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语
我不想去说一片绿雪隐藏的焰火,会烧焦一只鸟与一棵树缠绵悱恻的故事。
我不奢望昨天取出的那瓢沧浪之水,会漂洗今日的神龛。
尘欲,把禅理刺穿。
佛影,消散在暗夜里。
沦陷了,一切都沦陷了,
花、草、树,以及时光渴求的静,成了一件奢侈品。
这自然的静哦,挣扎在闹市里,被呼啸而过的车声撕碎。
我找不到一声鸟语,抑或一枚辞藻,向一生膜拜的森林表达崇高的敬仰。
寺庙里飘出的偈语,经意或不经意间扔下几粒麦子,喂养那些草树,和那些陨落的星辰。
喂饱饥饿的斧子,不再挥向我的身体和那只无家可归的雀鸟……
心念
习惯于夜晚行走的人,不怕黑。再黑的夜,也会天亮。
起早摸黑的人,总把夜莺的低声浅吟当成一声歌咏。
夜的一隅随性而坐,逼仄的心空,敞亮起来了。
柔弱的翅羽,渐次坚韧。
立睡的灵魂,安然无恙。
冰冷的辞藻,也会有了阳光的颜色。
这个时候,若如再去想离苦得乐的过往,那么一定会辜负上苍赋予的光阴。
我为谁活?
谁为我活?
无关紧要。
真正的大智慧,隐喻一个禅理——
百年后,躺在棺椁里的,都是白骨一具。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都在心念之外。
宿命
在心念之外,拾掇起那粒陨落的星子,照亮尘世里那些黯然的辞藻,
吮吸阳光的骨血,长成一根茅草,把岁月割开一道口子,让红色的雨水,浸淫乌鸦用羽毛缝制的那件黑袍,遮掩尘世那些裸露的骨架。
这时,所有的虫鸟,不再用方言去表达对泥土的问候。
所有的风声,不再用鬼魅的呓语去救赎罹难的村庄。
生于斯。
长于斯。
禅钟,按时在预定的时分响起后,
度厄的梵音,便摇晃着经幡穿过佛堂,擎着那束香火,摇曳在最后的日落星升中,
循环轮回。
我不想用太多的感伤,去沉郁顿挫一些明快的句子,缅怀那棵被连根拔起的老树。
也不想让猝不及防的雨水会一语成谶,湿透那片森林,以及那双在森林里迷路的羽翼。
更不想奢望石头上耙出的梵文,会点化难以顿悟的灵魂,越过明与暗的临界点,把阴阳交配的种子交给远方的暗夜。
我静静地,同那条流浪狗,坐在东坡先生的一蓑烟雨里,想或不想似是而非的前朝旧事,入定成一根茅草,
冬天黄了。
春天青了……
呼唤
在城市一隅,我用茅草蘸着露珠,写下一阕宋词隐喻的忧伤。
并擎着一缕风,冷冽地划过季节的叉口,期待一场雪,埋葬夜莺的痛和墨染的夜。
埋葬霓虹和喧嚣,置换一分不可或缺的宁静。
抵达梦寐以求的神祗。
掀开隔世的窗帘,用干净的雪水,把浑浊的眸子洗得透彻,不再被涂抹金粉的魅影所蒙蔽和欺哄。
看清一座城市的孤独,在没有风的夜晚,与行色匆匆的人,摇摇晃晃地把塔吊吊起的乡愁从浮华里抽出,穿过越来越高的楼宇。
穿过尘世的病灶,成一滴健康的雨水。
我决定撇开楼房、迪厅和咖啡屋,以及美酒夜光杯里玄幻的光影。
决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呼唤草叶渐次消隐的呼吸,拂去我内心的浮躁。
去呼唤那一声鸟鸣,再次穿过我的胸膛,不再纠结那些增长或减退的情感。
同我的爱人站在一起,悉数没落的时光和低飞的鸟影。
与那根流落街头,且无人问津的茅草,一起祭祀那缕日渐衰老的风,和那片日渐质变的云。
阳光
阳光,被一根茅草割开一道口子,不说疼。
我和戴着镣铐舞蹈的人,一起舔舐阳光的伤口,想象绞杀的血腥把没有文字的谒语浸淫。
听一些风声,诉说苍白的前世隐匿村庄很多玄幻的色彩。诉说温存的今生抹去城市许多难以言说的浮华,把未来的退路掩盖。
看躲在镜子背后的魅影,假扮佛陀模样,欺哄一双浊眼。
这个时候,痛,或不痛,似乎与己有关,又抑或无关。
堕入地狱的,豪饮神性的雨水。
升上天堂的,接受虫蚁的拷问。
赎罪和积德,塞满倒腾空了的瓶子。盛装的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纠缠了若干年,难分胜负。
挣扎和厮杀的惨烈,用不着再去想象。不绝于耳的呐喊,把巫师的咒语,过继在虚无的祈祷里,渴望同圣人站在一起。
我取出一瓢沧浪之水,漂洗灵魂之鸟,钝化成一缕尘烟,心无旁骛。
爱情如是。
生死如是。
温度
饮尽雪,及雪,意蕴的寓意。
活性而散漫的酒分子,醉倒呼啸而来的狼,在雪地上写下一行暴露的诗句,摇响大地松散的骨架。
醇烈,一个季节的雄浑。
青涩的思想,日渐熟稔。
燃烧的雪,飘过尘世的围篱,扬起含笑的泪,浸淫荒诞的梦。
灵魂,在哭泣?
目光,在慨叹?
一只被扒光了羽毛的乌鸦,禽着坚硬的泪水,朝着迎面而来的猎猎冷冽,在瘦骨嶙峋的诗行里,抛下无饵的钩,垂钓柳宗元的那片雪。
穷囧的句子,挂在枯枝上做一个详尽的梦。
挣扎的灵魂和血色的光影,渐次分明一些近乎于哲学的课题——
乌鸦的歌声,比喜鹊动听。
狐狸的道行,比老聃深厚。
结网的蜘蛛,网住了别人,也网住了自己。
破网而出的张岱,不再亭中看雪,只站在雪地拷问——
远山那一抹嫣红,擎起燃烧的火焰,焚毁尘世的围篱,是绽放的梅花,还是燃烧的雪?
最后,把诱饵放上。
垂钓有温度的辞藻,暖和冰与雪的私语,以及苍茫的世界。
鱼语
在很多时候,我总是同一群鱼,用尘嚣过后的涛声,填饱渔人的胃腩,逃脱刀俎的染指。
倒叙的阳光,不经意间,投进那潭生涩的水里,泛白的鱼肚,便轮回一串一串的光阴,像吐冒的鱼泡,散落在珊瑚礁上,聆听我沉郁的声音。
我看见,鱼骨上滑落的鳞甲,多么像远古的甲骨文,列兵布阵地把暗藏的玄机,暴露在阳光下,翻晒先民们骨髓里的咸涩。
在汗渍里,漂洗过往的云烟。
很多纤尘不染的幻想,纷纷被暗处飞翔的风撂倒。
旋转而出的神马,驮着一群被暴晒的鱼群,抵临海水深处,休养伤痛的鱼腮。
人类也好,鱼类也罢,很多时候,都逃不脱被暴晒和屠宰的命运。
那块砧板,随时摆好在案桌上。
那把刀,随时都悬挂在门楣。
我试想,有没有那道神谕能阻止将要发生的一切?
我在聒噪卷耳的群诵里降一个调,静静地活着。
(作者简介:封期任,贵州省贞丰县人,贵州省作协会员,《中国魂》杂志总编,有作品千余篇(首)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诗潮》《绿风》《散文诗世界》等多家报刊。著有诗集《苦楝花开》、散文诗集《舞蹈的灵魂》。)
偈语
我不想去说一片绿雪隐藏的焰火,会烧焦一只鸟与一棵树缠绵悱恻的故事。
我不奢望昨天取出的那瓢沧浪之水,会漂洗今日的神龛。
尘欲,把禅理刺穿。
佛影,消散在暗夜里。
沦陷了,一切都沦陷了,
花、草、树,以及时光渴求的静,成了一件奢侈品。
这自然的静哦,挣扎在闹市里,被呼啸而过的车声撕碎。
我找不到一声鸟语,抑或一枚辞藻,向一生膜拜的森林表达崇高的敬仰。
寺庙里飘出的偈语,经意或不经意间扔下几粒麦子,喂养那些草树,和那些陨落的星辰。
喂饱饥饿的斧子,不再挥向我的身体和那只无家可归的雀鸟……
心念
习惯于夜晚行走的人,不怕黑。再黑的夜,也会天亮。
起早摸黑的人,总把夜莺的低声浅吟当成一声歌咏。
夜的一隅随性而坐,逼仄的心空,敞亮起来了。
柔弱的翅羽,渐次坚韧。
立睡的灵魂,安然无恙。
冰冷的辞藻,也会有了阳光的颜色。
这个时候,若如再去想离苦得乐的过往,那么一定会辜负上苍赋予的光阴。
我为谁活?
谁为我活?
无关紧要。
真正的大智慧,隐喻一个禅理——
百年后,躺在棺椁里的,都是白骨一具。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都在心念之外。
宿命
在心念之外,拾掇起那粒陨落的星子,照亮尘世里那些黯然的辞藻,
吮吸阳光的骨血,长成一根茅草,把岁月割开一道口子,让红色的雨水,浸淫乌鸦用羽毛缝制的那件黑袍,遮掩尘世那些裸露的骨架。
这时,所有的虫鸟,不再用方言去表达对泥土的问候。
所有的风声,不再用鬼魅的呓语去救赎罹难的村庄。
生于斯。
长于斯。
禅钟,按时在预定的时分响起后,
度厄的梵音,便摇晃着经幡穿过佛堂,擎着那束香火,摇曳在最后的日落星升中,
循环轮回。
我不想用太多的感伤,去沉郁顿挫一些明快的句子,缅怀那棵被连根拔起的老树。
也不想让猝不及防的雨水会一语成谶,湿透那片森林,以及那双在森林里迷路的羽翼。
更不想奢望石头上耙出的梵文,会点化难以顿悟的灵魂,越过明与暗的临界点,把阴阳交配的种子交给远方的暗夜。
我静静地,同那条流浪狗,坐在东坡先生的一蓑烟雨里,想或不想似是而非的前朝旧事,入定成一根茅草,
冬天黄了。
春天青了……
呼唤
在城市一隅,我用茅草蘸着露珠,写下一阕宋词隐喻的忧伤。
并擎着一缕风,冷冽地划过季节的叉口,期待一场雪,埋葬夜莺的痛和墨染的夜。
埋葬霓虹和喧嚣,置换一分不可或缺的宁静。
抵达梦寐以求的神祗。
掀开隔世的窗帘,用干净的雪水,把浑浊的眸子洗得透彻,不再被涂抹金粉的魅影所蒙蔽和欺哄。
看清一座城市的孤独,在没有风的夜晚,与行色匆匆的人,摇摇晃晃地把塔吊吊起的乡愁从浮华里抽出,穿过越来越高的楼宇。
穿过尘世的病灶,成一滴健康的雨水。
我决定撇开楼房、迪厅和咖啡屋,以及美酒夜光杯里玄幻的光影。
决定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呼唤草叶渐次消隐的呼吸,拂去我内心的浮躁。
去呼唤那一声鸟鸣,再次穿过我的胸膛,不再纠结那些增长或减退的情感。
同我的爱人站在一起,悉数没落的时光和低飞的鸟影。
与那根流落街头,且无人问津的茅草,一起祭祀那缕日渐衰老的风,和那片日渐质变的云。
阳光
阳光,被一根茅草割开一道口子,不说疼。
我和戴着镣铐舞蹈的人,一起舔舐阳光的伤口,想象绞杀的血腥把没有文字的谒语浸淫。
听一些风声,诉说苍白的前世隐匿村庄很多玄幻的色彩。诉说温存的今生抹去城市许多难以言说的浮华,把未来的退路掩盖。
看躲在镜子背后的魅影,假扮佛陀模样,欺哄一双浊眼。
这个时候,痛,或不痛,似乎与己有关,又抑或无关。
堕入地狱的,豪饮神性的雨水。
升上天堂的,接受虫蚁的拷问。
赎罪和积德,塞满倒腾空了的瓶子。盛装的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纠缠了若干年,难分胜负。
挣扎和厮杀的惨烈,用不着再去想象。不绝于耳的呐喊,把巫师的咒语,过继在虚无的祈祷里,渴望同圣人站在一起。
我取出一瓢沧浪之水,漂洗灵魂之鸟,钝化成一缕尘烟,心无旁骛。
爱情如是。
生死如是。
温度
饮尽雪,及雪,意蕴的寓意。
活性而散漫的酒分子,醉倒呼啸而来的狼,在雪地上写下一行暴露的诗句,摇响大地松散的骨架。
醇烈,一个季节的雄浑。
青涩的思想,日渐熟稔。
燃烧的雪,飘过尘世的围篱,扬起含笑的泪,浸淫荒诞的梦。
灵魂,在哭泣?
目光,在慨叹?
一只被扒光了羽毛的乌鸦,禽着坚硬的泪水,朝着迎面而来的猎猎冷冽,在瘦骨嶙峋的诗行里,抛下无饵的钩,垂钓柳宗元的那片雪。
穷囧的句子,挂在枯枝上做一个详尽的梦。
挣扎的灵魂和血色的光影,渐次分明一些近乎于哲学的课题——
乌鸦的歌声,比喜鹊动听。
狐狸的道行,比老聃深厚。
结网的蜘蛛,网住了别人,也网住了自己。
破网而出的张岱,不再亭中看雪,只站在雪地拷问——
远山那一抹嫣红,擎起燃烧的火焰,焚毁尘世的围篱,是绽放的梅花,还是燃烧的雪?
最后,把诱饵放上。
垂钓有温度的辞藻,暖和冰与雪的私语,以及苍茫的世界。
鱼语
在很多时候,我总是同一群鱼,用尘嚣过后的涛声,填饱渔人的胃腩,逃脱刀俎的染指。
倒叙的阳光,不经意间,投进那潭生涩的水里,泛白的鱼肚,便轮回一串一串的光阴,像吐冒的鱼泡,散落在珊瑚礁上,聆听我沉郁的声音。
我看见,鱼骨上滑落的鳞甲,多么像远古的甲骨文,列兵布阵地把暗藏的玄机,暴露在阳光下,翻晒先民们骨髓里的咸涩。
在汗渍里,漂洗过往的云烟。
很多纤尘不染的幻想,纷纷被暗处飞翔的风撂倒。
旋转而出的神马,驮着一群被暴晒的鱼群,抵临海水深处,休养伤痛的鱼腮。
人类也好,鱼类也罢,很多时候,都逃不脱被暴晒和屠宰的命运。
那块砧板,随时摆好在案桌上。
那把刀,随时都悬挂在门楣。
我试想,有没有那道神谕能阻止将要发生的一切?
我在聒噪卷耳的群诵里降一个调,静静地活着。
(作者简介:封期任,贵州省贞丰县人,贵州省作协会员,《中国魂》杂志总编,有作品千余篇(首)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诗潮》《绿风》《散文诗世界》等多家报刊。著有诗集《苦楝花开》、散文诗集《舞蹈的灵魂》。)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