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星期六,别人在过周末,我走, 到晴隆去,到河云的步岔河去。
两天的时间,由盘江的西南到盘江的东北,从王子山到老王山, 我去采访一个苗族贫困家庭的小伙子,他叫邓江华。
邓江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池出生在贵州边远、偏僻的牂牁江河岸,长在老王山下。
那时,邓江华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少年。现在,他长成了一个26岁的苗族小伙子。
在那个叫做河云的大山峡谷深处,零零碎碎的居住着十来户苗族人家。
河云,在2020年之前,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村寨,那个叫做邓江华的苗族青年,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生长在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家庭。
2012年,党中央提出“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让全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奔小康!”
在那时,国家把邓江华家列入精准贫困户进行帮扶。
经过八年时间的精准扶贫,在2019年,邓江华家一家人摆脱贫困,彻底改变了他家一家祖祖辈辈几百年来的贫穷面貌。
摆脱贫困后的邓江华,他说,我家一家人,今天能够摆脱贫困,全靠共产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全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邓江华说,人要懂得感恩,昨天你帮助了我。今天,当你需要的时候,我就要报答你,竭尽自已所能!
2020年7月,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年轻母亲需要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在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的匹配中找到了邓江华。
邓江华,他说服亲人,克服种种困难走上手术台,他用他捐献的骨髓挽救了一个年轻母亲的生命!
邓江华捐献骨髓,这是一种超越“感恩”范畴的回报。这种回报,让我们去感受一种重量——生命的重量。
——题记
一
重庆。
邓江华站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岸上,任由从下而上吹来的河风抽打在脸庞上。
邓江华的头发大抵有一个月没有剪了,额头上那些长得较长一些的,被河风吹打着,直刺刺的,像要冲上天际。
重庆、武汉、广州,被人们称为“三大火炉”。热,是重庆标志性的气候。
“火锅,火锅,又麻又辣的火锅唉!男人吃了强壮,女人吃了漂亮……”
“唉。小伙子,麻辣火锅,要来搓一顿不?”嘉陵江岸边,一溜的重庆火锅店,那吆喝声此起彼伏。
重庆,别称山城,是个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古称“渝”,现在的名字“重庆”,始于宋朝。在宋朝之前,又称“渝州、巴州、江州”等等。
重庆著名的山为“巴山”,位于“渝、鄂、以及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古诗《重庆府》曰:“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巴蜀大地,嘉陵江岸,热,便是重庆的性格。
重庆虽然热,但是今天对于邓江华来说,河风吹过后,他却感到了一丝不可名状的冷。
邓江华站在嘉陵江岸上,他把手机微信里的信息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眼睛一开始触碰到微信对话框里的文字,就被文字里传递过来的信息击得崩溃。
“三爷爷死了,三爷爷死了……”
有泪水从邓江华的眼角滚了下来,他的嘴唇似张非张地蠕动着,“三爷爷是被他的女儿用刀刺死的。两刀,三刀……三爷爷就这样被他的亲生女儿用刀刺死了!”
“爸,妈。三爷爷是死了吗?”邓江华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给远在云南打工的父亲和母亲,一遍一遍的问,是不是三爷爷死了。
“小江华。怎么啦?你三爷爷去年就死了,已经死了一年多了。你怎儿啦?小江华?”邓江华的父亲母亲在千里之外用电话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又一遍一遍的问。
“没有什么。”邓江华答了一句,就挂掉了爸爸妈妈的电话。
这是怎么啦?都死了一年多了。
邓江华手上拿着手机,颓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是怎么啦?都死了一年多了……”
邓江华的脸颊依然流淌着泪水,嘴唇一张一翕,依然蠕动着,一遍又一遍地问。
在别人的眼里,邓江华喊的“三爷爷”的这个人,只是他本家远房一个爷爷辈的亲戚,年纪和他的父亲邓灿差不多大小。
在邓江华的脑海里,三爷爷就是三爷爷,只知道三爷爷跟他家一样的姓,姓邓,名叫什么,不知道。打小,他就喊他三爷爷,一直喊到现在。
“邓江华。别走神,好好的听课!”
课堂上,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专业老师正在讲课。老师讲的什么,邓江华一个字也没有听见。
老师声色俱厉的一声喊,有同学扭头往他这里看。他被那一声喊拉回课堂,他正了正身子,嘴巴里又嘟哝了一句,“三爷爷怎么就被他的亲生女儿刺死了呢?”
在贵州晴隆与贵州六枝交界的地方,有一条河流从云南的马雄山湍急流来。往下经荷塘、光照、董箐、白层、岩架,在蔗香与南盘江交汇,形成红水河,过大化、马山,经宾阳、贵港流入珠江。
在南北盘江环绕的地方,居住着布依、苗、汉等多种民族,有340多万人口。
南北盘江又称珠江流域。珠江,又名粤江,按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
在古时,人们称六枝与晴隆交界的这条河流为牂牁江,属古夜郎国。
在牂牁江南岸的地方,有一座山叫老王山,还有一座山叫木龙岩。
两山相距不足五里地,山岩相对,那1500米的高度,有的呈90度状,有的上阔下窄呈倾斜状,直耸天际。
那天巳时近,我们从晴隆驱车出发,出莲城,往北,急转直下,过西泌河,再上山,走茶马,上花贡,抵中营。
出中营往左,车过处,一路悬崖绝壁。翻过海拔近2000米的山梁,又一路向下,往西走,到达木城,再往下走,便到了龙向,至谷底,就到了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河云。
河云,就是邓江华生长的地方,在老王山和木龙岩山的两山之间。
传说,邓江华家祖辈来自湖南。从他家的字辈数起,“制、星、吉、连、召”,他们家在这里生活了五代人,足足居住了150多年……
二
邓江华口中的“三爷爷”死了。他的三爷爷就居住在他家背后的山坡上,属于另外一个村。
邓江华的三爷爷和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年纪相差不大,四十多岁,五十岁不到。人到中年,生命力旺盛,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昨天还是活生生的生命,怎么就死了呢?可恨的是他的女儿,十七八岁的样子,手刃亲父……
“唉——”邓江华长叹一声,这是他第二次,或第三次,第四次深感世事无常,生命脆弱。
“真不希望有好多的生命就这样遭受这无妄之灾!”
邓江华双手合十,在嘉陵江边,向苍天祈祷。
邓江华家从太祖那一辈就从湖南来到了这牂牁江畔的河云,在山谷深壑中一住就是上百年。刚刚来之初,这里崇山峻岭,荒无人烟。他的祖辈来这里伐木作架,割来巴茅草覆盖“屋”顶,捆扎栅栏,以棚为居,以猎为生。
解放后,他们家才慢慢的开荒种地,播洒粮秣。由于土地贫瘠,一年种来不足以供全家一年裹腹。
日子一天一天地熬着,一天一天地过着。就在他父亲邓灿才三岁的时候,他的爷爷邓吉福因为贫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爷爷死了,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只能由长他十八岁的胞兄邓连熬哺养。邓连熬的妻子王香妹嫁过来,他们夫妻二人一起抚养年仅三岁的弟弟邓灿。
俗话说,“长兄为父,长嫂如母。”邓江华的爷爷死了,他的父亲邓灿跟着哥哥嫂嫂。嫂嫂王香妹把小叔子当着自己的亲身骨肉哺养。一天把这孩童背在背上,上山砍柴,下地种粮。
只因土地贫瘠,他们一家人怎么种来都不够吃。贫穷,一直笼罩在这个茅草房下的苗族家庭。
王香妹嫁过来一年后,她又和自己的丈夫邓连熬添下了自己的孩子邓召军。
家中添丁,本应该是喜事。但是他们的负担,又加重了一层。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正是国内动荡不安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波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不搞生产,只搞运动,再加上是大集体拿工分吃饭。有干活的,更有磨洋工的。满坡满山的荒芜。
“河云河云面朝西,
满山遍野草凄凄。
只见人下种,不见米逗鸡。
河云人家无粮米,
背着孩童吃树叶。”
河云人家无粮,邓江华伯父伯母的家也无粮。他们用苞谷面伴野菜,伴树叶先蒸干饭吃,后熬稀饭吃,一家人吃得面黄饥瘦。
河云人吃野菜,吃树叶。渐渐的,山上的野菜没有了,树叶也被吃光了。人们开始吃树皮。
什么枇杷树皮,蕨菜根,他们挖来,用清水洗净,再用石碓捣碎,成糊浆,用手捞起于掌心,五指合拢,使劲揉捏,捏成汤圆状,再放锅里煮,无油,也无盐,煮熟便食,
那时候大家都饿了,只要能埋饱肚子,什么都吃。
初时,有吃的还好,到最后,野菜、树叶、树皮、树根都没有了,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
饥饿。
贫困。
贫困。
饥饿。
有的人几天没有吃饭。有很多人身体在变形。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和邓连熬的孩子邓召军虽是叔侄关系,但是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饿,一个盯着自己的大哥大嫂,一个盯着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饿,他们哭。邓连熬和妻子王香妹擦了一把泪水,又擦了一把泪水。
渐渐的,邓江华的父亲邓灿身体开始浮肿,人开始虚胖,脚底板的皮肤开始裂口。
在此同时,邓连熬和王香妹的孩子邓召军的身体也同邓江华的父亲邓灿一样,出现了同一样的症状。
他们的脚底皮肤开裂,过几天就脱落,脱落后又开裂。
邓连熬和王香妹两夫妇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的疼。
贫穷,让这个贫困到极致的家庭欲哭无泪。
贫困,怎么办?没有办法,日子也要过。
孩子们饿了,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孩子们生病了,没有钱看病,怎么办?捱着。捱着,捱着,有的孩子就走了,有的孩子去阎王爷那里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那天,我和邓江华来到他的大伯家,听着他的大伯和大伯娘回忆起过去的那些艰难岁月,他的大伯和大伯娘眼睛湿润了,邓江华的眼睛也湿润了……
那样的日子,那样的岁月,没有经历过的人,哪里会有那般撕心裂肺的痛。
嫂子背小叔子,在那时候的农村,不多见,也不少见。
那天,我在老王山脚下的邓江华家,看到邓连熬、王香妹两夫妻,虽然他们一个才63岁,一个65岁,但是他们的脸庞上,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皱纹里写满了艰难岁月流下的沧桑。
他们虽不老,却已显了龙钟。一些牙齿已脱落,说话吐字也模糊不清。
在邓江华的大伯家,我看到邓江华有时候在笑,但是笑得很勉强。
在回晴隆的路上,我问邓江华,为什么这样?他回答我说,见了大伯、大伯娘,听了他们讲述过去的岁月,我心里笑不出来。我的大伯、大伯娘,为了我父亲,为了我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邓江华告诉我说,当他听了他大伯和大伯娘回忆那些过去的日子,寨子的一些孩子无药看病,而过早失去生命时,心里更不是滋味。
生命之重,愿世界一切皆好!
三
邓江华出生在九十年代,今年有二十六岁。
邓江华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还不是那么好。他的父亲在他大伯和大伯娘的哺育下,在十六岁时娶了他的母亲胡光英。
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是本地人。娘家就住在离河云三公里多的木城村。
木城村和龙向村的河云是斜线直角。在这里,龙向村与木城村是在同一面山坡上。山势坐南向北。对面的大山就是老王山。正对面属于长流乡的鲁打。
在鲁打稍微往下一些的地方,有一帘瀑布。每到夏秋丰水季节,由鲁打的村寨穿了一些流水过来,直从悬崖上坠入百余米深的谷底,一排的三条水流,悬挂于高山峡谷之间,形成“川”字形瀑布,或轻,或慢,或急,或大,或小,轻烟曼妙,如人间仙境,十分好看。
人们常说,山是神,水是魂。老王山与木龙岩的伟岸挺拔,“川”字形瀑布的珍珠漂洒,或钢或柔,铺展开来,相得益彰。
从木城村出门往左,斜直了下去,开车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到了邓江华家居住的苗族村寨,龙向村河云。
邓江华家与他大伯邓连熬家紧邻而居,两家人共有一个院落。
周围的慈竹以及一些榕树、椿树,还有一些杂木树形成深谷丛林,有时候就是隆冬季节来了,这里也是一片翠绿,尽现盎然生机。
在离邓江华家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又由西北望东南而去。
这条河流在夏季丰水季节,可齐腰深;而到了冬春枯水期,水则见了河底,人们渡河,便不碍事,抬脚一跨,就到得对岸,当地人为此给这条河流取名为“步岔河”,意为一步就可以跨过去的河。
邓江华家对面左上角的那座山就叫木龙岩,其势十分逼人,与东北的老王山隔河相望。这中间有一个苗族寨子,就是在木城村看到的鲁打。
只是在邓江华家这里,地势低凹了一些,无论你踮起脚尖,或是伸长脖颈,都不能看到鲁打。
邓江华就生长在他父亲生长的这个地步,这个地方就叫河云,龙向村的河云。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长到一十六岁的时候,就娶了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为妻。
一年过后,邓江华这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幼小的时候,邓江华对父亲和母亲胡光英没有什么印象。因了是当时他家里很穷,邓江华家和他大伯邓连熬家虽然都掀了茅草房,盖了几间窄仄的砖混平房,家里仍然闹粮荒和缺钱用。
家里穷,这是邓江华家祖祖辈辈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的状态。
上世纪,九十年代,打工热兴起,全国八千多万大山深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开始走出家门,走出大山,涌向沿海一带的广东、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打工挣钱。
邓灿和妻子生下邓江华后则离开河云,离开龙向,离开老王山,汇入这股打工潮,走向城市,走向他们需要的地方。
只可怜了邓江华这个孩子,一岁不到,就成了当时全国三千万留守儿童其中的一员。
邓江华的父亲走了,母亲走了,邓江华这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就像当时他的父亲一样,走进了邓连熬、王香妹夫妇俩的生活。
邓连熬、王香妹夫妇带大了邓江华的父亲邓灿,现在又来哺育一岁不到的侄子邓江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情景,似乎又在九十年代再现。邓灿夫妇外出打工挣钱去了,人们又看到了邓连熬的妻子王香妹背过邓灿的背上,又背起了邓江华。
邓江华哭,就像他的父亲邓灿小的时候一样,王香妹把他背在背上,上山做农活背着,在家做家务时也背着……
一个背过一家两父子长大的伟大女性的背,是多么厚实和温暖!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和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四年。
这四年,邓江华从襁褓到蹒跚学步,再到牙牙学习,他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母亲是谁。
邓江华会走路了,他也会说话了,他想喊爸爸,但不知道爸爸是谁;他更想喊妈妈,但是,他也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邓江华看到堂姐姐喊他的大伯邓连熬为爸爸,他也跟着喊大伯为爸爸。他看着堂姐喊背过他的大伯娘王香妹为妈妈,他也跟着喊大伯娘为妈妈。
邓江华就这样一直喊着,从开始学会说话就喊,一直喊到他上学读书。
有几次,他妈妈回来,他不知道这人是谁,他听见他的堂姐喊他的妈妈为“满嬢”,他也跟着堂姐喊自己的妈妈为“满嬢”。
“满嬢”是谁?“满嬢”就是自己的妈妈!
长大后,邓江华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满嬢”。
在家里,邓江华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他的妈妈,一个是用温暖厚实的背背他长大的妈妈。这个妈妈,把他的父亲背长大,现在又把他背长大。
直到有一天,背他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他喊的“满嬢”才是他的妈妈,要他尽快改正过来,邓江华才真正喊自己的爸爸为爸爸,喊自己的妈妈为妈妈。
四
在嘉陵江边,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邓江华想着过去的往事,想到“三爷爷”的死,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又一遍。
邓江华小时候淘气,和堂姐姐们玩“打毛救活”的游戏。
那时,邓江华在房顶上跑,一不小心,从四米多高的房顶上摔下来,他的右大腿被栅栏上的木桩刺破,好大一条口子,血汩汩地淌。他当时就昏了过去。
怎么办?他的父母不在,他的大伯邓连熬、大伯娘王香妹急得直哭。
龙向村地处边远、偏僻,那时还不通公路,那里到中营的镇上要翻一面大坡,从龙向河云的谷底爬拢山顶,1500多米的高度,全是羊肠小道,还坎坷不平。
翻越大山,还得下坡,如果背着邓江华到镇上的医院,没有三个小时不行。但是三个小时,人背到那里,不知道还有命没有。
就在邓连熬夫妇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邓江华的堂哥邓召军喊了一声,“爹。妈。救命要紧,我赶紧背着小江华去找三爷爷……”
邓召军话没说完,一个箭步冲上去,背着邓江华就走。
之前我交待过,人们喊的“三爷爷”是邓江华家族中的邓姓爷爷,就住在邓江华家背后的山坡上。
“三爷爷”在这方圆五六里,算得上是民间的“能人”,懂医术。有时候能治好人,有时候又医疗无效。
现在邓江华伤势危急,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处理,可能性命难保。
邓召军来不及多想,只给父母亲交待一句话后,背着邓江华就走。
从河云谷底到半山腰三爷爷的家,全是35度以上的斜坡,三公里多远,如果人们平时不负重行走,至少要耗时50分钟以上;如果负重前行,有时候一个小时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可是邓召军来不及了,他背着的是他的堂弟跑。这个堂弟,是在他的母亲背上背着长大的,比亲兄弟还亲。
邓召军急,上坡,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他背着的是他的弟弟,背着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那时又正是夏秋时季,热,累,背上背着40多斤重的弟弟,汗水从邓召军的头上,脸上冒出来,双颗双颗的砸在坎坷不平的碎石路上,一摔摔成两瓣。
邓召军,跑,加速,再跑,他与其说是与时间在赛跑,还不如是在和生命赛跑……
速度多快一秒,或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那天,邓召军为了救弟弟邓江华,他在全村人的奔跑速度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平时人们要50分钟才能走完的山路,那天,他只用了半个小时,比平时足足快了20分钟。
邓江华被送到三爷爷那里,三爷爷半分钟都没有停留。他赶紧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消毒药水,消毒,止血……
好一阵忙碌,邓江华的性命终于让三爷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
通过三爷爷的治疗,邓江华的伤势逐渐好转,虽然现在伤口处还留有一道凸兀的疤痕,但是,他的命回来了……
“三爷爷怎么就死了呢?”
邓江华抚摸着那次受伤后留下的疤痕,不止百遍地问,“三爷爷怎么死了呢?”
三爷爷是被他的女儿用刀刺死的,一刀,两刀,三刀,四刀……后来听到人们讲,三爷爷的女儿患了精神病,被安置在精神病医院治疗。那天,三爷爷去看她,她用刀足足刺了她父亲42刀。
血刃生父。一条鲜活的生命,凋谢在亲生女儿的屠刀之下……
“三爷爷,我这条命是你救的呀!你怎么就死了呢?”
重庆山城,嘉陵江边,邓江华独怆然而涕下。
重庆山城,雾都,有时候只能听到嘉陵江里轮船“呜呜呜”的汽笛声,但是看不到轮船。
从贵州大山里走岀来的邓江华,第一次来到重庆,就被山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吸引。阔了的街道,热闹的朝天门。熟悉的重庆人口音,别具一格的地方方言。
因为贵州离重庆不远,语音、语调、语境虽各有区别,但是腔调相同,“川、渝、黔”,有时候其他省的人厘不清你是哪里人。
言语相通,邓江华就感到重庆不陌生。
邓江华生长在老王山,那里抬起头是山,低下头还是山。
到他五、六岁的时候,他的大伯和父亲,启蒙让他到学堂念书,到木城外公胡顺卫家那里的木城小学念小学。
后来就是念初中了,邓江华依然没有走出老王山,而是下一坡,上一坡走到对面的鲁打中学念初中。
读高中后,邓江华第一次从大山深处走入县城。高中毕业,他第一次从县城走进重庆,走进山外的另外一个世界。
五
邓江华家贫困,从祖辈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新的时代,党中央在2012年提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在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在2014年,根据国家扶贫攻坚政策,邓江华家一家人通过“精准识别”,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进行帮扶。
就是有了党的扶贫攻坚政策,邓江华才能享受国家的扶贫贷款,让他从大山深处走到县城读高中,才能又从县城来到重庆读职业学院。
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邓江华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他在完成学习课程后,每到周末,就喜欢到大足的石刻博物馆走一走,更喜欢到嘉陵江边坐着,看嘉陵江上的轮船,听轮船上那“呜呜呜”的汽笛声。
邓江华从小生长在老王山脚下,大山,是他童年、少年生活的整个世界。故乡的河流太小,步岔河小得“一步就能跨过去”。
嘉陵江的江面大。从岷江而来,波澜壮阔,奔涌而下,入长江,进大海。
站在嘉陵江岸上,邓江华看着来来往往的渡船,说实话,他真想上去坐一次,然后顺江而下,看沿江的两岸的风景,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只是人们心中的远方和诗,有时候是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的。
邓江华家现在还是精准贫困户,他的生活里,现在还没有“远方和诗”,他只有毫无退路的去学习文化和知识,学习科学技术。
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
邓江华从小向往山外的世界,向往大海的深邃和浩瀚。他没有见过大海,但他现在就伫立于川流不息的嘉陵江边。
邓江华想,总有一天,他能顺着嘉陵江,乘风而下,过长江,走向大海。
......
邓江华把自己从过去的思绪中拉回现实。他站在嘉陵江边,先给从云南昆明辗转到省城贵阳的爸爸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又给远在家乡的妹妹打了一个电话。
邓江华家现在有人口四人,有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
但是在他四岁到五岁的记忆里,他好像还有一个妹妹。
那时候,邓江华刚要入学读书,爸爸妈妈从远方打工回来,恍恍惚惚中,好像看到妈妈的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他清楚地记得,是个妹妹,对的,是个妹妹。
只是当时家里还穷,爸爸妈妈虽然在外打工,却没有文化,掌握不了知识,掌握不了技术,在砖瓦厂做的苦力活,挣不了钱,日子,依然贫困。
那时,邓江华是看到过妹妹,看到过妈妈背了一个多月。
只是有一天,妈妈背着的妹妹突然不见了。邓江华在家里四处寻找,怎么也没有找到。
邓江华找不到妹妹,他哭,他哭喊着问妈妈,妈妈摇头不语。他问爸爸,爸爸低头不说话。
邓江华问他的大伯、大伯娘,他们也不说话。他又问堂哥邓召军和几个堂姐,还问外公胡顺卫,以及外婆,他们装着没听见,一转身,又去忙别的事情去了。
邓江华记忆中的妹妹突然不见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瞒着他,就他一个人不知道。
就是现在,邓江华已经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了,他也不知道那个妹妹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
迷,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迷,一直缠绕在邓江华的心头。
读小学的时候,因为邓江华家所居住的村庄龙向村没有学堂,他只有到外公外婆家那里的木城小学就读。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邓江华来到外公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起居住。
外公外婆家距离木城小学不远,一百米还不到,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外公外婆就起床做好邓江华喜欢吃的食物,待邓江华起床后,吃了背着书包就跑,两分钟不到,就到了学校。
冬天冷,天黑的早,天亮又晚,外公外婆起床煮了吃的后,邓江华起不来床,他恋着那热烘烘的被窝。外公喊,他答应一声,翻身过去,又进入新甜美的梦乡。
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外公外婆喊不起邓江华,就强行把他拽起床,胡乱给穿上衣裤,背着就往学校的教室里跑。有时候被背到教室里,邓江华还是睡着的。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邓江华是在外公外婆家生活的。
在木城小学,邓江华六年级毕业后,就升学到外公家对面的长流乡鲁打中学念初中。
从外公外婆家到鲁打中学的路程要远很多。从木城下山,到步岔河,然后上坡,邓江华和同学们一上一下,一边打闹,通常都要走三个多小时。
其实从空间距离的看,木城离鲁打并不远。邓江华的外公外婆家,与鲁打中学属于平行水平线。在这一边的山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鲁打中学的人在活动。
在大山里,如果嗓门大一些的汉子和妇人,在山的这一边喊话,在山的那一边,还可以清楚地听到喊话的内容。
那时候的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公路,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安全防范,“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人们联络的方式,除近一点的外,远的就靠“隔空喊话”。
邓江华读到初中毕业,大抵到了十五六岁光景。
只是随着年岁越大,邓江华记忆中的那个小妹的印象,在脑海里就越来越清晰。
有时候他一个人发呆,当他看到比他年岁小一些的小女同学,就会想到那个在他记忆里的妹妹。每当此时,他就会情不自禁的念叨,“如果我的妹妹还在,也有这些小女同学一般大了……”
有时候,邓江华还会想,如果他的妹妹还在,她应该是长成这个样子的,或者长成另外一个模样。或许的或许,他的妹妹,长得比天底下的任何小女孩都可爱和漂亮。
只是自从邓江华在四五岁的时候,对妹妹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外,就一直再没有看到过她。邓江华不止一次地在心里祈祷,但愿他的妹妹还在,还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妹妹已不在……”
邓江华不敢想。
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邓江华想到自己小的时候那次受伤,如果不是堂哥邓召军拼了性命把他以“超越世界一切时间的速度”送到三爷爷那里,如果不是三爷爷“一分钟都不停留”地进行救治,那他那鲜红的血液,就一直汩汩地流,一直汩汩地淌,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剩下一滴血液,以一种“苍白的颜色”,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之重,邓江华想到了三爷爷的死,
想到了地球上那些让人猝不及防的灾难,失去的那些生命,他从心底里感受到一种颤栗,让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绝望!
生命之重,生命之轻,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可以,他邓江华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挽救人世的苍生,哪怕一只蝼蚁,他都希望他们,包括它们,能够看到那一丝丝温暖的阳光……
六
把时光倒回到2014年,邓江华家因为祖祖辈辈的贫穷,在国家实施“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时候,他家跟全村、全镇、全国的贫穷老百姓一样,被列入了“精准贫困户。
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发起总攻,所有的扶贫政策竭尽全能的向他们倾斜。
国家因户施策,对需要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建房屋的,国家启用危房改造资金、安居工程资金进行帮扶;对需要发展养殖和种植的贫困户,国家除了给予政策补助外,还给予提供启动资金;对需要外出务工挣钱的,国家进行有的放矢给予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引导,并引资新建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有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没有资金而上不起学,国家放水到田帮助他们走进大学的校门。
国家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不留死角,不遗留一人地进行全方位的帮扶,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做到让贫困户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济收入达标,不愁吃,不愁穿,在住房、教育、医疗上给予百分之一百的保障。”
邓江华家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得到党和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扶持而脱贫的。
在脱贫攻坚战中,邓江华家获得了医疗保障政府资助360元。他上大三时,获得教育资助4500元。在2018年的扶贫小额信贷补贴中,获得收益6525元。同时获得务工补贴6000元,参加了2019年龙向村集体资金入股茶叶公司苗圃基地建设项目1000元,危房改造3000元。
2020年,邓江华家进行花椒种植土地流转2.68亩,获得资金598.6元。在2019年,邓江华家成功脱贫。
也就从那时起,邓江华家一家彻彻底底地甩掉了祖祖辈辈以来,戴在头上的“贫困户帽子”。
邓江华家脱贫,这是他家从湖南迁徙到河云五代人150多年一个历史的拐弯,更是一个贫困家庭的转折,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龙向村,在木城村,在鲁打,在老王山脚下,在晴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2020年,他们全部一起摆脱贫困!
脱贫后的邓江华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父母仍然还在贵州的首府筑城务工,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他们两个人一月收入12000多元,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40000多元。
与此同时,邓江华的大伯家一家人也走岀了贫困线。他的外公胡顺卫,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有功之臣。在精准帮扶的过程中,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从大山深处搬迁到离黔西南州首府兴义不远的义龙新区,分配得100平方米的安置房一套。
邓江华的外公外婆搬迁进新的住房后,外公在家闲时外出散散步,和同一个小区的老人摆白聊天,日子过得惬意,幸福。
邓江华家脱贫了,大伯邓连熬家也脱贫了,外公外婆家从大山深处搬迁到了城市,成了新时期的新市民。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邓江华看在眼里。
眼前的这一切变化,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的祖辈们经历了各种朝代,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的贫困状况,在他邓江华这一代,涅槃重生,真真切切的甩掉了“贫困帽”。
邓江华深深地明白,他的一家,大伯、大伯娘的一家,外公外婆的一家,他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完全是赶上了好时代,这得益于党和人民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就像他在学校上课时政治老师说的一样,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邓江华的外公胡顺卫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名了不起的退伍军人。
邓江华从5岁起,就在外公家长大。那时候他在外公家读书,外公教他从小要热爱劳动,教他骑马。
那时候,外公把邓江华带到山上去做农活,邓江华在种植粮食里的土地里睡着了,外公就把他安稳地放在马舵的中间,两边放粮食,由马把他驮到外公家。
邓江华从小受到外公这个老共产党员的影响,能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知恩图报。
“当你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无私的在帮助你,那这个人就是你一生中的贵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像帮助你的人那样,无私的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对帮助你的人的一种报答。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邓江华的耳边,他的外公胡顺卫经常对他这样说。
七
时间过得很快,从2013年到2017年,邓江华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就读四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
邓江华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重庆发展。但他没有,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晴隆,回到他的家乡。
邓江华说,他的家乡,有背着他长大的大伯、大伯娘,有他的外公外婆,有帮助他的亲人们脱贫的帮扶责任人。这里还有步岔河,有老王山。这里是他的魂,是他的根。
邓江华毕业回乡后,由于父母还在外地务工,大伯家的农活也不多,外公家已搬迁到了城里,自己的妹妹同时已出嫁成家。他选择了留在离家70多公里外的晴隆县城发展。
2017年,邓江华进了一家在晴隆县城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配合政府做老城区民居的拆迁工作。
城区拆迁,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好,拆迁任务没法完成,而且会损害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闹不好还会引发不利于发展的群体性事件。
在拆迁工作中,邓江华非常明白被拆迁群众的苦衷。他不像其他人做拆迁工作那样,动辄威逼恫吓,更有甚者,闹出违反国家法律的强拆事件。
邓江华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他像别人做脱贫攻坚工作那样,不分白天黑夜的去对拆迁群众进行走访,一次不行就走访两次,两次不行就走访三次……他去了解被拆迁群众的诉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被拆迁群众的诉求,符合国家政策的,他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帮助被拆迁群众最大化的获得应得的拆迁补助;对于那些不合理,又不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他耐心地给被拆迁户宣传国家的拆迁政策和拆迁法规,以心换心地去做解释,冰释被拆迁户心中的疑惑,让拆迁户心服口服。
由于邓江华他们的群众思想工作做得十分扎实,他们负责的片区,拆迁工作推进十分顺利,没有人吵,没有人闹,更没有人上访。在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拆迁任务。做到了被拆迁群众满意,开发单位满意,政府满意。
就在拆迁工作中,邓江华还结识了美丽的姑娘杨媛媛。姑娘通过接触和多方打听,认为邓江华善良、诚实、有进取心,有事业心,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于2020年的4月,嫁给邓江华为妻。
邓江华做拆迁工作,获得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姻缘。
打开中国的版图,把坐标定位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我们往东北方向看,便能看到晴隆所处的地理位置。
晴隆东接关岭,北邻六枝,南与兴仁接壤,西抵普安。
晴隆县境内有闻名世界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有“高山草原”之称的“三望坪草场”以及光照风景、晴隆山草场。
在晴隆,明清时代的盘江摩崖石刻群、古墓群、欲飞石、莫忙亭等历史文化遗迹和盘江铁索桥等抗战文化遗址,赋予了这个县厚重的历史文化。
晴隆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山高、坡陡、谷深、水低、土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的报道中,曾将这里描述为“全国最贫困的贫困县。”
2012年,脱贫冲锋号响,八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2020年,全县27830户贫困户,126108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5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条件,改写了“全国最贫困的贫困县”的历史。
晴隆摆脱贫困,全县34万彝、苗、布依、汉族同胞正在建设一个美好的幸福家园。
邓江华在工作中,结识了县红十字会的常务副会长袁光文。
那时,袁光文由县工会被抽调到晴隆县城市建设拆迁办公室工作,专门负责、协调、解决在拆迁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那时候起,邓江华与袁光文会长有了交集。他们共同协作、配合,圆满完成了他们负责片区的拆迁工作。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接触和了解,袁光文会长对邓江华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他的善良、朴实”大加赞赏。
在邓江华的心目中,他则认为袁光文虽为政府官员,但他平易近人,在老百姓面前不抖姿势,不摆架子;说话稳重、诚信、负责,做事有条有理,坚持原则,老百姓信服他,邓江华更佩服他。
当袁光文会长得知邓江华家是“精准贫困户”时,有心要在不违反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帮一帮他。
袁光文会长负责的“老城区改造拆迁工作“完成后,他被调整到了县红十字会工作。
红十字会是一个群团单位,由于之前的晴隆是边远、偏僻的贫困县,红十字协会的编制不足,人员少,而工作量大,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
这个时候,袁光文就想到了邓江华。
邓江华是职院毕业的学生,有文化,又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袁光文希望邓江华来和他一起工作,一起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袁光文去找邓江华谈,邓江华说,袁会长,我敬佩你,我相信你,你叫我来,我就来。
就这样,邓江华来到晴隆县红十字会,成为了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八
作为一名志愿者,邓江华一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工作,在于发放红十字会的宣传手册,宣传救援与扶助的工作内容,与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象,为他人讲解初级卫生救护知识,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
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同时,一个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他的主要工作,是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就立即给予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等,并走入村寨、社区,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写,让我“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或进行海外服务。
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是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邓江华是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苗家孩子,从小到大,他得到过很多的人给予的无私大爱的帮助和救助。
大伯、大伯娘,堂哥、堂姐、三爷爷、外公外婆,还有帮助他家摆脱贫困的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干部,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他们,他们都给予了他邓江华无私大爱的帮助!
没有他们,他或许现在已经没有生命;没有他们,他邓江华家就会跟他们的祖辈一样,世世代代固守贫穷;没有他们,他邓江华家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人们说,大恩不言谢。但是一旦需要,必须得百分之一百二的进行回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知恩图报”,是亘古不变的,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传统美德!
邓江华今年二十六岁,在他这二十六年的成长岁月里,他得到过无以数计的好心人的帮助。
“长大了一定要回报他们,也要用他们一样的大爱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这是邓江华的外公胡顺卫从小教育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从小就想“回报社会”的初衷。
邓江华来到红十字会做志愿者,正遂了他“回报社会”的意愿。工作虽然忙碌,但他觉得,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做得更有意义。
邓江华来到晴隆县红十字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有一项义务是他们要做的,那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器官作全面的检查,将检测出来的数据提交中华骨髓库。
2019年9月,邓江华来到晴隆县人民医院,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全面的体检,按照要求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详尽的数据报告。
在南北盘江环绕的“盘江八属”,晴隆,古称“安南”,她是“盘江八属”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城。县城的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
站在晴隆西面的山梁上俯瞰,声名远播的二十四道拐尽收眼底。望东南瞭望,三宝彝族自治乡,鸡场民族文化演绎场,群山逶迤,波澜起伏万千。山脚下的“史迪威”小镇,别具外国风情。
晴隆在县境中部,在北盘江西岸的山脊上。
整个县城6平方公里,有人口2.7万人。城中居住着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同胞和汉族同胞。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晴隆历为卫、州、县治所。1949年为莲城。
晴隆最古时,名尾洒堡,系布依语译音,意为水下,以山巅多云雨得名。后以城周九山环立,状似莲瓣,更名为莲城。
邓江华行走在晴隆的街道上,经中街,到莲池,看翠荷,睹莲萍。
在莲湖岸边的步道上,邓江华沿着岸边走,但见湖起涟漪,鱼游水下。湖泊的四周,群山环抱,轻烟缠绕,雾雨山岚。
“莲城莲池莲湖,
伊人倚门而伫。
翘首凝望远方,
夫君何时归屋?”
莲城是风景,莲城更有爱情。
邓江华行走在莲城,有阳光从东边的山峦上照射出来,照射在街道的老石板上,他的身影在斜射中投影到古镇街道上,被拉得很长很长……
九
“嘟……嘟……”一阵震动,邓江华的电话铃声响起。
邓江华从裤兜里掏出电话,屏幕上显示,袁会长。
邓江华赶紧按了接听键。
“喂。袁会长您好!”
“小江华。我刚才接到州红十字会领导的电话,有一个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成千上万人的比对,你的各种条件已经与这位白血病患者成功匹配……”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匹配,一般来说,是兄弟姐妹才有可能匹配成功。
因为孩子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他们和父亲或母亲有50个相同的基因,通常被称为一半相同。
而同卵双胞胎的匹配概率是,100个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匹配概率是25,表兄弟姐妹之间低匹配概率的异质匹配,概率在30000到1000000之间。
一般情况下,异质匹配成功的概率非常非常的小。之所以,现在的白血病患者的治愈成功率比较小,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匹配非常困难。
邓江华与那位不知姓名的白血病患者非亲非故,没有任何基因联系,他们的骨髓移植异质匹配成功,是30000人到1000000人之间才能找到的概率!
一个白血病患者能够与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够在千里之外匹配成功,世界上就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在中国,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工作才刚刚起步,在2020年的7月13号前,我们国家的中华骨髓库的全国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才9898人。
在人们的认知中,白血病这一病症,是一种刚发现不久的,也是很难治愈的一种病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一部电视剧《血凝》的上演,人们对白血病这个病症,才有所了解。
后来,随着人们不断的接触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甲醛,白血病患者就越来越多。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患白血病的人群很多,我国白血病发病率是10万比2.76。
每年新增约4万名,各年龄段都有分布,每年4万人的增长数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
中国目前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
邓江华的骨髓与远方的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这就意味着他的骨髓将会挽救一个白血病患者,将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邓江华有些激动,他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正在热恋的恋人杨媛媛。并告诉了她,他愿意为那名不知姓名的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他说,他这样就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什么?你想捐献骨髓?你想错了没有?捐献骨髓,那是‘敲骨吸髓’!”
邓江华没有想到,他的女朋友杨媛媛立即给予了强烈的反对。
“媛媛,媛媛。你别急,你听我给你解释。”
“我不急?邓江华,你想过没有?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这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影响没有?对我们的下一代有影响没有?”
电话那一头,邓江华的女朋友急得都哭了。
是的,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这是人的身体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像献血那样轻松,今天抽了200毫升,300毫升,对于身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一个月,两个月后,还可以继续捐献200毫升,300毫升。
这捐献骨髓,有很多人听都还没有听说过。如果是传统的捐献方式,则是从人体的骨骼里面抽出可用的造血干细胞,给予患者进行移植。
那种传统的骨髓抽起方法,不仅捐献者要经历大病一场的痛苦,而且对于身体,还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现在的医疗手段,抽取造血干细胞,只从循环的血液中提取,但是对于身体的影响,普通老百姓,是一无所知。
杨媛媛心里急,邓江华是理解的。
那晚,邓江华陪着心爱的人杨媛媛,给她讲他的大伯、大伯娘,给她讲死去的三爷爷,给她讲他的外公外婆,给她讲他那至今不知死活的妹妹。
一个晚上的时间,邓江华还给杨媛媛讲他家祖祖辈辈原来的贫困状况,给她讲国家的脱贫攻坚,讲他家如何甩掉世世代代戴上在头上的“贫困帽子”,最后,邓江华说,“我只要从5000毫升的血液里,抽取够量的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那天晩上,邓江华的女朋友杨媛媛含着泪听着邓江华讲述他童年的记忆,听着他讲述他的成长历程。
杨媛媛明白邓江华的初衷,知道邓江华是一个“讲大义,明事理,懂感恩”的好男人。
杨媛媛也明白生命之重,只是她心疼他,心疼他这个心爱的男人!
那天晚上,邓江华和杨媛媛一起,他们上百度,查询“捐献骨髓对捐献者的身体有什么损害?”“捐献骨髓对捐献者生育的下一代有什么影响?”
邓江华和杨媛媛一共查询了100多条相关内容。同时打电话向医院的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当他们得到的答复是“捐献者捐献后,除注意休息外,今后没有什么影响”时,杨媛媛含着泪对邓江华说,“我支持你!只是我心疼你,心疼你在捐献时要忍受的各种痛苦!”
“不怕,媛媛,现在的医疗手段,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是‘敲骨吸髓’,而只是抽出我的血液,通过高精密设备对‘再生造血干细胞’进行分离提取后,又将血液循环地输入我的身体,”邓江华接着说,“况且,只要我的骨髓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遭受这点痛苦,算不了什么!”
女朋友杨媛的思想工作做通了,邓江华又陆陆续续的给他的大伯、大伯娘,他的父母,他的堂哥、堂姐、外公外婆打电话,这些人,毕竟是重新给过他生命的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的外公接到电话后哭着说,孩子,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你就去做。只是可怜你,孩子,让你受苦了!
十
邓江华在征得所有亲人的同意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再一次抽取血样与受捐者再次进行配型。第一次配型符合捐献条件,第二次进行高分配型,照样符合捐献条件。
今年的3月26号,邓江华接到电话,第二次血型比对合格,等待受捐者做移植手术的电话通知。
为了支持邓江华给远方的白血病悲者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让他捐献时放心,今年4月3日,杨媛媛选择与邓江华结婚,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今年6月,医疗单位根据要求,对邓江华进行体检和核酸检测。
7月8日到7月13日,邓江华在晴隆县红十字协会会长袁光文的陪同下,赴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从晴隆往省城,200多公里的路程,邓江华和袁光文一大早就起床到晴隆县的客车站,买票,排队,登上往贵阳的客车。
妻子杨媛媛来送,她的手一直挽着邓江华的胳膊,挽得很紧。
杨媛媛一直没有说话,时不时望着远方,又专注地看着邓江华。
有风吹来,将她的头发吹起,杨媛媛借故用手去抚飘去的头发,顺手拭掉眼睛里要滚出的泪花。
邓江华和杨媛媛从相识到相知、相爱,他们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杨媛媛给予最多的,是对邓江华的关怀和疼爱。
杨媛媛知道,邓江华从小到大,父母一直不在身边,是他的大伯邓连熬、大伯娘、堂哥、堂姐们把他带大。
邓江华的童年是不幸的,父母不在身边,但他又是幸福的,他的大伯、大伯娘把他视为已出,比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好地给他温暖,给他爱。
他的大伯娘王香妹,在他一岁不到的时候,就一直背着他,一直背他到三岁,四岁。
像王香妹这样伟大的女性,在城里不多,在农村,也不多。大嫂背小叔子,后来又背小叔子的孩子,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邓江华小时候得到的爱,是大伯、大伯娘、堂哥、堂姐、外公外婆们给予的。他虽然算得上是那时候三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但是周围亲人们给他的爱,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
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那么他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丈夫邓江华要无偿的捐献自己的骨髓,去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生命,这就是一种大爱!
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绝对是个好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男人,绝对是个好男人。杨媛媛庆幸自己在生命的长河里,遇到了邓江华,她能嫁给他,是她的幸福。
“小江华,我不能陪你去贵阳。你和袁会长去,要照顾好自己。捐献了骨髓后,就早点回来,我在我们的家里等你……”
邓江华刚上车,他的妻子杨媛媛在松开他胳膊的那一刹那,终于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声地哭了出来……
7月的天,正是酷暑时节。太阳明晃晃地晒着,坐在客车里的邓江华,被斜晒的阳光照射得有些睁不开眼睛。
邓江华伸手拉了拉客车上的窗帘,遮挡住强烈的阳光,因为起床太早,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
邓江华的父母在他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到云南昆明郊区的一个砖瓦厂打工去了。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话,更不要说人们现在用的手机了。
通讯设施落后,父母亲又难得回来。邓江华要见爸爸妈妈一面,都要等到每年过年的时候。有时候,父母过年都不能回来。
现在通讯发达了,原来的座机电话早已淘汰,就是在农村,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人手一部手机。
现在的手机,不但能发短信,打电话,还能视频通话。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只要微信一打开,连接上自己想要连接的人,按钮一按,就能通过视频面对面说话。
自从可以打视频电话后,邓江华每天都能接到父母打来的视频电话,问他冷不冷,饿不饿,过得好不好。
邓江华只要在视频里看到父母,他就会开心地笑。无论父母问什么,他都说好,他怕父母牵挂他,心疼他。
有一天,他的父母打来视频电话,说,“小江华,你看你的头发都长了,赶紧去理。”一会又说,“小江华,你今天有点瘦了,没有原来胖了。是不是没有吃饭?”
邓江华说,“妈,我本来就胖,没有瘦。你看现在身体好好的。我每天和媛媛在一起,每顿都吃得饱饱的……”
邓江华想起这些年来,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十分不易。在他一岁不到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挣钱。由于读书不多,他们在砖瓦厂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住在外面,吃在外面,风餐露宿,有时候还饭都吃不饱……
“假如故乡尚好,谁愿意在外漂泊?”
在省城贵阳的贵州省人民医院,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整整用了6天时间。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捐献的第一阶段,为期4天的时间。
在这4天的时间里,邓江华每天早上打动员剂,中午休息,下午又打动员剂。
打动员剂打了6天时间,直到7月13日的早晨6点,邓江华打完了最后一针动员剂。在当天上午9点,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正式进行。
在捐献过程中,邓江华看到自己鲜红的血液被抽出,汩汩地输入高精密设备,然后又通过高精密设备循环地输入自己的身体。
对于邓江华来说,血液抽离时,只有扎针时产生的疼痛感,抽离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不适。还因为起床早了的缘故,在抽离过程中,他还差点睡着。
邓江华的血液抽离,整整持续了5个小时,在他被循环抽取的血液中,共抽离了259毫升的造血干细胞(骨髓)。
邓江华的骨髓捐献结束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因为抽取血液的时间太长,又不能乱动,抽离完成,身体觉得特别轻松。
7月14日上午,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圆满完成,他在晴隆县红十字会会长袁光文的陪同下,又回到了晴隆他和妻子杨媛媛的家。
在邓江华捐献骨髓期间,晴隆县红十字会的袁光文会长给了他很大的关心和关怀,每时每刻都在陪着他,照顾着他。他的妻子杨媛媛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
与此同时,贵州省红十字会、黔西南州红十字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望他,安慰他……
十一
《感谢信》
敬爱的捐赠者:
您好!
首先,我想表达我们一家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您无私的帮助!
去年,我不幸患此重病。噩耗传来,全家人如五雷轰顶,一时间手足无措。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化疗治疗,一直在寻找能够匹配的骨髓源。
后来得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不是亲生胜似亲人的您,为了救我,自愿奉献,我非常激动,我从内心深处想要表达我对您的谢意。
我们一家鞠躬致谢!我们一家会把您这种无私的大爱铭记在心……”
这是一封接受邓江华骨髓捐献患者在病情治愈后,写给邓江华的《感谢信》。
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属于“双盲”捐献。捐献者不知道接受者是谁,接受者也不知道捐献者是谁。他们不能见面,不能通电话,不能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就是这封《感谢信》,都是患者写好后,委托志愿者通过第三方转交给邓江华的。
接受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患者,在《感谢信》中这样说:
“……恩人,您心地善良,无私奉献,勇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质,是我和我的家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未来的日里,我们一定会像您一样,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奉献我们的一切!”
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邓江华读到它,心里都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他知道,他捐献的那259毫升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成功地挽救了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为他知道,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已经得以重生,一朵即将凋谢的花朵,又重获生命!
就在邓江华收到白血病患者转来的《感谢信》不久,邓江华收到了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上面的数据已经由“9898”,增加到了“9899”这个数据。
“9899”,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一组普通的数据,但是又有谁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数字的递增,都浸染着每一个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鲜红的血液。
9899名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了9899个鲜活的生命!
生命之重,大爱无垠。
盘江之上,晴隆县城,邓江华牵着妻子杨媛媛的手,漫步在街头。
这一段时间以来,邓江华和他的妻子都在埋头复习备考,他们希望在来年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考试”中,考得好的成绩,录取后努力工作,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更好的回报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作者简介:
汪海,先后在《法制日报》、《解放军生活》、《贵州日报》以及地方刊物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杂文和小说。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汪海 瓦秀丽 编辑:印象黔西南 )
那天,星期六,别人在过周末,我走, 到晴隆去,到河云的步岔河去。
两天的时间,由盘江的西南到盘江的东北,从王子山到老王山, 我去采访一个苗族贫困家庭的小伙子,他叫邓江华。
邓江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池出生在贵州边远、偏僻的牂牁江河岸,长在老王山下。
那时,邓江华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少年。现在,他长成了一个26岁的苗族小伙子。
在那个叫做河云的大山峡谷深处,零零碎碎的居住着十来户苗族人家。
河云,在2020年之前,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村寨,那个叫做邓江华的苗族青年,就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生长在一个极度贫困的苗族家庭。
2012年,党中央提出“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让全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奔小康!”
在那时,国家把邓江华家列入精准贫困户进行帮扶。
经过八年时间的精准扶贫,在2019年,邓江华家一家人摆脱贫困,彻底改变了他家一家祖祖辈辈几百年来的贫穷面貌。
摆脱贫困后的邓江华,他说,我家一家人,今天能够摆脱贫困,全靠共产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全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邓江华说,人要懂得感恩,昨天你帮助了我。今天,当你需要的时候,我就要报答你,竭尽自已所能!
2020年7月,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年轻母亲需要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在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的匹配中找到了邓江华。
邓江华,他说服亲人,克服种种困难走上手术台,他用他捐献的骨髓挽救了一个年轻母亲的生命!
邓江华捐献骨髓,这是一种超越“感恩”范畴的回报。这种回报,让我们去感受一种重量——生命的重量。
——题记
一
重庆。
邓江华站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岸上,任由从下而上吹来的河风抽打在脸庞上。
邓江华的头发大抵有一个月没有剪了,额头上那些长得较长一些的,被河风吹打着,直刺刺的,像要冲上天际。
重庆、武汉、广州,被人们称为“三大火炉”。热,是重庆标志性的气候。
“火锅,火锅,又麻又辣的火锅唉!男人吃了强壮,女人吃了漂亮……”
“唉。小伙子,麻辣火锅,要来搓一顿不?”嘉陵江岸边,一溜的重庆火锅店,那吆喝声此起彼伏。
重庆,别称山城,是个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古称“渝”,现在的名字“重庆”,始于宋朝。在宋朝之前,又称“渝州、巴州、江州”等等。
重庆著名的山为“巴山”,位于“渝、鄂、以及三省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古诗《重庆府》曰:“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巴蜀大地,嘉陵江岸,热,便是重庆的性格。
重庆虽然热,但是今天对于邓江华来说,河风吹过后,他却感到了一丝不可名状的冷。
邓江华站在嘉陵江岸上,他把手机微信里的信息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的眼睛一开始触碰到微信对话框里的文字,就被文字里传递过来的信息击得崩溃。
“三爷爷死了,三爷爷死了……”
有泪水从邓江华的眼角滚了下来,他的嘴唇似张非张地蠕动着,“三爷爷是被他的女儿用刀刺死的。两刀,三刀……三爷爷就这样被他的亲生女儿用刀刺死了!”
“爸,妈。三爷爷是死了吗?”邓江华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给远在云南打工的父亲和母亲,一遍一遍的问,是不是三爷爷死了。
“小江华。怎么啦?你三爷爷去年就死了,已经死了一年多了。你怎儿啦?小江华?”邓江华的父亲母亲在千里之外用电话一遍又一遍的回答,又一遍一遍的问。
“没有什么。”邓江华答了一句,就挂掉了爸爸妈妈的电话。
这是怎么啦?都死了一年多了。
邓江华手上拿着手机,颓然一屁股坐在地上,“这是怎么啦?都死了一年多了……”
邓江华的脸颊依然流淌着泪水,嘴唇一张一翕,依然蠕动着,一遍又一遍地问。
在别人的眼里,邓江华喊的“三爷爷”的这个人,只是他本家远房一个爷爷辈的亲戚,年纪和他的父亲邓灿差不多大小。
在邓江华的脑海里,三爷爷就是三爷爷,只知道三爷爷跟他家一样的姓,姓邓,名叫什么,不知道。打小,他就喊他三爷爷,一直喊到现在。
“邓江华。别走神,好好的听课!”
课堂上,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专业老师正在讲课。老师讲的什么,邓江华一个字也没有听见。
老师声色俱厉的一声喊,有同学扭头往他这里看。他被那一声喊拉回课堂,他正了正身子,嘴巴里又嘟哝了一句,“三爷爷怎么就被他的亲生女儿刺死了呢?”
在贵州晴隆与贵州六枝交界的地方,有一条河流从云南的马雄山湍急流来。往下经荷塘、光照、董箐、白层、岩架,在蔗香与南盘江交汇,形成红水河,过大化、马山,经宾阳、贵港流入珠江。
在南北盘江环绕的地方,居住着布依、苗、汉等多种民族,有340多万人口。
南北盘江又称珠江流域。珠江,又名粤江,按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
在古时,人们称六枝与晴隆交界的这条河流为牂牁江,属古夜郎国。
在牂牁江南岸的地方,有一座山叫老王山,还有一座山叫木龙岩。
两山相距不足五里地,山岩相对,那1500米的高度,有的呈90度状,有的上阔下窄呈倾斜状,直耸天际。
那天巳时近,我们从晴隆驱车出发,出莲城,往北,急转直下,过西泌河,再上山,走茶马,上花贡,抵中营。
出中营往左,车过处,一路悬崖绝壁。翻过海拔近2000米的山梁,又一路向下,往西走,到达木城,再往下走,便到了龙向,至谷底,就到了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河云。
河云,就是邓江华生长的地方,在老王山和木龙岩山的两山之间。
传说,邓江华家祖辈来自湖南。从他家的字辈数起,“制、星、吉、连、召”,他们家在这里生活了五代人,足足居住了150多年……
二
邓江华口中的“三爷爷”死了。他的三爷爷就居住在他家背后的山坡上,属于另外一个村。
邓江华的三爷爷和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年纪相差不大,四十多岁,五十岁不到。人到中年,生命力旺盛,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昨天还是活生生的生命,怎么就死了呢?可恨的是他的女儿,十七八岁的样子,手刃亲父……
“唉——”邓江华长叹一声,这是他第二次,或第三次,第四次深感世事无常,生命脆弱。
“真不希望有好多的生命就这样遭受这无妄之灾!”
邓江华双手合十,在嘉陵江边,向苍天祈祷。
邓江华家从太祖那一辈就从湖南来到了这牂牁江畔的河云,在山谷深壑中一住就是上百年。刚刚来之初,这里崇山峻岭,荒无人烟。他的祖辈来这里伐木作架,割来巴茅草覆盖“屋”顶,捆扎栅栏,以棚为居,以猎为生。
解放后,他们家才慢慢的开荒种地,播洒粮秣。由于土地贫瘠,一年种来不足以供全家一年裹腹。
日子一天一天地熬着,一天一天地过着。就在他父亲邓灿才三岁的时候,他的爷爷邓吉福因为贫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爷爷死了,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只能由长他十八岁的胞兄邓连熬哺养。邓连熬的妻子王香妹嫁过来,他们夫妻二人一起抚养年仅三岁的弟弟邓灿。
俗话说,“长兄为父,长嫂如母。”邓江华的爷爷死了,他的父亲邓灿跟着哥哥嫂嫂。嫂嫂王香妹把小叔子当着自己的亲身骨肉哺养。一天把这孩童背在背上,上山砍柴,下地种粮。
只因土地贫瘠,他们一家人怎么种来都不够吃。贫穷,一直笼罩在这个茅草房下的苗族家庭。
王香妹嫁过来一年后,她又和自己的丈夫邓连熬添下了自己的孩子邓召军。
家中添丁,本应该是喜事。但是他们的负担,又加重了一层。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正是国内动荡不安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政治运动波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不搞生产,只搞运动,再加上是大集体拿工分吃饭。有干活的,更有磨洋工的。满坡满山的荒芜。
“河云河云面朝西,
满山遍野草凄凄。
只见人下种,不见米逗鸡。
河云人家无粮米,
背着孩童吃树叶。”
河云人家无粮,邓江华伯父伯母的家也无粮。他们用苞谷面伴野菜,伴树叶先蒸干饭吃,后熬稀饭吃,一家人吃得面黄饥瘦。
河云人吃野菜,吃树叶。渐渐的,山上的野菜没有了,树叶也被吃光了。人们开始吃树皮。
什么枇杷树皮,蕨菜根,他们挖来,用清水洗净,再用石碓捣碎,成糊浆,用手捞起于掌心,五指合拢,使劲揉捏,捏成汤圆状,再放锅里煮,无油,也无盐,煮熟便食,
那时候大家都饿了,只要能埋饱肚子,什么都吃。
初时,有吃的还好,到最后,野菜、树叶、树皮、树根都没有了,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
饥饿。
贫困。
贫困。
饥饿。
有的人几天没有吃饭。有很多人身体在变形。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和邓连熬的孩子邓召军虽是叔侄关系,但是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大。他们饿,一个盯着自己的大哥大嫂,一个盯着自己的父亲母亲。他们饿,他们哭。邓连熬和妻子王香妹擦了一把泪水,又擦了一把泪水。
渐渐的,邓江华的父亲邓灿身体开始浮肿,人开始虚胖,脚底板的皮肤开始裂口。
在此同时,邓连熬和王香妹的孩子邓召军的身体也同邓江华的父亲邓灿一样,出现了同一样的症状。
他们的脚底皮肤开裂,过几天就脱落,脱落后又开裂。
邓连熬和王香妹两夫妇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的疼。
贫穷,让这个贫困到极致的家庭欲哭无泪。
贫困,怎么办?没有办法,日子也要过。
孩子们饿了,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孩子们生病了,没有钱看病,怎么办?捱着。捱着,捱着,有的孩子就走了,有的孩子去阎王爷那里转了一圈,又转了回来。
那天,我和邓江华来到他的大伯家,听着他的大伯和大伯娘回忆起过去的那些艰难岁月,他的大伯和大伯娘眼睛湿润了,邓江华的眼睛也湿润了……
那样的日子,那样的岁月,没有经历过的人,哪里会有那般撕心裂肺的痛。
嫂子背小叔子,在那时候的农村,不多见,也不少见。
那天,我在老王山脚下的邓江华家,看到邓连熬、王香妹两夫妻,虽然他们一个才63岁,一个65岁,但是他们的脸庞上,却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皱纹里写满了艰难岁月流下的沧桑。
他们虽不老,却已显了龙钟。一些牙齿已脱落,说话吐字也模糊不清。
在邓江华的大伯家,我看到邓江华有时候在笑,但是笑得很勉强。
在回晴隆的路上,我问邓江华,为什么这样?他回答我说,见了大伯、大伯娘,听了他们讲述过去的岁月,我心里笑不出来。我的大伯、大伯娘,为了我父亲,为了我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邓江华告诉我说,当他听了他大伯和大伯娘回忆那些过去的日子,寨子的一些孩子无药看病,而过早失去生命时,心里更不是滋味。
生命之重,愿世界一切皆好!
三
邓江华出生在九十年代,今年有二十六岁。
邓江华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条件还不是那么好。他的父亲在他大伯和大伯娘的哺育下,在十六岁时娶了他的母亲胡光英。
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是本地人。娘家就住在离河云三公里多的木城村。
木城村和龙向村的河云是斜线直角。在这里,龙向村与木城村是在同一面山坡上。山势坐南向北。对面的大山就是老王山。正对面属于长流乡的鲁打。
在鲁打稍微往下一些的地方,有一帘瀑布。每到夏秋丰水季节,由鲁打的村寨穿了一些流水过来,直从悬崖上坠入百余米深的谷底,一排的三条水流,悬挂于高山峡谷之间,形成“川”字形瀑布,或轻,或慢,或急,或大,或小,轻烟曼妙,如人间仙境,十分好看。
人们常说,山是神,水是魂。老王山与木龙岩的伟岸挺拔,“川”字形瀑布的珍珠漂洒,或钢或柔,铺展开来,相得益彰。
从木城村出门往左,斜直了下去,开车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就到了邓江华家居住的苗族村寨,龙向村河云。
邓江华家与他大伯邓连熬家紧邻而居,两家人共有一个院落。
周围的慈竹以及一些榕树、椿树,还有一些杂木树形成深谷丛林,有时候就是隆冬季节来了,这里也是一片翠绿,尽现盎然生机。
在离邓江华家不足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条河流又由西北望东南而去。
这条河流在夏季丰水季节,可齐腰深;而到了冬春枯水期,水则见了河底,人们渡河,便不碍事,抬脚一跨,就到得对岸,当地人为此给这条河流取名为“步岔河”,意为一步就可以跨过去的河。
邓江华家对面左上角的那座山就叫木龙岩,其势十分逼人,与东北的老王山隔河相望。这中间有一个苗族寨子,就是在木城村看到的鲁打。
只是在邓江华家这里,地势低凹了一些,无论你踮起脚尖,或是伸长脖颈,都不能看到鲁打。
邓江华就生长在他父亲生长的这个地步,这个地方就叫河云,龙向村的河云。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长到一十六岁的时候,就娶了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为妻。
一年过后,邓江华这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幼小的时候,邓江华对父亲和母亲胡光英没有什么印象。因了是当时他家里很穷,邓江华家和他大伯邓连熬家虽然都掀了茅草房,盖了几间窄仄的砖混平房,家里仍然闹粮荒和缺钱用。
家里穷,这是邓江华家祖祖辈辈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的状态。
上世纪,九十年代,打工热兴起,全国八千多万大山深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开始走出家门,走出大山,涌向沿海一带的广东、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打工挣钱。
邓灿和妻子生下邓江华后则离开河云,离开龙向,离开老王山,汇入这股打工潮,走向城市,走向他们需要的地方。
只可怜了邓江华这个孩子,一岁不到,就成了当时全国三千万留守儿童其中的一员。
邓江华的父亲走了,母亲走了,邓江华这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就像当时他的父亲一样,走进了邓连熬、王香妹夫妇俩的生活。
邓连熬、王香妹夫妇带大了邓江华的父亲邓灿,现在又来哺育一岁不到的侄子邓江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情景,似乎又在九十年代再现。邓灿夫妇外出打工挣钱去了,人们又看到了邓连熬的妻子王香妹背过邓灿的背上,又背起了邓江华。
邓江华哭,就像他的父亲邓灿小的时候一样,王香妹把他背在背上,上山做农活背着,在家做家务时也背着……
一个背过一家两父子长大的伟大女性的背,是多么厚实和温暖!
邓江华的父亲邓灿和邓江华的母亲胡光英外出打工,一走就是四年。
这四年,邓江华从襁褓到蹒跚学步,再到牙牙学习,他不知道父亲是谁,也不知道母亲是谁。
邓江华会走路了,他也会说话了,他想喊爸爸,但不知道爸爸是谁;他更想喊妈妈,但是,他也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邓江华看到堂姐姐喊他的大伯邓连熬为爸爸,他也跟着喊大伯为爸爸。他看着堂姐喊背过他的大伯娘王香妹为妈妈,他也跟着喊大伯娘为妈妈。
邓江华就这样一直喊着,从开始学会说话就喊,一直喊到他上学读书。
有几次,他妈妈回来,他不知道这人是谁,他听见他的堂姐喊他的妈妈为“满嬢”,他也跟着堂姐喊自己的妈妈为“满嬢”。
“满嬢”是谁?“满嬢”就是自己的妈妈!
长大后,邓江华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满嬢”。
在家里,邓江华有两个妈妈,一个是生他的妈妈,一个是用温暖厚实的背背他长大的妈妈。这个妈妈,把他的父亲背长大,现在又把他背长大。
直到有一天,背他长大的“妈妈”告诉他,他喊的“满嬢”才是他的妈妈,要他尽快改正过来,邓江华才真正喊自己的爸爸为爸爸,喊自己的妈妈为妈妈。
四
在嘉陵江边,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邓江华想着过去的往事,想到“三爷爷”的死,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过了一遍又一遍。
邓江华小时候淘气,和堂姐姐们玩“打毛救活”的游戏。
那时,邓江华在房顶上跑,一不小心,从四米多高的房顶上摔下来,他的右大腿被栅栏上的木桩刺破,好大一条口子,血汩汩地淌。他当时就昏了过去。
怎么办?他的父母不在,他的大伯邓连熬、大伯娘王香妹急得直哭。
龙向村地处边远、偏僻,那时还不通公路,那里到中营的镇上要翻一面大坡,从龙向河云的谷底爬拢山顶,1500多米的高度,全是羊肠小道,还坎坷不平。
翻越大山,还得下坡,如果背着邓江华到镇上的医院,没有三个小时不行。但是三个小时,人背到那里,不知道还有命没有。
就在邓连熬夫妇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邓江华的堂哥邓召军喊了一声,“爹。妈。救命要紧,我赶紧背着小江华去找三爷爷……”
邓召军话没说完,一个箭步冲上去,背着邓江华就走。
之前我交待过,人们喊的“三爷爷”是邓江华家族中的邓姓爷爷,就住在邓江华家背后的山坡上。
“三爷爷”在这方圆五六里,算得上是民间的“能人”,懂医术。有时候能治好人,有时候又医疗无效。
现在邓江华伤势危急,如果不能及时止血处理,可能性命难保。
邓召军来不及多想,只给父母亲交待一句话后,背着邓江华就走。
从河云谷底到半山腰三爷爷的家,全是35度以上的斜坡,三公里多远,如果人们平时不负重行走,至少要耗时50分钟以上;如果负重前行,有时候一个小时也不能到达目的地。
可是邓召军来不及了,他背着的是他的堂弟跑。这个堂弟,是在他的母亲背上背着长大的,比亲兄弟还亲。
邓召军急,上坡,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他背着的是他的弟弟,背着的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那时又正是夏秋时季,热,累,背上背着40多斤重的弟弟,汗水从邓召军的头上,脸上冒出来,双颗双颗的砸在坎坷不平的碎石路上,一摔摔成两瓣。
邓召军,跑,加速,再跑,他与其说是与时间在赛跑,还不如是在和生命赛跑……
速度多快一秒,或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那天,邓召军为了救弟弟邓江华,他在全村人的奔跑速度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平时人们要50分钟才能走完的山路,那天,他只用了半个小时,比平时足足快了20分钟。
邓江华被送到三爷爷那里,三爷爷半分钟都没有停留。他赶紧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消毒药水,消毒,止血……
好一阵忙碌,邓江华的性命终于让三爷从阎王爷那里拉了回来。
通过三爷爷的治疗,邓江华的伤势逐渐好转,虽然现在伤口处还留有一道凸兀的疤痕,但是,他的命回来了……
“三爷爷怎么就死了呢?”
邓江华抚摸着那次受伤后留下的疤痕,不止百遍地问,“三爷爷怎么死了呢?”
三爷爷是被他的女儿用刀刺死的,一刀,两刀,三刀,四刀……后来听到人们讲,三爷爷的女儿患了精神病,被安置在精神病医院治疗。那天,三爷爷去看她,她用刀足足刺了她父亲42刀。
血刃生父。一条鲜活的生命,凋谢在亲生女儿的屠刀之下……
“三爷爷,我这条命是你救的呀!你怎么就死了呢?”
重庆山城,嘉陵江边,邓江华独怆然而涕下。
重庆山城,雾都,有时候只能听到嘉陵江里轮船“呜呜呜”的汽笛声,但是看不到轮船。
从贵州大山里走岀来的邓江华,第一次来到重庆,就被山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吸引。阔了的街道,热闹的朝天门。熟悉的重庆人口音,别具一格的地方方言。
因为贵州离重庆不远,语音、语调、语境虽各有区别,但是腔调相同,“川、渝、黔”,有时候其他省的人厘不清你是哪里人。
言语相通,邓江华就感到重庆不陌生。
邓江华生长在老王山,那里抬起头是山,低下头还是山。
到他五、六岁的时候,他的大伯和父亲,启蒙让他到学堂念书,到木城外公胡顺卫家那里的木城小学念小学。
后来就是念初中了,邓江华依然没有走出老王山,而是下一坡,上一坡走到对面的鲁打中学念初中。
读高中后,邓江华第一次从大山深处走入县城。高中毕业,他第一次从县城走进重庆,走进山外的另外一个世界。
五
邓江华家贫困,从祖辈以来就没有改变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新的时代,党中央在2012年提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在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在2014年,根据国家扶贫攻坚政策,邓江华家一家人通过“精准识别”,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进行帮扶。
就是有了党的扶贫攻坚政策,邓江华才能享受国家的扶贫贷款,让他从大山深处走到县城读高中,才能又从县城来到重庆读职业学院。
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邓江华读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他在完成学习课程后,每到周末,就喜欢到大足的石刻博物馆走一走,更喜欢到嘉陵江边坐着,看嘉陵江上的轮船,听轮船上那“呜呜呜”的汽笛声。
邓江华从小生长在老王山脚下,大山,是他童年、少年生活的整个世界。故乡的河流太小,步岔河小得“一步就能跨过去”。
嘉陵江的江面大。从岷江而来,波澜壮阔,奔涌而下,入长江,进大海。
站在嘉陵江岸上,邓江华看着来来往往的渡船,说实话,他真想上去坐一次,然后顺江而下,看沿江的两岸的风景,吟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只是人们心中的远方和诗,有时候是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的。
邓江华家现在还是精准贫困户,他的生活里,现在还没有“远方和诗”,他只有毫无退路的去学习文化和知识,学习科学技术。
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唯有科学技术才能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
邓江华从小向往山外的世界,向往大海的深邃和浩瀚。他没有见过大海,但他现在就伫立于川流不息的嘉陵江边。
邓江华想,总有一天,他能顺着嘉陵江,乘风而下,过长江,走向大海。
......
邓江华把自己从过去的思绪中拉回现实。他站在嘉陵江边,先给从云南昆明辗转到省城贵阳的爸爸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又给远在家乡的妹妹打了一个电话。
邓江华家现在有人口四人,有他的父亲母亲和妹妹。
但是在他四岁到五岁的记忆里,他好像还有一个妹妹。
那时候,邓江华刚要入学读书,爸爸妈妈从远方打工回来,恍恍惚惚中,好像看到妈妈的背上还背着一个孩子。他清楚地记得,是个妹妹,对的,是个妹妹。
只是当时家里还穷,爸爸妈妈虽然在外打工,却没有文化,掌握不了知识,掌握不了技术,在砖瓦厂做的苦力活,挣不了钱,日子,依然贫困。
那时,邓江华是看到过妹妹,看到过妈妈背了一个多月。
只是有一天,妈妈背着的妹妹突然不见了。邓江华在家里四处寻找,怎么也没有找到。
邓江华找不到妹妹,他哭,他哭喊着问妈妈,妈妈摇头不语。他问爸爸,爸爸低头不说话。
邓江华问他的大伯、大伯娘,他们也不说话。他又问堂哥邓召军和几个堂姐,还问外公胡顺卫,以及外婆,他们装着没听见,一转身,又去忙别的事情去了。
邓江华记忆中的妹妹突然不见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瞒着他,就他一个人不知道。
就是现在,邓江华已经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了,他也不知道那个妹妹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
迷,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迷,一直缠绕在邓江华的心头。
读小学的时候,因为邓江华家所居住的村庄龙向村没有学堂,他只有到外公外婆家那里的木城小学就读。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邓江华来到外公外婆家,和外公外婆一起居住。
外公外婆家距离木城小学不远,一百米还不到,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外公外婆就起床做好邓江华喜欢吃的食物,待邓江华起床后,吃了背着书包就跑,两分钟不到,就到了学校。
冬天冷,天黑的早,天亮又晚,外公外婆起床煮了吃的后,邓江华起不来床,他恋着那热烘烘的被窝。外公喊,他答应一声,翻身过去,又进入新甜美的梦乡。
眼看上学要迟到了,外公外婆喊不起邓江华,就强行把他拽起床,胡乱给穿上衣裤,背着就往学校的教室里跑。有时候被背到教室里,邓江华还是睡着的。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邓江华是在外公外婆家生活的。
在木城小学,邓江华六年级毕业后,就升学到外公家对面的长流乡鲁打中学念初中。
从外公外婆家到鲁打中学的路程要远很多。从木城下山,到步岔河,然后上坡,邓江华和同学们一上一下,一边打闹,通常都要走三个多小时。
其实从空间距离的看,木城离鲁打并不远。邓江华的外公外婆家,与鲁打中学属于平行水平线。在这一边的山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面鲁打中学的人在活动。
在大山里,如果嗓门大一些的汉子和妇人,在山的这一边喊话,在山的那一边,还可以清楚地听到喊话的内容。
那时候的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公路,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安全防范,“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人们联络的方式,除近一点的外,远的就靠“隔空喊话”。
邓江华读到初中毕业,大抵到了十五六岁光景。
只是随着年岁越大,邓江华记忆中的那个小妹的印象,在脑海里就越来越清晰。
有时候他一个人发呆,当他看到比他年岁小一些的小女同学,就会想到那个在他记忆里的妹妹。每当此时,他就会情不自禁的念叨,“如果我的妹妹还在,也有这些小女同学一般大了……”
有时候,邓江华还会想,如果他的妹妹还在,她应该是长成这个样子的,或者长成另外一个模样。或许的或许,他的妹妹,长得比天底下的任何小女孩都可爱和漂亮。
只是自从邓江华在四五岁的时候,对妹妹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外,就一直再没有看到过她。邓江华不止一次地在心里祈祷,但愿他的妹妹还在,还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妹妹已不在……”
邓江华不敢想。
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邓江华想到自己小的时候那次受伤,如果不是堂哥邓召军拼了性命把他以“超越世界一切时间的速度”送到三爷爷那里,如果不是三爷爷“一分钟都不停留”地进行救治,那他那鲜红的血液,就一直汩汩地流,一直汩汩地淌,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剩下一滴血液,以一种“苍白的颜色”,离开这个世界。
生命之重,邓江华想到了三爷爷的死,
想到了地球上那些让人猝不及防的灾难,失去的那些生命,他从心底里感受到一种颤栗,让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绝望!
生命之重,生命之轻,人的一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可以,他邓江华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挽救人世的苍生,哪怕一只蝼蚁,他都希望他们,包括它们,能够看到那一丝丝温暖的阳光……
六
把时光倒回到2014年,邓江华家因为祖祖辈辈的贫穷,在国家实施“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时候,他家跟全村、全镇、全国的贫穷老百姓一样,被列入了“精准贫困户。
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发起总攻,所有的扶贫政策竭尽全能的向他们倾斜。
国家因户施策,对需要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建房屋的,国家启用危房改造资金、安居工程资金进行帮扶;对需要发展养殖和种植的贫困户,国家除了给予政策补助外,还给予提供启动资金;对需要外出务工挣钱的,国家进行有的放矢给予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引导,并引资新建企业,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有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没有资金而上不起学,国家放水到田帮助他们走进大学的校门。
国家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不留死角,不遗留一人地进行全方位的帮扶,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做到让贫困户在规定的时间内“经济收入达标,不愁吃,不愁穿,在住房、教育、医疗上给予百分之一百的保障。”
邓江华家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得到党和人民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扶持而脱贫的。
在脱贫攻坚战中,邓江华家获得了医疗保障政府资助360元。他上大三时,获得教育资助4500元。在2018年的扶贫小额信贷补贴中,获得收益6525元。同时获得务工补贴6000元,参加了2019年龙向村集体资金入股茶叶公司苗圃基地建设项目1000元,危房改造3000元。
2020年,邓江华家进行花椒种植土地流转2.68亩,获得资金598.6元。在2019年,邓江华家成功脱贫。
也就从那时起,邓江华家一家彻彻底底地甩掉了祖祖辈辈以来,戴在头上的“贫困户帽子”。
邓江华家脱贫,这是他家从湖南迁徙到河云五代人150多年一个历史的拐弯,更是一个贫困家庭的转折,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龙向村,在木城村,在鲁打,在老王山脚下,在晴隆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2020年,他们全部一起摆脱贫困!
脱贫后的邓江华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父母仍然还在贵州的首府筑城务工,但是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多元。他们两个人一月收入12000多元,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140000多元。
与此同时,邓江华的大伯家一家人也走岀了贫困线。他的外公胡顺卫,是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有功之臣。在精准帮扶的过程中,被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从大山深处搬迁到离黔西南州首府兴义不远的义龙新区,分配得100平方米的安置房一套。
邓江华的外公外婆搬迁进新的住房后,外公在家闲时外出散散步,和同一个小区的老人摆白聊天,日子过得惬意,幸福。
邓江华家脱贫了,大伯邓连熬家也脱贫了,外公外婆家从大山深处搬迁到了城市,成了新时期的新市民。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邓江华看在眼里。
眼前的这一切变化,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他的祖辈们经历了各种朝代,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的贫困状况,在他邓江华这一代,涅槃重生,真真切切的甩掉了“贫困帽”。
邓江华深深地明白,他的一家,大伯、大伯娘的一家,外公外婆的一家,他们今天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完全是赶上了好时代,这得益于党和人民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就像他在学校上课时政治老师说的一样,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也只有共产党,才能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邓江华的外公胡顺卫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名了不起的退伍军人。
邓江华从5岁起,就在外公家长大。那时候他在外公家读书,外公教他从小要热爱劳动,教他骑马。
那时候,外公把邓江华带到山上去做农活,邓江华在种植粮食里的土地里睡着了,外公就把他安稳地放在马舵的中间,两边放粮食,由马把他驮到外公家。
邓江华从小受到外公这个老共产党员的影响,能明白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知恩图报。
“当你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无私的在帮助你,那这个人就是你一生中的贵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像帮助你的人那样,无私的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一种对帮助你的人的一种报答。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邓江华的耳边,他的外公胡顺卫经常对他这样说。
七
时间过得很快,从2013年到2017年,邓江华在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就读四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
邓江华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重庆发展。但他没有,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晴隆,回到他的家乡。
邓江华说,他的家乡,有背着他长大的大伯、大伯娘,有他的外公外婆,有帮助他的亲人们脱贫的帮扶责任人。这里还有步岔河,有老王山。这里是他的魂,是他的根。
邓江华毕业回乡后,由于父母还在外地务工,大伯家的农活也不多,外公家已搬迁到了城里,自己的妹妹同时已出嫁成家。他选择了留在离家70多公里外的晴隆县城发展。
2017年,邓江华进了一家在晴隆县城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配合政府做老城区民居的拆迁工作。
城区拆迁,这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工作。如果处理不好,拆迁任务没法完成,而且会损害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闹不好还会引发不利于发展的群体性事件。
在拆迁工作中,邓江华非常明白被拆迁群众的苦衷。他不像其他人做拆迁工作那样,动辄威逼恫吓,更有甚者,闹出违反国家法律的强拆事件。
邓江华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工作艺术和工作方法。他像别人做脱贫攻坚工作那样,不分白天黑夜的去对拆迁群众进行走访,一次不行就走访两次,两次不行就走访三次……他去了解被拆迁群众的诉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被拆迁群众的诉求,符合国家政策的,他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帮助被拆迁群众最大化的获得应得的拆迁补助;对于那些不合理,又不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他耐心地给被拆迁户宣传国家的拆迁政策和拆迁法规,以心换心地去做解释,冰释被拆迁户心中的疑惑,让拆迁户心服口服。
由于邓江华他们的群众思想工作做得十分扎实,他们负责的片区,拆迁工作推进十分顺利,没有人吵,没有人闹,更没有人上访。在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拆迁任务。做到了被拆迁群众满意,开发单位满意,政府满意。
就在拆迁工作中,邓江华还结识了美丽的姑娘杨媛媛。姑娘通过接触和多方打听,认为邓江华善良、诚实、有进取心,有事业心,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于2020年的4月,嫁给邓江华为妻。
邓江华做拆迁工作,获得了一份让人羡慕的姻缘。
打开中国的版图,把坐标定位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我们往东北方向看,便能看到晴隆所处的地理位置。
晴隆东接关岭,北邻六枝,南与兴仁接壤,西抵普安。
晴隆县境内有闻名世界的“史迪威公路24道拐”,有“高山草原”之称的“三望坪草场”以及光照风景、晴隆山草场。
在晴隆,明清时代的盘江摩崖石刻群、古墓群、欲飞石、莫忙亭等历史文化遗迹和盘江铁索桥等抗战文化遗址,赋予了这个县厚重的历史文化。
晴隆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山高、坡陡、谷深、水低、土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的报道中,曾将这里描述为“全国最贫困的贫困县。”
2012年,脱贫冲锋号响,八年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2020年,全县27830户贫困户,126108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5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出列条件,改写了“全国最贫困的贫困县”的历史。
晴隆摆脱贫困,全县34万彝、苗、布依、汉族同胞正在建设一个美好的幸福家园。
邓江华在工作中,结识了县红十字会的常务副会长袁光文。
那时,袁光文由县工会被抽调到晴隆县城市建设拆迁办公室工作,专门负责、协调、解决在拆迁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从那时候起,邓江华与袁光文会长有了交集。他们共同协作、配合,圆满完成了他们负责片区的拆迁工作。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接触和了解,袁光文会长对邓江华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他的善良、朴实”大加赞赏。
在邓江华的心目中,他则认为袁光文虽为政府官员,但他平易近人,在老百姓面前不抖姿势,不摆架子;说话稳重、诚信、负责,做事有条有理,坚持原则,老百姓信服他,邓江华更佩服他。
当袁光文会长得知邓江华家是“精准贫困户”时,有心要在不违反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帮一帮他。
袁光文会长负责的“老城区改造拆迁工作“完成后,他被调整到了县红十字会工作。
红十字会是一个群团单位,由于之前的晴隆是边远、偏僻的贫困县,红十字协会的编制不足,人员少,而工作量大,有时候根本忙不过来,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展。
这个时候,袁光文就想到了邓江华。
邓江华是职院毕业的学生,有文化,又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袁光文希望邓江华来和他一起工作,一起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袁光文去找邓江华谈,邓江华说,袁会长,我敬佩你,我相信你,你叫我来,我就来。
就这样,邓江华来到晴隆县红十字会,成为了一名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八
作为一名志愿者,邓江华一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
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工作,在于发放红十字会的宣传手册,宣传救援与扶助的工作内容,与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象,为他人讲解初级卫生救护知识,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
更为重要的是,与此同时,一个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他的主要工作,是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就立即给予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等,并走入村寨、社区,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写,让我“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或进行海外服务。
红十字协会的志愿者,是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邓江华是一个来自大山深处的苗家孩子,从小到大,他得到过很多的人给予的无私大爱的帮助和救助。
大伯、大伯娘,堂哥、堂姐、三爷爷、外公外婆,还有帮助他家摆脱贫困的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干部,更重要的是党和国家,他们,他们都给予了他邓江华无私大爱的帮助!
没有他们,他或许现在已经没有生命;没有他们,他邓江华家就会跟他们的祖辈一样,世世代代固守贫穷;没有他们,他邓江华家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人们说,大恩不言谢。但是一旦需要,必须得百分之一百二的进行回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知恩图报”,是亘古不变的,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传统美德!
邓江华今年二十六岁,在他这二十六年的成长岁月里,他得到过无以数计的好心人的帮助。
“长大了一定要回报他们,也要用他们一样的大爱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这是邓江华的外公胡顺卫从小教育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从小就想“回报社会”的初衷。
邓江华来到红十字会做志愿者,正遂了他“回报社会”的意愿。工作虽然忙碌,但他觉得,只有这样,他的工作才做得更有意义。
邓江华来到晴隆县红十字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有一项义务是他们要做的,那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器官作全面的检查,将检测出来的数据提交中华骨髓库。
2019年9月,邓江华来到晴隆县人民医院,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全面的体检,按照要求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详尽的数据报告。
在南北盘江环绕的“盘江八属”,晴隆,古称“安南”,她是“盘江八属”海拔最高的一个县城。县城的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
站在晴隆西面的山梁上俯瞰,声名远播的二十四道拐尽收眼底。望东南瞭望,三宝彝族自治乡,鸡场民族文化演绎场,群山逶迤,波澜起伏万千。山脚下的“史迪威”小镇,别具外国风情。
晴隆在县境中部,在北盘江西岸的山脊上。
整个县城6平方公里,有人口2.7万人。城中居住着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同胞和汉族同胞。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晴隆历为卫、州、县治所。1949年为莲城。
晴隆最古时,名尾洒堡,系布依语译音,意为水下,以山巅多云雨得名。后以城周九山环立,状似莲瓣,更名为莲城。
邓江华行走在晴隆的街道上,经中街,到莲池,看翠荷,睹莲萍。
在莲湖岸边的步道上,邓江华沿着岸边走,但见湖起涟漪,鱼游水下。湖泊的四周,群山环抱,轻烟缠绕,雾雨山岚。
“莲城莲池莲湖,
伊人倚门而伫。
翘首凝望远方,
夫君何时归屋?”
莲城是风景,莲城更有爱情。
邓江华行走在莲城,有阳光从东边的山峦上照射出来,照射在街道的老石板上,他的身影在斜射中投影到古镇街道上,被拉得很长很长……
九
“嘟……嘟……”一阵震动,邓江华的电话铃声响起。
邓江华从裤兜里掏出电话,屏幕上显示,袁会长。
邓江华赶紧按了接听键。
“喂。袁会长您好!”
“小江华。我刚才接到州红十字会领导的电话,有一个白血病患者需要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成千上万人的比对,你的各种条件已经与这位白血病患者成功匹配……”
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匹配,一般来说,是兄弟姐妹才有可能匹配成功。
因为孩子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他们和父亲或母亲有50个相同的基因,通常被称为一半相同。
而同卵双胞胎的匹配概率是,100个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匹配概率是25,表兄弟姐妹之间低匹配概率的异质匹配,概率在30000到1000000之间。
一般情况下,异质匹配成功的概率非常非常的小。之所以,现在的白血病患者的治愈成功率比较小,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匹配非常困难。
邓江华与那位不知姓名的白血病患者非亲非故,没有任何基因联系,他们的骨髓移植异质匹配成功,是30000人到1000000人之间才能找到的概率!
一个白血病患者能够与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能够在千里之外匹配成功,世界上就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在中国,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工作才刚刚起步,在2020年的7月13号前,我们国家的中华骨髓库的全国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才9898人。
在人们的认知中,白血病这一病症,是一种刚发现不久的,也是很难治愈的一种病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一部电视剧《血凝》的上演,人们对白血病这个病症,才有所了解。
后来,随着人们不断的接触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甲醛,白血病患者就越来越多。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患白血病的人群很多,我国白血病发病率是10万比2.76。
每年新增约4万名,各年龄段都有分布,每年4万人的增长数字里,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
中国目前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治疗。
邓江华的骨髓与远方的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这就意味着他的骨髓将会挽救一个白血病患者,将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邓江华有些激动,他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正在热恋的恋人杨媛媛。并告诉了她,他愿意为那名不知姓名的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他说,他这样就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什么?你想捐献骨髓?你想错了没有?捐献骨髓,那是‘敲骨吸髓’!”
邓江华没有想到,他的女朋友杨媛媛立即给予了强烈的反对。
“媛媛,媛媛。你别急,你听我给你解释。”
“我不急?邓江华,你想过没有?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这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影响没有?对我们的下一代有影响没有?”
电话那一头,邓江华的女朋友急得都哭了。
是的,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这是人的身体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像献血那样轻松,今天抽了200毫升,300毫升,对于身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一个月,两个月后,还可以继续捐献200毫升,300毫升。
这捐献骨髓,有很多人听都还没有听说过。如果是传统的捐献方式,则是从人体的骨骼里面抽出可用的造血干细胞,给予患者进行移植。
那种传统的骨髓抽起方法,不仅捐献者要经历大病一场的痛苦,而且对于身体,还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现在的医疗手段,抽取造血干细胞,只从循环的血液中提取,但是对于身体的影响,普通老百姓,是一无所知。
杨媛媛心里急,邓江华是理解的。
那晚,邓江华陪着心爱的人杨媛媛,给她讲他的大伯、大伯娘,给她讲死去的三爷爷,给她讲他的外公外婆,给她讲他那至今不知死活的妹妹。
一个晚上的时间,邓江华还给杨媛媛讲他家祖祖辈辈原来的贫困状况,给她讲国家的脱贫攻坚,讲他家如何甩掉世世代代戴上在头上的“贫困帽子”,最后,邓江华说,“我只要从5000毫升的血液里,抽取够量的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
那天晩上,邓江华的女朋友杨媛媛含着泪听着邓江华讲述他童年的记忆,听着他讲述他的成长历程。
杨媛媛明白邓江华的初衷,知道邓江华是一个“讲大义,明事理,懂感恩”的好男人。
杨媛媛也明白生命之重,只是她心疼他,心疼他这个心爱的男人!
那天晚上,邓江华和杨媛媛一起,他们上百度,查询“捐献骨髓对捐献者的身体有什么损害?”“捐献骨髓对捐献者生育的下一代有什么影响?”
邓江华和杨媛媛一共查询了100多条相关内容。同时打电话向医院的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当他们得到的答复是“捐献者捐献后,除注意休息外,今后没有什么影响”时,杨媛媛含着泪对邓江华说,“我支持你!只是我心疼你,心疼你在捐献时要忍受的各种痛苦!”
“不怕,媛媛,现在的医疗手段,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是‘敲骨吸髓’,而只是抽出我的血液,通过高精密设备对‘再生造血干细胞’进行分离提取后,又将血液循环地输入我的身体,”邓江华接着说,“况且,只要我的骨髓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遭受这点痛苦,算不了什么!”
女朋友杨媛的思想工作做通了,邓江华又陆陆续续的给他的大伯、大伯娘,他的父母,他的堂哥、堂姐、外公外婆打电话,这些人,毕竟是重新给过他生命的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他的外公接到电话后哭着说,孩子,你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你就去做。只是可怜你,孩子,让你受苦了!
十
邓江华在征得所有亲人的同意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再一次抽取血样与受捐者再次进行配型。第一次配型符合捐献条件,第二次进行高分配型,照样符合捐献条件。
今年的3月26号,邓江华接到电话,第二次血型比对合格,等待受捐者做移植手术的电话通知。
为了支持邓江华给远方的白血病悲者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让他捐献时放心,今年4月3日,杨媛媛选择与邓江华结婚,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今年6月,医疗单位根据要求,对邓江华进行体检和核酸检测。
7月8日到7月13日,邓江华在晴隆县红十字协会会长袁光文的陪同下,赴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从晴隆往省城,200多公里的路程,邓江华和袁光文一大早就起床到晴隆县的客车站,买票,排队,登上往贵阳的客车。
妻子杨媛媛来送,她的手一直挽着邓江华的胳膊,挽得很紧。
杨媛媛一直没有说话,时不时望着远方,又专注地看着邓江华。
有风吹来,将她的头发吹起,杨媛媛借故用手去抚飘去的头发,顺手拭掉眼睛里要滚出的泪花。
邓江华和杨媛媛从相识到相知、相爱,他们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
杨媛媛给予最多的,是对邓江华的关怀和疼爱。
杨媛媛知道,邓江华从小到大,父母一直不在身边,是他的大伯邓连熬、大伯娘、堂哥、堂姐们把他带大。
邓江华的童年是不幸的,父母不在身边,但他又是幸福的,他的大伯、大伯娘把他视为已出,比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还好地给他温暖,给他爱。
他的大伯娘王香妹,在他一岁不到的时候,就一直背着他,一直背他到三岁,四岁。
像王香妹这样伟大的女性,在城里不多,在农村,也不多。大嫂背小叔子,后来又背小叔子的孩子,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邓江华小时候得到的爱,是大伯、大伯娘、堂哥、堂姐、外公外婆们给予的。他虽然算得上是那时候三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员,但是周围亲人们给他的爱,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
一个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那么他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丈夫邓江华要无偿的捐献自己的骨髓,去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生命,这就是一种大爱!
一个内心充满爱的人,绝对是个好人;一个内心充满爱的男人,绝对是个好男人。杨媛媛庆幸自己在生命的长河里,遇到了邓江华,她能嫁给他,是她的幸福。
“小江华,我不能陪你去贵阳。你和袁会长去,要照顾好自己。捐献了骨髓后,就早点回来,我在我们的家里等你……”
邓江华刚上车,他的妻子杨媛媛在松开他胳膊的那一刹那,终于忍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大声地哭了出来……
7月的天,正是酷暑时节。太阳明晃晃地晒着,坐在客车里的邓江华,被斜晒的阳光照射得有些睁不开眼睛。
邓江华伸手拉了拉客车上的窗帘,遮挡住强烈的阳光,因为起床太早,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
邓江华的父母在他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到云南昆明郊区的一个砖瓦厂打工去了。
那时候的农村,没有电话,更不要说人们现在用的手机了。
通讯设施落后,父母亲又难得回来。邓江华要见爸爸妈妈一面,都要等到每年过年的时候。有时候,父母过年都不能回来。
现在通讯发达了,原来的座机电话早已淘汰,就是在农村,基本上每一个人都人手一部手机。
现在的手机,不但能发短信,打电话,还能视频通话。哪怕远隔千山万水,只要微信一打开,连接上自己想要连接的人,按钮一按,就能通过视频面对面说话。
自从可以打视频电话后,邓江华每天都能接到父母打来的视频电话,问他冷不冷,饿不饿,过得好不好。
邓江华只要在视频里看到父母,他就会开心地笑。无论父母问什么,他都说好,他怕父母牵挂他,心疼他。
有一天,他的父母打来视频电话,说,“小江华,你看你的头发都长了,赶紧去理。”一会又说,“小江华,你今天有点瘦了,没有原来胖了。是不是没有吃饭?”
邓江华说,“妈,我本来就胖,没有瘦。你看现在身体好好的。我每天和媛媛在一起,每顿都吃得饱饱的……”
邓江华想起这些年来,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十分不易。在他一岁不到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挣钱。由于读书不多,他们在砖瓦厂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住在外面,吃在外面,风餐露宿,有时候还饭都吃不饱……
“假如故乡尚好,谁愿意在外漂泊?”
在省城贵阳的贵州省人民医院,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整整用了6天时间。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捐献的第一阶段,为期4天的时间。
在这4天的时间里,邓江华每天早上打动员剂,中午休息,下午又打动员剂。
打动员剂打了6天时间,直到7月13日的早晨6点,邓江华打完了最后一针动员剂。在当天上午9点,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正式进行。
在捐献过程中,邓江华看到自己鲜红的血液被抽出,汩汩地输入高精密设备,然后又通过高精密设备循环地输入自己的身体。
对于邓江华来说,血液抽离时,只有扎针时产生的疼痛感,抽离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不适。还因为起床早了的缘故,在抽离过程中,他还差点睡着。
邓江华的血液抽离,整整持续了5个小时,在他被循环抽取的血液中,共抽离了259毫升的造血干细胞(骨髓)。
邓江华的骨髓捐献结束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起床。因为抽取血液的时间太长,又不能乱动,抽离完成,身体觉得特别轻松。
7月14日上午,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圆满完成,他在晴隆县红十字会会长袁光文的陪同下,又回到了晴隆他和妻子杨媛媛的家。
在邓江华捐献骨髓期间,晴隆县红十字会的袁光文会长给了他很大的关心和关怀,每时每刻都在陪着他,照顾着他。他的妻子杨媛媛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
与此同时,贵州省红十字会、黔西南州红十字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望他,安慰他……
十一
《感谢信》
敬爱的捐赠者:
您好!
首先,我想表达我们一家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衷心感谢您无私的帮助!
去年,我不幸患此重病。噩耗传来,全家人如五雷轰顶,一时间手足无措。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化疗治疗,一直在寻找能够匹配的骨髓源。
后来得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不是亲生胜似亲人的您,为了救我,自愿奉献,我非常激动,我从内心深处想要表达我对您的谢意。
我们一家鞠躬致谢!我们一家会把您这种无私的大爱铭记在心……”
这是一封接受邓江华骨髓捐献患者在病情治愈后,写给邓江华的《感谢信》。
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属于“双盲”捐献。捐献者不知道接受者是谁,接受者也不知道捐献者是谁。他们不能见面,不能通电话,不能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就是这封《感谢信》,都是患者写好后,委托志愿者通过第三方转交给邓江华的。
接受邓江华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患者,在《感谢信》中这样说:
“……恩人,您心地善良,无私奉献,勇于救助他人的优秀品质,是我和我的家人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未来的日里,我们一定会像您一样,
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奉献我们的一切!”
这是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邓江华读到它,心里都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他知道,他捐献的那259毫升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成功地挽救了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因为他知道,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已经得以重生,一朵即将凋谢的花朵,又重获生命!
就在邓江华收到白血病患者转来的《感谢信》不久,邓江华收到了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上面的数据已经由“9898”,增加到了“9899”这个数据。
“9899”,在普通人看来,这只是一组普通的数据,但是又有谁知道,这里的每一个数字的递增,都浸染着每一个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鲜红的血液。
9899名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挽救了9899个鲜活的生命!
生命之重,大爱无垠。
盘江之上,晴隆县城,邓江华牵着妻子杨媛媛的手,漫步在街头。
这一段时间以来,邓江华和他的妻子都在埋头复习备考,他们希望在来年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考试”中,考得好的成绩,录取后努力工作,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更好的回报更多的人,回报社会……
作者简介:
汪海,先后在《法制日报》、《解放军生活》、《贵州日报》以及地方刊物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杂文和小说。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 作者 ‖ 汪海 瓦秀丽 编辑:印象黔西南 )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