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无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海庄小学优秀教师王邦庆
韦刚 胡傅铭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校园,日头已经快没到山那边,归巢的鸟儿回到校园浓密的榕树上。王邦庆老师搁下手中的笔,活动着自己长时间因工作显得僵硬的手指和颈椎。妈妈已经来了几次电话,说孩子一直哭,快一天没有看到妈妈,催她快回家。她就是义龙新区海庄小学王帮庆老师。
2019年6月中旬,产假还没有结束的王邦庆背着孩子来到学校报到,校领导劝她在家照顾孩子修完产假再来。王老师说:“学校老师少,产假已经耽误半年时间,我心里想着那群天真可爱的娃”。经她再三恳求,校领导被打动了,同意她来上班。王老师家住在镇上,离上班的学校六公里,可以每天往返上班。她不这样做,带着孩子住进离学校近的孩子外婆家。一是方便自己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尽一个女儿应该尽的义务和情分;二是母亲还可以给自己照顾孩子,更能让自己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于是周一总看到王邦庆的丈夫把她和孩子连同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送到了婆家,周五放学后,丈夫接她回镇上自己的家。
2019年秋季学期刚刚开学不久,还没有放学王邦庆就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孩子拉肚子发烧叫她快点回去。她和学校领导交代了一下工作马上赶回家里,看到幼小的宝贝又哭又闹,外婆已经给这小家伙换了好多的尿不湿了。她和丈夫赶快把孩子送往州人民医院,经过几天的治疗,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按照医生的要求,孩子需要多住几天院观察,可王帮庆觉得孩子已经过了危险期,回来到村里的诊所治疗就行了。在王邦庆的心里,她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她不能丢不下学校里的那群娃,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双双期盼知识甘霖的明亮眼睛。每个黎明后的清晨,教室明亮的灯光下,闪现着她辅导学生功课的身影。
留守儿童是王邦庆最关注的问题,不管学校安排与否,她总会悄悄的关注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特别是不同班级来租住学校旁边农户家的苗族孩子。几个家庭的孩子合租在一起,由一个老奶奶监管着近10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这些孩子家庭的原因和监管人的疏忽,任由他们穿着脏了还再穿的衣服,长时间的不洗头不洗澡,有的孩子头上还长着虱子。王邦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和同事汤俊老师从家里带来理发工具,给那些头发盖耳的男孩子理发,给那些不爱洗头的女孩子洗头。只要是有太阳的日子,校园的榕树下,就看到王老师为孩子理发、洗头的身影,这些孩子都亲切地叫她“老师妈妈”。她看到一个个经过她打理过脸上挂着天使般笑容的的孩子,那些洗过头扎好的羊角小辫们高兴地在榕树下做着游戏,她的脸上挂满了甜蜜的笑容。
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时期,按照学校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的工作安排,王老师就隔三差五地带着她的女儿,到离学校约十公里的火龙、卡子等苗族寨子对学生进行走访,查看学生在家网上学习情况。苗族寨子大多住在深山里,通组公路不但窄而且弯道急,就是开车的老师傅也要提心吊胆的慢慢开,王老师凭着自己的对教育的热爱,壮着胆子开着车到这些学生家去。她细心地询问每一个学生是不是按时收看“空中黔课”,还手把手教不会下载安装的学生和家长。她累了就在车上歇一下喝口水,饿了就和女儿吃自带的饼干。夕阳西下,她们才回到家中。走访中,女儿体会到了妈妈在学校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多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让学生都亲切的叫她“老师妈妈”的原因。
在王邦庆执教的班级中,一个个难忘的镜头记录着她爱生的情节。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娃娃,她所上的班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尊敬她。是因为她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用自己的爱去换来了学生对她的爱。记得2020年春季学期将要结束的一个下午,王老师从三年级带到五年级的这班学生就要离开母校,前往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了,王老师给孩子们买来糖果瓜子和蛋糕,开了一次让老师和学生都很难忘也很感动的“毕业会”。孩子们多高兴呀!但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和自己亲爱的老师朝夕相处了,大家都不自觉地拥向了她,抱着她围着她哭了起来,同学们的热泪流满了脸颊。
周末到了,那些在镇上就读的学生就会三五成群的相邀到王老师家去看望自己的恩师,孩子们一次次的到来,真的让王老师和家人十分感动。她总为这些孩子忙上忙下,买水果呀做饭呀,一边忙碌一边和孩子们摆谈学习情况。孩子们也和王老师一起分享着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快乐。夕阳西下,孩子们要回学校了,王老师把孩子们一路送到校门,一个个孩子和自己亲爱的老师亲切的拥抱告别。“孩子们,好好学习啊!”王老师的叮咛在校门前的梧桐树下回响,和韵着孩子们挥动的小手,构成了一道动人的美丽的风景。
王帮庆老师从走出师范校门到今天的十余个年头中,为了家乡这片热土和大山中的孩子,她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本科。2005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激情将整个身心赴在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2006年4月,她制作的教具《蜻蜓标本 》获得安龙全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大赛优秀奖 ;2008年,安龙县全县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她的《认识时间》荣获音像类二等奖;2009年被安龙县人民政府授予“安龙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光荣称号;2017年7月,她被德卧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等。在教学工作中,她凭着爱生如子的满腔热情和倾情付出,大胆改革教法,她所执教的语文、数学与英语在全区和全镇的举行期末测试中共计获得全镇一、二、三等奖8次;2016年义龙新区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她荣获小学语文组三等奖;2020年度考核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韦刚 胡傅铭 编辑:印象黔西南)
落红不是无情无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海庄小学优秀教师王邦庆
韦刚 胡傅铭
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校园,日头已经快没到山那边,归巢的鸟儿回到校园浓密的榕树上。王邦庆老师搁下手中的笔,活动着自己长时间因工作显得僵硬的手指和颈椎。妈妈已经来了几次电话,说孩子一直哭,快一天没有看到妈妈,催她快回家。她就是义龙新区海庄小学王帮庆老师。
2019年6月中旬,产假还没有结束的王邦庆背着孩子来到学校报到,校领导劝她在家照顾孩子修完产假再来。王老师说:“学校老师少,产假已经耽误半年时间,我心里想着那群天真可爱的娃”。经她再三恳求,校领导被打动了,同意她来上班。王老师家住在镇上,离上班的学校六公里,可以每天往返上班。她不这样做,带着孩子住进离学校近的孩子外婆家。一是方便自己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尽一个女儿应该尽的义务和情分;二是母亲还可以给自己照顾孩子,更能让自己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于是周一总看到王邦庆的丈夫把她和孩子连同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送到了婆家,周五放学后,丈夫接她回镇上自己的家。
2019年秋季学期刚刚开学不久,还没有放学王邦庆就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说孩子拉肚子发烧叫她快点回去。她和学校领导交代了一下工作马上赶回家里,看到幼小的宝贝又哭又闹,外婆已经给这小家伙换了好多的尿不湿了。她和丈夫赶快把孩子送往州人民医院,经过几天的治疗,孩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按照医生的要求,孩子需要多住几天院观察,可王帮庆觉得孩子已经过了危险期,回来到村里的诊所治疗就行了。在王邦庆的心里,她是一个舍小家顾大家的人,她不能丢不下学校里的那群娃,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双双期盼知识甘霖的明亮眼睛。每个黎明后的清晨,教室明亮的灯光下,闪现着她辅导学生功课的身影。
留守儿童是王邦庆最关注的问题,不管学校安排与否,她总会悄悄的关注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特别是不同班级来租住学校旁边农户家的苗族孩子。几个家庭的孩子合租在一起,由一个老奶奶监管着近10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因为这些孩子家庭的原因和监管人的疏忽,任由他们穿着脏了还再穿的衣服,长时间的不洗头不洗澡,有的孩子头上还长着虱子。王邦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和同事汤俊老师从家里带来理发工具,给那些头发盖耳的男孩子理发,给那些不爱洗头的女孩子洗头。只要是有太阳的日子,校园的榕树下,就看到王老师为孩子理发、洗头的身影,这些孩子都亲切地叫她“老师妈妈”。她看到一个个经过她打理过脸上挂着天使般笑容的的孩子,那些洗过头扎好的羊角小辫们高兴地在榕树下做着游戏,她的脸上挂满了甜蜜的笑容。
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时期,按照学校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的工作安排,王老师就隔三差五地带着她的女儿,到离学校约十公里的火龙、卡子等苗族寨子对学生进行走访,查看学生在家网上学习情况。苗族寨子大多住在深山里,通组公路不但窄而且弯道急,就是开车的老师傅也要提心吊胆的慢慢开,王老师凭着自己的对教育的热爱,壮着胆子开着车到这些学生家去。她细心地询问每一个学生是不是按时收看“空中黔课”,还手把手教不会下载安装的学生和家长。她累了就在车上歇一下喝口水,饿了就和女儿吃自带的饼干。夕阳西下,她们才回到家中。走访中,女儿体会到了妈妈在学校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多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让学生都亲切的叫她“老师妈妈”的原因。
在王邦庆执教的班级中,一个个难忘的镜头记录着她爱生的情节。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娃娃,她所上的班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尊敬她。是因为她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学生的心,用自己的爱去换来了学生对她的爱。记得2020年春季学期将要结束的一个下午,王老师从三年级带到五年级的这班学生就要离开母校,前往镇中心小学读六年级了,王老师给孩子们买来糖果瓜子和蛋糕,开了一次让老师和学生都很难忘也很感动的“毕业会”。孩子们多高兴呀!但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和自己亲爱的老师朝夕相处了,大家都不自觉地拥向了她,抱着她围着她哭了起来,同学们的热泪流满了脸颊。
周末到了,那些在镇上就读的学生就会三五成群的相邀到王老师家去看望自己的恩师,孩子们一次次的到来,真的让王老师和家人十分感动。她总为这些孩子忙上忙下,买水果呀做饭呀,一边忙碌一边和孩子们摆谈学习情况。孩子们也和王老师一起分享着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快乐。夕阳西下,孩子们要回学校了,王老师把孩子们一路送到校门,一个个孩子和自己亲爱的老师亲切的拥抱告别。“孩子们,好好学习啊!”王老师的叮咛在校门前的梧桐树下回响,和韵着孩子们挥动的小手,构成了一道动人的美丽的风景。
王帮庆老师从走出师范校门到今天的十余个年头中,为了家乡这片热土和大山中的孩子,她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本科。2005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激情将整个身心赴在了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2006年4月,她制作的教具《蜻蜓标本 》获得安龙全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自制教具大赛优秀奖 ;2008年,安龙县全县中小学教师技能竞赛,她的《认识时间》荣获音像类二等奖;2009年被安龙县人民政府授予“安龙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光荣称号;2017年7月,她被德卧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等。在教学工作中,她凭着爱生如子的满腔热情和倾情付出,大胆改革教法,她所执教的语文、数学与英语在全区和全镇的举行期末测试中共计获得全镇一、二、三等奖8次;2016年义龙新区中小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她荣获小学语文组三等奖;2020年度考核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韦刚 胡傅铭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