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三业五示范”助力脱贫攻坚
——贞丰县鲁容极贫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
贞丰县鲁容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发展意愿不强,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途径单一等问题是制约该乡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鲁容乡党委政府抢抓脱贫攻坚机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探索创新出“五带三业五示范”脱贫攻坚工作法,为该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年来,全乡贫困发生率从41.27%下降到27.70%;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532元增加到7761元,群众收入实现稳步增收。
强化“五带”,激活发展内生力。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发展意愿不强问题,鲁容乡通过政策带动、组织带领、党员带头、合作社带动、干部带帮的方式,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激发群众发展动力。一是政策带动。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整合各类资金资源,补齐设施短板,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等基础实施建设项目90余个,预计总投资10.02亿元,受益覆盖群众4555户19176人。二是组织带领。整合各级帮扶干部力量,组建小康路、小康电、小康讯、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党建等9个突击队和1个综合组,明确目标责任,挂图作战。三是党员带头。整合一线党员干部力量,组成政策学习宣传组和产业项目推进组,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四是合作社带动。探索出“1个乡级平台公司+10个村级平台公司”和“1个惠农公司+10个村级合作社”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四是干部带帮。全面落实帮扶干部责任清单,明确帮扶任务,强化帮扶效果,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
抓好“三业”,拓宽增收致富路。聚焦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途径单一问题,鲁容乡通过抓好产业、就业、创业三项重点工作,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明确百香果、芒果、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二是拓宽就业渠道。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采取“产业带动”“基础设施推动”“就地就近务工”“搬迁安置吸纳和劳务输出”四种途径,全面抓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找准创业门路。积极落实省州县关于就业扶贫的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通过技能培训促创业、抓创业带动就业等形式,着力提升贫困人口创业能力。
打造“五示范”,持续发力促脱贫。聚焦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可持续增收问题,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为重心,以打造示范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一是打造基层党建示范。不断夯实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五小”工程,逐步实现以村级战斗堡垒建设、干部素质建设和村级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基层党建典范。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大力发展精品热带水果和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产值。全面推进集镇区域“三改三化”工作,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民自治。三是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玉米减退”工作。同时,配套种植巨菌草等优质牧草,新建养殖单元6个,带动农户增收。四是打造生态保护示范。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复垦复绿工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将禁止焚烧秸秆纳入村规民约,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收运站建设,提升集镇区域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能力。五是打造脱贫攻坚示范。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脱贫举措,打造脱贫攻坚示范典型。
(文/王沾云 王勇 石廷斌 胡世海 编辑:印象黔西南)
“五带三业五示范”助力脱贫攻坚
——贞丰县鲁容极贫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
贞丰县鲁容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发展意愿不强,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途径单一等问题是制约该乡发展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鲁容乡党委政府抢抓脱贫攻坚机遇,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探索创新出“五带三业五示范”脱贫攻坚工作法,为该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两年来,全乡贫困发生率从41.27%下降到27.70%;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532元增加到7761元,群众收入实现稳步增收。
强化“五带”,激活发展内生力。聚焦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发展意愿不强问题,鲁容乡通过政策带动、组织带领、党员带头、合作社带动、干部带帮的方式,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激发群众发展动力。一是政策带动。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整合各类资金资源,补齐设施短板,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等基础实施建设项目90余个,预计总投资10.02亿元,受益覆盖群众4555户19176人。二是组织带领。整合各级帮扶干部力量,组建小康路、小康电、小康讯、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党建等9个突击队和1个综合组,明确目标责任,挂图作战。三是党员带头。整合一线党员干部力量,组成政策学习宣传组和产业项目推进组,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四是合作社带动。探索出“1个乡级平台公司+10个村级平台公司”和“1个惠农公司+10个村级合作社”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村级经济发展。四是干部带帮。全面落实帮扶干部责任清单,明确帮扶任务,强化帮扶效果,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
抓好“三业”,拓宽增收致富路。聚焦产业规模小、群众增收途径单一问题,鲁容乡通过抓好产业、就业、创业三项重点工作,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明确主导产业。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明确百香果、芒果、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二是拓宽就业渠道。以“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采取“产业带动”“基础设施推动”“就地就近务工”“搬迁安置吸纳和劳务输出”四种途径,全面抓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找准创业门路。积极落实省州县关于就业扶贫的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并通过技能培训促创业、抓创业带动就业等形式,着力提升贫困人口创业能力。
打造“五示范”,持续发力促脱贫。聚焦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可持续增收问题,以“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为重心,以打造示范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一是打造基层党建示范。不断夯实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五小”工程,逐步实现以村级战斗堡垒建设、干部素质建设和村级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基层党建典范。二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大力发展精品热带水果和高效经济作物,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产值。全面推进集镇区域“三改三化”工作,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民自治。三是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玉米减退”工作。同时,配套种植巨菌草等优质牧草,新建养殖单元6个,带动农户增收。四是打造生态保护示范。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复垦复绿工作,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将禁止焚烧秸秆纳入村规民约,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收运站建设,提升集镇区域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能力。五是打造脱贫攻坚示范。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脱贫举措,打造脱贫攻坚示范典型。
(文/王沾云 王勇 石廷斌 胡世海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