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信息
  • 好人
  • 热土
  • 综合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十三五”政法工作综述

黔西南州“十三五”政法工作综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政法 | 2021-02-09 15:40    [转载]

盘点是为了更深刻的銘记,回望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行。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回眸我州“十三五”政法工作,可谓是步履坚实,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入推进、护航脱贫攻坚等,“十三五”期间,我州作出一系列新部署,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

五年来,我州始终坚持以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织牢织密“平安网络”,奋力打造政法铁军,努力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档升级,构筑起平安黔西南的铜墙铁壁。

五年来,平安黔西南建设稳步推进,成绩瞩目。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更加坚定坚决,社会大局稳定更加有力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高质高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加精准精确。


政法1.jpg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平安黔西南建设让全州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高位谋划

构建平安黔西南建设责任体系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平安黔西南建设,始终将维护平安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州、县(市)、乡三级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的平安建设委员会,实现平安办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一体化运行,实现平安黔西南建设责任制全覆盖,共同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激活“平安细胞”,强化平安细胞创建,才能为平安黔西南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我州扎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建立“公安+”多元共治群,着力抓实平安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车站等平安“细胞”创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把中央、省委的平安建设“作战图”变成黔西南的“施工图”。


政法2.jpg


从2020年11月起,在省委政法委的部署下,在全州政法信访系统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集中大走访活动。坚持全警动员、全员参与,覆盖全省所有村寨、社会和重点企业,面向基层群众宣讲政策、了解诉求、听取意见,进一步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政法信访工作。

2020年,我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强力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九大工程”,统筹推进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精准治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高质高量

着力推进法治黔西南建设,制定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州、县、乡三级法治建设考评机制,对法治建设单位实行“月调度、季巡考、年考评”。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务信息公开,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等制度。编制公布州、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公布“放管服”改革“七张清单”共1498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创建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252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政法3.jpg


全州法院系统建成司法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升级改造科技法庭,推行网上办案、开庭、合议、送达、期限变更等重要节点全部由流程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率先在全省配置智慧语音系统,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识别为文档文字,完整记录审判活动。在兴义市监狱内建设科技法庭并投入使用。上线贵州移动微法院,实现群众通过手机申请立案和查询进度,为当事人提供“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便利。全州公安机关汇聚社会资源信息数据、公安系统资源数据、公共安全监控数据等各类数据,深入实施大数据实战指挥中心+大数据客运安防反恐防恐、街面防控警务、山地旅游警务、重大安保警务等“1+N”大数据智能化警务。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县级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覆盖和派出所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智能化管理。


重拳出击

净化平安黔西南建设发展环境

把保障服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努力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州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州两级法院积极开展破产审判工作,建立全州破产管理人协会,完善市场推出机制,促进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全州两级检察机关制定《关于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十五条意见》,对涉企案件审慎办理,慎用强制措施,依法对涉嫌犯罪的企业经营者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143人,作出不起诉决定189人。严惩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检察机关批准逮捕536人,提起公诉623人。公安机关制定实施《关于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黔西南州“企业警务”工作实施方案》《黔西南州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措施》等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窗多办”“一警多能”工作模式,开通9个综合窗口和4个特岗窗口办理82项公安行政事项。建立公安局+有关政府部门+工商联、商会、企业参与的政、警、企“三方五共”联席会议机制,扎实推进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执行行动,开展警企治安联动,改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实施警务联络官机制,抽调100名优秀民警到州内100个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政法4.jpg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方针,深入贯彻中央、省部署要求,紧扣“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总体目标,深入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依法严惩了一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深挖彻查了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深入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乱象,建立健全了一批长效制度机制,全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呈现出攻坚突破、纵深推进、落地见效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州共立案侦办涉黑案件15涉恶案件67件、查获涉黑恶资产1.93亿元;查处“保护伞”89件8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组织处理21人,追究刑事责任22人;查处推动工作不力等失职失责案件81件81人,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9个,调整村居“两委”成员12人。


“智治”支撑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加精准精细

制定《黔西南州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意见》,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地网”(物联网系统)“隐网”建设,自主研发“平安风险实时防控系统”,打造热力感应及2G+4G仿真基站热点采集系统、互联网城域网出口等。全州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96.90%、97.86%上升到2020年的99.25%、98.17%。

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十个一”机制落实,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州村级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205个、联络点1219个、联络员2684人,全州共调处各类纠纷45760件,调处成功44859件,调解成功率达98.03%。

创新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命案风险防控“公安+”和矛盾纠纷“公安+法院+司法行政+N”联动调解、家庭婚恋纠纷。

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按照“制度规范、平台统筹、科技支撑、服务联动”的思路,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组建“百人护航战队”,集中治理非法侵占脱贫财物、扶贫政策,非法阻碍扶贫工程、阻碍公务等问题,调处纠纷矛盾1120件。创新实施新市民居住证制度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速提升42.48%。在新市民居住区实施“1+3”警务模式和“135”智能安防模式,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列为“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优先建设点位。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脱贫攻坚领域刑事犯罪嫌疑人567人,提起公诉778人,依法支持277名贫困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扶贫领域侵犯贫困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744件,依法对拒不整改的提起公益诉讼案件11件。法院系统依法审结涉脱贫攻坚搬迁安置、项目建设以及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等民事案件302件。


政法5.jpg


落实基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无盲区,全面排查管控外来人员带来的疫情风险,全州共建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站4153个。结合疫情形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组织“公安+卫健+N”各类专班开展工作,实现公园(广场)、重点单位(领域)、城市居民区、乡(镇)和自然村寨、“一场二站一码头一景区”疫情防控服务点全覆盖。通过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和社区就业服务人员在就业服务中排查疫情风险。积极开展警校联动,全力护航校园安全有序复学复课,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助推全州4个批次1718所学校约75万名学生实现“平安开学”。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共立办涉疫违法犯罪案件233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2人;查处涉疫违法案件210件,行政拘留274人;查处轻微涉疫违法案件170件,训诫170人。

推进大生态警务建设,启动大生态警务“161”模式,开展警航“绿水”“护林”“净土”“治气”“食安”“药安”六项违法治理行动,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万峰湖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公安机关强力执法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后,湖面1367户104.4万口7805亩非法养殖网箱及浮动设施全部拆除。全州法院推进环保案件“三审合一”,聚焦中央省委环保督查反馈问题,严惩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行为,判处破坏、污染环境犯罪206件377人。


忠诚铸魂

完善自身建设发展更加规矩规范

全州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印发《黔西南州政法机关政治轮训实施办法(试行)》《黔西南州政法机关政治督察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对政法干警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全州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多轮次举办全州政法系统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履职能力培训。开展从严查处政法干警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集中教育整治、政法领域涉黑涉恶风险排查等队伍纪律作风整肃活动。


政法6.jpg


州委政法委加强与组织人事等部门协调,推动乡镇(街道)政法力量建设,全州140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

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黔西南州政法机关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黔西南州政法机关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提请州委、州政府将州公安局辅警和州法院、州检察院司法辅助人员工资提高到3000元,纳入州级财政预算。提请州委州政府对全州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维稳安保、全州河湖治理“清网行动”、重大案事件处置等工作中涌现的92个先进集体和39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吾心安处是故乡。如今的黔西南,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平安黔西南”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十四五”已拉开序幕,新的号角已经吹响,黔西南政法人将践行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用心呵护万家宁!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彭高琴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马拉松协会揭牌成立  
  • 首页 >
  • 热土黔西南> 热土 >
  • 黔西南州“十三五”政法工作综述

黔西南州“十三五”政法工作综述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黔西南政法 | 2021-02-09 15:40    [转载]

盘点是为了更深刻的銘记,回望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行。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回眸我州“十三五”政法工作,可谓是步履坚实,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深入推进、护航脱贫攻坚等,“十三五”期间,我州作出一系列新部署,采取一系列新措施,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

五年来,我州始终坚持以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织牢织密“平安网络”,奋力打造政法铁军,努力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档升级,构筑起平安黔西南的铜墙铁壁。

五年来,平安黔西南建设稳步推进,成绩瞩目。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更加坚定坚决,社会大局稳定更加有力有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高质高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加精准精确。


政法1.jpg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平安黔西南建设让全州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高位谋划

构建平安黔西南建设责任体系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平安黔西南建设,始终将维护平安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州、县(市)、乡三级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主任”的平安建设委员会,实现平安办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一体化运行,实现平安黔西南建设责任制全覆盖,共同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激活“平安细胞”,强化平安细胞创建,才能为平安黔西南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我州扎实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建立“公安+”多元共治群,着力抓实平安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车站等平安“细胞”创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把中央、省委的平安建设“作战图”变成黔西南的“施工图”。


政法2.jpg


从2020年11月起,在省委政法委的部署下,在全州政法信访系统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入村寨进社区走企业访群众”集中大走访活动。坚持全警动员、全员参与,覆盖全省所有村寨、社会和重点企业,面向基层群众宣讲政策、了解诉求、听取意见,进一步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政法信访工作。

2020年,我州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充分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作用,强力实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九大工程”,统筹推进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精准治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高质高量

着力推进法治黔西南建设,制定法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州、县、乡三级法治建设考评机制,对法治建设单位实行“月调度、季巡考、年考评”。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务信息公开,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等制度。编制公布州、县、乡三级政府权责清单,编制公布“放管服”改革“七张清单”共1498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创建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252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政法3.jpg


全州法院系统建成司法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升级改造科技法庭,推行网上办案、开庭、合议、送达、期限变更等重要节点全部由流程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率先在全省配置智慧语音系统,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识别为文档文字,完整记录审判活动。在兴义市监狱内建设科技法庭并投入使用。上线贵州移动微法院,实现群众通过手机申请立案和查询进度,为当事人提供“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便利。全州公安机关汇聚社会资源信息数据、公安系统资源数据、公共安全监控数据等各类数据,深入实施大数据实战指挥中心+大数据客运安防反恐防恐、街面防控警务、山地旅游警务、重大安保警务等“1+N”大数据智能化警务。率先在全国、全省实现县级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全覆盖和派出所执法办案管理分中心智能化管理。


重拳出击

净化平安黔西南建设发展环境

把保障服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努力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州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全州两级法院积极开展破产审判工作,建立全州破产管理人协会,完善市场推出机制,促进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全州两级检察机关制定《关于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十五条意见》,对涉企案件审慎办理,慎用强制措施,依法对涉嫌犯罪的企业经营者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143人,作出不起诉决定189人。严惩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检察机关批准逮捕536人,提起公诉623人。公安机关制定实施《关于保障和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黔西南州“企业警务”工作实施方案》《黔西南州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措施》等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一窗多办”“一警多能”工作模式,开通9个综合窗口和4个特岗窗口办理82项公安行政事项。建立公安局+有关政府部门+工商联、商会、企业参与的政、警、企“三方五共”联席会议机制,扎实推进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执行行动,开展警企治安联动,改善企业周边治安环境。实施警务联络官机制,抽调100名优秀民警到州内100个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


政法4.jpg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方针,深入贯彻中央、省部署要求,紧扣“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总体目标,深入聚焦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攻坚突破,依法严惩了一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深挖彻查了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深入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乱象,建立健全了一批长效制度机制,全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呈现出攻坚突破、纵深推进、落地见效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效提升。截至目前,全州共立案侦办涉黑案件15涉恶案件67件、查获涉黑恶资产1.93亿元;查处“保护伞”89件8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5人,组织处理21人,追究刑事责任22人;查处推动工作不力等失职失责案件81件81人,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79个,调整村居“两委”成员12人。


“智治”支撑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更加精准精细

制定《黔西南州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创建工作意见》,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地网”(物联网系统)“隐网”建设,自主研发“平安风险实时防控系统”,打造热力感应及2G+4G仿真基站热点采集系统、互联网城域网出口等。全州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96.90%、97.86%上升到2020年的99.25%、98.17%。

紧紧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十个一”机制落实,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全州村级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205个、联络点1219个、联络员2684人,全州共调处各类纠纷45760件,调处成功44859件,调解成功率达98.03%。

创新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命案风险防控“公安+”和矛盾纠纷“公安+法院+司法行政+N”联动调解、家庭婚恋纠纷。

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按照“制度规范、平台统筹、科技支撑、服务联动”的思路,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组建“百人护航战队”,集中治理非法侵占脱贫财物、扶贫政策,非法阻碍扶贫工程、阻碍公务等问题,调处纠纷矛盾1120件。创新实施新市民居住证制度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速提升42.48%。在新市民居住区实施“1+3”警务模式和“135”智能安防模式,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列为“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优先建设点位。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脱贫攻坚领域刑事犯罪嫌疑人567人,提起公诉778人,依法支持277名贫困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扶贫领域侵犯贫困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744件,依法对拒不整改的提起公益诉讼案件11件。法院系统依法审结涉脱贫攻坚搬迁安置、项目建设以及贫困群众就业、医疗、教育等民事案件302件。


政法5.jpg


落实基层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无盲区,全面排查管控外来人员带来的疫情风险,全州共建基层网格化宣传服务站4153个。结合疫情形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组织“公安+卫健+N”各类专班开展工作,实现公园(广场)、重点单位(领域)、城市居民区、乡(镇)和自然村寨、“一场二站一码头一景区”疫情防控服务点全覆盖。通过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和社区就业服务人员在就业服务中排查疫情风险。积极开展警校联动,全力护航校园安全有序复学复课,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助推全州4个批次1718所学校约75万名学生实现“平安开学”。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共立办涉疫违法犯罪案件233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42人;查处涉疫违法案件210件,行政拘留274人;查处轻微涉疫违法案件170件,训诫170人。

推进大生态警务建设,启动大生态警务“161”模式,开展警航“绿水”“护林”“净土”“治气”“食安”“药安”六项违法治理行动,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的万峰湖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在公安机关强力执法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后,湖面1367户104.4万口7805亩非法养殖网箱及浮动设施全部拆除。全州法院推进环保案件“三审合一”,聚焦中央省委环保督查反馈问题,严惩污染破坏环境资源行为,判处破坏、污染环境犯罪206件377人。


忠诚铸魂

完善自身建设发展更加规矩规范

全州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印发《黔西南州政法机关政治轮训实施办法(试行)》《黔西南州政法机关政治督察实施办法(试行)》,强化对政法干警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开展全州政法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多轮次举办全州政法系统思想政治和业务能力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履职能力培训。开展从严查处政法干警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集中教育整治、政法领域涉黑涉恶风险排查等队伍纪律作风整肃活动。


政法6.jpg


州委政法委加强与组织人事等部门协调,推动乡镇(街道)政法力量建设,全州140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

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黔西南州政法机关队伍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黔西南州政法机关容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提请州委、州政府将州公安局辅警和州法院、州检察院司法辅助人员工资提高到3000元,纳入州级财政预算。提请州委州政府对全州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维稳安保、全州河湖治理“清网行动”、重大案事件处置等工作中涌现的92个先进集体和39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吾心安处是故乡。如今的黔西南,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平安黔西南”建设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十四五”已拉开序幕,新的号角已经吹响,黔西南政法人将践行初心使命,砥砺前行,用心呵护万家宁!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1、印象黔黔西南公众微信订阅号二维码.jpg


(作者: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彭高琴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黔西南州2018年高考取得“两提升三创造”优异成绩
  •   返回
  •  下一篇:黔西南州马拉松协会揭牌成立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