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财经 | 2018-09-17 17:20    [转载]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奋力实现百姓富 生态美和谐统一


    内容提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金州,以身边的故事说财经。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由贵州兴诚华英集团、贵州马大姐清真食品、黔西南农信、浙兴商贸博览城联合冠名播出的《金州财经》。

    一起来看《脱贫攻坚看金州》专栏,近年来,望谟县始终围绕建设绿色望谟、温暖望谟、锦绣望谟、多彩望谟、港口望谟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山、水、林、草四篇文章,聚焦深度贫困,发起全面总攻,走出一条符合望谟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胡奇龙:2015年的12月份,望安高速建成通车,望谟县结束了没有高速的历史,大通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三年过去了,在我的身后,望谟至紫云、望谟至罗甸、望谟至蔗香三条高速公路将于今年九月份至明年六月份陆续通车,曾经偏居西南一隅的资源富集的望谟县,将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于便利的交通,曾经长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特产品逐步走出大山。眼下,望谟县14万亩板栗陆续进入采收季,在平洞街道办洛郎村,村民苏启凤家有700多亩板栗地,其中大部分都已挂果。每到这一时节,同村的姐妹都会背着背篓,提着布袋,前来帮助她家采收成熟的栗子。


望谟县洛郎村板栗种植户 苏启凤 :销量很好,价钱也不错。我们是卖给板栗公司,一斤四元左右,价格也比较稳定。我们板栗采收了两个星期,得了一万多元,我们也感到比较满意。

QQ图片20180917170421.png

与苏启凤家一样,同村505户人家就有486户种植板栗,过去4年间,望谟县板栗面积从10万亩扩大到23.6万亩,年总产值1.68亿元,已成为望谟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今政府扶持引领,洛郎村形成了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同时政府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了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板栗全产业链,辐射带动1.8万户农户增收。这几天,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百多名工人正在赶制中秋节订单,今年的产能在6000吨左右。


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杨光珍:我在这里做了一年多,我已经是熟练工,一天可以做100多元,我家住在这里附近,可以回去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学。

QQ图片20180917170529.png

除了发展板栗产业,望谟县利用良好的气候环境资源优势,把药用菊花作为一项扶贫产业来打造。今年,在五个乡镇集中建设示范点,种植菊花1.7万亩,规划到2020年,全县菊花种植扩大到5万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药用菊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打易镇边王村村民 罗小霞:我们就天天来基地里面上班。我来合作社这里有三四个月了,每个月有三千元左右的工资。感谢政府对菊花产地的扶持,我们才有工作,才有钱来养小孩和照顾老人。


在产业扶贫上,望谟县布局支柱产业“顶天立地”、其它产业“铺天盖地”。通过发展板栗和澳洲坚果,打造“中国干果之乡”。望谟草类长势好,非常适合发展草业,规划到2020年实现人工种草30万亩,新增存栏牛15万头,打造“中国南方草都”,建设“生态畜禽大县”。望谟海拔和气候特殊,生物多样性好,适合种植中草药,利用“花海药园”拖出胡蜂产业,建设“中国最大胡蜂养殖基地”,2018年计划培育1万群胡蜂种群。望谟共有“八步茶”古茶树84262株,目前正在发展“万亩茶园”和“千亩育苗基地”,着力将“八步茶”打造成全国品牌,打造“中国紫茶之乡”。


望谟县委副书记 县长 何正祥:第一就是要抓好产业规划布局,我们围绕南部以热作产业,中部以板栗,北部以生态林为重点抓好产业布局,打造中国板栗之乡、中药材之乡也包括我们的干果之乡;第二个就是要抓好龙头企业的引进,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要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为企业做好服务,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这种方式,促进农户增收。第三将采取项目化落地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抓好项目的争取,按项目化落地的方式,抓好项目的建设抓好产业的发展。


搬出深山天地宽,望谟县目前已完成5803户27153人的搬迁任务。在义龙新区马别、大龙潭新市民居住区,5024户23627人已经完成跨区域搬迁入住,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望谟县抽调干部常驻迁入地,成立干部服务队,为搬迁群众当好“保姆”,搞好服务,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望谟搬迁群众 陶春银:我们在这里工作得比较安心。现在家也有了,小孩也离得近、工作也有啦!

QQ图片20180917170631.png

要实现脱贫最终是教育脱贫,望谟的教育,真正做到了“穷县也能办好教育”。2018年望谟本科上线人数823人,提高率全州排名第一,低进高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生活,是更稳定、更高质量的移民搬迁。


望谟县副县长 谢金金:用最好的土地建学校、用最大的投入在教育、用最多的编制在教育。在教育的财政投入上我们从2014年的三个亿到2017年的七个亿,有效地助推了我们全县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在脱贫攻坚期间,把教育作为扶贫先扶智的根本举措。


望谟民族中学高一19班学生 游蒲秀:在初中我每个学期也有600多元的补助,让我顺利的完成了初中的学业,也让我进入了我一直向往的民中,我相信学校的各种帮扶政策会如愿的实现我的梦想。


立足县情,望谟主攻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组组通”、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狠抓脱贫攻坚领域存在问题“1+5”专项治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QQ图片20180917170750.png

州政协副主席  望谟县委书记 李建勋:望谟位于黔西南州的东部,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里山高、坡陡、谷深、地少。自然禀赋与其它县市相比先天不足,由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较弱,所以望谟县得到了中央、省委、州委的关心和支持,望谟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望谟县怎样感恩奋进、砥砺前行,这是摆在县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全县上下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中找到了答案,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士气,这就是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论断。望谟县就要做实做好山、水、林、草四篇大文章,真正地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符合望谟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记者:黔西南台 胡奇龙 吴洪炳 郭广波 实习 刘 珂 望谟台 王 军 黄光耀

编辑:郭广波 岑祥强 贝启兴 卢 凯(实习)

包装制作:郭广波

执行制片:胡奇龙

制片:王友兰

监制:吕天华

总监制:吕天华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脱贫攻坚看金州】访谈对话——望谟篇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纪实 >
  •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财经 | 2018-09-17 17:20    [转载]

聚焦深度贫困 发起全面总攻 奋力实现百姓富 生态美和谐统一


    内容提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金州,以身边的故事说财经。观众朋友您好!欢迎收看由贵州兴诚华英集团、贵州马大姐清真食品、黔西南农信、浙兴商贸博览城联合冠名播出的《金州财经》。

    一起来看《脱贫攻坚看金州》专栏,近年来,望谟县始终围绕建设绿色望谟、温暖望谟、锦绣望谟、多彩望谟、港口望谟战略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好山、水、林、草四篇文章,聚焦深度贫困,发起全面总攻,走出一条符合望谟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胡奇龙:2015年的12月份,望安高速建成通车,望谟县结束了没有高速的历史,大通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三年过去了,在我的身后,望谟至紫云、望谟至罗甸、望谟至蔗香三条高速公路将于今年九月份至明年六月份陆续通车,曾经偏居西南一隅的资源富集的望谟县,将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于便利的交通,曾经长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特产品逐步走出大山。眼下,望谟县14万亩板栗陆续进入采收季,在平洞街道办洛郎村,村民苏启凤家有700多亩板栗地,其中大部分都已挂果。每到这一时节,同村的姐妹都会背着背篓,提着布袋,前来帮助她家采收成熟的栗子。


望谟县洛郎村板栗种植户 苏启凤 :销量很好,价钱也不错。我们是卖给板栗公司,一斤四元左右,价格也比较稳定。我们板栗采收了两个星期,得了一万多元,我们也感到比较满意。

QQ图片20180917170421.png

与苏启凤家一样,同村505户人家就有486户种植板栗,过去4年间,望谟县板栗面积从10万亩扩大到23.6万亩,年总产值1.68亿元,已成为望谟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今政府扶持引领,洛郎村形成了万亩板栗高产示范园,同时政府引进龙头企业打造了从种植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板栗全产业链,辐射带动1.8万户农户增收。这几天,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百多名工人正在赶制中秋节订单,今年的产能在6000吨左右。


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杨光珍:我在这里做了一年多,我已经是熟练工,一天可以做100多元,我家住在这里附近,可以回去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学。

QQ图片20180917170529.png

除了发展板栗产业,望谟县利用良好的气候环境资源优势,把药用菊花作为一项扶贫产业来打造。今年,在五个乡镇集中建设示范点,种植菊花1.7万亩,规划到2020年,全县菊花种植扩大到5万亩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药用菊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花。


打易镇边王村村民 罗小霞:我们就天天来基地里面上班。我来合作社这里有三四个月了,每个月有三千元左右的工资。感谢政府对菊花产地的扶持,我们才有工作,才有钱来养小孩和照顾老人。


在产业扶贫上,望谟县布局支柱产业“顶天立地”、其它产业“铺天盖地”。通过发展板栗和澳洲坚果,打造“中国干果之乡”。望谟草类长势好,非常适合发展草业,规划到2020年实现人工种草30万亩,新增存栏牛15万头,打造“中国南方草都”,建设“生态畜禽大县”。望谟海拔和气候特殊,生物多样性好,适合种植中草药,利用“花海药园”拖出胡蜂产业,建设“中国最大胡蜂养殖基地”,2018年计划培育1万群胡蜂种群。望谟共有“八步茶”古茶树84262株,目前正在发展“万亩茶园”和“千亩育苗基地”,着力将“八步茶”打造成全国品牌,打造“中国紫茶之乡”。


望谟县委副书记 县长 何正祥:第一就是要抓好产业规划布局,我们围绕南部以热作产业,中部以板栗,北部以生态林为重点抓好产业布局,打造中国板栗之乡、中药材之乡也包括我们的干果之乡;第二个就是要抓好龙头企业的引进,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要求,通过引进龙头企业,为企业做好服务,采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这种方式,促进农户增收。第三将采取项目化落地的方式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抓好项目的争取,按项目化落地的方式,抓好项目的建设抓好产业的发展。


搬出深山天地宽,望谟县目前已完成5803户27153人的搬迁任务。在义龙新区马别、大龙潭新市民居住区,5024户23627人已经完成跨区域搬迁入住,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望谟县抽调干部常驻迁入地,成立干部服务队,为搬迁群众当好“保姆”,搞好服务,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望谟搬迁群众 陶春银:我们在这里工作得比较安心。现在家也有了,小孩也离得近、工作也有啦!

QQ图片20180917170631.png

要实现脱贫最终是教育脱贫,望谟的教育,真正做到了“穷县也能办好教育”。2018年望谟本科上线人数823人,提高率全州排名第一,低进高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生活,是更稳定、更高质量的移民搬迁。


望谟县副县长 谢金金:用最好的土地建学校、用最大的投入在教育、用最多的编制在教育。在教育的财政投入上我们从2014年的三个亿到2017年的七个亿,有效地助推了我们全县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在脱贫攻坚期间,把教育作为扶贫先扶智的根本举措。


望谟民族中学高一19班学生 游蒲秀:在初中我每个学期也有600多元的补助,让我顺利的完成了初中的学业,也让我进入了我一直向往的民中,我相信学校的各种帮扶政策会如愿的实现我的梦想。


立足县情,望谟主攻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组组通”、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狠抓脱贫攻坚领域存在问题“1+5”专项治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QQ图片20180917170750.png

州政协副主席  望谟县委书记 李建勋:望谟位于黔西南州的东部,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里山高、坡陡、谷深、地少。自然禀赋与其它县市相比先天不足,由于自身发展的能力较弱,所以望谟县得到了中央、省委、州委的关心和支持,望谟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望谟县怎样感恩奋进、砥砺前行,这是摆在县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全县上下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中找到了答案,明确了方向,鼓舞了士气,这就是要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论断。望谟县就要做实做好山、水、林、草四篇大文章,真正地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符合望谟实际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记者:黔西南台 胡奇龙 吴洪炳 郭广波 实习 刘 珂 望谟台 王 军 黄光耀

编辑:郭广波 岑祥强 贝启兴 卢 凯(实习)

包装制作:郭广波

执行制片:胡奇龙

制片:王友兰

监制:吕天华

总监制:吕天华





  •  上一篇:点亮脱贫致富的明灯
  •   返回
  •  下一篇:【脱贫攻坚看金州】访谈对话——望谟篇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