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金州教育 >
  •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兴义市教育局 | 2025-02-28 12:17    [原创]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346.png


人武部与学生共读红色书籍


当时红军长征经过猪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电台指挥部,这也是兴义市威舍镇猪场战斗中贺子珍同志受重伤后临时包扎的地点……”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兴义市威舍镇猪场小学(红军村小学)的同学踏上中央红军曾经走过的路,沿着“红军长征文化长廊”,看到长征的主要历程、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与重要会议。经过“红军洞”,切身感受当年红军村村民与红军战士共同抗敌的军民鱼水情深。进入“红军广场”,阅读着红军长征纪念碑上记录着当年红军在威舍镇内发生的战斗和故事……这是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红色教育的一幕。

学生们立下铮铮誓言:“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奋学习、积极向上,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近年来,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常规教育教学建设中,红色文化教育成效明显。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作亮点纷呈。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走进红军村小学,学校红色大门彰显出红色文化浓浓的氛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教室里,正传来孩子们激情昂扬的朗读声。

倾力打造红色校园,实现润物无声。红军村小学借助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

校园内围墙、教学楼、走廊等建筑物,均是红色主题的展板,充分展示红军长征精神。校园一室一物、一花一草、一标识一旗帜,均巧妙、有机地融入红色主题,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校内所有文娱活动均含红色文化内容,全校师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气神。

用心建设红色课堂,实现知之信之笃之。该校开发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提高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兴义市人武部结对帮扶红军村小学,定期到学校进行红色专题讲座、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以红色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443.png


红色课堂教学


开展丰富的红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红色文艺活动,培养红色文化接班人。利用每学期开学及每年少先队日,积极开展红色文艺展演活动,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以清明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效。

着力开展红色实践,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到红军村“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电台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红军洞,开展入队宣誓等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深挖资源  传承基因

学校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这是红军村小学最有利的条件。

“进入小学开始,我就喜欢听‘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等红军长征的故事,打心眼里崇尚英雄,希望长征故事能够激励我和同龄人继承先辈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就读于红军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开静说。

陈开静不仅广泛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还经常到红军村景点聆听讲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军村“长征路”、红军洞、纪念碑前等地都留下了她参观学习的身影。

“红军长征在发哈村不畏困难的精神让我们触手可及,前辈们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我们是红色文化的接班人,要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学生田维维感慨道。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408.png


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除利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外。还将学党史、强党性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将中国故事讲好,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还通过开展以“读红色经典,学革命历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举行“红歌传唱”和“红色经典”诗词朗诵活动,采取多形式举办“红色影片”等文化活动开展红色教育。

“学校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深挖地方红色资源,通过营造、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等方式,让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耳濡目染地了解和学习红军长征在发哈村的事迹,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学校思政课教师王晨表示。

“建设好、管理好这个孕育红色基因的摇篮,既是责任担当,也是使命所系。学校全体教师将怀着感恩奋进的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力争把学校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学校,让长征精神、爱国主义思想从小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威舍镇红军村小学校长张杰说道。

威舍镇红军村小学立足红军村的“红色富矿”,将涓涓不息的红色血脉延续。通过红色教育,让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让学生茁壮成长,谱写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新诗篇。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兴义中学名师闪耀第三届“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市第二教研教改实验区教育科研课题接受中期检查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金州教育 >
  •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兴义市教育局 | 2025-02-28 12:17    [原创]

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侧记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346.png


人武部与学生共读红色书籍


当时红军长征经过猪场,在这里设立了一个电台指挥部,这也是兴义市威舍镇猪场战斗中贺子珍同志受重伤后临时包扎的地点……”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兴义市威舍镇猪场小学(红军村小学)的同学踏上中央红军曾经走过的路,沿着“红军长征文化长廊”,看到长征的主要历程、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与重要会议。经过“红军洞”,切身感受当年红军村村民与红军战士共同抗敌的军民鱼水情深。进入“红军广场”,阅读着红军长征纪念碑上记录着当年红军在威舍镇内发生的战斗和故事……这是兴义市威舍镇红军村小学红色教育的一幕。

学生们立下铮铮誓言:“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奋学习、积极向上,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近年来,威舍镇红军村小学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常规教育教学建设中,红色文化教育成效明显。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工作亮点纷呈。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走进红军村小学,学校红色大门彰显出红色文化浓浓的氛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教室里,正传来孩子们激情昂扬的朗读声。

倾力打造红色校园,实现润物无声。红军村小学借助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乡土教育为核心内容,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工作。

校园内围墙、教学楼、走廊等建筑物,均是红色主题的展板,充分展示红军长征精神。校园一室一物、一花一草、一标识一旗帜,均巧妙、有机地融入红色主题,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校内所有文娱活动均含红色文化内容,全校师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气神。

用心建设红色课堂,实现知之信之笃之。该校开发红色文化融入课程,做到有课时、有教案、有主题,提高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兴义市人武部结对帮扶红军村小学,定期到学校进行红色专题讲座、红色故事分享等活动,以红色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443.png


红色课堂教学


开展丰富的红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红色文艺活动,培养红色文化接班人。利用每学期开学及每年少先队日,积极开展红色文艺展演活动,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以清明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效。

着力开展红色实践,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到红军村“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电台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红军洞,开展入队宣誓等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深挖资源  传承基因

学校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这是红军村小学最有利的条件。

“进入小学开始,我就喜欢听‘金色的鱼钩’‘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等红军长征的故事,打心眼里崇尚英雄,希望长征故事能够激励我和同龄人继承先辈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就读于红军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开静说。

陈开静不仅广泛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还经常到红军村景点聆听讲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军村“长征路”、红军洞、纪念碑前等地都留下了她参观学习的身影。

“红军长征在发哈村不畏困难的精神让我们触手可及,前辈们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我,我们是红色文化的接班人,要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家乡和祖国。”学生田维维感慨道。


微信截图_20250228121408.png


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除利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外。还将学党史、强党性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将中国故事讲好,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还通过开展以“读红色经典,学革命历史”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举行“红歌传唱”和“红色经典”诗词朗诵活动,采取多形式举办“红色影片”等文化活动开展红色教育。

“学校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深挖地方红色资源,通过营造、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等方式,让红色基因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耳濡目染地了解和学习红军长征在发哈村的事迹,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学校思政课教师王晨表示。

“建设好、管理好这个孕育红色基因的摇篮,既是责任担当,也是使命所系。学校全体教师将怀着感恩奋进的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力争把学校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学校,让长征精神、爱国主义思想从小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威舍镇红军村小学校长张杰说道。

威舍镇红军村小学立足红军村的“红色富矿”,将涓涓不息的红色血脉延续。通过红色教育,让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让学生茁壮成长,谱写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新诗篇。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罗振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兴义中学名师闪耀第三届“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
  •   返回
  •  下一篇:兴义市第二教研教改实验区教育科研课题接受中期检查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