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兴义农商行 | 2018-08-10 14:51    [转载]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记捧乍镇种艾大户冯守荣的创业历程


    从捧乍镇驱车约6公里,笔者来到捧乍镇垛坎村的一片大山之中,这里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耕作层薄,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在这里开展大规模开展生产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只留下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年66岁的冯守荣凭借自己不惧艰难、敢拼敢干的精神正在这片大山之中开辟自己的新事业——播种艾草。

   

胸中有壮举,好事多磨难

   

   见到垛坎村主任冯守荣,朴实的笑容绽放在岁月洗礼过的脸上。攀谈之间,他向笔者介绍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1999年,他开始种植蚕桑,自己种的不错,每年靠这个能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带动村里面的人致富,他将蚕分给村里的人养殖,但是村民种植技术不足,蚕粪清理不及时,蚕生病了不能吐丝,亏的连成本都收不来,他也受到影响,养蚕失败;     2001年,他开始种植金银花,种了两年的时间,到收货时却发现金银花市场价格被压得太低,种植金银花又失败。2007年,他找了5个合伙人投资种植中草药柴胡、射干,黑心老板为了销售药材种子承诺按射干干货120元/公斤、柴胡干货160元/公斤收购,但是到收购时却反悔只出25元/公斤,一气之下,他们将柴胡、射干打包填埋,这次6人总共损失了40多万,冯守荣也损失了8万元,种植柴胡、射干也宣告失败。冯守荣说,他想趁还能干得动就干点事,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奈胸中有壮举,好事多磨难。

钻研致富经,事业又逢春

   

   经历多次失败后的冯守荣并没有气馁,热爱学习的他每天观看中央财经频道的节目,学习别人的致富经验。偶然一天,他看到节目中介绍艾草种植难度不大,易于管理,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种植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种植成本不高,但是艾草产业链经济效益高。这期节目一下子点燃了冯守荣的创业激情,跟其他村干部商量后,他们决定到盛产艾草的河南南阳考察,南阳方面评价捧乍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艾草生长,产出的艾草可以归类为大山生态野生艾,属于品质较好的艾草。2016年4月,冯守荣成立了兴义市民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拉起大旗种上艾草。

起步遇困难,农信来化解

    合作社成立以后,购进艾种、雇工栽种、施肥养护、收割打包都需要钱,资金短缺成了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冯守荣想到了兴义农商行,2016年冯守荣同社员商议向农商行申请贷款10万元,同时吸纳6户精准扶贫户以特惠贷资金24万元入股合作社,共计获得农商行34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付完种子首付款13万元后,冯守荣盘下500亩山地栽种下20吨艾草种子,投资16万元建成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库房,2017年艾草销售后就还清了种苗钱和农商行的贷款。

   

   目前冯守荣经营的合作社种植艾草面积扩大到700余亩,一年两季,年产艾草700余吨,产品远销河南南阳一带,年产值约为100万元。除每年给入股的精准扶贫户分红之外,他还雇用6户贫困户12人做工,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5万元,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也帮助了垛坎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真正做到了以艾致富,用艾扶贫。

创大艾之乡,有农信助力

   

   根据2018年捧乍镇政府工作规划,今年全镇吹响产业脱贫的号角,大力发展烤烟、艾草产业,促进扶贫模式由“输血”向“造血”发展。预计今年捧乍镇艾草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0亩,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合作社提供艾草种苗和技术培训服务,由农户进行艾草种植,合作社从农户手中回收艾草,经过加工对外销售。合作社通过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免除了农户的销售之忧,而且以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使得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预计带动当地贫困户150户左右,每户每年可增收3万元。

   

   冯守荣作为捧乍镇种植艾草的先行者,今年将响应政府号召,帮助村民种植艾草。在我们离开之际,他语重心长的说道,现在村里生产的艾草还不能进行深加工,赚的钱还都是皮毛,大块的利润都让别人赚了,以后想购买些设备进行深加工,提升艾草的附加值,让艾草卖个好价钱,望农商行予以资金支持。

   

   兴义农商行立足支农支小定位,为农户提供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为小微企业推出黔微贷特色金融产品,为精准扶贫户提供特惠贷专项贷款资金发展生产,为合作社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今后,兴义农商行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配合政府施政,与更多像冯守荣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一道,为捧乍镇大艾之乡的创建添砖加瓦。

(文:陈明骏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淡定话沧桑 ——吴厚炎先生散文读后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兴义农商行 | 2018-08-10 14:51    [转载]

以艾致富 用爱扶贫


记捧乍镇种艾大户冯守荣的创业历程


    从捧乍镇驱车约6公里,笔者来到捧乍镇垛坎村的一片大山之中,这里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耕作层薄,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在这里开展大规模开展生产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这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只留下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今年66岁的冯守荣凭借自己不惧艰难、敢拼敢干的精神正在这片大山之中开辟自己的新事业——播种艾草。

   

胸中有壮举,好事多磨难

   

   见到垛坎村主任冯守荣,朴实的笑容绽放在岁月洗礼过的脸上。攀谈之间,他向笔者介绍了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1999年,他开始种植蚕桑,自己种的不错,每年靠这个能收入3000元左右,为了带动村里面的人致富,他将蚕分给村里的人养殖,但是村民种植技术不足,蚕粪清理不及时,蚕生病了不能吐丝,亏的连成本都收不来,他也受到影响,养蚕失败;     2001年,他开始种植金银花,种了两年的时间,到收货时却发现金银花市场价格被压得太低,种植金银花又失败。2007年,他找了5个合伙人投资种植中草药柴胡、射干,黑心老板为了销售药材种子承诺按射干干货120元/公斤、柴胡干货160元/公斤收购,但是到收购时却反悔只出25元/公斤,一气之下,他们将柴胡、射干打包填埋,这次6人总共损失了40多万,冯守荣也损失了8万元,种植柴胡、射干也宣告失败。冯守荣说,他想趁还能干得动就干点事,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奈胸中有壮举,好事多磨难。

钻研致富经,事业又逢春

   

   经历多次失败后的冯守荣并没有气馁,热爱学习的他每天观看中央财经频道的节目,学习别人的致富经验。偶然一天,他看到节目中介绍艾草种植难度不大,易于管理,当年种植当年收益,种植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种植成本不高,但是艾草产业链经济效益高。这期节目一下子点燃了冯守荣的创业激情,跟其他村干部商量后,他们决定到盛产艾草的河南南阳考察,南阳方面评价捧乍地理气候条件适合艾草生长,产出的艾草可以归类为大山生态野生艾,属于品质较好的艾草。2016年4月,冯守荣成立了兴义市民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拉起大旗种上艾草。

起步遇困难,农信来化解

    合作社成立以后,购进艾种、雇工栽种、施肥养护、收割打包都需要钱,资金短缺成了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冯守荣想到了兴义农商行,2016年冯守荣同社员商议向农商行申请贷款10万元,同时吸纳6户精准扶贫户以特惠贷资金24万元入股合作社,共计获得农商行34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付完种子首付款13万元后,冯守荣盘下500亩山地栽种下20吨艾草种子,投资16万元建成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的库房,2017年艾草销售后就还清了种苗钱和农商行的贷款。

   

   目前冯守荣经营的合作社种植艾草面积扩大到700余亩,一年两季,年产艾草700余吨,产品远销河南南阳一带,年产值约为100万元。除每年给入股的精准扶贫户分红之外,他还雇用6户贫困户12人做工,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5万元,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也帮助了垛坎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真正做到了以艾致富,用艾扶贫。

创大艾之乡,有农信助力

   

   根据2018年捧乍镇政府工作规划,今年全镇吹响产业脱贫的号角,大力发展烤烟、艾草产业,促进扶贫模式由“输血”向“造血”发展。预计今年捧乍镇艾草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0亩,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合作社提供艾草种苗和技术培训服务,由农户进行艾草种植,合作社从农户手中回收艾草,经过加工对外销售。合作社通过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免除了农户的销售之忧,而且以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使得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预计带动当地贫困户150户左右,每户每年可增收3万元。

   

   冯守荣作为捧乍镇种植艾草的先行者,今年将响应政府号召,帮助村民种植艾草。在我们离开之际,他语重心长的说道,现在村里生产的艾草还不能进行深加工,赚的钱还都是皮毛,大块的利润都让别人赚了,以后想购买些设备进行深加工,提升艾草的附加值,让艾草卖个好价钱,望农商行予以资金支持。

   

   兴义农商行立足支农支小定位,为农户提供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为小微企业推出黔微贷特色金融产品,为精准扶贫户提供特惠贷专项贷款资金发展生产,为合作社提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今后,兴义农商行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配合政府施政,与更多像冯守荣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一道,为捧乍镇大艾之乡的创建添砖加瓦。

(文:陈明骏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淡定话沧桑 ——吴厚炎先生散文读后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