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皮佳丽 | 2018-06-24 21:56    [转载]

    地处黔西南州贞丰县城东南部的鲁贡镇,是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规划中列为重点开发的二类贫困乡镇,属于贞丰县极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及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


    今年54岁的梁胜祥,是贵州电网公司贞丰供电局鲁贡供电所的一名布依族员工,自2002年工作以来,他扎根于基层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等一线工作中。16年来,在他负责过的4个村、18个组100余公里的供电辖区,无论是坡高路陡还是地远山险,哪里有电线通道、有人家居住、有用电困难,他都悉记在心、了如指掌。在他经过的每一个村寨,因他而衍生的好人好事更如春风和熙,年深日久地温暖着无数乡亲们的心。

 

好人梁胜祥成为小镇一道明亮的风景.jpg

好人梁胜祥成为小镇一道明亮的风景


    温暖镜头一:我算个伯伯


    岑家萍,6岁,岑家阳,13岁,鲁贡镇人。6年前其父亲病逝后,母亲离家出走不明去向,兄妹俩随奶奶生活,祖孙三人依靠政府低保度日。73岁的奶奶,面对正处于叛逆期的两个孩子常常束手无策,每天她能做的就是在家做好饭菜等他们回家。


    “两个娃娃都不听话,大的在镇上读书住校,偶尔周末才回家来,经常吃了饭就出去玩不归家。小的性格怪爱生气,一生气就到处跑躲着我,没得爹妈的娃娃没得人好好教,我又有高血压急不得管不住他们,这种日子真的是造孽啊!”在一次走访交流中,奶奶的伤心无助被梁胜祥一一记在了心里。


    住在隔条马路对面的梁胜祥走动祖孙三人的时候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给孩子送文具书本,有时是带上工具修整屋里电器,有时是陪老人散闷谈心,有时是辅导孩子做作业,有时是买些肉食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

 

梁伯伯”给贫困娃送来新的作业本.jpg

“梁伯伯”给贫困娃送来新的作业本


    “奶奶和我老妈年岁差不多,我老妈耳聋也有高血压,我每天早上5、6点钟出门晚上11、12点才回来,她几次在家生病都没时间照顾,她每次哭我也没有办法。”“你养这两个侄儿也很苦,我的条件稍微好点但也有限,能帮多少是多少,我算个伯伯,以后我把他们当自己子女看待。屋头的电费以后你就不管了我来交就行。以后喊你们去家吃饭你们就去嘛!”在交流中,梁胜祥一番情真意切的体己话,让年迈的老人回应一句“以后什么都靠你们……”之后就感动得哽咽不止。


    “梁伯!”两个顽劣的孩子每次看到梁胜祥的身影出现,就会乖乖的亲昵呼唤,多年来非亲非故的两家人也就如此遐迩一体的紧紧维系。

 

经常邀请生活拮据的奶孙到家里吃饭.jpg

经常邀请生活拮据的奶孙到家里吃饭

 


    温暖镜头二:他是我家老表


    王册武,41岁,鲁贡镇坡艾村人。幼时因疾病致双腿瘫痪,常年依靠两根自制的小木凳爬行,与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小孩生活在不足20平米四壁透风的老瓦房里。平时除了依靠政府低保,自己栽种些砂仁和手编竹凳勉强度日。


    2014年夏,刚接管坡艾片区抄表工作的梁胜祥在催费时第一次见到了王册武,当时身体病弱的他颤巍巍拿了100块钱托梁胜祥带到供电所预交电费,出于工作他也没多想就应允下来。回到所里完成了电费交纳后,看着发票上面王册武的名字,初见时的那一幕幕寒酸和窘迫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断涌起的内疚和自责让他毅然作出了决定。第二天,他再去了王册武家,将夹杂了100块钱的交费票据递给他“兄弟,我才晓得你这样困难,以后你家的电费我帮你交了,还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就和我说一声。”


    他这一帮,栉风沐雨间就是两年。

 

“梁老表”给残疾村民送来新鞋子.jpg

“梁老表”给残疾村民送来新鞋子


    每月除了抄表,一有空闲梁胜祥就会骑着摩托到距家30来里路的王册武家串门,帮他更换已破损的闸刀开关,和他一起通过磕绊难行的山路去料理砂仁地,给小孩子带些糕点零食,气候变化时送去衣服鞋子……


    “老表,你来了啊!”王册武对梁胜祥的称呼也从一开始时的“梁师”,不知哪时就喊成了“老表”,在朴实的布依民俗里,俨然已将他当成了自家的内亲看待。

 

“梁老表”义务为残疾村民更换家里用电设备.jpg

“梁老表”义务为残疾村民更换家里用电设备

 


    温暖镜头三:6年孝子情


    王廷芬,逝年77岁,鲁贡镇人,老人早年丧偶,与智障哑巴女儿相依为命。2011年,老人不幸患上皮肤癌,无钱医治也无药物缓解,左边脸部溃烂见骨。


    梁胜祥知晓这一情况后,每月都会隔三差五带些生活用品去探望老人,陪她聊天宽慰她。有一次老人正在难耐的病痛中,看到前来望她的梁胜祥,激动得双手紧紧拉住他,浑浊的眼里溢满老泪:你咋个这样好,哪时都要来看我这个要死的人!梁胜祥扶了她坐下,诚恳的说:你就当做我是你一个儿子,儿子看妈是应该的,你只要活起一天我就陪好你一天。

 

梁胜祥以“儿子”的身份看望身患绝症的老人.jpg

梁胜祥以“儿子”的身份看望身患绝症的老人


    接下来的6年时光,这个“家”的油盐柴米、用电用水等等生活开销梁胜祥都包揽了,“家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他也尽心关照,他用即使亲生也难有的诚孝时时温暖着老人和哑女的心。


    2016年6月25日中午,梁胜祥像平时一样去看望老人,临走还帮她床头换了一个新拉线开关,却没想到这竟却是他们“母子”的最后一面。6月26日早上,梁胜祥正在街上处理一起用电故障,一位村民告诉他:王廷芬老人好像昨晚上死了。他安排好手上的工作给同事后,急忙赶往老人家中,走进屋里就看到老人衣衫不整的蜷缩在床上早已没有了气息。顾不上尴尬,他连忙进屋找来衣服帮老人穿戴好,再找来同村人搭建起简单的灵房,独自驱车赶去镇上买来办丧事所需要的米和油……在帮忙处理老人后事的五天里,梁胜祥与乡亲们一起忙前忙后的处理种种事宜,俨然当做自家老人逝世般操劳。


    “这些年看到老人这样痛苦我真的很心痛,能帮她做的也只是心理上的分担,让她活着的时候精神上减少点痛苦。现在她也算是解脱了,我当儿子的必须要送好她最后一程!”在丧事现场,几句情深意重的话,让这个平日里铮铮铁骨的汉子不禁眼角浸泪。

 

“好人”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一处,温暖一处.jpg

“好人”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一处,温暖一处

 


    温暖镜头四:梁大哥是好人


    罗由换,46岁,智障哑巴,鲁贡镇人。她是王廷芬老人的女儿,2016年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天里,她独自在破旧不堪、几近垮塌的老屋里浑浑噩噩的度日。


    多年来对这个家庭情况十分了解的梁胜祥,非常担心这个智障妹妹的正常生活及住房安全,在处理好王廷芬老人的丧事后,他即执笔写了份情况说明,找到鲁贡镇政府负责人,希望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注和帮扶。两天后镇政府就电话通知梁胜祥,同意将原老区办事处的一个单身宿舍分给罗由换无偿使用,当天梁胜祥就帮着她高兴的搬了过去。

 

“梁大哥”手把手教会智障哑女安全使用电插板.jpg

“梁大哥”手把手教会智障哑女安全使用电插板


    在新的生活环境里,失去了老母亲在世时的日常呵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罗由换连吃碗热饭都成问题,78岁的姨妈王廷碧和远房表姐岑元琴只得分班来照顾她。但常年孤僻的她除了母亲几乎不接受外人,对姨妈和表姐也存有防避,却唯独对梁胜祥这个“大哥”显得熟悉和依赖。这种情形下,梁胜祥主动与她的亲戚沟通,建议要教会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于是,他开始隔三差五的到宿舍里教她怎样淘米煮饭、洗菜切肉,怎样关好门窗,怎样使用插板和电灯开关……渐渐的,罗由换可以做个简单的菜汤,知道电饭煲上的黄灯亮后才能吃饭,接插板时要把手先擦干……她形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梁胜祥的帮助下一点点学着成长,每次的进步得到表扬就会开心的笑个不停。每次梁胜祥离开,她一定要跟随到村头张望他走,直到他多次挥手让她回屋她才极不情愿的转身。


    罗由换的表姐岑元琴提到梁胜祥时就十分感动:这几年非常谢谢梁大哥,我姑妈在世时他经常来看她,家里吃的用的都是他在买,姑妈过世后他又不厌其烦的管起我这憨妹妹,自己出钱帮换玻璃、安插座电线,我们拿钱给他他一分都不收,梁大哥是好人啊!

 

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现场,梁胜祥耐心的向用户讲解.jpg

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现场,梁胜祥耐心的向用户讲解


    温暖表白: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


    “梁哥”落项组孤寡老人王正明对经常帮他送米送面的梁胜祥这样昵称。


    “梁伯伯”毛闷村留守儿童毛明凤对每月都要辅导他几次功课的梁胜祥这样尊称。


    “粱师”鲁贡镇村民对一次次又快又好帮他们处理故障的梁胜祥这样热情招呼。


    “梁大哥”“老表”……还有这些朴实而亲昵的称呼,逐渐代表了梁胜祥在客户、在村民中的多重身份,虽然很少有人能清楚他的书名,但是提到这些,几乎每个村隅都知晓到是他。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人心都是需要温暖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这就是梁胜祥,一名极其平凡的贵州电网员工,他不仅以诚信可靠的专业技能履行好供电服务职责,他更以忠诚奉献的大义善举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他就像一块纯正的浑金璞玉,在常年的奉献自我中熠熠生辉。他更像一盏散发着光和热的明灯,每每开启,就照亮了一处、温暖了一处。





  •  上一篇:无
  •   返回
  •  下一篇:追记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好人 >
  • 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贞丰供电局梁胜祥事迹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皮佳丽 | 2018-06-24 21:56    [转载]

    地处黔西南州贞丰县城东南部的鲁贡镇,是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规划中列为重点开发的二类贫困乡镇,属于贞丰县极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及国土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


    今年54岁的梁胜祥,是贵州电网公司贞丰供电局鲁贡供电所的一名布依族员工,自2002年工作以来,他扎根于基层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等一线工作中。16年来,在他负责过的4个村、18个组100余公里的供电辖区,无论是坡高路陡还是地远山险,哪里有电线通道、有人家居住、有用电困难,他都悉记在心、了如指掌。在他经过的每一个村寨,因他而衍生的好人好事更如春风和熙,年深日久地温暖着无数乡亲们的心。

 

好人梁胜祥成为小镇一道明亮的风景.jpg

好人梁胜祥成为小镇一道明亮的风景


    温暖镜头一:我算个伯伯


    岑家萍,6岁,岑家阳,13岁,鲁贡镇人。6年前其父亲病逝后,母亲离家出走不明去向,兄妹俩随奶奶生活,祖孙三人依靠政府低保度日。73岁的奶奶,面对正处于叛逆期的两个孩子常常束手无策,每天她能做的就是在家做好饭菜等他们回家。


    “两个娃娃都不听话,大的在镇上读书住校,偶尔周末才回家来,经常吃了饭就出去玩不归家。小的性格怪爱生气,一生气就到处跑躲着我,没得爹妈的娃娃没得人好好教,我又有高血压急不得管不住他们,这种日子真的是造孽啊!”在一次走访交流中,奶奶的伤心无助被梁胜祥一一记在了心里。


    住在隔条马路对面的梁胜祥走动祖孙三人的时候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给孩子送文具书本,有时是带上工具修整屋里电器,有时是陪老人散闷谈心,有时是辅导孩子做作业,有时是买些肉食亲自下厨做几个小菜……

 

梁伯伯”给贫困娃送来新的作业本.jpg

“梁伯伯”给贫困娃送来新的作业本


    “奶奶和我老妈年岁差不多,我老妈耳聋也有高血压,我每天早上5、6点钟出门晚上11、12点才回来,她几次在家生病都没时间照顾,她每次哭我也没有办法。”“你养这两个侄儿也很苦,我的条件稍微好点但也有限,能帮多少是多少,我算个伯伯,以后我把他们当自己子女看待。屋头的电费以后你就不管了我来交就行。以后喊你们去家吃饭你们就去嘛!”在交流中,梁胜祥一番情真意切的体己话,让年迈的老人回应一句“以后什么都靠你们……”之后就感动得哽咽不止。


    “梁伯!”两个顽劣的孩子每次看到梁胜祥的身影出现,就会乖乖的亲昵呼唤,多年来非亲非故的两家人也就如此遐迩一体的紧紧维系。

 

经常邀请生活拮据的奶孙到家里吃饭.jpg

经常邀请生活拮据的奶孙到家里吃饭

 


    温暖镜头二:他是我家老表


    王册武,41岁,鲁贡镇坡艾村人。幼时因疾病致双腿瘫痪,常年依靠两根自制的小木凳爬行,与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小孩生活在不足20平米四壁透风的老瓦房里。平时除了依靠政府低保,自己栽种些砂仁和手编竹凳勉强度日。


    2014年夏,刚接管坡艾片区抄表工作的梁胜祥在催费时第一次见到了王册武,当时身体病弱的他颤巍巍拿了100块钱托梁胜祥带到供电所预交电费,出于工作他也没多想就应允下来。回到所里完成了电费交纳后,看着发票上面王册武的名字,初见时的那一幕幕寒酸和窘迫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断涌起的内疚和自责让他毅然作出了决定。第二天,他再去了王册武家,将夹杂了100块钱的交费票据递给他“兄弟,我才晓得你这样困难,以后你家的电费我帮你交了,还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你就和我说一声。”


    他这一帮,栉风沐雨间就是两年。

 

“梁老表”给残疾村民送来新鞋子.jpg

“梁老表”给残疾村民送来新鞋子


    每月除了抄表,一有空闲梁胜祥就会骑着摩托到距家30来里路的王册武家串门,帮他更换已破损的闸刀开关,和他一起通过磕绊难行的山路去料理砂仁地,给小孩子带些糕点零食,气候变化时送去衣服鞋子……


    “老表,你来了啊!”王册武对梁胜祥的称呼也从一开始时的“梁师”,不知哪时就喊成了“老表”,在朴实的布依民俗里,俨然已将他当成了自家的内亲看待。

 

“梁老表”义务为残疾村民更换家里用电设备.jpg

“梁老表”义务为残疾村民更换家里用电设备

 


    温暖镜头三:6年孝子情


    王廷芬,逝年77岁,鲁贡镇人,老人早年丧偶,与智障哑巴女儿相依为命。2011年,老人不幸患上皮肤癌,无钱医治也无药物缓解,左边脸部溃烂见骨。


    梁胜祥知晓这一情况后,每月都会隔三差五带些生活用品去探望老人,陪她聊天宽慰她。有一次老人正在难耐的病痛中,看到前来望她的梁胜祥,激动得双手紧紧拉住他,浑浊的眼里溢满老泪:你咋个这样好,哪时都要来看我这个要死的人!梁胜祥扶了她坐下,诚恳的说:你就当做我是你一个儿子,儿子看妈是应该的,你只要活起一天我就陪好你一天。

 

梁胜祥以“儿子”的身份看望身患绝症的老人.jpg

梁胜祥以“儿子”的身份看望身患绝症的老人


    接下来的6年时光,这个“家”的油盐柴米、用电用水等等生活开销梁胜祥都包揽了,“家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他也尽心关照,他用即使亲生也难有的诚孝时时温暖着老人和哑女的心。


    2016年6月25日中午,梁胜祥像平时一样去看望老人,临走还帮她床头换了一个新拉线开关,却没想到这竟却是他们“母子”的最后一面。6月26日早上,梁胜祥正在街上处理一起用电故障,一位村民告诉他:王廷芬老人好像昨晚上死了。他安排好手上的工作给同事后,急忙赶往老人家中,走进屋里就看到老人衣衫不整的蜷缩在床上早已没有了气息。顾不上尴尬,他连忙进屋找来衣服帮老人穿戴好,再找来同村人搭建起简单的灵房,独自驱车赶去镇上买来办丧事所需要的米和油……在帮忙处理老人后事的五天里,梁胜祥与乡亲们一起忙前忙后的处理种种事宜,俨然当做自家老人逝世般操劳。


    “这些年看到老人这样痛苦我真的很心痛,能帮她做的也只是心理上的分担,让她活着的时候精神上减少点痛苦。现在她也算是解脱了,我当儿子的必须要送好她最后一程!”在丧事现场,几句情深意重的话,让这个平日里铮铮铁骨的汉子不禁眼角浸泪。

 

“好人”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一处,温暖一处.jpg

“好人”如同一盏温暖的明灯,照亮一处,温暖一处

 


    温暖镜头四:梁大哥是好人


    罗由换,46岁,智障哑巴,鲁贡镇人。她是王廷芬老人的女儿,2016年在母亲去世后的几天里,她独自在破旧不堪、几近垮塌的老屋里浑浑噩噩的度日。


    多年来对这个家庭情况十分了解的梁胜祥,非常担心这个智障妹妹的正常生活及住房安全,在处理好王廷芬老人的丧事后,他即执笔写了份情况说明,找到鲁贡镇政府负责人,希望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注和帮扶。两天后镇政府就电话通知梁胜祥,同意将原老区办事处的一个单身宿舍分给罗由换无偿使用,当天梁胜祥就帮着她高兴的搬了过去。

 

“梁大哥”手把手教会智障哑女安全使用电插板.jpg

“梁大哥”手把手教会智障哑女安全使用电插板


    在新的生活环境里,失去了老母亲在世时的日常呵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罗由换连吃碗热饭都成问题,78岁的姨妈王廷碧和远房表姐岑元琴只得分班来照顾她。但常年孤僻的她除了母亲几乎不接受外人,对姨妈和表姐也存有防避,却唯独对梁胜祥这个“大哥”显得熟悉和依赖。这种情形下,梁胜祥主动与她的亲戚沟通,建议要教会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于是,他开始隔三差五的到宿舍里教她怎样淘米煮饭、洗菜切肉,怎样关好门窗,怎样使用插板和电灯开关……渐渐的,罗由换可以做个简单的菜汤,知道电饭煲上的黄灯亮后才能吃饭,接插板时要把手先擦干……她形同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梁胜祥的帮助下一点点学着成长,每次的进步得到表扬就会开心的笑个不停。每次梁胜祥离开,她一定要跟随到村头张望他走,直到他多次挥手让她回屋她才极不情愿的转身。


    罗由换的表姐岑元琴提到梁胜祥时就十分感动:这几年非常谢谢梁大哥,我姑妈在世时他经常来看她,家里吃的用的都是他在买,姑妈过世后他又不厌其烦的管起我这憨妹妹,自己出钱帮换玻璃、安插座电线,我们拿钱给他他一分都不收,梁大哥是好人啊!

 

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现场,梁胜祥耐心的向用户讲解.jpg

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现场,梁胜祥耐心的向用户讲解


    温暖表白: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


    “梁哥”落项组孤寡老人王正明对经常帮他送米送面的梁胜祥这样昵称。


    “梁伯伯”毛闷村留守儿童毛明凤对每月都要辅导他几次功课的梁胜祥这样尊称。


    “粱师”鲁贡镇村民对一次次又快又好帮他们处理故障的梁胜祥这样热情招呼。


    “梁大哥”“老表”……还有这些朴实而亲昵的称呼,逐渐代表了梁胜祥在客户、在村民中的多重身份,虽然很少有人能清楚他的书名,但是提到这些,几乎每个村隅都知晓到是他。


    “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人心都是需要温暖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事。”这就是梁胜祥,一名极其平凡的贵州电网员工,他不仅以诚信可靠的专业技能履行好供电服务职责,他更以忠诚奉献的大义善举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他就像一块纯正的浑金璞玉,在常年的奉献自我中熠熠生辉。他更像一盏散发着光和热的明灯,每每开启,就照亮了一处、温暖了一处。





  •  上一篇:无
  •   返回
  •  下一篇:追记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