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醇朱伟《今日头条》 | 2020-05-16 16:34    [转载]

《老酒杂谈》之六 |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民国时期是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理解这一时期整个行业的发展,四个字最关键,即:前店后坊。这里的“店”即是门头店,这里的“坊”就是酒坊、糟坊或者叫烧坊、烧锅。

民国时,酒坊都是私人作坊,其酿酒的技术与工艺也多为家族传承,它们生产规模小、自产自销、通常是“前店后坊”,即前院开张卖酒,后院自家酿酒。

查民国时期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的数年农商统计表可知,当时作坊制是整个白酒行业的主流运营模式,且数量庞大,其计量单位为“户”:如民国元年全国酿酒坊有80252户,四年有147 144户。

“前店后坊”作为白酒行业的早期运营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一、这是与当时的行业生产水平相对应的。这点恩格斯说的最明白,“新生工业……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民国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还未开始,白酒酿造纯粹是一门手艺活儿,这种模式决定了它小规模生产、传统工艺生产的作坊生产特点。

二、这也是当时的商业风气所致。清代、民国各地商帮大兴,其著名者有晋商、徽商、浙商等等。商人行走天下,经营各行各业生意,大都以“前店后坊”的模式操作,一些老字号如乾泰昌糕点店、张小泉剪刀店、刘步云笔庄等,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家老字号“百草堂”也是这种模式。

“前店后坊”模式是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它的优点在于小而精、家族技艺传承、产销合一等等,但缺点也很明显,最大处在于无法实现工业化大生产。所以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改造,这些烧坊大都被国家公私合营改造为工厂,盛极一时的“前店后坊”模式自此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在农村地区还有一些私人烧酒坊存在,但现在也是越来越少了。

微信图片_20200516081822.jpg

另外顺带在这提一件事,如今国内不少白酒企业想要创新,学洋酒,去搞一些中国白酒所谓的“酒庄文化”、“庄园文化”。其实理清这段历史脉络,中国白酒从文化传统上应该做的是“酒坊文化”、“烧坊文化”。当人们品着波尔多红酒,拜倒在国外那些高高在上的家族酿酒史光环之下时,是否会想到曾经誉满中华、充满风土人文的中国酒坊呢?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贵州醇是黔西南人民的骄傲,不仅创造了“国”字号品牌,贡献了强大税收,而且缔造了被誉为“贵州清华北大”的兴义八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醇景区和贵州知名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同时为社会培养了若干优秀的管理者,其管理理念和社会担当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的资深行业老兵——朱伟出任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无疑是黔西南人民关注的焦点。就当地一家文化公司而言,想力所能及为贵州醇做点事,于是产生了用网页专题的形式收集、分享各类有关“贵州醇动静”信息的做法,以方便让关注贵州醇的人们认知贵州醇、给力贵州醇。在此,鞠躬原创者!感谢关注者!致敬奋斗者!祝福贵州醇!


(文 | 朱伟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贵州醇朱伟为什么能在行业掀起“真年份”酒共鸣?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醇朱伟《今日头条》 | 2020-05-16 16:34    [转载]

《老酒杂谈》之六 | 民国时期白酒经营模式

民国时期是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理解这一时期整个行业的发展,四个字最关键,即:前店后坊。这里的“店”即是门头店,这里的“坊”就是酒坊、糟坊或者叫烧坊、烧锅。

民国时,酒坊都是私人作坊,其酿酒的技术与工艺也多为家族传承,它们生产规模小、自产自销、通常是“前店后坊”,即前院开张卖酒,后院自家酿酒。

查民国时期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的数年农商统计表可知,当时作坊制是整个白酒行业的主流运营模式,且数量庞大,其计量单位为“户”:如民国元年全国酿酒坊有80252户,四年有147 144户。

“前店后坊”作为白酒行业的早期运营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一、这是与当时的行业生产水平相对应的。这点恩格斯说的最明白,“新生工业……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民国时期中国的工业化还未开始,白酒酿造纯粹是一门手艺活儿,这种模式决定了它小规模生产、传统工艺生产的作坊生产特点。

二、这也是当时的商业风气所致。清代、民国各地商帮大兴,其著名者有晋商、徽商、浙商等等。商人行走天下,经营各行各业生意,大都以“前店后坊”的模式操作,一些老字号如乾泰昌糕点店、张小泉剪刀店、刘步云笔庄等,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家老字号“百草堂”也是这种模式。

“前店后坊”模式是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它的优点在于小而精、家族技艺传承、产销合一等等,但缺点也很明显,最大处在于无法实现工业化大生产。所以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改造,这些烧坊大都被国家公私合营改造为工厂,盛极一时的“前店后坊”模式自此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在农村地区还有一些私人烧酒坊存在,但现在也是越来越少了。

微信图片_20200516081822.jpg

另外顺带在这提一件事,如今国内不少白酒企业想要创新,学洋酒,去搞一些中国白酒所谓的“酒庄文化”、“庄园文化”。其实理清这段历史脉络,中国白酒从文化传统上应该做的是“酒坊文化”、“烧坊文化”。当人们品着波尔多红酒,拜倒在国外那些高高在上的家族酿酒史光环之下时,是否会想到曾经誉满中华、充满风土人文的中国酒坊呢?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贵州醇是黔西南人民的骄傲,不仅创造了“国”字号品牌,贡献了强大税收,而且缔造了被誉为“贵州清华北大”的兴义八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醇景区和贵州知名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同时为社会培养了若干优秀的管理者,其管理理念和社会担当产生了深远影响。年轻的资深行业老兵——朱伟出任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无疑是黔西南人民关注的焦点。就当地一家文化公司而言,想力所能及为贵州醇做点事,于是产生了用网页专题的形式收集、分享各类有关“贵州醇动静”信息的做法,以方便让关注贵州醇的人们认知贵州醇、给力贵州醇。在此,鞠躬原创者!感谢关注者!致敬奋斗者!祝福贵州醇!


(文 | 朱伟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贵州醇朱伟为什么能在行业掀起“真年份”酒共鸣?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