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黔西南讯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发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的示范、辐射作用。2021年4月17日至18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新高考改革”等四项专项工作研讨会暨2021年度执行计划审议会研讨会在兴义一中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贵州省教育厅名师名校长培养管理办公室主任谢笠,黔西南州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逢春,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州9个项目联盟校的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
开幕式上,兴义一中校长李坤致辞,黔西南州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逢春讲话。谢笠主任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要立足于“四新”——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举措,担当起教育先行先试的使命,五育并举,健全项目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提供强大动力。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贵州省学校卓越发展计划项目2021年度工作执行计划表(征求意见稿)》,明确了2020-2022阶段目标以及2021年度目标和主要工作。
根据贵州省卓越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执行计划安排,凯里一中、六盘水市三中、兴义一中、贵阳二中分别起草了四项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初稿:《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专项工作小组方案》《新高考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新高考下新课程改革骨干队伍研修计划小组工作方案》《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指导思想正确、实施原则规范、目标定位精准、责任分工明确,经会议讨论、修改后将在项目学校间整合共享、协同推进。在整体统筹的原则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次研讨会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推动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主线,围绕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迎接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和“强师工程”四项行动成立了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高效。
谢笠提出,希望各项目学校以此为契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经验成果,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来源 ‖ 兴义一中教科处 编辑:印象黔西南)
印象黔西南讯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充分发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的示范、辐射作用。2021年4月17日至18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新高考改革”等四项专项工作研讨会暨2021年度执行计划审议会研讨会在兴义一中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贵州省教育厅名师名校长培养管理办公室主任谢笠,黔西南州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逢春,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州9个项目联盟校的校长、副校长和中层干部。
开幕式上,兴义一中校长李坤致辞,黔西南州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郑逢春讲话。谢笠主任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要立足于“四新”——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举措,担当起教育先行先试的使命,五育并举,健全项目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培养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提供强大动力。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贵州省学校卓越发展计划项目2021年度工作执行计划表(征求意见稿)》,明确了2020-2022阶段目标以及2021年度目标和主要工作。
根据贵州省卓越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执行计划安排,凯里一中、六盘水市三中、兴义一中、贵阳二中分别起草了四项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初稿:《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专项工作小组方案》《新高考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新高考下新课程改革骨干队伍研修计划小组工作方案》《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工作方案指导思想正确、实施原则规范、目标定位精准、责任分工明确,经会议讨论、修改后将在项目学校间整合共享、协同推进。在整体统筹的原则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本次研讨会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推动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主线,围绕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迎接贵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和“强师工程”四项行动成立了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高效。
谢笠提出,希望各项目学校以此为契机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挥贵州省学校卓越计划项目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推广经验成果,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来源 ‖ 兴义一中教科处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