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对册亨县帮扶联系村倾力帮扶掠影

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对册亨县帮扶联系村倾力帮扶掠影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工业投资集团公司 | 2021-03-15 20:55    [原创]

“在工投集团的帮助下,我们这山旮旯里种满了花椒树,产业发展起来了,让我们走在了致富的路上。”

“韦书记带着我们发展油茶产业,漫山遍野的油茶变成票子装进大家的包包里,我们离小康生活就更进一步了。”

……

特别在册亨县冗渡镇团坡村和弼佑镇落江村,当地群众对“工投集团”认可度极高。因为长达5年的倾力帮扶,州工投集团为团坡、落江两村对症下药开脱贫良方,让两村374户1605名群众摆脱贫困。也因结对帮扶,与册亨县这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结下了不解情缘。


1615812821202078915.jpg


实施“百名学子圆梦想·精准助学奔小康”精准


国企精兵扎根乡村情系“脱贫梦”

“攻坚之路有多难,干部就有多拼。”2015年结对帮扶以来,州工投集团董事长徐声健、总经理王文波等多次到帮扶村调研,并选派韦朝峰、谭丹泽等精兵强将,长期扎根在册亨县落江团坡两个村。2019年底新增美井村、坛坪村、秧佑村、各两村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村后,州工投集团立即对每村明确1名包保责任领导和2名管理人员,入村调研,共商产业发展,以“绣花功夫”为当地群众绘就“脱贫之梦”。

打田栽秧捡油茶……韦朝峰到弼佑镇落江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告别了在集团时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和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每到农忙时节,田间地头、油茶山上,总能看到韦朝峰帮助村里留守老人干活的身影。说起“韦书记”,落江村的老人们虽口中不善表达,但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落江村下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有228户92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4户494人,属深度贫困村。

“就算再苦再难,也要让乡亲真正过上好日子。”2017年韦朝峰来到落江村以后,走家串户摸清实情,“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下足“绣花”功夫,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脱贫良方,和镇村干部以及其他帮扶干部一道劲往一处使,动员141户584名群众搬出深山住进城里新房,贫困群众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作为第一书记,韦朝峰建强基层组织,2019年,落江村党支部分别被省州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对家人的亏欠,快乐的是看到村里的群众都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到冗渡镇团坡村驻村3年,谭丹泽感触颇深。

回首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时期,谭丹泽不分昼夜,和村“两委”班子以及下沉干部上门动员搬迁,多次给群众算好“教育账”“就业账”“医疗账”……苦口婆心总算起了作用,团坡村持续掀起搬迁热潮,115户520人搬进了城。

“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民生工程’,切实让团坡村群众实现了‘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尽管动员搬迁之初他们有诸多顾虑,但住进新房后,很多人都明白,这样干净敞亮的家,在过去是梦都没有梦到过的。可以说,在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这些扶贫干部,为乡亲们既‘造梦’也‘圆梦’。”谭丹泽说,如今虽然团坡村的群众脱贫了,但他不会松懈,继续帮助大家过上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精准助学点燃贫困学子“求学梦”

“州工投集团为我和奶奶修建了平房,2016年以来一直资助我读书,每年春节都来慰问和我奶奶,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关心我的各位领导。”一提到州工投集团,落江村孤儿覃明菡满怀感激。

“感谢州工投集团的资助,让我顺利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我一定倍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2019年,落江村覃继光考上北京大学,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圆了大学梦。

“妈妈一个人把我们两姐妹带大,生活很不容易,2016年以来,我姐妹俩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的助学资金,极大缓解了妈妈的压力,让我们读书更加顺利。”正在就读高三的落江村覃细晓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家里条件不好,在大学期间,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资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毕业以后我打算回到家乡,为了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团坡村团摸组包德翠就读于上海利信会计金融学院,即将走出大学校园。回顾过去,她心怀感恩;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满。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在帮扶过程中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施“百名学子圆梦想·精准助学奔小康”精准助学行动,2016年以来对6个帮扶联系村共资助学生509人次87.3万元,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上学难、圆梦难”问题。

“我们集团还与受资助的困难学子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跟踪联系机制,了解学生就学成长情况,帮助推荐就业岗位。”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文波介绍道。


产业帮扶托起山里群众“致富梦”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帮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力举措,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无法长久。仅2020年,州工投集团就划拨了13万元到帮扶村作为产业项目启动资金。

落江村油茶资源丰富,全村油茶种植面积7260亩。黔西南州工投集团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特色产业帮扶,邀请省林业厅、省农科院、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专家等到落江村开展油茶技术改造现场培训,动员群众流转油茶林323亩给企业开展低产林改造示范,兑现流转资金1615万元,让群众增加了收入,切实掌握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提升油茶林管护意识。

“我家种有油茶100亩,每亩产茶籽120斤以上,每年靠油茶就有10万左右的收入。”落江村油茶种植大户覃忠光自豪地说。

据了解,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落江村油茶年产量已达80余万斤,每年可为全村群众创收600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去年以来,油茶古榨油坊、西南油茶科旅谷项目等相继落户落江,进一步延伸油茶产业链的同时,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美。

冗渡镇团坡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州工投集团在“山旮旯”里做文章,因地制宜帮扶当地群众发展金银花1312亩、花椒2300亩,覆盖全村建档立卡户,由合作社牵头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销路难题,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1615812867785047208.jpg


帮扶落江村发展油茶产业


在冗渡镇坛坪村,州工投集团在好山好水里做文章,帮助争取扶贫资金230万元,实施养牛项目规模100头,高效循环水养鱼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对册亨县的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谈起下步打算,徐声健语气铿锵有力。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来源 | 黔西南州工业投资集团公司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省委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第四调研组到黔西南州开展宗教工作调研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对册亨县帮扶联系村倾力帮扶掠影

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对册亨县帮扶联系村倾力帮扶掠影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州工业投资集团公司 | 2021-03-15 20:55    [原创]

“在工投集团的帮助下,我们这山旮旯里种满了花椒树,产业发展起来了,让我们走在了致富的路上。”

“韦书记带着我们发展油茶产业,漫山遍野的油茶变成票子装进大家的包包里,我们离小康生活就更进一步了。”

……

特别在册亨县冗渡镇团坡村和弼佑镇落江村,当地群众对“工投集团”认可度极高。因为长达5年的倾力帮扶,州工投集团为团坡、落江两村对症下药开脱贫良方,让两村374户1605名群众摆脱贫困。也因结对帮扶,与册亨县这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结下了不解情缘。


1615812821202078915.jpg


实施“百名学子圆梦想·精准助学奔小康”精准


国企精兵扎根乡村情系“脱贫梦”

“攻坚之路有多难,干部就有多拼。”2015年结对帮扶以来,州工投集团董事长徐声健、总经理王文波等多次到帮扶村调研,并选派韦朝峰、谭丹泽等精兵强将,长期扎根在册亨县落江团坡两个村。2019年底新增美井村、坛坪村、秧佑村、各两村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村后,州工投集团立即对每村明确1名包保责任领导和2名管理人员,入村调研,共商产业发展,以“绣花功夫”为当地群众绘就“脱贫之梦”。

打田栽秧捡油茶……韦朝峰到弼佑镇落江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告别了在集团时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和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每到农忙时节,田间地头、油茶山上,总能看到韦朝峰帮助村里留守老人干活的身影。说起“韦书记”,落江村的老人们虽口中不善表达,但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落江村下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有228户92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4户494人,属深度贫困村。

“就算再苦再难,也要让乡亲真正过上好日子。”2017年韦朝峰来到落江村以后,走家串户摸清实情,“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下足“绣花”功夫,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脱贫良方,和镇村干部以及其他帮扶干部一道劲往一处使,动员141户584名群众搬出深山住进城里新房,贫困群众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作为第一书记,韦朝峰建强基层组织,2019年,落江村党支部分别被省州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对家人的亏欠,快乐的是看到村里的群众都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到冗渡镇团坡村驻村3年,谭丹泽感触颇深。

回首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时期,谭丹泽不分昼夜,和村“两委”班子以及下沉干部上门动员搬迁,多次给群众算好“教育账”“就业账”“医疗账”……苦口婆心总算起了作用,团坡村持续掀起搬迁热潮,115户520人搬进了城。

“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民生工程’,切实让团坡村群众实现了‘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尽管动员搬迁之初他们有诸多顾虑,但住进新房后,很多人都明白,这样干净敞亮的家,在过去是梦都没有梦到过的。可以说,在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这些扶贫干部,为乡亲们既‘造梦’也‘圆梦’。”谭丹泽说,如今虽然团坡村的群众脱贫了,但他不会松懈,继续帮助大家过上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精准助学点燃贫困学子“求学梦”

“州工投集团为我和奶奶修建了平房,2016年以来一直资助我读书,每年春节都来慰问和我奶奶,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关心我的各位领导。”一提到州工投集团,落江村孤儿覃明菡满怀感激。

“感谢州工投集团的资助,让我顺利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我一定倍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2019年,落江村覃继光考上北京大学,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圆了大学梦。

“妈妈一个人把我们两姐妹带大,生活很不容易,2016年以来,我姐妹俩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的助学资金,极大缓解了妈妈的压力,让我们读书更加顺利。”正在就读高三的落江村覃细晓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家里条件不好,在大学期间,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资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毕业以后我打算回到家乡,为了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团坡村团摸组包德翠就读于上海利信会计金融学院,即将走出大学校园。回顾过去,她心怀感恩;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满。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在帮扶过程中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施“百名学子圆梦想·精准助学奔小康”精准助学行动,2016年以来对6个帮扶联系村共资助学生509人次87.3万元,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上学难、圆梦难”问题。

“我们集团还与受资助的困难学子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跟踪联系机制,了解学生就学成长情况,帮助推荐就业岗位。”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文波介绍道。


产业帮扶托起山里群众“致富梦”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帮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力举措,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无法长久。仅2020年,州工投集团就划拨了13万元到帮扶村作为产业项目启动资金。

落江村油茶资源丰富,全村油茶种植面积7260亩。黔西南州工投集团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特色产业帮扶,邀请省林业厅、省农科院、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专家等到落江村开展油茶技术改造现场培训,动员群众流转油茶林323亩给企业开展低产林改造示范,兑现流转资金1615万元,让群众增加了收入,切实掌握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提升油茶林管护意识。

“我家种有油茶100亩,每亩产茶籽120斤以上,每年靠油茶就有10万左右的收入。”落江村油茶种植大户覃忠光自豪地说。

据了解,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落江村油茶年产量已达80余万斤,每年可为全村群众创收600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去年以来,油茶古榨油坊、西南油茶科旅谷项目等相继落户落江,进一步延伸油茶产业链的同时,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美。

冗渡镇团坡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州工投集团在“山旮旯”里做文章,因地制宜帮扶当地群众发展金银花1312亩、花椒2300亩,覆盖全村建档立卡户,由合作社牵头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销路难题,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1615812867785047208.jpg


帮扶落江村发展油茶产业


在冗渡镇坛坪村,州工投集团在好山好水里做文章,帮助争取扶贫资金230万元,实施养牛项目规模100头,高效循环水养鱼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对册亨县的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谈起下步打算,徐声健语气铿锵有力。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来源 | 黔西南州工业投资集团公司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省委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第四调研组到黔西南州开展宗教工作调研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