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贵州开发较晚。特别是在黔西南,远古的历史我们不知道;中古资料甚少,凤毛麟角;只有到了近古,到了明朝清朝,特别是清朝,资料才较为丰富。
我们在此所说的古诗,只能是近古的诗,也就是清朝中后期的诗。
清朝中后期有关黔西南的诗也不是很多。在这些古诗中,《竹枝词》通俗易懂,很接地气。
《竹枝词》本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流行的民歌。唐朝诗人刘禹锡将其改造,成为诗歌中一种新的种类。《竹枝词》继承了白居易诗歌的风格,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语言清新明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现在我就从《竹枝词》中摘抄几首有关黔西南民族风情的诗,与大家共同欣赏。
氓安耕凿俗称淳,入市诸苗笑语真。
沽酒醉时归去晚, 莫忙亭外少忙人。
这是《安南县竹枝词》组诗中的一首。作者是张国华。
张国华,兴义府城(现安龙县城)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一生著作很多。兴义知府张瑛曾聘其为幼子张之洞的启蒙老师。
张国华这首竹枝词,生动形象地描画出了当时晴隆(古称安南)境内各民族淳朴善良的民风。
(这诗意思是说,这地方辛勤耕种的百姓是那样的淳朴) 来赶场的各民族人民,他们一脸欣喜,是那么的真诚。“诸苗”指各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的少数民族都统称为“苗”。农闲时间来赶场的人,在集市上买卖完东西,有的人还喝了酒,醉态憨然,很晩才回家。
莫忙亭,晴隆县城的一个亭子。这个亭子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上四两酒来。对联虽略带调侃,但很有人情味。据说这对联是当时驻在这里的明朝总兵官邓子龙写的。晴隆城里著名的“欲飞”石刻,也是邓子龙的作品。
读张国华的这首《竹枝词》,使我们不禁想起唐朝诗人王驾的《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近,家家扶得醉人归。虽然朝代不同,但两首诗有异曲同工的妙趣。
无论古今,只要是和平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到处都呈现出其乐融融,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张国华还有一首《贞丰竹枝词》,也是写民族风情的:
三山鼎立似三台,夹水双流一面开。
谁向孔明城边过,黑苗歌和仲苗来。
这首诗前两句写自然风景:三山鼎立,夹水双流,山明水静;后两句写贞丰少数民族“黑苗”和“仲苗”在者相和谐相处,到处歌舞升平,一片温馨景象。
这里的“孔明城”指的是现在的贞丰者相镇。者相,自古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古代布依语称“者相”为“夕良”,后逐渐演变成“者香”、“者相”。布依语的意思是“人多聚集的地方”。因“者相”与汉语“宰相”音相近,因而一些人牵强附会,说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到过此地,在此筑“孔明城”等等,实为无中生有。有人还把者相旁边的纳孔,也说成是接纳诸葛亮的地方,更是大错特错!“纳孔”,布依语意为“弯田边的寨子”或“大田坝旁边的寨子”。因此,对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名称,我们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想当然。
黑苗,苗族的一个支系;仲苗就是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种植水稻的民族。因此其他民族就称呼为与“种”音相同的“仲”,称为“仲家”。仲,也有“第二”的意思。“仲苗”,就是“又一种苗族”。
张国华另一首《贞丰竹枝词》写道:
斑茅花放瘴多逢,钓脚楼高欲透风。
摘得白棉归去晩,鼎锅饭熟夜灯红。
诗里写出百姓一天辛勤的劳作,人们生活的艰辛。
诗里写到正在开花的斑茅(芦苇),写到高高的吊脚楼;也写到农村容易发生的各种疾病。所谓“瘴气”,即“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古时,凡提到“瘴气”都很恐怖。现在,因为科学发达了,中药西药都多了,人们普遍讲究卫生了,哪里还有什么“瘴气”!
(二)
写《贞丰竹枝词》的,除了张国华以外,还有黄晋明。黄晋明是贞丰道光时期的“抜贡”(即成绩好的贡生),曾参与《兴义府志》资料的采集。他也写了不少《竹枝词》:
小渡江头二月天,罗炎东下势回旋。
无多寨落参差出,半在山边半水边。
短短四句,就把布依村寨的特色,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遐想,令人向往。
你看,在大地回暖、桃红柳绿、春风微吹的二月天,在山明水秀的罗炎河畔,一栋栋吊脚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参差不齐。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布依山乡风景画!
地棚髙耸白云间,老树枯藤任意删。
见说种棉生土好,还余一半未开山。
这诗写农人们上山开荒种棉的情景。人们在高髙的山上搭起窝棚,砍去地上的老树枯藤,开荒种棉。因为种棉花需要“生土”(第一年开垦的荒地),因此第一年只开垦了一半。
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年生产力是那么低下,那种刀耕火种的现象。
蓬头赤脚短襟衣,蕉叶包粮上翠微。
一日锄开山一面,月明犹自荷柴归。
上山开荒的人们蓬头垢面,打着赤脚,随身携带芭蕉叶包着的饭食;一天要开垦出一大片山坡,一直干到月明星稀才回家;干了一天,已经很累了,回家时还不顾疲劳,还要扛着背着一大捆柴禾。
晩饭黄昏苦菜鲜,合家团聚小炉前。
怜他月上三更后,有火无灯尚纺棉。
这是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凄凉的农家生活图。
虽然吃的是寡淡的野菜,好在一家人团聚在火塘边,还是感觉到温馨快乐的。直到三更后夜已深了,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女主人还得不到休息,还要借着火塘中的微弱火光纺着棉纱。人们生活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妇去耕山夫种田,谋衣谋食各纷然。
织来花布才盈丈,要与官差算脚钱。
男耕女织,一年忙到头。虽然住地偏远,生活艰辛;织出的布才丈多长,能卖多少钱呢?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差却已上门催债了!生活,就是那么的不容易!
贞丰还有一个叫曾大伦的嘉庆时期的优贡生,也在其《贞丰竹枝词》中,写出了农家的辛劳:
五更早起三更眠,仲妇辛勤亦可怜。
井臼亲操中馈主,夜勤纺绩昼耕田。
说的是布依族妇女,每天五更就起床,三更才休息。作为一家之主,白天操持家务,挑水做饭,冲碓推磨,安排一家人生活,晚上还要纺纱织布。有一点空闲时间还要上山下田,辅助丈夫耕田种地。农村妇女一天的辛劳,描述的淋漓尽致。
农村人,不论男女,从春忙到夏,从秋忙到冬;白天忙到晚上,晚上又忙到白天!几千年来,日子就是这样过来了。
可是,人们却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也会在苦中作乐,在精神上寻求一些慰藉:
桃李花开三月三,箫声吹暖碧云涵。
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
布依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了过大年以外,非“三月三”、“六月六”莫属。在贞丰、望谟、册亨等县,“三月三”的节日气氛更浓。农家三月,春意盎然,桃李争艳,箫笛声音吹得男女青年们心旌摇曳,春心荡漾,整个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快之中。悠悠箫声,一直飘飞到高远深邃的蓝天白云间。
读这首诗,让人们看到布依青年男女们,走出家门,互相邀约,结伴而行;一路上歌声袅袅,其乐融融,意态憨淳。好一幅民族风情的绝美画卷!
蛮歌,当然是指少数民族的歌。蛮,本意是凶蛮,强悍,不通情理。古代将南方统称为蛮荒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都称为蛮夷。作者在这里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所唱的歌称为“蛮歌”,当然含有一定的贬义。但我们读这首《竹枝词》,只觉得整首诗都充满了亲切感。
黄晋明的诗,明白晓畅,生活情趣浓郁。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熟悉的,对少数民族是尊重的,充满了同情的。
新妇行年二九差,也通媒妁也行茶。
夜阑翻向西邻卧,还有三年再坐家。
这是黄晋明写布依民族婚恋习俗的另一首诗。前两句是说布依女到了十七八岁左右的婚配年龄,也象汉民族一样,要由男方请媒人来,征求女方父母意见。经过媒人的几次三番,“三回九转”,双方父母同意了,才能“行茶过礼”,正式定婚。结婚后,布依族还有“不坐家”的习俗。
这“不坐家”,是怎么回事呢?
布依族虽然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双方父母也同意并结了婚,但结婚当晚新娘新郎并不同房。新娘由“送亲”的姐妹伴宿,新郎是不会进洞房的。婚后第三天“回门”,男方当天自已回家,女方就留在娘家了。在这女方“不坐家”的两三年时间里,男方家有“红白喜事”,或起房盖屋,或农忙时节,需要新媳妇回来帮忙,男方家就由自己的母亲、或者姐妹去接回。双方家庭距离如果很近,女方当天就回自己娘家;如果较远,晩上就在男方寨子里的亲戚家住宿。所以这首诗里才写道:“夜阑翻向西邻卧,还有三年再坐家”。写《竹枝词》的古人,对布依民族的风俗还是很熟悉,很尊重的。
布依族为什么有这习俗呢?因为古代普遍早婚,男女双方均未成年。过早“坐家”生子,对男女双方不利。因为早婚生子,先天不足。那时生活条件差,生下的孩子身体不是很好,成活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母子身心健康;过早“坐家”,男女双方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承受家庭生活的重担;女方婚后暂不“坐家”,在自己父母身边,学习各种农活,学习纺纱织布,学习操持家务,学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各种规矩礼仪。
这些就是古代布依民族婚后新娘不坐家的原因。
那什么时候“坐家”呢?刚结婚的新娘在娘家和夫家两边跑,时间长了,来往次数多了,新娘也就留下来了。怀孕后,不“坐家”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当然这都是说的过去的事。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来,布依族不“坐家”的现象已基本上不存在了。
(三)
古诗《竹枝词》中还有一些写民族地区缺医少药,“不重医生重老摩”情形的。
贞丰生员(秀才)谭世禄在一首《竹枝词》里写的很直白:
见说苗家有药婆,人经蛊毒病蹉跎。
求神拜佛真无效,解释还需用老摩。
诗里提到的“药婆”,苗寨和布依村寨都有;“蛊毒”又是什么东西呢?
民间传说,蛊是一种毒虫。蛊毒是一种很恐怖的害人的巫术,非常神秘。传说是稻谷储藏在仓库里太久了,谷壳表皮就会生成一种飞虫,古人将其称为蛊,用其制成的药称为“蛊毒”。
蛊的历史还很“悠久”。过去传说哪些寨子哪个人会放“蛊”,说的有鼻子有眼。实际上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在农村里已消声匿迹,没有谁再说蛊了。
不信医方信鬼神,仲苗禳病致家贫。
秤锤卜后椎牛祭,老摩何尝解救人。
这是曾大伦的又一首描写布依族农家生活的诗。说农家一旦得了重病即致家贫,不信医,只信神。病了只听老摩的,用秤砣作道具,杀牛禳解。一头牛,不管是古代和现代,在农家都是很值钱的。诗人叹息道:花去了那么多钱,老摩又何尝解救得了民间的疾苦病痛呢?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包括现在的相当一些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布依民族的情况。
谭世禄和曾大伦都在他们的诗里抨击老摩,把老摩等同于巫医、巫师,把摩公和巫师、巫医混淆了。
古时的布依族群里,摩公是威望和智慧的象征。不少摩公还是寨老,是族群里的自然领袖和精神领袖,是布依文化的传承人。所以,布依族群里真正的摩公是凤毛麟角,极为稀少。
摩公作为布依族群里的一种社会存在,当然也良莠不齐。有真才实学的摩公,他们为保护和传承布依文化功不可没。摩公的摩书,又称摩经,是布依民族的百科全书,是布依族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布依村寨里,古今都有懂得中草药的医生。但古今同然。医术高明的,为数不多。寨子里的人生了病,有时吃药不见效,请摩公来,精神上安慰一下,有时也有些作用。所以就有“神药两解”的说法。
在过去那个时代,当然也有一些无良的摩公和巫医,敲诈病人钱财,使人家破人亡。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布依药也是祖国医学中有独特疗效的一朵奇葩。只不过由于布依族古称为“仲苗”,因而布依药和布依医生,也被外人称为苗药苗医。
描写少数民族风情的古诗还有很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时各民族人民生活的艰辛,生产力的落后。对比今天,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倍加珍惜!
【作者简介】黄正书,布依族,生于1946年,兴义人。原《兴义晚报》副总编辑, 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贵州龙的故乡》、对外文化交流丛书《开发中的金三角一一兴义市》、民间文学集《西南风》、新闻作品集《渐行渐远的履痕》;散文集《情寄山水间》内部出版;主编并公开出版《兴义布依寨》、《黔西南州布依族民间故事精选》、《马鞭田村志》等;发表地方历史、民族文化散文20余万字待结集出版。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黄正书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一)
贵州开发较晚。特别是在黔西南,远古的历史我们不知道;中古资料甚少,凤毛麟角;只有到了近古,到了明朝清朝,特别是清朝,资料才较为丰富。
我们在此所说的古诗,只能是近古的诗,也就是清朝中后期的诗。
清朝中后期有关黔西南的诗也不是很多。在这些古诗中,《竹枝词》通俗易懂,很接地气。
《竹枝词》本是古代巴渝地区民间流行的民歌。唐朝诗人刘禹锡将其改造,成为诗歌中一种新的种类。《竹枝词》继承了白居易诗歌的风格,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语言清新明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现在我就从《竹枝词》中摘抄几首有关黔西南民族风情的诗,与大家共同欣赏。
氓安耕凿俗称淳,入市诸苗笑语真。
沽酒醉时归去晚, 莫忙亭外少忙人。
这是《安南县竹枝词》组诗中的一首。作者是张国华。
张国华,兴义府城(现安龙县城)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一生著作很多。兴义知府张瑛曾聘其为幼子张之洞的启蒙老师。
张国华这首竹枝词,生动形象地描画出了当时晴隆(古称安南)境内各民族淳朴善良的民风。
(这诗意思是说,这地方辛勤耕种的百姓是那样的淳朴) 来赶场的各民族人民,他们一脸欣喜,是那么的真诚。“诸苗”指各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的少数民族都统称为“苗”。农闲时间来赶场的人,在集市上买卖完东西,有的人还喝了酒,醉态憨然,很晩才回家。
莫忙亭,晴隆县城的一个亭子。这个亭子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因公苦,因私苦,苦中作乐,再上四两酒来。对联虽略带调侃,但很有人情味。据说这对联是当时驻在这里的明朝总兵官邓子龙写的。晴隆城里著名的“欲飞”石刻,也是邓子龙的作品。
读张国华的这首《竹枝词》,使我们不禁想起唐朝诗人王驾的《社日》诗: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近,家家扶得醉人归。虽然朝代不同,但两首诗有异曲同工的妙趣。
无论古今,只要是和平时期,人民安居乐业,到处都呈现出其乐融融,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
张国华还有一首《贞丰竹枝词》,也是写民族风情的:
三山鼎立似三台,夹水双流一面开。
谁向孔明城边过,黑苗歌和仲苗来。
这首诗前两句写自然风景:三山鼎立,夹水双流,山明水静;后两句写贞丰少数民族“黑苗”和“仲苗”在者相和谐相处,到处歌舞升平,一片温馨景象。
这里的“孔明城”指的是现在的贞丰者相镇。者相,自古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古代布依语称“者相”为“夕良”,后逐渐演变成“者香”、“者相”。布依语的意思是“人多聚集的地方”。因“者相”与汉语“宰相”音相近,因而一些人牵强附会,说成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到过此地,在此筑“孔明城”等等,实为无中生有。有人还把者相旁边的纳孔,也说成是接纳诸葛亮的地方,更是大错特错!“纳孔”,布依语意为“弯田边的寨子”或“大田坝旁边的寨子”。因此,对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名称,我们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想当然。
黑苗,苗族的一个支系;仲苗就是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种植水稻的民族。因此其他民族就称呼为与“种”音相同的“仲”,称为“仲家”。仲,也有“第二”的意思。“仲苗”,就是“又一种苗族”。
张国华另一首《贞丰竹枝词》写道:
斑茅花放瘴多逢,钓脚楼高欲透风。
摘得白棉归去晩,鼎锅饭熟夜灯红。
诗里写出百姓一天辛勤的劳作,人们生活的艰辛。
诗里写到正在开花的斑茅(芦苇),写到高高的吊脚楼;也写到农村容易发生的各种疾病。所谓“瘴气”,即“山林间因湿热蒸郁而成的毒气”。古时,凡提到“瘴气”都很恐怖。现在,因为科学发达了,中药西药都多了,人们普遍讲究卫生了,哪里还有什么“瘴气”!
(二)
写《贞丰竹枝词》的,除了张国华以外,还有黄晋明。黄晋明是贞丰道光时期的“抜贡”(即成绩好的贡生),曾参与《兴义府志》资料的采集。他也写了不少《竹枝词》:
小渡江头二月天,罗炎东下势回旋。
无多寨落参差出,半在山边半水边。
短短四句,就把布依村寨的特色,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遐想,令人向往。
你看,在大地回暖、桃红柳绿、春风微吹的二月天,在山明水秀的罗炎河畔,一栋栋吊脚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参差不齐。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布依山乡风景画!
地棚髙耸白云间,老树枯藤任意删。
见说种棉生土好,还余一半未开山。
这诗写农人们上山开荒种棉的情景。人们在高髙的山上搭起窝棚,砍去地上的老树枯藤,开荒种棉。因为种棉花需要“生土”(第一年开垦的荒地),因此第一年只开垦了一半。
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年生产力是那么低下,那种刀耕火种的现象。
蓬头赤脚短襟衣,蕉叶包粮上翠微。
一日锄开山一面,月明犹自荷柴归。
上山开荒的人们蓬头垢面,打着赤脚,随身携带芭蕉叶包着的饭食;一天要开垦出一大片山坡,一直干到月明星稀才回家;干了一天,已经很累了,回家时还不顾疲劳,还要扛着背着一大捆柴禾。
晩饭黄昏苦菜鲜,合家团聚小炉前。
怜他月上三更后,有火无灯尚纺棉。
这是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凄凉的农家生活图。
虽然吃的是寡淡的野菜,好在一家人团聚在火塘边,还是感觉到温馨快乐的。直到三更后夜已深了,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女主人还得不到休息,还要借着火塘中的微弱火光纺着棉纱。人们生活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妇去耕山夫种田,谋衣谋食各纷然。
织来花布才盈丈,要与官差算脚钱。
男耕女织,一年忙到头。虽然住地偏远,生活艰辛;织出的布才丈多长,能卖多少钱呢?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差却已上门催债了!生活,就是那么的不容易!
贞丰还有一个叫曾大伦的嘉庆时期的优贡生,也在其《贞丰竹枝词》中,写出了农家的辛劳:
五更早起三更眠,仲妇辛勤亦可怜。
井臼亲操中馈主,夜勤纺绩昼耕田。
说的是布依族妇女,每天五更就起床,三更才休息。作为一家之主,白天操持家务,挑水做饭,冲碓推磨,安排一家人生活,晚上还要纺纱织布。有一点空闲时间还要上山下田,辅助丈夫耕田种地。农村妇女一天的辛劳,描述的淋漓尽致。
农村人,不论男女,从春忙到夏,从秋忙到冬;白天忙到晚上,晚上又忙到白天!几千年来,日子就是这样过来了。
可是,人们却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也会在苦中作乐,在精神上寻求一些慰藉:
桃李花开三月三,箫声吹暖碧云涵。
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
布依民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除了过大年以外,非“三月三”、“六月六”莫属。在贞丰、望谟、册亨等县,“三月三”的节日气氛更浓。农家三月,春意盎然,桃李争艳,箫笛声音吹得男女青年们心旌摇曳,春心荡漾,整个村寨都沉浸在一片欢快之中。悠悠箫声,一直飘飞到高远深邃的蓝天白云间。
读这首诗,让人们看到布依青年男女们,走出家门,互相邀约,结伴而行;一路上歌声袅袅,其乐融融,意态憨淳。好一幅民族风情的绝美画卷!
蛮歌,当然是指少数民族的歌。蛮,本意是凶蛮,强悍,不通情理。古代将南方统称为蛮荒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都称为蛮夷。作者在这里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所唱的歌称为“蛮歌”,当然含有一定的贬义。但我们读这首《竹枝词》,只觉得整首诗都充满了亲切感。
黄晋明的诗,明白晓畅,生活情趣浓郁。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熟悉的,对少数民族是尊重的,充满了同情的。
新妇行年二九差,也通媒妁也行茶。
夜阑翻向西邻卧,还有三年再坐家。
这是黄晋明写布依民族婚恋习俗的另一首诗。前两句是说布依女到了十七八岁左右的婚配年龄,也象汉民族一样,要由男方请媒人来,征求女方父母意见。经过媒人的几次三番,“三回九转”,双方父母同意了,才能“行茶过礼”,正式定婚。结婚后,布依族还有“不坐家”的习俗。
这“不坐家”,是怎么回事呢?
布依族虽然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双方父母也同意并结了婚,但结婚当晚新娘新郎并不同房。新娘由“送亲”的姐妹伴宿,新郎是不会进洞房的。婚后第三天“回门”,男方当天自已回家,女方就留在娘家了。在这女方“不坐家”的两三年时间里,男方家有“红白喜事”,或起房盖屋,或农忙时节,需要新媳妇回来帮忙,男方家就由自己的母亲、或者姐妹去接回。双方家庭距离如果很近,女方当天就回自己娘家;如果较远,晩上就在男方寨子里的亲戚家住宿。所以这首诗里才写道:“夜阑翻向西邻卧,还有三年再坐家”。写《竹枝词》的古人,对布依民族的风俗还是很熟悉,很尊重的。
布依族为什么有这习俗呢?因为古代普遍早婚,男女双方均未成年。过早“坐家”生子,对男女双方不利。因为早婚生子,先天不足。那时生活条件差,生下的孩子身体不是很好,成活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母子身心健康;过早“坐家”,男女双方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承受家庭生活的重担;女方婚后暂不“坐家”,在自己父母身边,学习各种农活,学习纺纱织布,学习操持家务,学习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各种规矩礼仪。
这些就是古代布依民族婚后新娘不坐家的原因。
那什么时候“坐家”呢?刚结婚的新娘在娘家和夫家两边跑,时间长了,来往次数多了,新娘也就留下来了。怀孕后,不“坐家”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当然这都是说的过去的事。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来,布依族不“坐家”的现象已基本上不存在了。
(三)
古诗《竹枝词》中还有一些写民族地区缺医少药,“不重医生重老摩”情形的。
贞丰生员(秀才)谭世禄在一首《竹枝词》里写的很直白:
见说苗家有药婆,人经蛊毒病蹉跎。
求神拜佛真无效,解释还需用老摩。
诗里提到的“药婆”,苗寨和布依村寨都有;“蛊毒”又是什么东西呢?
民间传说,蛊是一种毒虫。蛊毒是一种很恐怖的害人的巫术,非常神秘。传说是稻谷储藏在仓库里太久了,谷壳表皮就会生成一种飞虫,古人将其称为蛊,用其制成的药称为“蛊毒”。
蛊的历史还很“悠久”。过去传说哪些寨子哪个人会放“蛊”,说的有鼻子有眼。实际上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在农村里已消声匿迹,没有谁再说蛊了。
不信医方信鬼神,仲苗禳病致家贫。
秤锤卜后椎牛祭,老摩何尝解救人。
这是曾大伦的又一首描写布依族农家生活的诗。说农家一旦得了重病即致家贫,不信医,只信神。病了只听老摩的,用秤砣作道具,杀牛禳解。一头牛,不管是古代和现代,在农家都是很值钱的。诗人叹息道:花去了那么多钱,老摩又何尝解救得了民间的疾苦病痛呢?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包括现在的相当一些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布依民族的情况。
谭世禄和曾大伦都在他们的诗里抨击老摩,把老摩等同于巫医、巫师,把摩公和巫师、巫医混淆了。
古时的布依族群里,摩公是威望和智慧的象征。不少摩公还是寨老,是族群里的自然领袖和精神领袖,是布依文化的传承人。所以,布依族群里真正的摩公是凤毛麟角,极为稀少。
摩公作为布依族群里的一种社会存在,当然也良莠不齐。有真才实学的摩公,他们为保护和传承布依文化功不可没。摩公的摩书,又称摩经,是布依民族的百科全书,是布依族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布依村寨里,古今都有懂得中草药的医生。但古今同然。医术高明的,为数不多。寨子里的人生了病,有时吃药不见效,请摩公来,精神上安慰一下,有时也有些作用。所以就有“神药两解”的说法。
在过去那个时代,当然也有一些无良的摩公和巫医,敲诈病人钱财,使人家破人亡。这样的事时有发生。
布依药也是祖国医学中有独特疗效的一朵奇葩。只不过由于布依族古称为“仲苗”,因而布依药和布依医生,也被外人称为苗药苗医。
描写少数民族风情的古诗还有很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时各民族人民生活的艰辛,生产力的落后。对比今天,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倍加珍惜!
【作者简介】黄正书,布依族,生于1946年,兴义人。原《兴义晚报》副总编辑, 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贵州龙的故乡》、对外文化交流丛书《开发中的金三角一一兴义市》、民间文学集《西南风》、新闻作品集《渐行渐远的履痕》;散文集《情寄山水间》内部出版;主编并公开出版《兴义布依寨》、《黔西南州布依族民间故事精选》、《马鞭田村志》等;发表地方历史、民族文化散文20余万字待结集出版。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黄正书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