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 首页
  • 专题
  • 业界动态
  • 交流分享
  • 名家
  • 推荐
  • 朗协
  • 本土
  • 爱好
  • 现场直播
  • 首页 >
  • 音韵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山水,人文情怀

山水,人文情怀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国学读书会 | 2018-08-10 23:15    [转载]

山水,人文情怀

――王海兴老师万峰湖水上吟诗、词、歌、赋有感

 

1072738150.jpg

                             

    人长到老,学到老,这才是当老师能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中教学的主要途经。因此,每学期期末我都会去给自己充充电,填补自己在新时期里教学中的空白,以力求达到不误人子弟。俗话说“学师为高,身正为范”便是这个道理。

                               

    有幸,真是三生有幸啊!“金州国学读书会”为我搭建了一个充电的平台,让我在新时期中不断有源源不断的电源充入我体中,使我教学的身躯变得更加丰腴,立足于教育教学的不败之地。特别是今天的万峰湖之行,在湖上听王海兴老师的讲座,其间的吟古文,教对联,让人受益终生。它如一把金钥匙,并开启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旅。

   王海兴老师教我们学对联,从词到句,由浅如深,层层递近,犹如我给学生上课一模一样,几乎是手把手教的味儿。对联的基础便是从什么是工对?什么是邻对?什么是宽对?……等开始,并列举了许多私塾先生教对联的例子,总让我汗颜,不过也好,能叫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了我探索知识的勇气与希望。其原因是在老师眼里,不会歧视任何学生,均用鼓励的言语成就了每一个孩子,而我们这些现代的老师与私塾先生教学生相比,其方法真是天壤之别。

                                

    我们在学会对联的方法后,循序渐近地过度到对联工整中的平仄,对联工整中的平仄是对联的核心,也是对联产生音乐之美的灵魂。平声长,仄声短是平仄法吟诵的要素与规律。因此王海兴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吟涌,似乎让我们横穿时空,坐在私塾里,成为私塾里的孩子。那朗朗的书声顿时飘荡在万峰湖面上,回响在船行的山谷里。

                               

    湖面上潋潋的水波,似乎捧着我们朗朗书声的贵州龙三号船,亲吻着那份朝气蓬勃,让希冀的目光洒落在翠色欲滴的青山上,粼粼波纹的湖面上,随着湖水远流远方。

                                

    在讲对联中的忌讳时,王老师列举了许多古人在对对联中的出现的笑话典故,让我们明白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特别是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对对联有点肤浅认识便充为大家,以麻痹现代对联盲人。对联上下不分,横幅乱用,张贴错位,真让行家里手贻笑大方。

                                

    古为今用就让后人给予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现代的中小学老师们对国学经典认识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皆从零开始,根本不懂国学的精髓与内涵。不过也不怪现代的老师们,因为以恶传恶是教育史上的陋习。今天,王海兴老师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一石破井中天,让教育古文的一成不变的那潭死水给激活起来了,有了生命,也让这鲜活的生命在自己耕耘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说句实在话,以前教我们的老师,也只教了平仄,入声字,但在诗、词、歌、赋及对联中去如何吟诵,真是个空白。偶然间我看过关于吟涌的说法,但究其怎么吟诵,真找不出章法,也只好沿着上辈老师的足迹走下去,啥意境无法让自己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根本体会不出作者当时的喜怒哀乐。

                                

    王海兴老师教我们吟诵诗、词、歌、赋,并在于山水之间,蓝天白云之下,让人与诗词歌赋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让文化魅力真实再现,达到动与静、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我畅流在知识的海洋里,是那样的轻松愉悦,点滴知识如海上浪花,亲吻着我们的脸,开启我那渴求知识紧闭的窗,让知识飘逸脑海里;如湖水融成的琼浆,滋养着我心里的那块荒漠上的星点绿洲,让其茁壮成长;如青山绿水一般,美化人间,让人世变为天堂,印染在每个人的心世界……

                               

    然后我情不自禁地俯下身躯,静下心来聆听:山说这才是我的绿装!水说这才是我的秀色!湖说这才是我的情怀!我不胜慨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情在歌中飞!

 

(文:龙通泽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国学之光沐芳华
  •   返回
  •  下一篇: 努力使人优秀 梦想使人卓越  
  • 首页 >
  • 音韵黔西南> 交流分享 >
  • 山水,人文情怀

山水,人文情怀


发布: 印象黔西南   来源: 金州国学读书会 | 2018-08-10 23:15    [转载]

山水,人文情怀

――王海兴老师万峰湖水上吟诗、词、歌、赋有感

 

1072738150.jpg

                             

    人长到老,学到老,这才是当老师能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中教学的主要途经。因此,每学期期末我都会去给自己充充电,填补自己在新时期里教学中的空白,以力求达到不误人子弟。俗话说“学师为高,身正为范”便是这个道理。

                               

    有幸,真是三生有幸啊!“金州国学读书会”为我搭建了一个充电的平台,让我在新时期中不断有源源不断的电源充入我体中,使我教学的身躯变得更加丰腴,立足于教育教学的不败之地。特别是今天的万峰湖之行,在湖上听王海兴老师的讲座,其间的吟古文,教对联,让人受益终生。它如一把金钥匙,并开启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旅。

   王海兴老师教我们学对联,从词到句,由浅如深,层层递近,犹如我给学生上课一模一样,几乎是手把手教的味儿。对联的基础便是从什么是工对?什么是邻对?什么是宽对?……等开始,并列举了许多私塾先生教对联的例子,总让我汗颜,不过也好,能叫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了我探索知识的勇气与希望。其原因是在老师眼里,不会歧视任何学生,均用鼓励的言语成就了每一个孩子,而我们这些现代的老师与私塾先生教学生相比,其方法真是天壤之别。

                                

    我们在学会对联的方法后,循序渐近地过度到对联工整中的平仄,对联工整中的平仄是对联的核心,也是对联产生音乐之美的灵魂。平声长,仄声短是平仄法吟诵的要素与规律。因此王海兴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吟涌,似乎让我们横穿时空,坐在私塾里,成为私塾里的孩子。那朗朗的书声顿时飘荡在万峰湖面上,回响在船行的山谷里。

                               

    湖面上潋潋的水波,似乎捧着我们朗朗书声的贵州龙三号船,亲吻着那份朝气蓬勃,让希冀的目光洒落在翠色欲滴的青山上,粼粼波纹的湖面上,随着湖水远流远方。

                                

    在讲对联中的忌讳时,王老师列举了许多古人在对对联中的出现的笑话典故,让我们明白知识是来不得半点虚伪与骄傲。特别是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对对联有点肤浅认识便充为大家,以麻痹现代对联盲人。对联上下不分,横幅乱用,张贴错位,真让行家里手贻笑大方。

                                

    古为今用就让后人给予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现代的中小学老师们对国学经典认识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皆从零开始,根本不懂国学的精髓与内涵。不过也不怪现代的老师们,因为以恶传恶是教育史上的陋习。今天,王海兴老师真是一语提醒梦中人,一石破井中天,让教育古文的一成不变的那潭死水给激活起来了,有了生命,也让这鲜活的生命在自己耕耘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说句实在话,以前教我们的老师,也只教了平仄,入声字,但在诗、词、歌、赋及对联中去如何吟诵,真是个空白。偶然间我看过关于吟涌的说法,但究其怎么吟诵,真找不出章法,也只好沿着上辈老师的足迹走下去,啥意境无法让自己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根本体会不出作者当时的喜怒哀乐。

                                

    王海兴老师教我们吟诵诗、词、歌、赋,并在于山水之间,蓝天白云之下,让人与诗词歌赋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产生共鸣,让文化魅力真实再现,达到动与静、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我畅流在知识的海洋里,是那样的轻松愉悦,点滴知识如海上浪花,亲吻着我们的脸,开启我那渴求知识紧闭的窗,让知识飘逸脑海里;如湖水融成的琼浆,滋养着我心里的那块荒漠上的星点绿洲,让其茁壮成长;如青山绿水一般,美化人间,让人世变为天堂,印染在每个人的心世界……

                               

    然后我情不自禁地俯下身躯,静下心来聆听:山说这才是我的绿装!水说这才是我的秀色!湖说这才是我的情怀!我不胜慨言: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情在歌中飞!

 

(文:龙通泽  编辑:印象黔西南)

 




  •  上一篇:国学之光沐芳华
  •   返回
  •  下一篇: 努力使人优秀 梦想使人卓越  
给作者打赏
1 元
5 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自定义
元
¥
,用微信支付 更换
立即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赞赏金额:¥元

 

【免责声明】

该文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本人,印象黔西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

投稿邮箱:yxqxn@foxmail.com