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聚焦产业就业扶贫 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聚焦产业就业扶贫 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兴义农商银行 | 2020-05-14 10:28    [原创]

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实现持续脱贫。

自2016年以来,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部分贫困人口搬迁至统一建设的安置小区,通过搬迁助力脱贫一批,从农村搬入城市的群众也因此被赋予另一个称呼--新市民。

作为金融扶贫主力军,兴义农商银行始终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的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服务渠道优势,全力支持“新市民”安置区产业发展,主动对接带贫企业,不断为产业扶贫、带贫企业及贫困户输入金融“血液”,激发涉贫经济活力,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狠抓产业扶贫 金融活水助小蘑菇长成致富“伞”

走进义龙新区万屯镇产业扶贫基地,一座座披着黑色神秘外衣的方形大棚连成一片,大棚里摆放着整齐的菌棒放置架,架上的香菇长势喜人,菌农们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搬运,菌香阵阵袭来,小蘑菇成了“新市民”的致富利器。

杨胜彪是2016年州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搬入安置区的贫困户,因其家乡“地无三尺平”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跨县搬迁至义龙,离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要养活一家人,众多“杨胜彪”忧心忡忡。为帮助搬迁户解决“稳得住”的问题,兴义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加强银政企合作,积极支持“企业+贫困户”产业模式发展,为扶贫产业注入金融血液,切实做好搬出地与搬入地的金融服务承接,让服务不断档,资金不断链。

“一开始虽然政府的菌棚免租金,但还是启动不起来,在获得农商行的贷款支持后,我们才尝试买菌棒来种植,现在自己慢慢积攒了经验,想把规模再扩大一点”杨胜彪摘着菌子满怀信心的介绍。

“说真的,以前贫困户发展产业真的不容易,一方面没有技术,另一方面没有资金,现在倒是好了,农商行直接把资金送到大棚,又有公司负责培训技术和收购保障,只有人肯干,荷包肯定会越来越鼓的”随行的义龙裕农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留伟手里拿着蘑菇伸出头来说。

看着每天送往公司的蘑菇变成真金白银,杨胜彪尝到了种植蘑菇的甜头,准备大干一场,又提交了增贷申请,在接到申请后,兴义农商银行义龙支行及时为其增信至10万,种植菌棒从原来的17000根增加到40000多根,预计今年收益可达6万元左右,彻底改变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贫穷状况。

对杨胜彪的支持只是兴义农商银行支持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义农商银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的嘱托,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哪里有产业扶贫,哪里就有农信服务,不断创造更多的脱贫路子。截止5月12日,投放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含子基金)2.99亿元,惠及贫困户近600户;累计发放“特惠贷”3.3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8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围绕就业扶贫 优质服务“贷”动药企稳岗增岗

贵州苗药药业有限公司,地处兴义市坪东轻工业园区,位于洒金易地扶贫安置区旁,是地方知名的民贸名品企业,主要从事中草药材、橡胶膏剂、巴布膏剂等产品生产和销售,年产值达1.9亿元,与辖内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易地扶贫安置区贫困户就业的重要企业。

“疫情期间,为了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提供更多‘新市民’就业岗位,公司及时采购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在农商行的资金和大力推广支持下,口罩生产步入正轨,销售渠道也慢慢打开”苗药药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看着车间里埋头苦干的员工。近年来,兴义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要求,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与苗药药业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疫情期间,兴义农商银行除投放资金支持公司采购生产线外,还充分发挥木贾园区支行熟悉口罩批发商的优势,帮助公司宣传,为公司口罩销售打开部分销路,确保工作岗位不受疫情影响,让“新市民”有业可就,安心工作。

作为带动“新市民”就业企业,在疫情期间,贵州苗药药业公司的生产经营一直都牵动着“新市民”的心。

“原本还特别担心自己搬来后什么都不会,求生活都成问题,现在一点也不担心这些,只要公司发展好我们就有饭吃”员工手里拿着药贴正准备装包。“搬迁过来,娃娃的学习环境变好了,上班回去吃了饭出来小区里跟大家聊聊天,挺好的”

多年来,兴义农商银行先后三次对苗药药业公司进行信贷支持,累计投放4350万元支持其生产扩建,主动送服务上门,当前,苗药药业公司员工已从100多人增加到200人,直接或间接带动近8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崭新的楼房,整洁的街道,环境优美的校园,设施齐备的社区,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些都曾是贫困户不可企及的,今天却已身在其中,产业就业扶贫已成为助力脱贫的宝贵实践经验。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范元青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民国时怎么称呼白酒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聚焦产业就业扶贫 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聚焦产业就业扶贫 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贵州兴义农商银行 | 2020-05-14 10:28    [原创]

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实现持续脱贫。

自2016年以来,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让部分贫困人口搬迁至统一建设的安置小区,通过搬迁助力脱贫一批,从农村搬入城市的群众也因此被赋予另一个称呼--新市民。

作为金融扶贫主力军,兴义农商银行始终以脱贫攻坚为统领,聚焦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的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农村服务渠道优势,全力支持“新市民”安置区产业发展,主动对接带贫企业,不断为产业扶贫、带贫企业及贫困户输入金融“血液”,激发涉贫经济活力,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助新市民“搬”进甜蜜生活。

狠抓产业扶贫 金融活水助小蘑菇长成致富“伞”

走进义龙新区万屯镇产业扶贫基地,一座座披着黑色神秘外衣的方形大棚连成一片,大棚里摆放着整齐的菌棒放置架,架上的香菇长势喜人,菌农们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搬运,菌香阵阵袭来,小蘑菇成了“新市民”的致富利器。

杨胜彪是2016年州政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搬入安置区的贫困户,因其家乡“地无三尺平”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跨县搬迁至义龙,离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要养活一家人,众多“杨胜彪”忧心忡忡。为帮助搬迁户解决“稳得住”的问题,兴义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加强银政企合作,积极支持“企业+贫困户”产业模式发展,为扶贫产业注入金融血液,切实做好搬出地与搬入地的金融服务承接,让服务不断档,资金不断链。

“一开始虽然政府的菌棚免租金,但还是启动不起来,在获得农商行的贷款支持后,我们才尝试买菌棒来种植,现在自己慢慢积攒了经验,想把规模再扩大一点”杨胜彪摘着菌子满怀信心的介绍。

“说真的,以前贫困户发展产业真的不容易,一方面没有技术,另一方面没有资金,现在倒是好了,农商行直接把资金送到大棚,又有公司负责培训技术和收购保障,只有人肯干,荷包肯定会越来越鼓的”随行的义龙裕农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留伟手里拿着蘑菇伸出头来说。

看着每天送往公司的蘑菇变成真金白银,杨胜彪尝到了种植蘑菇的甜头,准备大干一场,又提交了增贷申请,在接到申请后,兴义农商银行义龙支行及时为其增信至10万,种植菌棒从原来的17000根增加到40000多根,预计今年收益可达6万元左右,彻底改变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贫穷状况。

对杨胜彪的支持只是兴义农商银行支持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义农商银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的嘱托,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哪里有产业扶贫,哪里就有农信服务,不断创造更多的脱贫路子。截止5月12日,投放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含子基金)2.99亿元,惠及贫困户近600户;累计发放“特惠贷”3.3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8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围绕就业扶贫 优质服务“贷”动药企稳岗增岗

贵州苗药药业有限公司,地处兴义市坪东轻工业园区,位于洒金易地扶贫安置区旁,是地方知名的民贸名品企业,主要从事中草药材、橡胶膏剂、巴布膏剂等产品生产和销售,年产值达1.9亿元,与辖内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易地扶贫安置区贫困户就业的重要企业。

“疫情期间,为了把耽搁的时间抢回来,提供更多‘新市民’就业岗位,公司及时采购口罩生产线生产口罩,在农商行的资金和大力推广支持下,口罩生产步入正轨,销售渠道也慢慢打开”苗药药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看着车间里埋头苦干的员工。近年来,兴义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的要求,积极开展“百行进万企”活动,与苗药药业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疫情期间,兴义农商银行除投放资金支持公司采购生产线外,还充分发挥木贾园区支行熟悉口罩批发商的优势,帮助公司宣传,为公司口罩销售打开部分销路,确保工作岗位不受疫情影响,让“新市民”有业可就,安心工作。

作为带动“新市民”就业企业,在疫情期间,贵州苗药药业公司的生产经营一直都牵动着“新市民”的心。

“原本还特别担心自己搬来后什么都不会,求生活都成问题,现在一点也不担心这些,只要公司发展好我们就有饭吃”员工手里拿着药贴正准备装包。“搬迁过来,娃娃的学习环境变好了,上班回去吃了饭出来小区里跟大家聊聊天,挺好的”

多年来,兴义农商银行先后三次对苗药药业公司进行信贷支持,累计投放4350万元支持其生产扩建,主动送服务上门,当前,苗药药业公司员工已从100多人增加到200人,直接或间接带动近8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崭新的楼房,整洁的街道,环境优美的校园,设施齐备的社区,优质的医疗资源,这些都曾是贫困户不可企及的,今天却已身在其中,产业就业扶贫已成为助力脱贫的宝贵实践经验。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范元青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民国时怎么称呼白酒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