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1-10-15 17:04    [原创]

搬新家  谋新路  开新局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1634288370150069601.jpg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贵州省第二大河流,自滇入黔,奔流不息。贵州省内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的“收官之作”、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建设工程——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坐落其上。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总库容1.695亿立方米,总装机558MW,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台单机容量为18MW的生态流量机组,为二等大(2)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工程于2005年12月规划建设,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1月首台机组投产,2015年6月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水电开发的关键在于移民,难点也在于移民。电站建设带来的水位淹没、征地拆迁, 特别是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更是水电站开发建设的重点和难题。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征地共涉及安顺市关岭县、黔西南州兴仁市和晴隆县共计7乡24村,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召开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启动会及制度培训会,全面布置两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成立实物指标联合调查组进行实物指标调查,编制形成《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原则,贯彻落实主要领导包保到移民乡镇、县级领导包保到移民村、县直单位包保到村民小组、干部职工包保到户的“四包四保”责任制,建立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是移民工作者”的工作责任体系,于2013年10月正式启动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移民搬迁、移民补偿及专业复建项目建设工作,并努力实现工程进度与环境保护保持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移民群众长久生计有保障”和“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在破解移民工作这一难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想尽千方百计,一心为民谋福祉;走进千家万户,一线宣传做动员;道尽千言万语,一片真情解民忧;历尽千辛万苦,一线实干抓落实;不惧千难万阻,一路向前不退缩”,把真心、耐心、细心和爱心融入移民政策制定、移民政策宣传、移民诉求解决、移民协议签订、化解工作难题等方方面面,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换来了移民群众在思想、工作和情感上的认同。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积极构建县、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针对实物指标、农村移民安置任务、移民安置方案、专业项目复(改)建方案以及补偿投资概算等进行综合调整,以电站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运用多种补偿机制解决移民工作中调整土地困难、移民长远生计、外迁安置风险、群众恋家情结、剩余资源利用等诸多问题,解除了移民搬迁安置的压力,兼顾了能源开发、移民民生和生态环境,形成了项目建设与移民安置“利益共同体”。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共征收土地8371.36亩,拆迁各类房屋37047.12平方米,搬迁人口1482人;库区、淹没区及施工区的林木砍伐和房屋、建筑设施全部拆除、消毒,建成了集镇基础设施和路桥专项工程,重建了320国道及盘江大桥、中石化西南输油管道、渡口6处,新建了盘江桥码头、新浦镇盘江码头农贸市场、大盘江村饮水管道及移动、电信光缆9.065km,复改建变电及输电线路10.474km、铺设库周交通公路1.437km,通村道路6.818km,搬迁便道21.8km,并执行了土地、林木、青苗淹没及土地复垦补偿,保证了移民搬迁安置到位、房屋建设完成到位、基础设施完善到位、生产安置落实到位、相关手续健全到位、资金使用管理到位。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库区连接了更多城镇、村寨和旅游景点,库区周边三个县(市)根据综合交通、当地产业、特色旅游规划建设沿江经济、库区航运、景点旅游等,电站移民的生产就业呈现多样化,教育、医疗得到保障,生活设施明显改善,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风雨兼程,矢志不渝。各级党政领导、移民干部及移民工程建设者不懈努力、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勇于开拓,让电站移民搬新家、谋新路、开新局,让电站移民过上好日子。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来源: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马马崖分公司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桑郎:发展生态养鱼 群众增收与生态保护“两手抓”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一加文化 | 2021-10-15 17:04    [原创]

搬新家  谋新路  开新局

——北盘江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移民工程纪实


1634288370150069601.jpg



北盘江古称牂牁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贵州省第二大河流,自滇入黔,奔流不息。贵州省内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的“收官之作”、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建设工程——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坐落其上。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总库容1.695亿立方米,总装机558MW,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180MW的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台单机容量为18MW的生态流量机组,为二等大(2)型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工程于2005年12月规划建设,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1月首台机组投产,2015年6月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水电开发的关键在于移民,难点也在于移民。电站建设带来的水位淹没、征地拆迁, 特别是库区移民的搬迁安置,更是水电站开发建设的重点和难题。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征地共涉及安顺市关岭县、黔西南州兴仁市和晴隆县共计7乡24村,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召开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启动会及制度培训会,全面布置两电站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成立实物指标联合调查组进行实物指标调查,编制形成《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按照“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原则,贯彻落实主要领导包保到移民乡镇、县级领导包保到移民村、县直单位包保到村民小组、干部职工包保到户的“四包四保”责任制,建立了“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都是移民工作者”的工作责任体系,于2013年10月正式启动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移民搬迁、移民补偿及专业复建项目建设工作,并努力实现工程进度与环境保护保持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移民群众长久生计有保障”和“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在破解移民工作这一难题上,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想尽千方百计,一心为民谋福祉;走进千家万户,一线宣传做动员;道尽千言万语,一片真情解民忧;历尽千辛万苦,一线实干抓落实;不惧千难万阻,一路向前不退缩”,把真心、耐心、细心和爱心融入移民政策制定、移民政策宣传、移民诉求解决、移民协议签订、化解工作难题等方方面面,扎实做好矛盾纠纷化解,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换来了移民群众在思想、工作和情感上的认同。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移民安置积极构建县、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针对实物指标、农村移民安置任务、移民安置方案、专业项目复(改)建方案以及补偿投资概算等进行综合调整,以电站开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运用多种补偿机制解决移民工作中调整土地困难、移民长远生计、外迁安置风险、群众恋家情结、剩余资源利用等诸多问题,解除了移民搬迁安置的压力,兼顾了能源开发、移民民生和生态环境,形成了项目建设与移民安置“利益共同体”。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共征收土地8371.36亩,拆迁各类房屋37047.12平方米,搬迁人口1482人;库区、淹没区及施工区的林木砍伐和房屋、建筑设施全部拆除、消毒,建成了集镇基础设施和路桥专项工程,重建了320国道及盘江大桥、中石化西南输油管道、渡口6处,新建了盘江桥码头、新浦镇盘江码头农贸市场、大盘江村饮水管道及移动、电信光缆9.065km,复改建变电及输电线路10.474km、铺设库周交通公路1.437km,通村道路6.818km,搬迁便道21.8km,并执行了土地、林木、青苗淹没及土地复垦补偿,保证了移民搬迁安置到位、房屋建设完成到位、基础设施完善到位、生产安置落实到位、相关手续健全到位、资金使用管理到位。

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库区连接了更多城镇、村寨和旅游景点,库区周边三个县(市)根据综合交通、当地产业、特色旅游规划建设沿江经济、库区航运、景点旅游等,电站移民的生产就业呈现多样化,教育、医疗得到保障,生活设施明显改善,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风雨兼程,矢志不渝。各级党政领导、移民干部及移民工程建设者不懈努力、担当作为、倾情奉献、勇于开拓,让电站移民搬新家、谋新路、开新局,让电站移民过上好日子。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来源: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马马崖分公司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桑郎:发展生态养鱼 群众增收与生态保护“两手抓”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