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税务局党建示范点工作经验做法
望谟县高度重视行业党建工作,通过打造党建示范点扎实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其中县税务局以严把“三个标准”发展党员、聚焦“三种功能”规范活动阵地、制定“三张清单”压实扶贫责任着力打造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全县先试先行探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力和组织力,成为全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参考模版”,引领带动全县行业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严把“三个标准”,淬炼党员政治定力。以高标准和严要求发展党员,把思想觉悟高、能力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吸纳进党组织,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源泉活水。一是严把政治关,把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吸收进来。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党性教育。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优秀党员帮带、支部委员强化引导的培养方式,促使干部党员接受党性洗礼,把思想信念坚定的干部培养入党。如,岑继刚、蒙国帆两名税务干部作为业务骨干被选派到州参加培训,错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机会,没有及时成为党员发展对象,两位干部一开始难免有些抱怨。党支部针对这个情况,安排支部委员作为他们的培养联系人,邀请这两位干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党课等党内政治活动,支委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督查他们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时与他们谈心谈话,纠正思想偏差。这两名干部在党支部的关心培养下,顺利发展成为预备党员。2017年以来共发展10名党员,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数。二是严把能力关,把业务上“过得硬”的人吸收进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培养在月评比、季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比奉献、晒业绩中考验干部政治品质,把能力关作为发展党员各环节的门槛,优中择优把最优秀的干部发展成为党员。2018年,县税务局共有12名干部职工向党组织申请入党,通过支部考察“政治关”、单位检验“业务关”,以党支部集体决议和个人在单位的每月工作业绩来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素质不过关的需要继续锻炼。三是严把作风关,把作风上“站得正”的人吸收进来。作风硬不硬,关键看群众的口碑。县税务局把作风评价设置在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服务评价台账,收集服务对象对税务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的评价。开展“比作风,比服务”评议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民主评议,使干部在成为一名合格党员之前,先通过“群众政审”,把作风优良、办事公道、满意度高的干部发展成为党员。
聚焦“三种功能”,规范活动阵地建设。突出政治功能,结合业务提升、干部关怀工作,率先在全县完成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搭建党员干部之家,搭起干部学习交流、团结互助的桥梁和纽带。一是聚焦政治功能,把阵地建成“淬火炉”。建立完善党组织架构,成立中共国家税务局望谟县税务局机关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选举产生党委成员和各支部委员,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及时完成了税务机构改革工作。按照机关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表现优异的同志,推选上党支部“榜样的力量”光荣榜,激励干部筑牢思想之魂,加强党性锻炼。通过举办学习心得宣读、党史知识竞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增强政治学习趣味性和实效性。建立党员对党员、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带”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举办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增强党员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聚焦业务功能,把阵地建成“练兵场”。开展“三亮三比”活动,把合格党员的标准立起来,把党员岗位作用强起来,将工作表现与干部的荣誉挂钩起来,让在服务窗口、扶贫工作等表现突出的党员上台上党课、作培训,把业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培养成党员发展对象,让干事者有面子、有荣誉,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2018年,共完成税收收入7.099亿元,同比增长13.87%,创历史新高。三是聚焦文娱功能,把阵地建成“荣誉堂”。把党员干部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利用党员活动阵地功能,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打造税务行业文化,提振干部精神风貌,发挥文化纽带作用,激发干事热情。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文明单位”“州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制定“三张清单”,压实党建扶贫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了党委抓主责、班子成员轮流抓督战、驻村干部抓日常、领导及干部个人抓包保工作的扶贫工作机制,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落实脱贫攻坚主任。一是制定党建扶贫班子领导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制定《望谟县税务局关于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谋划部署帮扶村产业发展、教育扶持、党建帮带等工作,每个星期班子成员轮流带头到帮扶村推动和督战扶贫工作,对不履行帮扶责任的党员干部,进行追责问责。二是制定党建扶贫驻村工作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力责任。选派爱农村、能力强、阅历富的李永政同志到石屯镇达耸村驻村蹲点决战脱贫攻坚,按照“任务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要求,虽然临近退休年龄,但李永政同志仍然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强基础、某产业、解民生、调纠纷等样样干的扎实、干得风生水起,称职地当起了税务局包保项目工作协调人和推动者。赢得帮扶村群众的喜爱和领导的肯定。三是制定党建扶贫帮扶责任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战责任。建立了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责任机制,每个包保干部进村入户、真蹲真扶,2019年元旦期间,全员出动、尽锐出战,不过假期、不问周末,战胜严寒深入帮扶村开再动员、再识别、再核实等工作,通过全力攻坚,达耸村已有158户715人到安置点看房,已搬迁151户。同时,开展了“扶志济困, 托举双翅”爱心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募捐到16000元爱心助学款,并发放到到位,解决14名贫困学生上学难题。在党支部推动下,投入10万元帮助石屯镇上帮扶村开办黑毛猪烟熏腊肉加工厂,腊肉加工厂目前我们接收了20多民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天工资80元,2018年的分红在2000元左右。还为帮扶村申请到160万元项目资金,建成15公里的通村路、4公里的通组路。
(作者:罗天智、席海权 编辑:印象黔西南)
——望谟县税务局党建示范点工作经验做法
望谟县高度重视行业党建工作,通过打造党建示范点扎实推进行业党建工作,其中县税务局以严把“三个标准”发展党员、聚焦“三种功能”规范活动阵地、制定“三张清单”压实扶贫责任着力打造全县党建工作示范点,在全县先试先行探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力和组织力,成为全县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参考模版”,引领带动全县行业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严把“三个标准”,淬炼党员政治定力。以高标准和严要求发展党员,把思想觉悟高、能力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吸纳进党组织,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和源泉活水。一是严把政治关,把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吸收进来。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标准,加强党性教育。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优秀党员帮带、支部委员强化引导的培养方式,促使干部党员接受党性洗礼,把思想信念坚定的干部培养入党。如,岑继刚、蒙国帆两名税务干部作为业务骨干被选派到州参加培训,错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机会,没有及时成为党员发展对象,两位干部一开始难免有些抱怨。党支部针对这个情况,安排支部委员作为他们的培养联系人,邀请这两位干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党课等党内政治活动,支委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督查他们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时与他们谈心谈话,纠正思想偏差。这两名干部在党支部的关心培养下,顺利发展成为预备党员。2017年以来共发展10名党员,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数。二是严把能力关,把业务上“过得硬”的人吸收进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培养在月评比、季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干部,在比奉献、晒业绩中考验干部政治品质,把能力关作为发展党员各环节的门槛,优中择优把最优秀的干部发展成为党员。2018年,县税务局共有12名干部职工向党组织申请入党,通过支部考察“政治关”、单位检验“业务关”,以党支部集体决议和个人在单位的每月工作业绩来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素质不过关的需要继续锻炼。三是严把作风关,把作风上“站得正”的人吸收进来。作风硬不硬,关键看群众的口碑。县税务局把作风评价设置在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服务评价台账,收集服务对象对税务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服务质量的评价。开展“比作风,比服务”评议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民主评议,使干部在成为一名合格党员之前,先通过“群众政审”,把作风优良、办事公道、满意度高的干部发展成为党员。
聚焦“三种功能”,规范活动阵地建设。突出政治功能,结合业务提升、干部关怀工作,率先在全县完成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创建工作,搭建党员干部之家,搭起干部学习交流、团结互助的桥梁和纽带。一是聚焦政治功能,把阵地建成“淬火炉”。建立完善党组织架构,成立中共国家税务局望谟县税务局机关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选举产生党委成员和各支部委员,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及时完成了税务机构改革工作。按照机关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表现优异的同志,推选上党支部“榜样的力量”光荣榜,激励干部筑牢思想之魂,加强党性锻炼。通过举办学习心得宣读、党史知识竞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每名党员干部都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增强政治学习趣味性和实效性。建立党员对党员、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帮带”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举办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增强党员身份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聚焦业务功能,把阵地建成“练兵场”。开展“三亮三比”活动,把合格党员的标准立起来,把党员岗位作用强起来,将工作表现与干部的荣誉挂钩起来,让在服务窗口、扶贫工作等表现突出的党员上台上党课、作培训,把业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培养成党员发展对象,让干事者有面子、有荣誉,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2018年,共完成税收收入7.099亿元,同比增长13.87%,创历史新高。三是聚焦文娱功能,把阵地建成“荣誉堂”。把党员干部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充分利用党员活动阵地功能,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打造税务行业文化,提振干部精神风貌,发挥文化纽带作用,激发干事热情。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文明单位”“州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制定“三张清单”,压实党建扶贫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形成了党委抓主责、班子成员轮流抓督战、驻村干部抓日常、领导及干部个人抓包保工作的扶贫工作机制,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落实脱贫攻坚主任。一是制定党建扶贫班子领导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制定《望谟县税务局关于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谋划部署帮扶村产业发展、教育扶持、党建帮带等工作,每个星期班子成员轮流带头到帮扶村推动和督战扶贫工作,对不履行帮扶责任的党员干部,进行追责问责。二是制定党建扶贫驻村工作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力责任。选派爱农村、能力强、阅历富的李永政同志到石屯镇达耸村驻村蹲点决战脱贫攻坚,按照“任务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要求,虽然临近退休年龄,但李永政同志仍然坚守脱贫攻坚一线,强基础、某产业、解民生、调纠纷等样样干的扎实、干得风生水起,称职地当起了税务局包保项目工作协调人和推动者。赢得帮扶村群众的喜爱和领导的肯定。三是制定党建扶贫帮扶责任清单,压实脱贫攻坚主战责任。建立了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责任机制,每个包保干部进村入户、真蹲真扶,2019年元旦期间,全员出动、尽锐出战,不过假期、不问周末,战胜严寒深入帮扶村开再动员、再识别、再核实等工作,通过全力攻坚,达耸村已有158户715人到安置点看房,已搬迁151户。同时,开展了“扶志济困, 托举双翅”爱心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募捐到16000元爱心助学款,并发放到到位,解决14名贫困学生上学难题。在党支部推动下,投入10万元帮助石屯镇上帮扶村开办黑毛猪烟熏腊肉加工厂,腊肉加工厂目前我们接收了20多民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天工资80元,2018年的分红在2000元左右。还为帮扶村申请到160万元项目资金,建成15公里的通村路、4公里的通组路。
(作者:罗天智、席海权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