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贞丰县委组织部 | 2018-10-17 08:49    [原创]

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路径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mmexport1536735370455.jpg

    近年来,贞丰鲁容乡把产业脱贫作为根本,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特色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探索实施“136”利益联结助农增收(即:一模式、三统一、六增收),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路径。如,板绕村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增收的根本保证。

创新经营模式 构建利益联结

    由于板绕村群众多年的传统农作物种植,在创新发展实施百香果产业之前,村两委面临最大的问题不仅是市场、技术、资金等问题,重点还有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流转土地之初,大部份农户就持反对意见。

    “我们很多的老百姓都不同意,百分百不同意,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因为国家分(承包)到户了,我们就想自己做!”鲁容乡板绕村村民罗录超这样说到。

    “发展百香果产业,我们通过开群众共商会百分之八九十都同意,但是我们真正到地里去量土地的时候,只有四五个人在那里量土地,而且到最后这四五个人去还说量土地亩数都不对,有些还不给。”鲁容乡板绕村村支书罗照文如是说。 

    老百姓担心的问题是种下百香果后吃什么?种出来销售给谁?还有就是种失败了怎么办?存在反反复复的思想拉锯,经过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做大量的解释工作,群众思想才慢慢转变。

61ffb1298180496.jpg

    “那么这个百香果呢,是针对乡里面规划安排的,适合种植百香果的区域是在600米以下,那么板绕村的话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乡里面是建议我们发展百香果,那么百香果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当年种植当年挂果,而且挂果的时间还是比较长,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鲁容乡党委委员蓝治清这样谈到。

    该村探索“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利益联结经营模式,帮助农户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等问题。乘势而上,板绕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代表成立了板绕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一起发展种植业。目前合作社已经吸纳248户农户为社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党员户22户。

    培育创办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同时,板绕村重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引进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订单式保底收购的形式签订协议。并依托科研院所专家为核心的15人技术服务团队,为合作社和发展百香果产业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明确三个统一 激发农户参与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三统一”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在产业选择方面,板绕村以“精准扶贫院士专家行”咨询服务活动为契机,经权威科研院所专家实地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百香果脱贫,芒果致富”的发展思路,统一了产业品牌。

    “合作社统一将248户农户约1300亩农耕地,转型升级为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园,并邀请技术服务团队到园区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农业产业能手170余人次。”贞丰县板绕吉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罗福文如是说。

-2f3d7de88932e612.jpg

    在资金筹措方面,板绕村按每亩8000元投资到村级合作社发展百香果、芒果产业,(丰产后按每亩800元逐年偿还产业子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撬动,激发社会资本注入。

    而在产销对接方面,由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回收协议,按照每亩4000元的价格保底收购百香果,解决合作社及种植农户后顾之忧。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合作共赢

    村支两委在经过多次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研究商议后,探索出农户以土地入股、就地就业、回收经营、自主种植、庭院经济、二次分配六种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是土地入股增收。社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待获利后按比例分红。2018年3月以来,以土地入股的248名社员分红39万元,户均1573元。二是就地就业增收。合作社先后创造就地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118户农户就业增收,就业工资发放达24.726万元。三是回收经营增收。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5年后,社员可向合作社申请,自主回收经营管护,公司依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按每亩4000元保底收购。四是自主种植增收。农户可利用自有土地自主种植百香果,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按每亩4000元保底价,农户每亩纯收益可达2064元。五是庭院经济增收。农户可利用庭院种植百香果、芒果,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收购,户均可增收500元以上。六是二次分配增收。合作社根据管理服务费获得的收益,将其中的50%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

mmexport1536737227735.jpg

    板绕村选择的主导产业是种植百香果,这种经济作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易种植,耐旱,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板绕村的气候环境,产业有特色,农民易接受,增收有成效。

    2018年3月31日,板绕村举行了一场分红仪式,股东分到最多的有14000多元,最少的也有2285元。通过分红激发更多贫困户入股村级平台公司,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扩大发展规模,最终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图/文:胡世海 冯光龙 王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八年坚守盘江畔 巧把“金果”挂满枝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贞丰县委组织部 | 2018-10-17 08:49    [原创]

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路径   

“136”利益联结助农脱贫增收

mmexport1536735370455.jpg

    近年来,贞丰鲁容乡把产业脱贫作为根本,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原则,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特色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探索实施“136”利益联结助农增收(即:一模式、三统一、六增收),既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产业扶贫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路径。如,板绕村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让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增收的根本保证。

创新经营模式 构建利益联结

    由于板绕村群众多年的传统农作物种植,在创新发展实施百香果产业之前,村两委面临最大的问题不仅是市场、技术、资金等问题,重点还有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流转土地之初,大部份农户就持反对意见。

    “我们很多的老百姓都不同意,百分百不同意,因为土地是我们的,因为国家分(承包)到户了,我们就想自己做!”鲁容乡板绕村村民罗录超这样说到。

    “发展百香果产业,我们通过开群众共商会百分之八九十都同意,但是我们真正到地里去量土地的时候,只有四五个人在那里量土地,而且到最后这四五个人去还说量土地亩数都不对,有些还不给。”鲁容乡板绕村村支书罗照文如是说。 

    老百姓担心的问题是种下百香果后吃什么?种出来销售给谁?还有就是种失败了怎么办?存在反反复复的思想拉锯,经过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做大量的解释工作,群众思想才慢慢转变。

61ffb1298180496.jpg

    “那么这个百香果呢,是针对乡里面规划安排的,适合种植百香果的区域是在600米以下,那么板绕村的话是符合这个条件的,乡里面是建议我们发展百香果,那么百香果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当年种植当年挂果,而且挂果的时间还是比较长,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鲁容乡党委委员蓝治清这样谈到。

    该村探索“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利益联结经营模式,帮助农户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等问题。乘势而上,板绕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代表成立了板绕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一起发展种植业。目前合作社已经吸纳248户农户为社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党员户22户。

    培育创办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同时,板绕村重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引进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订单式保底收购的形式签订协议。并依托科研院所专家为核心的15人技术服务团队,为合作社和发展百香果产业的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明确三个统一 激发农户参与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三统一”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在产业选择方面,板绕村以“精准扶贫院士专家行”咨询服务活动为契机,经权威科研院所专家实地论证,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百香果脱贫,芒果致富”的发展思路,统一了产业品牌。

    “合作社统一将248户农户约1300亩农耕地,转型升级为精品水果种植产业园,并邀请技术服务团队到园区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实用技术培训10余次,培训农业产业能手170余人次。”贞丰县板绕吉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罗福文如是说。

-2f3d7de88932e612.jpg

    在资金筹措方面,板绕村按每亩8000元投资到村级合作社发展百香果、芒果产业,(丰产后按每亩800元逐年偿还产业子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撬动,激发社会资本注入。

    而在产销对接方面,由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回收协议,按照每亩4000元的价格保底收购百香果,解决合作社及种植农户后顾之忧。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合作共赢

    村支两委在经过多次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研究商议后,探索出农户以土地入股、就地就业、回收经营、自主种植、庭院经济、二次分配六种方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是土地入股增收。社员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待获利后按比例分红。2018年3月以来,以土地入股的248名社员分红39万元,户均1573元。二是就地就业增收。合作社先后创造就地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118户农户就业增收,就业工资发放达24.726万元。三是回收经营增收。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5年后,社员可向合作社申请,自主回收经营管护,公司依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按每亩4000元保底收购。四是自主种植增收。农户可利用自有土地自主种植百香果,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按每亩4000元保底价,农户每亩纯收益可达2064元。五是庭院经济增收。农户可利用庭院种植百香果、芒果,贵州鲁容惠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收购,户均可增收500元以上。六是二次分配增收。合作社根据管理服务费获得的收益,将其中的50%作为村集体发展资金。

mmexport1536737227735.jpg

    板绕村选择的主导产业是种植百香果,这种经济作物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易种植,耐旱,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板绕村的气候环境,产业有特色,农民易接受,增收有成效。

    2018年3月31日,板绕村举行了一场分红仪式,股东分到最多的有14000多元,最少的也有2285元。通过分红激发更多贫困户入股村级平台公司,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扩大发展规模,最终实现共同脱贫致富。


(图/文:胡世海 冯光龙 王勇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八年坚守盘江畔 巧把“金果”挂满枝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