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一针一线山海情

一针一线山海情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镇灵通 | 2021-02-26 09:48    [转载]

经过7个人3个月时间的努力,一幅描绘东西部对口协作的绣品《甬黔连心》终于完工。绣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是普安职校的师生们用满满的情谊一针一线绣出来。

为了感谢宁波镇海25年来的持续帮扶,黔西南州普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们共同创作了这幅长1.2米,宽0.8米的绣品。绣品重点表现了宁波镇海对普安县一红一白产业发展项目的大力帮扶。一红指的是茶叶,镇海区帮扶的2000亩的白叶一号项目成为一方百姓的致富茶;一白指的是长毛兔产业项目,项目从2006年引进的200多只长毛兔起步,发展到现在18万只的规模,实现直接脱贫3000多人。


1614304023095047063.png


绣品融入了民俗文化的元素,像布依族百姓中喜闻乐见的器乐演奏艺术“斗弹达吟”也得以展示。“斗弹达吟”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乡亲们劳作之余,或奏、或吹,或弹,他们用最简单的乐器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随手拈来的一片树叶,也能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

绣品中的“民间艺术家”们合奏着“小康协奏曲”。缓缓淌出的音符像潺潺的水声,如沙沙的风声,悠长舒缓地飘向山间。

主创者在绣品的创作上也着实费了功夫,运用多种绣法表现主题。有破针绣,就是将线分成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此法像印在底片上的颗粒,线越细,颗粒越小,绣品自然就越精细;长短针绣,就是一针长,一针短。针线上下穿梭,一长一短,绣品也有了节奏;乱针绣,这是适合大面积背景的绣法,看上去没有规律,但讲究的是整体的平衡。

绣品是好看,但绣娘的活其实很枯燥。一针一线中需要静心,更需要一份热爱和执着。

普安职校的张清艳老师是绣品创作的领头人,她是普安县的十大名师,平时在学校中开设兴趣班,带着同学们一起创作,其作品10余次在贵州的省州县获奖。

张老师带着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这幅“感恩”绣品。她说参与的学生很多来自建档立卡的家庭。这些贫困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门技艺,毕业后也能给自己多一点发展的机会。

其实,这些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也是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受益者。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普安职校共有150位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得到了镇海的帮扶。东西部对口协作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大山,圆自己的梦想。这些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创作这样的作品,感情真挚,情怀满满。

2018年曾到镇海学习的何兴伶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镇海2年的学习,老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让她重拾学习的信心,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镇海期间,小何同学学习了专业的电商知识,还将亲自参与的刺绣产品推销到市场上。

人生就像是行驶的轨道,在关键时刻,轻轻拨动,轨道就改变了方向。在小何同学心中,镇海的老师就是那个拨动轨道的人,让她有了未来努力的方向。现在小何同学重新回到了普安职校继续求学,但她心里仍然记挂着在镇海那些拨动心灵轨道的人。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来源:镇灵通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民办教育协会到兴仁市考察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一针一线山海情

一针一线山海情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镇灵通 | 2021-02-26 09:48    [转载]

经过7个人3个月时间的努力,一幅描绘东西部对口协作的绣品《甬黔连心》终于完工。绣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是普安职校的师生们用满满的情谊一针一线绣出来。

为了感谢宁波镇海25年来的持续帮扶,黔西南州普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们共同创作了这幅长1.2米,宽0.8米的绣品。绣品重点表现了宁波镇海对普安县一红一白产业发展项目的大力帮扶。一红指的是茶叶,镇海区帮扶的2000亩的白叶一号项目成为一方百姓的致富茶;一白指的是长毛兔产业项目,项目从2006年引进的200多只长毛兔起步,发展到现在18万只的规模,实现直接脱贫3000多人。


1614304023095047063.png


绣品融入了民俗文化的元素,像布依族百姓中喜闻乐见的器乐演奏艺术“斗弹达吟”也得以展示。“斗弹达吟”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乡亲们劳作之余,或奏、或吹,或弹,他们用最简单的乐器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时随手拈来的一片树叶,也能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

绣品中的“民间艺术家”们合奏着“小康协奏曲”。缓缓淌出的音符像潺潺的水声,如沙沙的风声,悠长舒缓地飘向山间。

主创者在绣品的创作上也着实费了功夫,运用多种绣法表现主题。有破针绣,就是将线分成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此法像印在底片上的颗粒,线越细,颗粒越小,绣品自然就越精细;长短针绣,就是一针长,一针短。针线上下穿梭,一长一短,绣品也有了节奏;乱针绣,这是适合大面积背景的绣法,看上去没有规律,但讲究的是整体的平衡。

绣品是好看,但绣娘的活其实很枯燥。一针一线中需要静心,更需要一份热爱和执着。

普安职校的张清艳老师是绣品创作的领头人,她是普安县的十大名师,平时在学校中开设兴趣班,带着同学们一起创作,其作品10余次在贵州的省州县获奖。

张老师带着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这幅“感恩”绣品。她说参与的学生很多来自建档立卡的家庭。这些贫困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门技艺,毕业后也能给自己多一点发展的机会。

其实,这些建档立卡家庭的学生也是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受益者。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普安职校共有150位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得到了镇海的帮扶。东西部对口协作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大山,圆自己的梦想。这些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创作这样的作品,感情真挚,情怀满满。

2018年曾到镇海学习的何兴伶同学深有感触地说,镇海2年的学习,老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让她重拾学习的信心,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镇海期间,小何同学学习了专业的电商知识,还将亲自参与的刺绣产品推销到市场上。

人生就像是行驶的轨道,在关键时刻,轻轻拨动,轨道就改变了方向。在小何同学心中,镇海的老师就是那个拨动轨道的人,让她有了未来努力的方向。现在小何同学重新回到了普安职校继续求学,但她心里仍然记挂着在镇海那些拨动心灵轨道的人。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来源:镇灵通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民办教育协会到兴仁市考察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