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天路修上兰蛇坡 苗寨旧貌换新颜

天路修上兰蛇坡 苗寨旧貌换新颜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 2021-09-07 17:30    [原创]

晴隆县茶马镇兰蛇坡,海拔1760米,从山脚至山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坡顶上有两扇岩、袁家坝、大寨、小寨4个苗寨村落,居住着155户苗族同胞。由于道路不通,这里的人们始终扣着贫困的帽子。直到两年前的脱贫攻坚大决战,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苗家人,终于遇见了一生最大的一件喜事——寨子里终于修通了公路。这条蜿蜒盘旋的公路有34道,被当地人称为“天路”。


1631006899530074834.jpg


茶马镇兰蛇坡老支书杨德文回忆:“2006年以前,兰蛇坡的人赶集到大田,就是一条小便道,下去要一个多小时,转来要两个多小时。”

茶马镇大田社区职务服务中心主任陆志龙介绍:“我们兰蛇坡这条公路,是一条砂石公路,总的长度有14公里,以前,老百姓外出这块基本靠走,包括农产品的输出,都是靠人背马驮。”

曾经,因为没有公路,兰蛇坡成为了当地人的一道天堑,世代难以逾越,当地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外面的人也害怕走进兰蛇坡。

县政协驾驶员邱建平感言:“以前,我们来乡下过后,看到这个路特别烂的老火,走兰蛇坡这个路,开车到半路,就只能走路上来。”

出门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破碎,加之缺乏水源,兰蛇坡的人只能靠种包谷和萝卜养家糊口,家家贫困不堪,苦于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

茶马镇大田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陆志龙说:“2019年以后,我们茶马镇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总的770万元,2019年12月30号,就把14公里的路面全部硬化,有效解决了大田社区兰蛇老百姓的农产品输出和老百姓出行难问题。”

“天路”修上兰蛇坡,成为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当地人纷纷投入产业发展中,有的种植烤烟,有的搞起养殖,都在不断通过勤劳的双手富裕起来,到处建起了平房、洋房,家门口渐渐停上了小汽车。经济富裕了,生活也方便了,开车到寨子里的商贩越来越多了。

“2019年以后,在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支持下,硬化路打通了,兰蛇坡的人,越来越好!”老支书杨德文感慨不已。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做好“晴隆证明题”,实现“文旅、体旅、农旅”融合发展,相信兰蛇坡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光照湖的最佳“观景台”,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记者:文 森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天一电厂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天路修上兰蛇坡 苗寨旧貌换新颜

天路修上兰蛇坡 苗寨旧貌换新颜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晴隆县融媒体中心 | 2021-09-07 17:30    [原创]

晴隆县茶马镇兰蛇坡,海拔1760米,从山脚至山顶,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坡顶上有两扇岩、袁家坝、大寨、小寨4个苗寨村落,居住着155户苗族同胞。由于道路不通,这里的人们始终扣着贫困的帽子。直到两年前的脱贫攻坚大决战,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苗家人,终于遇见了一生最大的一件喜事——寨子里终于修通了公路。这条蜿蜒盘旋的公路有34道,被当地人称为“天路”。


1631006899530074834.jpg


茶马镇兰蛇坡老支书杨德文回忆:“2006年以前,兰蛇坡的人赶集到大田,就是一条小便道,下去要一个多小时,转来要两个多小时。”

茶马镇大田社区职务服务中心主任陆志龙介绍:“我们兰蛇坡这条公路,是一条砂石公路,总的长度有14公里,以前,老百姓外出这块基本靠走,包括农产品的输出,都是靠人背马驮。”

曾经,因为没有公路,兰蛇坡成为了当地人的一道天堑,世代难以逾越,当地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外面的人也害怕走进兰蛇坡。

县政协驾驶员邱建平感言:“以前,我们来乡下过后,看到这个路特别烂的老火,走兰蛇坡这个路,开车到半路,就只能走路上来。”

出门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破碎,加之缺乏水源,兰蛇坡的人只能靠种包谷和萝卜养家糊口,家家贫困不堪,苦于改变不了落后的面貌。

茶马镇大田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陆志龙说:“2019年以后,我们茶马镇争取上级财政扶贫资金总的770万元,2019年12月30号,就把14公里的路面全部硬化,有效解决了大田社区兰蛇老百姓的农产品输出和老百姓出行难问题。”

“天路”修上兰蛇坡,成为希望之路、致富之路。当地人纷纷投入产业发展中,有的种植烤烟,有的搞起养殖,都在不断通过勤劳的双手富裕起来,到处建起了平房、洋房,家门口渐渐停上了小汽车。经济富裕了,生活也方便了,开车到寨子里的商贩越来越多了。

“2019年以后,在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支持下,硬化路打通了,兰蛇坡的人,越来越好!”老支书杨德文感慨不已。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做好“晴隆证明题”,实现“文旅、体旅、农旅”融合发展,相信兰蛇坡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光照湖的最佳“观景台”,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 记者:文 森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天一电厂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