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金州教育 >
  • 师院附中“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期待你的“金点子”

师院附中“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期待你的“金点子”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印象黔西南 | 2020-06-05 23:14    [原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黔西南州唯一一所州直初级中学,位于兴义市湖南街笔山书院旁,有60多年办学历史,现有专职教师70人,教授1人,中学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34人。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与发展,实施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师院附中全力打造“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希望示范引领,构建出创新、智能、开放、灵活的新型教学环境,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引领教育教学创新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反映,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机制,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系统变革与完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

保障升学。配置优质师资力量,搭建互联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让师院附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升入理想高中。

培养人才。培养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才,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成长、成才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弘扬国学。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北京名师同步课堂,培养师院附中学子具备基本国学素养,能创作对联、格律诗等。

创新科技。通过学校机器人社团、科技制作社团等熏陶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搭建多元平台。学校提供多元发展空间学习平台,艺术、体育、棋类、朗诵、人文行读等活动,满足学生全方位成长需要。

9cc2e45deae8ceebdd7a16ca57156c2.png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


师院附中将一个体系完整、多元互联的新型互联网教学平台融入传统教学,依托多方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与环境。

引进优质课程资源

教授团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各学科教授、博士团队作为教学科研支撑。

示范引领。构建“一课双师”课堂孵化地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共享资源。共享武汉枫叶外国语实验学校网络教育大数据资源,参与该校在线示范课或研讨课。

名师指导。邀请北京景山学校王海兴老师担任国学顾问,为学生提供线上对联创作、格律诗创作、古诗吟咏教学。

搭建平台。搭建“北京四中网校”网络教育平台。

享受其它全国一流中学教育教学资源。

配备强大师资团队

为尽早探索出“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学子,师院附中集中优秀资源,倾力前行。

班主任兼数学教师。谢妮凇,黔西南州省级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库成员。获黔西南州中小学计算机、数学等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黔西南州选拔赛中获初中数学一等奖,第十二届“贵青杯”系列活动——2019贵州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等荣誉称号。

语文教师。魏敏,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现为贵州省初中语文魏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贵州省百姓学习之星,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十二五继续教育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州内外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100余场。

英语教师。胡晓敏,英语专业八级,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获黔西南州“优秀共青团干部”,黔西南州“优秀指导教师”,黔西南州“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民族阅读研究中心.png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如果能得到你中肯的意见、实在的建议和真心的参与,路会走得更稳。魏老师(15585991133)、谢老师(18185998868)、李老师(13984664145)恭候你的心声。

路漫漫其长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院附中将在新时代号角中,勇毅前行,开启智能时代师院附中教育新征程。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兴义中学名师闪耀第三届“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
  •   返回
  •  下一篇:致全州高中校长、教师、家长及考生的一封信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金州教育 >
  • 师院附中“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期待你的“金点子”

师院附中“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期待你的“金点子”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印象黔西南 | 2020-06-05 23:14    [原创]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黔西南州唯一一所州直初级中学,位于兴义市湖南街笔山书院旁,有60多年办学历史,现有专职教师70人,教授1人,中学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34人。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与发展,实施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师院附中全力打造“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希望示范引领,构建出创新、智能、开放、灵活的新型教学环境,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引领教育教学创新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反映,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教育机制,让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系统变革与完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

保障升学。配置优质师资力量,搭建互联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让师院附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升入理想高中。

培养人才。培养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才,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成长、成才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弘扬国学。立足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北京名师同步课堂,培养师院附中学子具备基本国学素养,能创作对联、格律诗等。

创新科技。通过学校机器人社团、科技制作社团等熏陶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搭建多元平台。学校提供多元发展空间学习平台,艺术、体育、棋类、朗诵、人文行读等活动,满足学生全方位成长需要。

9cc2e45deae8ceebdd7a16ca57156c2.png


“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深化教育教学模式


师院附中将一个体系完整、多元互联的新型互联网教学平台融入传统教学,依托多方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与环境。

引进优质课程资源

教授团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各学科教授、博士团队作为教学科研支撑。

示范引领。构建“一课双师”课堂孵化地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共享资源。共享武汉枫叶外国语实验学校网络教育大数据资源,参与该校在线示范课或研讨课。

名师指导。邀请北京景山学校王海兴老师担任国学顾问,为学生提供线上对联创作、格律诗创作、古诗吟咏教学。

搭建平台。搭建“北京四中网校”网络教育平台。

享受其它全国一流中学教育教学资源。

配备强大师资团队

为尽早探索出“互联网+教育”创新班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学子,师院附中集中优秀资源,倾力前行。

班主任兼数学教师。谢妮凇,黔西南州省级教师发展中心专家库成员。获黔西南州中小学计算机、数学等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黔西南州选拔赛中获初中数学一等奖,第十二届“贵青杯”系列活动——2019贵州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等荣誉称号。

语文教师。魏敏,中学正高级语文教师,贵州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现为贵州省初中语文魏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贵州省百姓学习之星,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贵州省“十二五继续教育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州内外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100余场。

英语教师。胡晓敏,英语专业八级,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曾获黔西南州“优秀共青团干部”,黔西南州“优秀指导教师”,黔西南州“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民族阅读研究中心.png


众人拾柴火焰高。“互联网+教育”创新班如果能得到你中肯的意见、实在的建议和真心的参与,路会走得更稳。魏老师(15585991133)、谢老师(18185998868)、李老师(13984664145)恭候你的心声。

路漫漫其长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师院附中将在新时代号角中,勇毅前行,开启智能时代师院附中教育新征程。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兴义中学名师闪耀第三届“多彩贵州”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
  •   返回
  •  下一篇:致全州高中校长、教师、家长及考生的一封信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