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人名作
  • 学术
  • 小说
  • 散文
  • 新人新作
  • 纪实
  • 艺苑
  • 诗词
  • 金州教育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名人名作 >
  • 倪雅男诗词作品欣赏

倪雅男诗词作品欣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 | 2018-07-26 09:16    [转载]

兴义一中赋


    教育为本,本固国兴。周之将衰,有叹子衿。孔聚三千,荀诲二人。彬彬君子,郁郁乎文。陋巷能安,颜渊以弦诵守贫;高枝可折,孟轲揖长者相亲。君子五德,唯教乃成。

    是乃贤者不隐,谨庠序之教;孺子可树,探精微之妙。虽非加臂,譬如登高。日三省以徘徊,偶一得而舞蹈。苗怀新而沐春风,鸟振翮以凌云霄。

    钟秀笔山,遗爱士绅,鸠工奠基,书院乃成。走僻野以劝学,延名师而传薪。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恐韶华之易逝,恨晨鸡之迟鸣,味粥饭而久愧,念颁白之深恩,挹花水以濡笔,裁云霞而成文。家门肖子,乡梓精英。

    世运衰,风雨晦,有清六帝,屡迁屡废。望荒草以叹息,对残垣而垂泪。常推窗望月,夫子有愧;每闻啼扼腕,青衿谁会?凋群芳之三春,肠一日而九廻。秦火虽炽,坟典难毁。汉儒拆壁,贤达糜费。寻平旷以开辟,与天榜而遥对。弦歌又闻,松柏再翠。迎东渐之新风,融吾华之精髓,雷姚饱学,共扬名于海内;魏窦葱俊,乃卓立乎时辈。大盗移国,愤袁氏之奸伪;书生拍案,展共和之旌旆。先桐梓以主黔,鹊声名于省会。文华年少,应钦聪慧。顿茅塞以开窍,非教化而何为?

    后山之下,花水之滨,升阶除,瞻棂星,临泮池,思绪纷。现代教育,百年于今。叹贤达之荜路,纷斩棘而披荆。虽世异而时变,继往圣之精神。陶氏模范,新科文明。格物致知,慎思笃行。砥砺其有待,鹰隼之思奋。视屑劣为匪类,翼世路之一平。汇群科以致用,非造车而闭门。倭贼痴梦,碾战车于尧境;草木变色,带血雨而风腥。淞沪硝烟,卢沟枪声。于是发怒冲冠,义愤填膺。聚民众以宣传,鼓士气而抗争。别母校以投笔,举干戈而从军。绽青春乎热土,谱壮歌于汗青。

    于是浴火重生,古华夏历尽沧桑,规模虽具,新中国路其漫长,收拾废墟,抚平创伤。百业欲兴,纲举目张。兴教育为先路,实强国之良方。盘八名校,重任担当。招贤士,来远方。彭主任之严谨,杨校长之周祥。兢兢业业,坦坦荡荡,时雨来兮,竞花卉而吐芳;风范在兮,养浩气而端方。陟半山以遊驰,吟关睢而徜徉。从业则精英,深造为栋梁。于是数县学子,跋涉负囊。故人众乎熙熙,觉地窄而攘攘。虽两度遭变数,慕名声而向往。

    及乎今之长校,亦存高远。顾前路之崎岖,齐同力而攀缘,图事业之再兴,慰前贤于九泉。守树人为已任,岂名利而临渊?其栋材唯四美,非偏执于一端。郁郁梧桐,翩翩凤鸾。蔼蔼春风,滋滋心田。听雁叫其声远,慕豹皮之文灿。于是梅开二度,鹤起后山。抚明窗乎月光,似先达之笑颜。是乃斥巨资,拓校园。修葺之旧室,面貌焕然,矗立之华构。高接云端。绿荫场上,身手矫健,半山亭中,莺声宛转。

    登兹后山兮,以舒望眼。抚今追昔兮,岂能无感?望彼校园兮,心结万念。乃歌曰:二百余年笔山院,桑田沧海几迁变。老树兮时雨,新花兮灿烂。


玄通书院赋

 

    惟乙未年之夏,天赋中学新校区落成,内建玄通书院,旨在继往圣传承中华文明,辟素质教育之路,感于此,乃援笔成赋,其辞云:

    华夏泱泱,瓜瓞绵绵。先民创文字,刻龟片,是乃蒙昧开化,慧光初现。及夫圣贤博识,不为己专,设案授徒,册典成山,蔼蔼春风,孜孜不倦。教学贵以相长,歧异互为诘难。于是人心向上,文明薪传。禾苗怀新,时雨至焉;青衿器成,文章灿焉。在昔孔子坐帐,弟子三千,洙泗之上,弦歌声酣。视富贵如浮云,守清贫而淡然,开教化之风气,成书院之启端。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宋元明清,贤达继焉。天下书院,首当应天,继而嵩阳岳麓,白鹿石鼓,宿儒通达,青年俊彦,识天文地理,究古今变迁。山林通幽,市尘不染。既得时习之乐,更洽远来之欢。鹅湖之辩,朱子九渊。远绍百家争鸣,融通各家之言。开后进之眼界,尊师者之道先。学以致用,岂是坐谈?既意揣揣而来,乃心怡怡以还。纵王朝之更替,保文脉而承传。

    吾乡地虽偏远,不乏明伦。笔山之下,花河之滨,鸠工奠基,书院落成。聘名师,抛重金。不辞颠踬之苦,肯负良苦之心?于是纷纷来,朗朗声。雷廷珍春风化雨,姚茫父金针度人。耻燕雀之安枝,慕鸿鹄之凌云。牛刀小试,诸生会试省城;头筹已拔,书院名声大振。

    乃有天赋诸君,踵武前人,感时辈之短视,恐教育之失衡;见流弊之已泛,济吾华之文明。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请三圣之像,固道统之根。搜前贤遗迹于隐隐,盼学子觉悟而殷殷。于是开讲坛,聚时英,需去伪,务求真。虽论辩之万言,却灵光于一瞬。师道尊严,谨守古训;传道解惑,岂忘本份?感恩堂前,来表敬意深深;吟诵堂中,试看学子彬彬。于是洙泗弦歌盛景,再现盘江之滨。

我心如何?感慨良多,逐乃引吭,为书院之歌,歌曰:

孔尊三代兮后尊孔,佛道合三兮成系统。

文华兮代传,龙塘兮歌永。

 

七绝二首

  

一

 

  流水曲觞雅会稀, 苏辛李杜待传衣。

 

  笔山胜友结诗社, 指点高天鹰雁飞。

 

二

 

  古韵八音入耳来, 江山争胜亦雄哉。

 

  平生自愧多诗债, 彩笔凭谁借不才?

 

(作者介绍:倪雅男,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会长,《笔山诗苑》组委会主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黔西南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发表论文《论姜夔的转折艺术》、《陈子昂文学思想初论》、《一吐胸中不平气—<狂鼓史>思想探幽》、《清代两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明清小说多元化文化构建》、《陈子昂诗文革新的主张及评价》、《论历史传奇》、《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出——南宋爱国词人悲剧意识》、《词体的产生<词学札记>之一》、《从‘奇’的审美观念到以‘奇’为美的理论》、《说‘兴’》等,发表了数百首古典诗词。)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倪雅男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黄药师
  •   返回
  •  下一篇:三月的风,碰响阳光和雨水(组诗)  
  • 首页 >
  • 文化黔西南> 名人名作 >
  • 倪雅男诗词作品欣赏

倪雅男诗词作品欣赏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 | 2018-07-26 09:16    [转载]

兴义一中赋


    教育为本,本固国兴。周之将衰,有叹子衿。孔聚三千,荀诲二人。彬彬君子,郁郁乎文。陋巷能安,颜渊以弦诵守贫;高枝可折,孟轲揖长者相亲。君子五德,唯教乃成。

    是乃贤者不隐,谨庠序之教;孺子可树,探精微之妙。虽非加臂,譬如登高。日三省以徘徊,偶一得而舞蹈。苗怀新而沐春风,鸟振翮以凌云霄。

    钟秀笔山,遗爱士绅,鸠工奠基,书院乃成。走僻野以劝学,延名师而传薪。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恐韶华之易逝,恨晨鸡之迟鸣,味粥饭而久愧,念颁白之深恩,挹花水以濡笔,裁云霞而成文。家门肖子,乡梓精英。

    世运衰,风雨晦,有清六帝,屡迁屡废。望荒草以叹息,对残垣而垂泪。常推窗望月,夫子有愧;每闻啼扼腕,青衿谁会?凋群芳之三春,肠一日而九廻。秦火虽炽,坟典难毁。汉儒拆壁,贤达糜费。寻平旷以开辟,与天榜而遥对。弦歌又闻,松柏再翠。迎东渐之新风,融吾华之精髓,雷姚饱学,共扬名于海内;魏窦葱俊,乃卓立乎时辈。大盗移国,愤袁氏之奸伪;书生拍案,展共和之旌旆。先桐梓以主黔,鹊声名于省会。文华年少,应钦聪慧。顿茅塞以开窍,非教化而何为?

    后山之下,花水之滨,升阶除,瞻棂星,临泮池,思绪纷。现代教育,百年于今。叹贤达之荜路,纷斩棘而披荆。虽世异而时变,继往圣之精神。陶氏模范,新科文明。格物致知,慎思笃行。砥砺其有待,鹰隼之思奋。视屑劣为匪类,翼世路之一平。汇群科以致用,非造车而闭门。倭贼痴梦,碾战车于尧境;草木变色,带血雨而风腥。淞沪硝烟,卢沟枪声。于是发怒冲冠,义愤填膺。聚民众以宣传,鼓士气而抗争。别母校以投笔,举干戈而从军。绽青春乎热土,谱壮歌于汗青。

    于是浴火重生,古华夏历尽沧桑,规模虽具,新中国路其漫长,收拾废墟,抚平创伤。百业欲兴,纲举目张。兴教育为先路,实强国之良方。盘八名校,重任担当。招贤士,来远方。彭主任之严谨,杨校长之周祥。兢兢业业,坦坦荡荡,时雨来兮,竞花卉而吐芳;风范在兮,养浩气而端方。陟半山以遊驰,吟关睢而徜徉。从业则精英,深造为栋梁。于是数县学子,跋涉负囊。故人众乎熙熙,觉地窄而攘攘。虽两度遭变数,慕名声而向往。

    及乎今之长校,亦存高远。顾前路之崎岖,齐同力而攀缘,图事业之再兴,慰前贤于九泉。守树人为已任,岂名利而临渊?其栋材唯四美,非偏执于一端。郁郁梧桐,翩翩凤鸾。蔼蔼春风,滋滋心田。听雁叫其声远,慕豹皮之文灿。于是梅开二度,鹤起后山。抚明窗乎月光,似先达之笑颜。是乃斥巨资,拓校园。修葺之旧室,面貌焕然,矗立之华构。高接云端。绿荫场上,身手矫健,半山亭中,莺声宛转。

    登兹后山兮,以舒望眼。抚今追昔兮,岂能无感?望彼校园兮,心结万念。乃歌曰:二百余年笔山院,桑田沧海几迁变。老树兮时雨,新花兮灿烂。


玄通书院赋

 

    惟乙未年之夏,天赋中学新校区落成,内建玄通书院,旨在继往圣传承中华文明,辟素质教育之路,感于此,乃援笔成赋,其辞云:

    华夏泱泱,瓜瓞绵绵。先民创文字,刻龟片,是乃蒙昧开化,慧光初现。及夫圣贤博识,不为己专,设案授徒,册典成山,蔼蔼春风,孜孜不倦。教学贵以相长,歧异互为诘难。于是人心向上,文明薪传。禾苗怀新,时雨至焉;青衿器成,文章灿焉。在昔孔子坐帐,弟子三千,洙泗之上,弦歌声酣。视富贵如浮云,守清贫而淡然,开教化之风气,成书院之启端。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宋元明清,贤达继焉。天下书院,首当应天,继而嵩阳岳麓,白鹿石鼓,宿儒通达,青年俊彦,识天文地理,究古今变迁。山林通幽,市尘不染。既得时习之乐,更洽远来之欢。鹅湖之辩,朱子九渊。远绍百家争鸣,融通各家之言。开后进之眼界,尊师者之道先。学以致用,岂是坐谈?既意揣揣而来,乃心怡怡以还。纵王朝之更替,保文脉而承传。

    吾乡地虽偏远,不乏明伦。笔山之下,花河之滨,鸠工奠基,书院落成。聘名师,抛重金。不辞颠踬之苦,肯负良苦之心?于是纷纷来,朗朗声。雷廷珍春风化雨,姚茫父金针度人。耻燕雀之安枝,慕鸿鹄之凌云。牛刀小试,诸生会试省城;头筹已拔,书院名声大振。

    乃有天赋诸君,踵武前人,感时辈之短视,恐教育之失衡;见流弊之已泛,济吾华之文明。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请三圣之像,固道统之根。搜前贤遗迹于隐隐,盼学子觉悟而殷殷。于是开讲坛,聚时英,需去伪,务求真。虽论辩之万言,却灵光于一瞬。师道尊严,谨守古训;传道解惑,岂忘本份?感恩堂前,来表敬意深深;吟诵堂中,试看学子彬彬。于是洙泗弦歌盛景,再现盘江之滨。

我心如何?感慨良多,逐乃引吭,为书院之歌,歌曰:

孔尊三代兮后尊孔,佛道合三兮成系统。

文华兮代传,龙塘兮歌永。

 

七绝二首

  

一

 

  流水曲觞雅会稀, 苏辛李杜待传衣。

 

  笔山胜友结诗社, 指点高天鹰雁飞。

 

二

 

  古韵八音入耳来, 江山争胜亦雄哉。

 

  平生自愧多诗债, 彩笔凭谁借不才?

 

(作者介绍:倪雅男,黔西南州笔山诗词研究会会长,《笔山诗苑》组委会主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黔西南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发表论文《论姜夔的转折艺术》、《陈子昂文学思想初论》、《一吐胸中不平气—<狂鼓史>思想探幽》、《清代两位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明清小说多元化文化构建》、《陈子昂诗文革新的主张及评价》、《论历史传奇》、《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出——南宋爱国词人悲剧意识》、《词体的产生<词学札记>之一》、《从‘奇’的审美观念到以‘奇’为美的理论》、《说‘兴’》等,发表了数百首古典诗词。)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作者 ‖  倪雅男    编辑 ‖ 印象黔西南 )




  •  上一篇:黄药师
  •   返回
  •  下一篇:三月的风,碰响阳光和雨水(组诗)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