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业界动态
  • 乐途
  • 交流分享
  • 摄影
  • 景区
  • 自驾
  • 野钓
  • 首页 >
  • 户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 2020-03-11 11:51    [转载]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2016年9月22日发布)


2016年9月22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的“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闭幕式上,《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正式发布。宣言分析了贫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分析如何通过一系列山地旅游的措施和手段来减除贫困,凝聚起国际社会推动旅游扶贫减贫新共识。

国际山地旅游标识_副本.jpg

一、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应该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展负责任的、包容的、创新的和可持续的山地旅游。世界各国和地区、企业、机构、当地社区、游客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应当积极推动山地旅游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护生态。

二、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将减贫目标纳入山地旅游政策和战略,确保贫困和边缘社区成为山地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利益攸关者,共同分享山地旅游发展机遇和成果。

三、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山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现象、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实现经济、自然与社会文化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四、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山地旅游形式,推动山地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山地旅游目的地旅游价值链的可及性,促进山地旅游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式增长,为当地贫困人口扩展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

五、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会和企业应加大对包括山地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改善交通、安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保、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服务能力。要加强健康教育,确保山地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

六、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山地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加大对山地传统建筑、艺术、工艺、节庆与仪式、生产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合理利用,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七、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加大山地旅游教育与培育,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养、服务意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当地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引导游客尊重和保护山地旅游资源,开展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八、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应建立合作、沟通和共享的协调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旅游伙伴关系,加大山地旅游的宣传与推广。要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作用,加大对山地旅游的研究,建立山地旅游减贫评价体系,共同推动山地旅游促进减贫目标的实现。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乡兴艺润——雨补鲁乡村建设研讨会”举行
  •   返回
  •  下一篇:《国际山地旅游贵州宣言》  
  • 首页 >
  • 户外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 2020-03-11 11:51    [转载]

《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

(2016年9月22日发布)


2016年9月22日,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举行的“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闭幕式上,《国际山地旅游减贫宣言》正式发布。宣言分析了贫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分析如何通过一系列山地旅游的措施和手段来减除贫困,凝聚起国际社会推动旅游扶贫减贫新共识。

国际山地旅游标识_副本.jpg

一、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应该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展负责任的、包容的、创新的和可持续的山地旅游。世界各国和地区、企业、机构、当地社区、游客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应当积极推动山地旅游促进就业、消除贫困、保护生态。

二、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将减贫目标纳入山地旅游政策和战略,确保贫困和边缘社区成为山地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利益攸关者,共同分享山地旅游发展机遇和成果。

三、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山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现象、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实现经济、自然与社会文化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四、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山地旅游形式,推动山地旅游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山地旅游目的地旅游价值链的可及性,促进山地旅游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式增长,为当地贫困人口扩展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

五、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基金会和企业应加大对包括山地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改善交通、安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环保、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高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应急救助服务能力。要加强健康教育,确保山地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

六、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山地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加大对山地传统建筑、艺术、工艺、节庆与仪式、生产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和口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合理利用,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七、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要加大山地旅游教育与培育,提高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养、服务意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当地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引导游客尊重和保护山地旅游资源,开展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八、在发展山地旅游过程中,应建立合作、沟通和共享的协调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旅游伙伴关系,加大山地旅游的宣传与推广。要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作用,加大对山地旅游的研究,建立山地旅游减贫评价体系,共同推动山地旅游促进减贫目标的实现。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乡兴艺润——雨补鲁乡村建设研讨会”举行
  •   返回
  •  下一篇:《国际山地旅游贵州宣言》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