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荣誉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回归岗位,我会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继续在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第一书记、驻村组长刘永芳,在得到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今年46岁的刘永芳,是黔西南州兴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也是潘家庄镇下溪村第一书记。2015年5月以来,她先后三次以第一书记、驻村组长的名义来到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一头扎进贫困户家中,从精准识别贫困户,到精准施策、发展产业,下溪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宽敞明亮的新房建起来了,特色产业抓起来了,老百姓精神抖擞,村里更是生机勃勃。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永芳
驻村4年,她写了35个笔记本、200余万字的驻村日志,不仅记录了村里的点滴变化,还讲述着乡亲们脱贫、走上致富道路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村民都说,刘书记来的这几年里,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沉下身子,和群众心连心
潘家庄镇下溪村位于兴仁市西北方向,户籍人口910户35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745人,属一类贫困村。
2015年5月,刘永芳积极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主动请缨来到下溪村,就此开启自己的驻村帮扶工作。
“老人家,今天来就是想看看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对村里发展有什么建议,您都可以和我说说。”刘永芳回忆起第一次走访空巢老人罗应典家时的情景,虽然自己热情洋溢地和老人交流,但是老人对她这位陌生的来访者并不欢迎。“没办法,我只有一次次走访,看到老人缺什么就补齐,帮助他联系维修房屋,最后老人终于动容,现在每次去看望老人,他言语间都充满着感谢。”
“沉得下身,才来驻得了村,才能和老百姓心连着心,如果不做出些事实,老百姓凭啥相信自己呢?”刘永芳说,为迅速掌握村情民意,她驻村工作开始后,立即带着村两委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并把每天的工作详实记录。
今天走访独居老人、明天为村民争取养殖补助金、接着帮着联系工人为村民维修窗户……在刘永芳接下来的驻村生活里,都是与村民的点点滴滴。
驻村一个多月,刘永芳遍访全村12个村民组910户村民,以详尽的图案、文字、照片等记录了每一户人家的居住位置、生产生活情况等,组织召开贫困户精准识别群众大会对每家每户的情况进行通报,并逐户对能否纳入“贫困户”进行了详实分析。
“村子要发展,关键看支部。”她以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请挂村领导上党课、到党员家中一起学习、带领党员观摩产业发展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和干事热情。并且还多方争取经费,对村活动室环境进行了改造,增设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了服务群众硬件设施。
与此同时,她协助村里争取各级各类帮扶资金,实施危房改造91户、住房安全保障工程82户、“温心愿”项目262户;完成12公里组组通公路和15公里串户路建设,实现全村12个村民组通组路、串户路建设全覆盖贯穿;完成自建水冲式厕所125个,完成庭院硬化4800平方米,受益农户240户,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实施河道治理5千米、雨污水处理管网建设8千米,建成广场两个;实现广电网络、宽带全覆盖……
做好“两业”,助群众就业增收
基础生活条件改善后,就业增收是首要问题。如何做好“两业”文章?是一个难题。
“今年养殖情况怎么样?”
“化肥、薄膜充足不?工厂开始生产了没……”
“是想再继续发展种植养殖业,还是外出务工?”
在“两业”文章上,刘永芳介绍,她和村干部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对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需要,因户施策制定了一系列巩固提升帮扶方案,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电工、农业实用技术、家畜饲养、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培训,采取岗位推荐、以工代赈等措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当前,下溪村共1400余人外出或就近务工。“我们还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家畜家禽养殖、蜜蜂养殖等,全村各类养殖户100余户,争取到薏仁米种植化肥补贴30吨,生猪、牛羊补栏补助金30余万元。”刘永芳说,这些举措,为有效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了保障。
此外,为转变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刘永芳利用农民讲习所、群众大会、院坝会、入户宣讲等开展感恩教育,并组织开展文明户、感恩户等评选活动,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争当脱贫致富的模范典型。
驻村以来,刘永芳组织开展感恩教育100余场(次),村民接受教育达100%,评选表彰文明卫生户、感恩户400余户,使乡风文明建设一跃成为全市学习的典范。
三次驻村,书写脱贫答卷
“帮扶工作,必须要沉下身子,进农家、说农话、干农活、晓农事、暖农心,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才做得到真正帮扶。”就是这种独特的农村工作法,下溪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永芳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2016年5月,圆满完成驻村任务后按规定轮换,刘永芳回到了原单位的工作岗位。
2017年11月,正值兴仁市决胜脱贫攻坚阶段,她又一次踏上了下溪村这片热土。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刘永芳更是责无旁贷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
回顾这几年的驻村收获,下溪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放老电影一样,几乎都能在刘永芳的脑海中一一闪现而过:实施危房改造、住房安全保障、白家冲特色民居改造、民族风情广场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4户262人(生态搬迁15户76人)、发展食用菌种植……
一项项帮扶政策的落地落实,刘永芳成为村民眼中的“给力书记”。在她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下溪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剩余贫困户也在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凌芸 编辑:印象黔西南)
“这份荣誉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回归岗位,我会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继续在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第一书记、驻村组长刘永芳,在得到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今年46岁的刘永芳,是黔西南州兴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也是潘家庄镇下溪村第一书记。2015年5月以来,她先后三次以第一书记、驻村组长的名义来到兴仁市潘家庄镇下溪村,一头扎进贫困户家中,从精准识别贫困户,到精准施策、发展产业,下溪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宽敞明亮的新房建起来了,特色产业抓起来了,老百姓精神抖擞,村里更是生机勃勃。
全国先进工作者刘永芳
驻村4年,她写了35个笔记本、200余万字的驻村日志,不仅记录了村里的点滴变化,还讲述着乡亲们脱贫、走上致富道路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村民都说,刘书记来的这几年里,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沉下身子,和群众心连心
潘家庄镇下溪村位于兴仁市西北方向,户籍人口910户353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745人,属一类贫困村。
2015年5月,刘永芳积极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主动请缨来到下溪村,就此开启自己的驻村帮扶工作。
“老人家,今天来就是想看看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对村里发展有什么建议,您都可以和我说说。”刘永芳回忆起第一次走访空巢老人罗应典家时的情景,虽然自己热情洋溢地和老人交流,但是老人对她这位陌生的来访者并不欢迎。“没办法,我只有一次次走访,看到老人缺什么就补齐,帮助他联系维修房屋,最后老人终于动容,现在每次去看望老人,他言语间都充满着感谢。”
“沉得下身,才来驻得了村,才能和老百姓心连着心,如果不做出些事实,老百姓凭啥相信自己呢?”刘永芳说,为迅速掌握村情民意,她驻村工作开始后,立即带着村两委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并把每天的工作详实记录。
今天走访独居老人、明天为村民争取养殖补助金、接着帮着联系工人为村民维修窗户……在刘永芳接下来的驻村生活里,都是与村民的点点滴滴。
驻村一个多月,刘永芳遍访全村12个村民组910户村民,以详尽的图案、文字、照片等记录了每一户人家的居住位置、生产生活情况等,组织召开贫困户精准识别群众大会对每家每户的情况进行通报,并逐户对能否纳入“贫困户”进行了详实分析。
“村子要发展,关键看支部。”她以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请挂村领导上党课、到党员家中一起学习、带领党员观摩产业发展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和干事热情。并且还多方争取经费,对村活动室环境进行了改造,增设电脑、文件柜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了服务群众硬件设施。
与此同时,她协助村里争取各级各类帮扶资金,实施危房改造91户、住房安全保障工程82户、“温心愿”项目262户;完成12公里组组通公路和15公里串户路建设,实现全村12个村民组通组路、串户路建设全覆盖贯穿;完成自建水冲式厕所125个,完成庭院硬化4800平方米,受益农户240户,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实施河道治理5千米、雨污水处理管网建设8千米,建成广场两个;实现广电网络、宽带全覆盖……
做好“两业”,助群众就业增收
基础生活条件改善后,就业增收是首要问题。如何做好“两业”文章?是一个难题。
“今年养殖情况怎么样?”
“化肥、薄膜充足不?工厂开始生产了没……”
“是想再继续发展种植养殖业,还是外出务工?”
在“两业”文章上,刘永芳介绍,她和村干部逐户走访,了解贫困户对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需要,因户施策制定了一系列巩固提升帮扶方案,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电工、农业实用技术、家畜饲养、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培训,采取岗位推荐、以工代赈等措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当前,下溪村共1400余人外出或就近务工。“我们还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家畜家禽养殖、蜜蜂养殖等,全村各类养殖户100余户,争取到薏仁米种植化肥补贴30吨,生猪、牛羊补栏补助金30余万元。”刘永芳说,这些举措,为有效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了保障。
此外,为转变部分村民等、靠、要思想,刘永芳利用农民讲习所、群众大会、院坝会、入户宣讲等开展感恩教育,并组织开展文明户、感恩户等评选活动,让群众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争当脱贫致富的模范典型。
驻村以来,刘永芳组织开展感恩教育100余场(次),村民接受教育达100%,评选表彰文明卫生户、感恩户400余户,使乡风文明建设一跃成为全市学习的典范。
三次驻村,书写脱贫答卷
“帮扶工作,必须要沉下身子,进农家、说农话、干农活、晓农事、暖农心,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才做得到真正帮扶。”就是这种独特的农村工作法,下溪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永芳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2016年5月,圆满完成驻村任务后按规定轮换,刘永芳回到了原单位的工作岗位。
2017年11月,正值兴仁市决胜脱贫攻坚阶段,她又一次踏上了下溪村这片热土。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刘永芳更是责无旁贷地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
回顾这几年的驻村收获,下溪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就像放老电影一样,几乎都能在刘永芳的脑海中一一闪现而过:实施危房改造、住房安全保障、白家冲特色民居改造、民族风情广场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4户262人(生态搬迁15户76人)、发展食用菌种植……
一项项帮扶政策的落地落实,刘永芳成为村民眼中的“给力书记”。在她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底,下溪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剩余贫困户也在2019年年底全部脱贫。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凌芸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