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兴亮,是一群最帅逆行者中的一员,他对消防的感情,一如那初生的太阳,温暖而炽热。
“我的叔叔是一名有9年工龄的老消防员。有一次出警,他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从烈火包围中救出刚满月的婴儿,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叔叔,更为千千万万个同叔叔一样把生死置之度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消防员。”晏兴亮说,从那时起,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要做消防员的种子。
2018年3月,为了追逐消防梦,他成为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塔山路消防救援站的一名专职消防员。当时体型瘦小的他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很快便成长为业务尖子,各项科目名列前茅,先后获得“优秀专职队员”、“总队专职队员比武个人总积分第一”等荣誉。
2019年1月,在网上得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招录消防员的消息时,晏兴亮的内心泛起了波澜,在专职队快一年的时间,对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消防员的梦想却从未改变,为了实现梦想,他毅然报了名,通过层层考核和选拔,同年4月顺利入职。
新消防员的训练比晏兴亮想象中更加严格,用他的话来说,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早上6点操场集合,先来个“餐前甜点”,热身半小时候后,洗漱、叠被、吃饭;7点,“正餐”上桌,爬绳、拉单、双杠、跑步、登楼、心肺训练统统来一遍;中午12点吃饭、休息,下午14点30继续训练一直到17点半下训练场,18点吃饭、休息,19点接着训练或者理论学习;晚上10点还有一顿“夜宵”,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做到饱。
就这样,他和同事每天都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辛苦却不后退。
在所有训练中,负重5公里是晏兴亮觉得最难的。起跑前,每个人都要身背近30斤的空气呼吸器,越往后跑越觉得双脚像被灌了铅似的。这时,他听见脑袋里有一种声音叫他慢下来,叫他放弃吧,而另一种声音又告诉他不能半途而废。
“真正到了‘扛枪上战场’的那天,怎么能因为我的懦弱而让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晏兴亮感觉有一种使命感推动着他向前,于是,他抽光身体所有力气冲向终点,那一刻又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晏兴亮的同事多数是当过兵受过专业训练的,相比之下,他的综合素质并不突出。为此,他下定决心要缩小差距、补齐短板。
技能课目训练时,他总是坚持第一个完成,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休息时间加强训练,在寝室里、在洗漱台前、在走廊上,总能看见他偷偷练习的身影。“你看你,踢正步快踢到神经质了。”同事们常常和他开玩笑说。
“在训练营,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亲如兄弟的班长和同事。”晏兴亮说,有一次参加队列比赛,由于他太紧张做错了动作,导致他所在队的排名一下垫了底。下场后,感觉辜负了同事们努力的他羞愧的低下了头。
“没事,比赛还有很多,大家都没有责怪你。”突然,耳边传来了一句温暖心扉的话,他抬起头看见了班长,于是暗下决心,以后比赛一定要拿个好成绩,不让班长失望。带着班长的鼓励,晏兴亮从容面对接下来的比赛,以稳定的发挥赢得了队列比赛的第二名。
想家吗?答案是肯定的,训练长达一年,晏兴亮只回过一次家。“黑了,也精神了。”时隔几个月见到儿子,妈妈满眼心疼的拍着他的后背说。晚饭,妈妈做了他最爱吃的腊肉香肠,这可是他在训练营最想念的味道。第二天临走时,妈妈叮嘱他说,“训练一定要注意安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妈妈的牵挂和担忧却让晏兴亮红了眼眶,湿了脸颊。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授衔仪式上,晏兴亮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着誓词,这意味着他已经正式加入“火焰蓝”这支崭新的队伍。”他说,未来一定会不忘初心、履行誓言,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李雪 编辑:印象黔西南)
晏兴亮,是一群最帅逆行者中的一员,他对消防的感情,一如那初生的太阳,温暖而炽热。
“我的叔叔是一名有9年工龄的老消防员。有一次出警,他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从烈火包围中救出刚满月的婴儿,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叔叔,更为千千万万个同叔叔一样把生死置之度外,赴汤蹈火、冲锋在前的消防员。”晏兴亮说,从那时起,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要做消防员的种子。
2018年3月,为了追逐消防梦,他成为了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塔山路消防救援站的一名专职消防员。当时体型瘦小的他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很快便成长为业务尖子,各项科目名列前茅,先后获得“优秀专职队员”、“总队专职队员比武个人总积分第一”等荣誉。
2019年1月,在网上得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招录消防员的消息时,晏兴亮的内心泛起了波澜,在专职队快一年的时间,对于成为一名真正的消防员的梦想却从未改变,为了实现梦想,他毅然报了名,通过层层考核和选拔,同年4月顺利入职。
新消防员的训练比晏兴亮想象中更加严格,用他的话来说,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早上6点操场集合,先来个“餐前甜点”,热身半小时候后,洗漱、叠被、吃饭;7点,“正餐”上桌,爬绳、拉单、双杠、跑步、登楼、心肺训练统统来一遍;中午12点吃饭、休息,下午14点30继续训练一直到17点半下训练场,18点吃饭、休息,19点接着训练或者理论学习;晚上10点还有一顿“夜宵”,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做到饱。
就这样,他和同事每天都踏霜踩露而出,披星戴月而归,辛苦却不后退。
在所有训练中,负重5公里是晏兴亮觉得最难的。起跑前,每个人都要身背近30斤的空气呼吸器,越往后跑越觉得双脚像被灌了铅似的。这时,他听见脑袋里有一种声音叫他慢下来,叫他放弃吧,而另一种声音又告诉他不能半途而废。
“真正到了‘扛枪上战场’的那天,怎么能因为我的懦弱而让一条鲜活的生命消逝。”晏兴亮感觉有一种使命感推动着他向前,于是,他抽光身体所有力气冲向终点,那一刻又觉得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晏兴亮的同事多数是当过兵受过专业训练的,相比之下,他的综合素质并不突出。为此,他下定决心要缩小差距、补齐短板。
技能课目训练时,他总是坚持第一个完成,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休息时间加强训练,在寝室里、在洗漱台前、在走廊上,总能看见他偷偷练习的身影。“你看你,踢正步快踢到神经质了。”同事们常常和他开玩笑说。
“在训练营,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亲如兄弟的班长和同事。”晏兴亮说,有一次参加队列比赛,由于他太紧张做错了动作,导致他所在队的排名一下垫了底。下场后,感觉辜负了同事们努力的他羞愧的低下了头。
“没事,比赛还有很多,大家都没有责怪你。”突然,耳边传来了一句温暖心扉的话,他抬起头看见了班长,于是暗下决心,以后比赛一定要拿个好成绩,不让班长失望。带着班长的鼓励,晏兴亮从容面对接下来的比赛,以稳定的发挥赢得了队列比赛的第二名。
想家吗?答案是肯定的,训练长达一年,晏兴亮只回过一次家。“黑了,也精神了。”时隔几个月见到儿子,妈妈满眼心疼的拍着他的后背说。晚饭,妈妈做了他最爱吃的腊肉香肠,这可是他在训练营最想念的味道。第二天临走时,妈妈叮嘱他说,“训练一定要注意安全。”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妈妈的牵挂和担忧却让晏兴亮红了眼眶,湿了脸颊。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授衔仪式上,晏兴亮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着誓词,这意味着他已经正式加入“火焰蓝”这支崭新的队伍。”他说,未来一定会不忘初心、履行誓言,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描印象黔西南公众微信二维码,获取更多精彩!
(作者:李雪 编辑:印象黔西南)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