劲儿,艺术地再现出来了。世间万事万物,总有好、中、差之分,布依人不甘心比别人“差”,不苟且偷生地满足于“中”,而是执着地追求“好”!实在是有点神话中“夸父追日”的境界了!“好花红”意象由于这一前一后的厚重包装,便显得天衣无缝,丰富而饱满了。试调换一下这里的语序,即使说成意思相去不远的“花好红”(花多么红)或“红花好”,意境都不如“好花红”来得刺激过瘾了。众所周知,民歌在多年的无数次演唱中,“好花红”三字,经过千万人反复吟咏或多声部重唱等艺术加工,又在中间加一衬字“来”,就使得旋律无比优美、优长,“好花红”这一艺术典型形象不再是死的三个“字”了,而是虎虎有生气,从而具有震撼心灵和时空的艺术穿透力了!
“好花红来好花红”……这声音喊得情深意长,喊得喉咙嘶哑,喊了一代又一代,喊得天地一片红!这是多么热烈的血红的情怀哦!“红”,本是人体中由心脏跳动而维持的血流的色调,因此,她是一首“心跳”的歌,是表现布依人“血性”的歌,她如火如荼,永远具有星火燎原之势,它有无限的艺术张力!
从整首四句歌词看,她明显地借鉴了兄弟民族汉族格律诗的优长。你看,首句即入平声韵了(句脚为“红”),第二句当然也得押平声韵(“蓬”),第三句为了显示参差美和转折美,句末像绝句一样用了仄脚,最后到结尾句仍回到平声韵“红”字上。因此,通篇回响着激昂而悠长的“东韵”。“东韵”是诗韵中处于首位的常用的宏亮音部,“ong”,是一个靠后的鼻音,这个音,好像是从胸腹中慢慢提升起来的,因而特别沉稳而厚重。此歌得以长期流传,除了意境美而外,除了内容好而外,它在声韵学上下的工夫亦是不可忽视的。顺便应提及,这首布依民歌的歌唱者们,大胆采用了汉民族的“绝句”诗体的优点,表现了很高的汉语文学修养。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布依人不是一群狭隘、保守的人群,而是一个善于吸取兄弟民族的长处(包括语言材料、艺术手段等等)的胸怀宽广的民族,像“夸父追日”一般地不断求新,不断进取,才使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这也应是《好花红》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
第二句,“好花生在刺梨蓬”。这一句是明显的生态美的赞语。首先,这一句为听者或观众提供了一幅广大无比的,诱人的美丽背景。这“好花”不是孤独的,不是无根无据的,而是生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海洋一般的,热热闹闹的绿色之中。“刺梨蓬”是本诗中又一个值得玩味的艺术意象。“好花”要有“绿叶”配。在男欢女爱中如此,在大自然中也如此。这成片的绿蓬,其中有多少情?多少意?这是任何人也无法猜透的。这就是近来很时尚的生态产业或生态美学所要深究的课题。绿得多了,深沉了,便显出“青色”乃至“黑色”。贵州省简称“黔”,不是这个色调吗?贵州这块土地上的许多兄弟民族喜用青色、蓝色或黑色装点服饰,似乎不是偶然的。
除了“蓬”字,“刺”字也很有韵味。刺梨花儿香、果实美、然而有“刺”。这在自然界不是奇事。我看到有的同志回到久别的故乡,一旦吃上家乡的刺梨,便狼吞虎咽,把刺尖儿都吞下了。这在外人看来,似乎难于理解。但是“赤子之心”正是从这些细节中流露的。吃刺梨不带“刺”,不过瘾!其实,这当中包含了一个深奥的美学问题。艺术欣赏中往往是不避这种“丑”形象的。正如火锅好吃,但如果不够“麻”、“辣”、“烫”,顾客是遗撼的。因此,勿宁说“好花生在刺梨蓬”是一种“天赐”的幸运。中国老子哲学认为,“反者道之动”。伤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一枝”、“两枝”、之类的“残菊”、“落叶”流泪,而我们布依人的情感却特殊得很、健全得很,满山遍野的“刺梨蓬”和“刺梨花”,不正是那满山淘气的、可爱的“野”姑娘、“野”小子吗?当然,这个含义上的“野”,并非是“野蛮”之“野”。这里的“野”味,“野性”,正是“自在自为”的“人性”,是一种艺术境界。再说,这“刺梨蓬”,这“红花”,也区别于温室的花,区别于盆景中的花。汉族中有“多栽花,少栽刺”之说,而布依人则把“花”与“刺”,这两个相“反”的美学范畴巧妙地艺术地“统一”起来了。这是何等大胆的艺术构思!
《诗经·葛覃》中云:“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宋代大儒朱熹说,这就是“赋”的诗歌技巧:“赋者,敷成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如果《好花红》歌词的前联即一、二两句是“赋”,那么,后联即三、四句正好就是“比、兴”手法了。我们的《好花红》,“赋”、“比”、“兴”全用上了!请看:
第三句,“好花生在梨梨树”。从字面上即形式上看,除了末字 “树”为仄声之外,其余六字均与第二句相同,似乎是原地不动的简单重复了。但是,仔细琢磨,这一句并非是多余、累赘的,第一,本诗的前后两部分正是靠它来承转的。重唱的部分正好像做律诗的人要使相邻的两联“相对与粘连”一样。民歌要能唱。在音乐旋律上,第三句起到一种“回环”作用。第二,这里的“回环”,正是为整首诗句的结句,蓄足“势力”。先抑后扬嘛。是的“造物主”已安排“好花”生在“刺梨树”,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第四句:“哪朵向阳哪朵红”。这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绝妙无比的诗句啊!这是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生产经验和社会斗争经验的升华啊!同在“一片蓝天”下,并不能保证“每一朵花”都同样“红”。刺梨花以太阳为“自己的对象“,太阳也以刺梨花为“自己的对象”。光是一方“有意”另一方“无情”,是不行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有“妃匹之际”的良性互动,才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审美境界出现!朱熹说“孔子论诗,以关睢为始”,是因为“妃匹之际”即男女欢爱、婚姻问题等等从来无小事!(见朱熹《诗经集传》)因此《好花红》固然可以作为少男少女们脸红心跳的“情歌”,也可以被引申为更广义的生产和生活之歌。我们享受同一个太阳,不同的对象的“自我表现”不相同,结局便不同。“天道酬勤”啊。“哪朵向阳哪朵红”啊!怕“太阳”的,躲着“太阳”的,或找不着“太阳”的,怎么能有“向阳”而“红”的机会?!很明显,《好花红》歌词前半部分是写景状杨,是“生态美”,与此对应,后半部分第三句第四句就该是“人文美”了。例如,贵州碰上了“西部大开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它更是“挑战”啊。“哪朵向阳哪朵红”,这里同样有竞争,有选择,并不是随便哪一朵“花”都自然而然地同样“红”!布依人之所以喜欢这首歌,正说明布依人从来不是天生“保守”、“温和”或“阴柔”的。这个民族像她的歌一样,也是阳刚的、开放的。《好花红》有这么好的“口碑”,正说明布依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都像周总理期望的那样,都具有“后来居上”的精神。这“精神”,恰好印证钟嵘《诗品》中所说的“动天地、感鬼神”的“诗之精神!”
让《好花红》成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的不逊色的一朵!
作者简介: 贺登江 布依族,1944年10月生,贵州安龙人,现居兴义市。1968年贵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黔西南州诗词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会刊《黔西南诗联》主编。贵州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贺登江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