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国学读书会 | 2019-01-29 15:38    [原创]

诵读国学经典  品悟先贤哲思  弘扬传统文化

第545期金州国学读书会活动曁《孟子》专题读书沙龙


    【启  叙】

    孟子被誉为“亚圣”,战国时期著名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著《孟子》,侃侃而谈、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东汉末年经学家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元、明以后《孟子》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本周五晚,我们继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体悟古代经典的平凡智慧。

    【文本简介】

    《孟子》一书,历来研究者众多,到清朝止,已有近260部研究专著。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译注》,是杨伯峻先生的力作,注释准确、译注平实,是当代最好的《孟子》读本之一。杨伯峻先生对《孟子》的字音词义、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习惯及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和晦涩费解的词句作了详细的注解和考证。是入门学者极重要的参考书。金州国学读书会《孟子》读书沙龙活动,主要参阅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

    【活动主题】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星期五(2月1日)晚7:30--9:00

    【活动地点】北京路1号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活动人数】金州国学读书会书友20人

    【活动策划】杨洪颖   庄德友  魏敏  

    【活动主持】魏敏

    【活动费用】读书会为纯公益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

    【活动流程】

    1. 我声飞扬。现场诵读、吟唱经典篇章。

    2.本期沙龙重点解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篇)》第14-16章(刘先敏讲解14章,韦云杰讲解第15章,庄德友讲解第16章)。

建议:各位主讲老师讲授时间10-20分钟,研讨时间每章10分钟以内。

    3.畅所欲言,书友分享心得。 

    【报名方式】

    1.直接在“金州国学读书会”微信群进行报名。  

    2.发送“姓名+手机号”发短信至13595988661(小庄)。

    【其他事宜】

    1.报名人员请按时到场,如遇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会场纪律,请在沙龙开始前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沙龙开始后不随意走动、大声喧哗,为大家营造一个舒适幽静的学习环境。

    【本期活动特别感谢】

    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黔西南州图书馆

    贵州省初中语文魏敏名师工作室

    黔西南州易墨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兴义之窗 

    新浪贵州

    印象黔西南 

    亮点黔西南 

    全国高校新媒体文艺联盟


    附:本期读书活动资料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要修筑薛城,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他便离开,迁到岐山下居住。不是愿意选择那里居住,迫不得已罢了。(一个君主)如果能施行善政,后代子孙中必定会有称王于天下的。君子创立基业,传给后世,是为了可以继承下去。至于能否成功,那就由天决定了。您怎样对付齐国呢?只有努力推行善政罢了。”

    注释

    ①薛: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战国初期为齐所灭,后成为齐权臣田婴、田文的封邑。

    ②邠(bīn):地名,在今陕西郴县。

    ③狄:即獯鬻,参看本篇第三章注。

    ④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竭力去侍奉大国,却不能免除威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周太王)拿皮裘丝绸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好狗良马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珠宝玉器送给狄人,还是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我要离开这里了。’于是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是个仁人啊,不能失去他啊。’追随他迁居的人,多得像赶集市一般。也有人说:‘(土地)是必须世世代代守护的,不是能自作主张的,拼了命也不能舍弃它。’请您在这两种办法中选择吧。”

    注释

    1.皮币:动物毛皮和丝绸布帛。

    2.耆:(qi齐)《诗•鲁颂•閟宫》:“俾尔耆而艾。”《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礼记•射仪》:“耆耋好礼。”《说文》:“耆,老也。”古称六十岁曰耆。即老年人之意。

    3.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译文

    鲁平公将要外出,他宠爱的近臣臧仓请示说:“往日君王外出,都要令有关官员知道。今天车马已经备好,有关官员还不知道要去哪里,胆敢请君王示下。”

    鲁平公说:“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这是为什么呀?您为什么要降低身份去见一个读书人呢?您以为他贤能吗?礼义是贤者所提倡的;而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君王还是不要见他的好。”

    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入宫见鲁平公,说:“君王为什么不去见孟柯呢?”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寡人说:‘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所以我不去见他。”

    乐正子说:“这是为什么呀?君王所谓的超过,是前面用士的丧礼,后面以大夫的丧礼?还是前面用三鼎礼,后面用五鼎礼?”

    鲁平公说:“不是,我所说的是指棺椁和寿衣的精美不同。”

    乐正子说:“这不叫超过,这是前后家境贫富不同而已。”

    后来乐正子见到孟子时说:“我告诉了君王,君王本来要来见你的,但有一个他宠爱的近臣臧仓阻止了他,鲁君因此没有来。”

    孟子说:“一个行动,或许有人促进它;停止了,或许有人制止它。行动和停止,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我之所以不能与鲁君相见,天意呀!臧仓那小子怎么能使我们不能相见呢?”

    注释

    1.鲁平公:名叔,鲁景公的儿子。公元前314~294年在位。

    2.嬖:(bi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说文》:“便嬖,爱也。”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3.乐正子:名克,孟子的学生,当时正在鲁国做官。

    4.鼎:《易·鼎·辞》:“鼎,元吉,亨。”《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蛛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常见的鼎为三足两耳圆腹,也有方形四足的,用金属或陶土等材料做成,盛行于殷周时期。至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亦有常用鼎煮食或存放食品的。

    5.沮:(ju举)《诗·小雅·巧言》:“乱庶遄沮。”《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礼记·儒行》:“沮之以兵。”《荀子·强国》:“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商君书·靳令》:“其次,为赏劝罚沮。这里用为阻止之意。

    6.尼:《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尔雅·释诂下》:“尼,定也。”《玉篇·尸部》:“尼,止也。”这里用为制止之意。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客群存款营销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国学读书会 | 2019-01-29 15:38    [原创]

诵读国学经典  品悟先贤哲思  弘扬传统文化

第545期金州国学读书会活动曁《孟子》专题读书沙龙


    【启  叙】

    孟子被誉为“亚圣”,战国时期著名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著《孟子》,侃侃而谈、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东汉末年经学家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元、明以后《孟子》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目。本周五晚,我们继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体悟古代经典的平凡智慧。

    【文本简介】

    《孟子》一书,历来研究者众多,到清朝止,已有近260部研究专著。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译注》,是杨伯峻先生的力作,注释准确、译注平实,是当代最好的《孟子》读本之一。杨伯峻先生对《孟子》的字音词义、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风俗习惯及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和晦涩费解的词句作了详细的注解和考证。是入门学者极重要的参考书。金州国学读书会《孟子》读书沙龙活动,主要参阅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

    【活动主题】诵读国学经典,品悟先贤哲思,弘扬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星期五(2月1日)晚7:30--9:00

    【活动地点】北京路1号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活动人数】金州国学读书会书友20人

    【活动策划】杨洪颖   庄德友  魏敏  

    【活动主持】魏敏

    【活动费用】读书会为纯公益组织,不收取任何费用

    【活动流程】

    1. 我声飞扬。现场诵读、吟唱经典篇章。

    2.本期沙龙重点解析《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篇)》第14-16章(刘先敏讲解14章,韦云杰讲解第15章,庄德友讲解第16章)。

建议:各位主讲老师讲授时间10-20分钟,研讨时间每章10分钟以内。

    3.畅所欲言,书友分享心得。 

    【报名方式】

    1.直接在“金州国学读书会”微信群进行报名。  

    2.发送“姓名+手机号”发短信至13595988661(小庄)。

    【其他事宜】

    1.报名人员请按时到场,如遇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

    2.为保证会场纪律,请在沙龙开始前将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沙龙开始后不随意走动、大声喧哗,为大家营造一个舒适幽静的学习环境。

    【本期活动特别感谢】

    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黔西南州图书馆

    贵州省初中语文魏敏名师工作室

    黔西南州易墨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兴义之窗 

    新浪贵州

    印象黔西南 

    亮点黔西南 

    全国高校新媒体文艺联盟


    附:本期读书活动资料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要修筑薛城,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他便离开,迁到岐山下居住。不是愿意选择那里居住,迫不得已罢了。(一个君主)如果能施行善政,后代子孙中必定会有称王于天下的。君子创立基业,传给后世,是为了可以继承下去。至于能否成功,那就由天决定了。您怎样对付齐国呢?只有努力推行善政罢了。”

    注释

    ①薛:国名,其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战国初期为齐所灭,后成为齐权臣田婴、田文的封邑。

    ②邠(bīn):地名,在今陕西郴县。

    ③狄:即獯鬻,参看本篇第三章注。

    ④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译文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竭力去侍奉大国,却不能免除威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从前,周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侵犯那里。(周太王)拿皮裘丝绸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好狗良马送给狄人,不能免遭侵犯;拿珠宝玉器送给狄人,还是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我要离开这里了。’于是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城邑定居下来。邠地的人说:‘是个仁人啊,不能失去他啊。’追随他迁居的人,多得像赶集市一般。也有人说:‘(土地)是必须世世代代守护的,不是能自作主张的,拼了命也不能舍弃它。’请您在这两种办法中选择吧。”

    注释

    1.皮币:动物毛皮和丝绸布帛。

    2.耆:(qi齐)《诗•鲁颂•閟宫》:“俾尔耆而艾。”《礼记•曲礼》:“六十曰耆。”《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礼记•射仪》:“耆耋好礼。”《说文》:“耆,老也。”古称六十岁曰耆。即老年人之意。

    3.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译文

    鲁平公将要外出,他宠爱的近臣臧仓请示说:“往日君王外出,都要令有关官员知道。今天车马已经备好,有关官员还不知道要去哪里,胆敢请君王示下。”

    鲁平公说:“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这是为什么呀?您为什么要降低身份去见一个读书人呢?您以为他贤能吗?礼义是贤者所提倡的;而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君王还是不要见他的好。”

    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入宫见鲁平公,说:“君王为什么不去见孟柯呢?”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寡人说:‘孟子后来为母亲操办的丧事超过先前为父亲操办的丧事。’所以我不去见他。”

    乐正子说:“这是为什么呀?君王所谓的超过,是前面用士的丧礼,后面以大夫的丧礼?还是前面用三鼎礼,后面用五鼎礼?”

    鲁平公说:“不是,我所说的是指棺椁和寿衣的精美不同。”

    乐正子说:“这不叫超过,这是前后家境贫富不同而已。”

    后来乐正子见到孟子时说:“我告诉了君王,君王本来要来见你的,但有一个他宠爱的近臣臧仓阻止了他,鲁君因此没有来。”

    孟子说:“一个行动,或许有人促进它;停止了,或许有人制止它。行动和停止,不是一个人所能左右的。我之所以不能与鲁君相见,天意呀!臧仓那小子怎么能使我们不能相见呢?”

    注释

    1.鲁平公:名叔,鲁景公的儿子。公元前314~294年在位。

    2.嬖:(bi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左传·定公十年》:“宋公子地嬖蘧富猎。”《左传·隐公三年》:“嬖人之子也。”《国语·郑语》:“而嬖是女也。”《礼记·缁衣》:“毋以嬖御人疾庄后。”《说文》:“便嬖,爱也。”这里用为宠爱之意。

    3.乐正子:名克,孟子的学生,当时正在鲁国做官。

    4.鼎:《易·鼎·辞》:“鼎,元吉,亨。”《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蛛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常见的鼎为三足两耳圆腹,也有方形四足的,用金属或陶土等材料做成,盛行于殷周时期。至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亦有常用鼎煮食或存放食品的。

    5.沮:(ju举)《诗·小雅·巧言》:“乱庶遄沮。”《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礼记·儒行》:“沮之以兵。”《荀子·强国》:“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商君书·靳令》:“其次,为赏劝罚沮。这里用为阻止之意。

    6.尼:《墨子》:“淫嚣不静,当路尼众。”《尔雅·释诂下》:“尼,定也。”《玉篇·尸部》:“尼,止也。”这里用为制止之意。





  •  上一篇:解读布依族第一土语区纺织与服饰文化----走进贵州省望谟县祥乐纺织文化村
  •   返回
  •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客群存款营销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