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杂谈》之五 ‖民国时怎么称呼白酒
民国时期,白酒在与黄酒的竞争中渐成规模,中国的白酒行业进入早期发展阶段。虽说格局已定,但名字还是模糊,我们今天的所谓“白酒”称呼当时还不流行,而多以“烧酒”、“高粱酒”指代。
“烧酒”一说,古已有之。我们看明清时期的小说,“酒”和“烧酒”完全是两个概念,说“酒”,一般特指米酒,黄酒;而说“烧酒”才是“白酒”——这和今天的主流认知是不一样的。如《儒林外史》里所载,“这酒是用二斗糯米酿成的,约二十斤,又对了二十斤烧酒……”再如李时珍关于蒸馏酒的较早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至于为何叫“烧酒”,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白酒是通过“烧制”而成;再则白酒是高度酒,引火能烧。
民国时期,和“烧酒”并行的一种白酒称呼是“高粱酒”,这是以酿造原料来命名的。当然,并非所有的“烧酒”都是以高粱为原料,但高品质的“烧酒”肯定离不开高粱。清代中后期成书的《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在评论各地的烧酒时说:“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粱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梁所为。”因此原因,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高粱酒几乎成了烧酒的专用名称。

除了“烧酒”、“高粱酒”等官方称呼外,民间对于白酒也有一些称呼,如“白干”、“烧刀子”等等。这里的“白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白”指酒体无色透明,“干”是指燃烧后不剩水分,换句话说,“白干”就是烧酒。另一种说法比较有趣,说这“白干”源于商家的营销手段,“干”与“湿”相对,所谓“白干”是不掺水的好烧酒。
至于“烧刀子”,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想想你第一次喝高度白酒后那种烧肠刮肚,火辣辣的感觉,这里就不必多解释了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贵州醇是黔西南人民的骄傲,不仅创造了“国”字号品牌,贡献了强大税收,而且缔造了被誉为“贵州清华北大”的兴义八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醇景区和贵州知名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同时为社会培养了若干优秀的管理者,其管理理念和社会担当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的资深行业老兵——朱伟出任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无疑是黔西南人民关注的焦点。就当地一家文化公司而言,想力所能及为贵州醇做点事,于是产生了用网页专题的形式收集、分享各类有关“贵州醇动静”信息的做法,以方便让关注贵州醇的人们认知贵州醇、给力贵州醇。在此,鞠躬原创者!感谢关注者!致敬奋斗者!祝福贵州醇!
(文 | 朱伟 编辑:印象黔西南)
《老酒杂谈》之五 ‖民国时怎么称呼白酒
民国时期,白酒在与黄酒的竞争中渐成规模,中国的白酒行业进入早期发展阶段。虽说格局已定,但名字还是模糊,我们今天的所谓“白酒”称呼当时还不流行,而多以“烧酒”、“高粱酒”指代。
“烧酒”一说,古已有之。我们看明清时期的小说,“酒”和“烧酒”完全是两个概念,说“酒”,一般特指米酒,黄酒;而说“烧酒”才是“白酒”——这和今天的主流认知是不一样的。如《儒林外史》里所载,“这酒是用二斗糯米酿成的,约二十斤,又对了二十斤烧酒……”再如李时珍关于蒸馏酒的较早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至于为何叫“烧酒”,原因大概有二:一是白酒是通过“烧制”而成;再则白酒是高度酒,引火能烧。
民国时期,和“烧酒”并行的一种白酒称呼是“高粱酒”,这是以酿造原料来命名的。当然,并非所有的“烧酒”都是以高粱为原料,但高品质的“烧酒”肯定离不开高粱。清代中后期成书的《浪迹丛谈 续谈 三谈》在评论各地的烧酒时说:“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粱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梁所为。”因此原因,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高粱酒几乎成了烧酒的专用名称。

除了“烧酒”、“高粱酒”等官方称呼外,民间对于白酒也有一些称呼,如“白干”、“烧刀子”等等。这里的“白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白”指酒体无色透明,“干”是指燃烧后不剩水分,换句话说,“白干”就是烧酒。另一种说法比较有趣,说这“白干”源于商家的营销手段,“干”与“湿”相对,所谓“白干”是不掺水的好烧酒。
至于“烧刀子”,我想大家都能理解,想想你第一次喝高度白酒后那种烧肠刮肚,火辣辣的感觉,这里就不必多解释了吧。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贵州醇是黔西南人民的骄傲,不仅创造了“国”字号品牌,贡献了强大税收,而且缔造了被誉为“贵州清华北大”的兴义八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醇景区和贵州知名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同时为社会培养了若干优秀的管理者,其管理理念和社会担当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的资深行业老兵——朱伟出任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无疑是黔西南人民关注的焦点。就当地一家文化公司而言,想力所能及为贵州醇做点事,于是产生了用网页专题的形式收集、分享各类有关“贵州醇动静”信息的做法,以方便让关注贵州醇的人们认知贵州醇、给力贵州醇。在此,鞠躬原创者!感谢关注者!致敬奋斗者!祝福贵州醇!
(文 | 朱伟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