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贞丰鲁容乡人民政府 | 2018-10-17 09:14    [原创]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记中共贞丰县委常委、鲁容乡党委书记 郑锐

    “实干、苦干、加油干是鲁容乡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是赢得老百姓信任的最有效方式。”这是郑锐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鲁容极贫乡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真实写照。

    2016年9月,离任驻村第一书记仅一年的黔西南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锐,就被选派到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贞丰县鲁容乡,挂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容乡党委第一书记,在“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脱贫攻坚一线战斗。这已经是他5年来第3次被选派到深度贫困乡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可算是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的资深“老兵”了。

整合资源,聚集攻坚力量

    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鲁容,除了自然条件极差、贫困程度极深、发展潜力极低等制约贫困乡镇发展的“三极”因素外,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配进乡村级班子,让‘跟我上’的干部冲锋在前,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决战决胜贫困‘硬骨头’的强大合力。”面对鲁容乡错综复杂的干部结构,郑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016年,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郑锐重点把农村能人、退伍军人、知识青年纳入村支两委班子人选,51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当选为村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增强。

    为抓好“人”这个关键,郑锐充分发挥组工干部业务优势,有效聚合脱贫攻坚力量,在鲁容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组建攻坚队伍。在省州县选派20名前线工作队员的基础上,优化整合省州县乡四级干部力量,成立党建工作、项目管理、小康路、产业项目等9个突击队和1个综合协调组,明确目标责任,专业对口攻坚。  

    同时,注重对党员干部的业务提升。去年9月以来,他多次组织脱贫攻坚一线干部320余人次到省委组织部组干学院、县委党校集中学习,组织干部群众500余人次赴惠水、盘州、四川攀枝花等地考察学习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各级干部在学习中开眼界、学方法、强信心。

固本强基,补齐发展短板

    交通条件落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长期制约鲁容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郑锐最关心的一件大事。

    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郑锐白天深入村组摸底调查,晚上组织前线工作队、鲁容乡党政干部讨论研究,经过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先后集中开工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批60余个,受益贫困群众7024人,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不断“偿还”基础设施欠账,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来,在郑锐的带领下,鲁容乡的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乡完成“村村通”公路项目9个82.993公里,正在实施1个6.9公里;完成“组组通”公路项目已14个48.691公里,正在实施12个42.215公里。“户户通”串户路项目已启动落烟、鲁容两村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全乡全面铺开。

    因为地势的原因,鲁容脚下的北盘江,群众只能看着满江清澈的水而不能使用,郑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开始到处调研,找水源点、协调资金、设计规划方案......终于,投资1637.71万元的沿江五村集中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集镇区试通水,建成后可初步解决8000鲁容乡余人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路和水解决了,接下来,他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鲁容乡五个绿色小镇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县州两级城规委会评审及省住建厅专家评审,农贸市场、应急避险中心、集中供养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等单体项目已初步完成选址、设计工作,现已陆续开工建设。

    “最近几年,我们这里发展变化特别快,路好了,吃水也方便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过得越来越好!”看到鲁容今天发生的变化,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在纷纷点赞。

理清思路,做强扶贫产业

    长期以来,鲁容乡以种植玉米、甘蔗等传统作物为主,广种薄收,产业结构单一,致富门路较少,导致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郑锐说:“我们要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找准产业发展路子,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才能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为此,他积极推动引进四川天保、贵州万牛等龙头企业,多次邀请中国热科院、省农科院等权威科研院所实地论证,并充分征求群众发展意愿,确定了“百香果脱贫,金芒果致富”的种植产业发展思路及“企业养牛发展、农户种草挣钱”的养殖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农业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革命。

    在他的协调和组织下,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等权威科研院所与贞丰县人民政府签订《脱贫攻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并拟在鲁容建立科研实验站,为鲁容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有了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干得热火朝天。目前,已完成百香果科技示范园2000亩、芒果科技示范园建设3000亩,计划年内新增种植百香果、芒果各1万亩;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存栏1000头万牛养殖孵化园,存栏200-400头里秀、板绕养牛场;支持农户完成配套牧草种植1600余亩,由万牛公司与农户签订400元每吨的收购协议,预计亩产值可达3000元。 

    除了规划种植外,他还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种植百香果、砂仁、粽子叶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共向贫困户发放砂仁7.3万株、粽子叶苗4万株,惠及农户700余户;帮助360余农户在房顶搭棚种植百香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这是省委书记孙志刚代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发出的铮铮誓言,也是郑锐对鲁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他在全乡上下营造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拼搏氛围,带领全乡1.9万余名各族群众决战贫困,共奔小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实干苦干加油干,誓把鲁容换新颜!”。


(文:胡世海  石廷斌 王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记最美信合人胡沙沙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贞丰鲁容乡人民政府 | 2018-10-17 09:14    [原创]

实干苦干加油干 誓把鲁容换新颜

——记中共贞丰县委常委、鲁容乡党委书记 郑锐

    “实干、苦干、加油干是鲁容乡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是赢得老百姓信任的最有效方式。”这是郑锐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鲁容极贫乡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真实写照。

    2016年9月,离任驻村第一书记仅一年的黔西南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锐,就被选派到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贞丰县鲁容乡,挂任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鲁容乡党委第一书记,在“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脱贫攻坚一线战斗。这已经是他5年来第3次被选派到深度贫困乡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可算是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的资深“老兵”了。

整合资源,聚集攻坚力量

    作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鲁容,除了自然条件极差、贫困程度极深、发展潜力极低等制约贫困乡镇发展的“三极”因素外,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配进乡村级班子,让‘跟我上’的干部冲锋在前,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激发广大干群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决战决胜贫困‘硬骨头’的强大合力。”面对鲁容乡错综复杂的干部结构,郑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016年,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郑锐重点把农村能人、退伍军人、知识青年纳入村支两委班子人选,51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当选为村支部委员和村委会委员,村支两委班子的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增强。

    为抓好“人”这个关键,郑锐充分发挥组工干部业务优势,有效聚合脱贫攻坚力量,在鲁容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组建攻坚队伍。在省州县选派20名前线工作队员的基础上,优化整合省州县乡四级干部力量,成立党建工作、项目管理、小康路、产业项目等9个突击队和1个综合协调组,明确目标责任,专业对口攻坚。  

    同时,注重对党员干部的业务提升。去年9月以来,他多次组织脱贫攻坚一线干部320余人次到省委组织部组干学院、县委党校集中学习,组织干部群众500余人次赴惠水、盘州、四川攀枝花等地考察学习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各级干部在学习中开眼界、学方法、强信心。

固本强基,补齐发展短板

    交通条件落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长期制约鲁容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郑锐最关心的一件大事。

    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郑锐白天深入村组摸底调查,晚上组织前线工作队、鲁容乡党政干部讨论研究,经过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先后集中开工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批60余个,受益贫困群众7024人,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不断“偿还”基础设施欠账,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来,在郑锐的带领下,鲁容乡的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乡完成“村村通”公路项目9个82.993公里,正在实施1个6.9公里;完成“组组通”公路项目已14个48.691公里,正在实施12个42.215公里。“户户通”串户路项目已启动落烟、鲁容两村试点工作,预计年底全乡全面铺开。

    因为地势的原因,鲁容脚下的北盘江,群众只能看着满江清澈的水而不能使用,郑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开始到处调研,找水源点、协调资金、设计规划方案......终于,投资1637.71万元的沿江五村集中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集镇区试通水,建成后可初步解决8000鲁容乡余人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路和水解决了,接下来,他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鲁容乡五个绿色小镇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县州两级城规委会评审及省住建厅专家评审,农贸市场、应急避险中心、集中供养中心、电商服务中心等单体项目已初步完成选址、设计工作,现已陆续开工建设。

    “最近几年,我们这里发展变化特别快,路好了,吃水也方便了,收入也比以前多了,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过得越来越好!”看到鲁容今天发生的变化,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都在纷纷点赞。

理清思路,做强扶贫产业

    长期以来,鲁容乡以种植玉米、甘蔗等传统作物为主,广种薄收,产业结构单一,致富门路较少,导致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郑锐说:“我们要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出路,找准产业发展路子,用好用活扶贫资金,才能做大做强做优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为此,他积极推动引进四川天保、贵州万牛等龙头企业,多次邀请中国热科院、省农科院等权威科研院所实地论证,并充分征求群众发展意愿,确定了“百香果脱贫,金芒果致富”的种植产业发展思路及“企业养牛发展、农户种草挣钱”的养殖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农业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革命。

    在他的协调和组织下,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等权威科研院所与贞丰县人民政府签订《脱贫攻坚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并拟在鲁容建立科研实验站,为鲁容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有了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干得热火朝天。目前,已完成百香果科技示范园2000亩、芒果科技示范园建设3000亩,计划年内新增种植百香果、芒果各1万亩;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存栏1000头万牛养殖孵化园,存栏200-400头里秀、板绕养牛场;支持农户完成配套牧草种植1600余亩,由万牛公司与农户签订400元每吨的收购协议,预计亩产值可达3000元。 

    除了规划种植外,他还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种植百香果、砂仁、粽子叶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共向贫困户发放砂仁7.3万株、粽子叶苗4万株,惠及农户700余户;帮助360余农户在房顶搭棚种植百香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这是省委书记孙志刚代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发出的铮铮誓言,也是郑锐对鲁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他在全乡上下营造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拼搏氛围,带领全乡1.9万余名各族群众决战贫困,共奔小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实干苦干加油干,誓把鲁容换新颜!”。


(文:胡世海  石廷斌 王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记最美信合人胡沙沙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