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五月,走进兴仁市潘家庄镇鸡场坪村千亩蓝莓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蓝紫色,晶莹剔透的蓝莓,紫中泛红,令人垂涎欲滴,千亩蓝莓基地的工人们在基地里剪枝、除草、松土、施肥……忙碌的身影与山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放眼望去,处处孕育着新的希望。
如今,蓝莓的种植销售已经成为鸡场坪村的支柱产业,但蓝莓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背后离不开创始人和群众的辛勤劳作,也离不开兴仁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
情系家乡,返乡创业。1985年12月,刘春临出生在潘家庄镇鸡场坪村,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由于家庭贫困,懂事的她为了弟弟妹妹能上学读书,初中没毕业就主动退学,怀揣邻居、亲戚捐赠的300元钱就外出打工,在外闯荡的刘春临做过洗碗工、清洁工、当过推销员……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得到过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让她在心里种下了知恩回报、感恩社会的种子。刘春临在务工期间勤奋学习,学会了使用电脑、会计等业务技能,最后在一家公司当上了一名高级管理员,工资收入也逐渐高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可心系家乡的她却很迷茫,回家看到依旧贫困的父老乡亲,她自问:“自己虽然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是家乡却还是旧模样,我出来打拼,不就是为了学到本领,有一天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吗?”
几番思索,刘春临作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刘春临回乡后,经过多方考证,她决定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流转荒山开展蓝莓种植,这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让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2016年10月,刘春临创办的兴仁县福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更名为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她的努力及镇、村干部的协调帮助下,刘春临成功流转土地400亩,流转荒山800亩,建成蓝莓基地1200亩。
主动作为,助力产业发展。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在创立之初面临一系列风险。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冰雹异常天气影响,公司准备推进的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及配套的园区建设,一再推迟。资金链脆弱的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方寻求资金支持。
兴仁农商银行小微中心了解到该公司的困难,多次到蓝莓基地了解生产情况、资金需求情况,根据已有数据预测未来蓝莓年产量十分可观,发展前景很广阔。
为加快业务办理速度,降低贷款担保要求,兴仁农商银行小微中心主动联系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农担贷方式推进贷款进度,并于2021年1月向该公司发放农担贷100万元。这笔信贷资金犹如及时雨,让资金周转困难的的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到了希望。
荒山变绿川,绿川变金山。时至今日,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集自然观光与蓝莓采摘为一体的美丽“花果山”。兴仁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恰似一场及时雨,浸润了这片干涸的土地,不仅让这一方水土能养育这一方人,还让曾经一文不值的荒山变成了让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从2016年种植蓝莓以来,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放马坪景区发展,采用农旅一体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同时指导群众种植蓝莓,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已种植1200亩左右蓝莓,共20余万株,2020年蓝莓产量达八万斤,预计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20%—30%的产量。现在,蓝莓产业俨然变成潘家庄镇产业支柱之一,带领着鸡场坪村村民“刨山挖金”,种出致富果,“赶”走贫困,共同走上致富路。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杨玉明 编辑:印象黔西南)
仲夏五月,走进兴仁市潘家庄镇鸡场坪村千亩蓝莓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蓝紫色,晶莹剔透的蓝莓,紫中泛红,令人垂涎欲滴,千亩蓝莓基地的工人们在基地里剪枝、除草、松土、施肥……忙碌的身影与山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放眼望去,处处孕育着新的希望。
如今,蓝莓的种植销售已经成为鸡场坪村的支柱产业,但蓝莓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背后离不开创始人和群众的辛勤劳作,也离不开兴仁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
情系家乡,返乡创业。1985年12月,刘春临出生在潘家庄镇鸡场坪村,家中有兄弟姐妹5人,由于家庭贫困,懂事的她为了弟弟妹妹能上学读书,初中没毕业就主动退学,怀揣邻居、亲戚捐赠的300元钱就外出打工,在外闯荡的刘春临做过洗碗工、清洁工、当过推销员……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得到过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让她在心里种下了知恩回报、感恩社会的种子。刘春临在务工期间勤奋学习,学会了使用电脑、会计等业务技能,最后在一家公司当上了一名高级管理员,工资收入也逐渐高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好,可心系家乡的她却很迷茫,回家看到依旧贫困的父老乡亲,她自问:“自己虽然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是家乡却还是旧模样,我出来打拼,不就是为了学到本领,有一天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吗?”
几番思索,刘春临作出了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刘春临回乡后,经过多方考证,她决定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流转荒山开展蓝莓种植,这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让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2016年10月,刘春临创办的兴仁县福泽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更名为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她的努力及镇、村干部的协调帮助下,刘春临成功流转土地400亩,流转荒山800亩,建成蓝莓基地1200亩。
主动作为,助力产业发展。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在创立之初面临一系列风险。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冰雹异常天气影响,公司准备推进的蓝莓种植基地项目及配套的园区建设,一再推迟。资金链脆弱的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方寻求资金支持。
兴仁农商银行小微中心了解到该公司的困难,多次到蓝莓基地了解生产情况、资金需求情况,根据已有数据预测未来蓝莓年产量十分可观,发展前景很广阔。
为加快业务办理速度,降低贷款担保要求,兴仁农商银行小微中心主动联系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农担贷方式推进贷款进度,并于2021年1月向该公司发放农担贷100万元。这笔信贷资金犹如及时雨,让资金周转困难的的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看到了希望。
荒山变绿川,绿川变金山。时至今日,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变成了集自然观光与蓝莓采摘为一体的美丽“花果山”。兴仁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恰似一场及时雨,浸润了这片干涸的土地,不仅让这一方水土能养育这一方人,还让曾经一文不值的荒山变成了让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从2016年种植蓝莓以来,贵州福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放马坪景区发展,采用农旅一体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同时指导群众种植蓝莓,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已种植1200亩左右蓝莓,共20余万株,2020年蓝莓产量达八万斤,预计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20%—30%的产量。现在,蓝莓产业俨然变成潘家庄镇产业支柱之一,带领着鸡场坪村村民“刨山挖金”,种出致富果,“赶”走贫困,共同走上致富路。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 ‖ 杨玉明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